题主是不是想不通,在高尔夫球场上又热又累地打球,哪里有空调房里喝着肥宅快乐水打王者荣耀舒服呢?
为什么全世界的王公贵族都喜欢打猎呢?
事实上,古代的打猎首先是经济问题,其次是政治问题,最后才是娱乐享受。
如果你了解钓鱼爱好者这个群体,那你一定知道,钓鱼可以让人爱得有多么深沉。
废寝忘食、抛妻弃子、舍生忘死。在钓鱼老哥眼里,这些统统不是事。
有人笑钓鱼人痴狂,我却在老哥们身上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古代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一个个都醉倒在这狩猎的温柔乡。
打猎何堪惜命?不能打猎,要命又有何用?
公元 9 世纪,维京人的克星、西法兰克国王卡洛曼二世死于一场打猎事故。八百年后,卡洛曼王位的继承者、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直到死前还坚持多次出猎。
公元 1100 年,英格兰国王威廉二世在狩猎中被自己的手下误杀。1698 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打猎时被鹿踹了一脚,从此一病不起,最终一命呜呼。
为打猎丢命的人很多,丢王位的也不少。
1683 年帝国大军兵败维也纳之后,面对沿多瑙河步步紧逼的欧洲军队,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依旧天天沉迷打猎,直到愤怒的禁卫军把他赶下了台。
直到现代,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退位的导火索,就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他的奢侈狩猎遭到媒体曝光。
继承打猎遗风的统治者不只有胡安.卡洛斯一个。海湾地区的阿拉伯酋长们酷爱打猎,鹰猎是当今卡塔尔的国民运功。
中东欧领导人也喜欢打猎。纳粹德国设立了帝国狩猎办,由打猎爱好者戈林领导。铁托和斯大林都是著名猎手。勃列日涅夫的第一爱好是收集勋章,第二就是猎枪。
可以说,钓鱼老哥和他们一样,都是古代统治者狩猎遗风的继承者。就算简单了点、低配了点,战斗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
不过,狩猎在古代统治者当中如此流行,仅仅是因为好玩吗?热衷打猎的统治者,都是沉迷上瘾、不务正业吗?
打猎在今天只是一种娱乐,但是在古代也是这样吗?当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要恭喜你,你已经突破常人以今推古的思维惯性了。
事实上,古代的打猎首先是经济问题,其次是政治问题,最后才是娱乐享受。
英王威廉二世之死。直接或间接因为打猎去世的贵族远不只有威廉二世一人。在古代,狩猎是贵族重要的政治经济活动。对于统治者来说,死于狩猎也算是「死得其所」。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自人类完成农业革命,开始种植作物、驯养动物之后,就和渔猎采集生活彻底决裂了,打猎和捕鱼成了可有可无的娱乐消遣。
然而,这种想法还不如电子游戏《饥荒》里的魔幻世界来的写实。
至少在《饥荒》当中,学会种植的主角仍然需要不断狩猎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狩猎也是获取许多稀缺资源的唯一途径。
毕竟,古代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现代差别巨大。
在过去两个世纪当中,人类凭借工程技术消灭了全世界 2/3 的湿地和 1/4 的森林,人口从 11 亿增长到了 70 亿,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变成城市人口占多数。
但在古代,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农民,都和大自然、野兽比邻而居。自然环境是人类最大的宝库,也是最大的生存威胁。
因此,在古代世界,物质匮乏是绝对的,所有地区的所有社会,无论其农业水平如何,都不会完全放弃狩猎。
下层贫民通过狩猎追求温饱,中上层贵族通过狩猎补充蛋白质、收集贸易品。极少数特别强大的统治者可以不考虑狩猎的经济意义,这些人的情况我们稍后再说。
在今人所说的「封建统治阶层」当中,君主和王公贵胄只占到极小一部分,大多数人仍然不过是地方领主,过着紧巴巴的生活。
对于朝鲜王朝普遍连茶叶都买不起的两班贵族们而言,狩猎才是最可靠的肉类来源。中世纪欧洲贵族们的情况也差不多——想多吃点肉,就得亲自去打。
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地区和时代,就算是一国之君,也得靠打猎补充肉类。
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处于松散封建联合体顶端的法兰克君主们常年在国土上巡游狩猎,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宫廷。
