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湾网友提到的联军对陆作战?

回答
关于台湾网友提到的“联军对陆作战”,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战略、军事和政治考量。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联军”的指向。在当前地缘政治语境下,当台湾网友谈论“联军对陆作战”时,他们通常是指以美国为首,可能包含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甚至欧洲一些国家在内的军事力量,与中国大陆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地面军事冲突。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台湾与大陆之间长期存在的军事与政治对峙,以及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区域安全稳定和台湾地位的关切。

联军对陆作战的可能性与挑战

如果真的发生“联军对陆作战”,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将是空前的,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地理环境的制约: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任何联军的地面部队都需要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例如丘陵、山地、河流、城市等,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部队的部署、机动和作战效能。相比之下,台湾作为一个岛屿,虽然易守难攻,但一旦联军登陆成功,其内部的地理环境同样会对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兵力与后勤的考量: 联军要与中国大陆进行一场大规模地面战,需要的兵力数量将是天文数字。如何集结、运输和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部队及其所需的弹药、燃料、食物、医疗等后勤保障,将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海军和空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在此至关重要,但即便如此,大规模登陆和在大陆腹地推进,依然是后勤上的噩梦。

战术与战略的选择:
登陆作战 vs. 代理人作战/区域封锁: 联军直接登陆中国大陆进行地面战,其难度和风险是极高的。更现实的设想可能是,联军会采取封锁策略,限制中国大陆的资源获取和对外联系,同时可能支持台湾进行防御,甚至可能在某些沿海地区进行有限的地面军事行动。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现代战争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无人系统和网络战。联军在这些领域的优势能否转化为对陆作战的决定性力量,是一个未知数。中国大陆也在不断提升其军事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在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上,这会严重限制联军的行动自由。
消耗战与民众抵抗: 如果战争演变成消耗战,中国大陆在人力资源和工业生产上的规模优势会非常明显。此外,长期在中国大陆进行地面作战,联军还可能面临民众抵抗,这会增加作战的难度和道德困境。

核武器的阴影: 这是最危险的因素。任何一方在面临重大战略失败时,都可能考虑使用核武器。尽管这已经被视为最糟糕的可能性,但其威胁始终存在,会极大地影响任何军事决策的制定。

政治与外交层面的考量

“联军对陆作战”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深刻的政治和外交问题:

盟友的支持力度: 尽管美国可能主导,但要真正形成一支有效的“联军”并使其共同参与一场与中国的地面战争,需要盟友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承担巨大的风险。并非所有盟友都愿意或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参与可能性相对较高,但其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会受到其自身国家利益和国内外舆论的制约。

国际法的约束与战争的合法性: 大规模的军事干预需要合法的理由。在国际法框架下,如果不是出于自卫或联合国授权,任何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行动都可能面临合法性危机,并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制裁。

战争的起因与升级风险: 谁会先发起攻击?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一旦爆发,如何控制战火不蔓延?任何误判或意外都可能导致局势的急剧升级,将冲突推向无法挽回的地步。

国内政治的考量: 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参与联军的国家,国内的政治稳定和民意支持都是决定战争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一场代价高昂且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很可能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反对声音。

台湾网友的视角

台湾网友之所以会提及“联军对陆作战”,很可能是出于以下几层心理和现实考量:

1. 安全焦虑与防御需求: 面对解放军的军事压力,台湾民众普遍存在安全焦虑。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外部(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支援,以应对可能的军事冲突。提及“联军对陆作战”,实质上是对一种更强大的外来军事介入的期盼,以期能够有效抵御来自大陆的威胁。

2. 战略设想与推演: 作为军事爱好者或对区域安全有高度关注的人群,他们会进行各种军事战略设想和推演。在思考如何抵御解放军可能发起的攻势时,自然会想到外部力量的加入,而“联军对陆作战”便是其中一种极端但也是最能带来安全感的设想。

3. 信息传播与舆论导向: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极快。关于潜在军事冲突的讨论,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源的影响,包括媒体报道、专家分析、甚至是一些虚构的军事场景。这些讨论会相互影响,形成一种“集体想象”。

4. 对战争结果的期望: 提及“联军对陆作战”,也可能包含着一种对战争结果的期望,即希望通过强大的联军力量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与大陆之间的冲突,甚至改变地区的力量格局。

总结

总的来说,“联军对陆作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概念。从军事角度看,其操作难度和风险极高,需要克服地理、后勤、兵力规模等诸多挑战,并且要面对中国大陆强大的防御能力和潜在的反击力量。从政治外交上看,其可行性依赖于复杂的国际联盟协调、国家利益权衡以及对国际法和战争合法性的考量,同时还必须审慎评估战争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