先秦时期的中国也是一样,商王、周天子、诸侯们都经常出猎,来收集物资。
在殷墟出土的数万片甲骨文当中,10% 左右的卜辞都和狩猎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云梦泽的几乎所有记载,都和楚国国君在此游猎有关。
传说楚庄王游而忘政,爱妾樊妃劝诫他的手段之一就是拒绝吃肉以明己志,这也是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不过,要是说古代统治者打猎就是为了大肉排,那就太俗气了,也解释不了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狩猎活动都长盛不衰。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狩猎不只能带来蛋白质,还有黄金。
狩猎是古代奢侈商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拮据又渴望享受的统治者们来说,奢侈品贸易是最灵活的增收手段。
通过狩猎,贵族们可以得到兽皮、兽角、兽骨、羽毛、珍珠、活动物等等战利品,这些商品都可能在远程贸易当中卖出好价钱。
特别是在古代南亚和东南亚,大象贸易就和今天的军舰交易一样重要,而大象又难以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繁殖,因此必须依靠周期性的放生和狩猎来获取。
因此,对于领主和国王们来说,狩猎意味着可观的收入,至少也能为国库锦上添花。
此外,古代世界普遍鄙视甚至禁止贵族参与劳动,对这些人来说,打猎是唯一比较体面的生产性活动——既好玩,又不丢面子;既能增收,又不用上战场拼命。
而且,帮助农民消灭野猪、狼群、老虎等猛兽,以及莫须有的「妖怪」也是领主和官僚们的职责之一。
很多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从统治者的狩猎经历衍生出来的。
例如《一千零一夜》里的很多故事,讲的都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狩猎奇遇,希腊神话里有个著名的传说叫做卡吕冬狩猎,日本妖怪奇谭当中有不少以源赖朝和源义经狩猎为背景的故事。
如果没有君主和官僚们持续千年的行猎,也就不会有北宋大词人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古名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在君主贵族们持续千年的行猎当中,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修建的猎人小屋逐渐变成了气派的枫丹白露行宫,不可一世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又扩建出了豪华的凡尔赛宫。
在生产力发达的时代和地区,以及社会阶层的顶端,狩猎的经济意义已经不再明显。国王和皇帝们从猎物身上得到的资源,还顶不上他们维护猎场和行宫的钱。
那么,排除经济意义之后,狩猎对古代统治者来说为什么依然重要呢?
一个随地大小便,一年洗不了一次澡的时代,除了打猎也没什么其他娱乐活动了。
不是说打猎真的很有趣,而是除了打猎也没什么其他事儿可干,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另一方面,因为城堡庄园太臭了,想要去荒野里换换味儿,闻闻新鲜甜美的空气,这种理由也是存在的。
打中猎物以后的欣喜之情,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而追踪和躲藏,也比躲猫猫好玩多了。
简直让人上瘾。
不喜欢打猎的男人大概在原始社会就灭绝的差不多了。
人类学的研究也发现,很多从狩猎采集向农耕过渡的原始社会里,都是把狩猎和采集看做更接近娱乐。耕种和修房子、打水等等另外归为一类更接近工作。
一,打猎真的很好玩。
中世纪连WIFI都没有,实在没什么好玩的。
二,打猎也是种军事训练。
尤其是围猎,还能加强娱乐性。你想一天射兔三百只不仅很爽,也是个谈资,正常人一白天拉满弓三百下都难。
康熙同学去围场开趴的时候一天打小一百只兔子呢,你看他累么?下了多少个崽来着?
你以为他打猎是自己背着弓挎着枪握着矛手腕子上挂着开山刀钻沟子下套还他妈踩到之前别人的套子绊一跟头最后打到东西还得自己扛回去?
那一个个的CEO老板什么的天天“工作18个小时”呢,你看他累么?还有空玩女人呢!
你以为他上班是从燕郊挤一平米20个人的车咣当俩小时中午15块钱盒饭都嫌贵晚上加班到12点干脆公司眯一宿第二天还得吃HR的KPI大招?
那你对有钱人能怎么浪真是一点认知都没有。建议去知乎的“家境富裕/生活奢华/身世显赫是什么体验”系列回答下面学学怎么吹牛逼,反正不上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