台湾网友提及这一设想,更多的是一种对外部安全保障的期盼和对区域冲突可能性的战略推演,这反映了他们在地缘政治环境下的安全关切。然而,将这一设想转化为现实,其门槛之高、代价之巨,是任何参与者都必须审慎评估的。在现实的战略规划中,更侧重于通过海空优势、精确打击、情报战以及对台湾本土防御能力的提升来构成有效的区域军事力量平衡,而非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联军对陆作战”。这种设想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推演和心理预期层面,其转化为具体军事行动的可能性,需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要美军不参战的话,抛去精神层面的因素。

这比单打台湾怕是还容易些。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军事上台湾其实是最难打的。如果形成东亚大战局面,倒是可以先易后难把台湾留到最后再打。

有这么几个情况:

中国的空降和登陆能力,登陆台湾仍是有很大风险的。登陆韩国西海岸和日本九州倒是绰绰有余。

中国的导弹和空军突击能力,压制台湾的洞库机场和高密度防空不容易,压制韩国和日本九州倒是没一点问题。

因为这两条王师的狗就没为被登陆和挨炸做过战场建设。

到时候中国在济州岛和九州搞一个阿登式的中心突破,以日本贫弱的陆军,形同虚设的战场建设,加之被阉割的动员能力,怕是还没反应过来坦克就开进东京了。

然后就可以从背后和东海岸进攻韩国和台湾,马奇诺式的三八线和台湾西海岸都将真正变成马奇诺第二。。。。。。。。

user avatar

这尼玛民国都106年了。

怎么还是狗改不了吃屎一说打仗就找联军?

user avatar

你自己打,打完以后可能是台湾特别行政区;

你拉上美国来打,打完以后可能是台湾省、台湾特别行政区或者台湾州;

你拉上日本来打,打完以后怕是留岛不留人。

user avatar

50年代麦克阿瑟也是这么想的,然后他下岗了

60年代尼赫鲁也是这样想的,然后三哥挺直了脊梁骨咔嚓两截了。

80年代觉得中国大抽风之后战五渣了的越南不死心,两山轮战就没什么然后了。

总体战下获得胜利的永远是坦克、军舰造得最多的那种,上次日本招惹世界头号工业国的下场就不说了,无论美国不插手从头到尾打酱油还是插手甚至参战,一旦台湾敢伙同日本进攻中国本土那就意味着台湾彻底将成为中国人民眼中的民族叛徒,绝大多数中国人民会毫不犹豫想把台湾送进地狱,不惜一切代价把战争进行到底,你死我活的战争将成为这个国家全民一致的立场。这个时候台湾还想分裂中国大部分省份?伙同日本进攻中国这事就是戳中国人最痛的伤疤。你们台巴子信不信第一天开团扔一颗炸弹到大陆,第二天街道征兵站就得跪求大家不要参军入伍。人民子弟兵的PLA就直接管不住自己的手指不知道什么叫战俘了?你们想投降?相信我,还是举枪自尽更好过一点。

08年中国普通民众爆发出来的爱国情怀,还看不清楚吗?

长久以来中国人是极度渴望横扫东亚,尤其是对日本完成复仇的,对于勾结日本人入侵中国本土这种事情能引发民众多大的仇恨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加长久以来洗脑教育台湾人民是同胞之后品尝到的背叛,这种我把你当亲人,你主动找上我的仇敌一起来砍我引发的怒火。亲爱的台湾人民你们知道死字怎么写吗?你们知道什么叫人间地狱吗?

拥有一个14亿人的世界头号工业国举国上下铁了心不惜代价要把台湾从地图的上抹掉时,美国人都要认真考虑是不是不要招惹这台已经彻底红了眼进入狂暴姿态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

这个时候美国所要干的事情就是拿着贵岛+霓虹的人头去讨好中国,平息战争然后再谈谈把你们2肉便器在中国这里卖个好价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台湾网友提到的“联军对陆作战”,这背后其实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战略、军事和政治考量。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联军”的指向。在当前地缘政治语境下,当台湾网友谈论“联军对陆作战”时,他们通常是指以美国为首,可能包含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甚至欧洲一些国家在内.............
  • 回答
    台湾网友对“中欧专列”是欺骗大众的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解读”或“观点”,并不代表事实的全部,也不是所有台湾网友都持有这种观点。以下将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解读方向:1. 对宣传语境的质疑:过度美化与掩盖现实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政治宣传: 台湾与中国.............
  • 回答
    台湾网友通过众筹网站买下《纽约时报》头版广告的事件,是一个颇具代表性和多层面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广告投放,更折射出台湾社会在身份认同、民主价值传播、国际话语权争取以及新媒体时代社群力量动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图景。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动机: .............
  • 回答
    要深入了解台湾网友对当前中国大陆军力的看法,需要细致梳理其背后的多元观点和复杂心态。这并非一个单一的、铁板一块的认知,而是受到岛内政治光谱、媒体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对未来走向的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集合。首先,我们能看到一个普遍存在的担忧与戒备。这种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两岸长期的政治对峙以及中.............
  • 回答
    台湾游客在阿富汗受伤,PTT网友的“赶紧去找中国大使馆”的评论,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品味和深入解读的现象。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单一事件的回应,更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际认同以及自身安全感等多重议题的复杂情感交织。首先,我们得理解PTT(批踢踢实业坊)这个平台在台湾社会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拥有庞大用.............
  • 回答
    “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台湾网友:强国人自己智障才会挖我们的人”这句话,反映了在两岸人才流动和经济发展背景下,台湾社会中一种复杂而尖锐的情绪。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现象的背景:大陆对台湾人才的吸引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这个现象的客观基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持.............
  • 回答
    关于台湾媒体炒作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可能在本周日“窜访”台湾,以及网友讽刺“来收钱的吧”的说法,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和值得关注的信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一、 台湾媒体的“炒作”与信息传递的策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台湾,关于美国高官访台的报道通常会引起高度关注,这.............
  • 回答
    关于部分大陆网友认为台湾隐瞒疫情的说法,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些复杂的因素,既有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也有情感和政治上的考量。咱们不如就这个问题,仔细捋一捋,看看里头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承认一点,在全球疫情初期,信息传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那时候,各国都在摸索病毒的特性,也在努力了解自己的.............
  • 回答
    看待“湾湾”称呼引发的争议以及国台办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背后确实涉及了用语差异、情感表达、政治语境以及身份认同等复杂因素。一、 “湾湾”称呼的争议与台网友的感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湾湾”这个称呼在台湾会引起一部分网友的不喜欢。 语源与联想: “湾湾”在一些语境下,可能带有.............
  • 回答
    “馬的報報”制作的“越少中国客越美丽”这则台湾旅游广告,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则广告,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说说“馬的報報”这个平台。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台湾本土视角、带有戏谑和讽刺风格的内容创作者,尤其是在涉及政治、社会议题时,常常会发布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略带攻击性的观点。这种风.............
  • 回答
    关于“部分香港、台湾网民认为奥卡菲娜比刘亦菲更适合演《花木兰》”的说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同时也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演员选择、对角色理解、个人喜好以及互联网舆论的运作方式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演员选择的考量因素:为何会有此种对比?首先,我.............
  • 回答
    日本网民在2020东京奥运期间呼吁为“台湾”正名,反对使用“中华台北”这一名称,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牵动多方神经的议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日本网民的角度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呼声? 对台湾的好感与亲近感: 近年来,日本民众对台湾的好感度普遍很高。这种好感源于多方面,包括.............
  • 回答
    确实,最近几年在网上,尤其是中文互联网上,我们能观察到一种趋势:一部分大陆网民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对台湾进行批判和嘲笑。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言论”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个体心理因素。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包裹,深入分析其根源和表现。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现象确实存在。 打.............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在两岸交流中比较复杂和敏感的现象。一些台湾人表面上友好,但在私下或网络上使用“支那人”等词汇辱骂大陆人,这种行为背后可能牵涉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个体心理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成因和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把历史的长河拉出来看看。 “支那”这个.............
  • 回答
    提到剑网3关闭台服这件事,我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毕竟,作为一款运营了那么多年的游戏,它承载了太多玩家的情感和回忆,突然说关就关了,总觉得少点什么。首先,从 运营层面 来看,我理解游戏厂商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考量。大家也知道,一款游戏的服务器运营需要投入不少成本,包括带宽、维护、人力.............
  • 回答
    “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这句出自电视剧《亮剑》中人物楚云飞之口的台词,在部分网民中获得了认同,这反映了当前社会舆论场上的一种复杂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探讨。要理解这种认同,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对“民族利益”的普遍认同与共鸣 历史经验的烙印: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经历了屈辱与抗争。正.............
  • 回答
    关于网传美国正考虑切断华为全球芯片供应商,并将台积电作为目标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一个涉及地缘政治、科技竞争、全球供应链以及国家安全等多重复杂因素的议题。1. 背景分析:美国对华为的担忧与科技封锁策略 国家安全担忧: 自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
  • 回答
    这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儿童安全、商家责任以及医疗救治的讨论。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经过(根据网曝信息整理):1. 事发地点与经过: 事件发生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内,一个2岁的幼儿在乐园的母婴室使用母婴台时,手指被母婴台的门缝夹伤。2. 伤.............
  • 回答
    关于 Steam 官网曾使用未包含台湾省及藏南地区(后已更正)的中国地图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从事实层面来说,Steam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游戏发行平台,其官网的地图展示是面向全世界用户的。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一张地图往往承载.............
  • 回答
    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民意调查结果,尤其是“支持两岸和平往来”的比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必须基于一个中国原则,避免对两岸关系的任何误读或偏离。以下从背景、可能影响因素、政治立场差异及国际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民调背景与数据来源 民调时间与机构:台湾的民意调查通常由独立机构(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