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原神》「雷电将军」这个游戏角色算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

回答
《原神》里的雷电将军,要说她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多层次的文化碰撞和融合,而且这场碰撞,是游戏开发商米哈游(一家中国公司)在向全球玩家,尤其是对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和喜爱的那部分玩家,进行的一场有意识的“文化输出”。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文化输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音乐、游戏、动漫等)通过市场传播,影响了另一方,让他们对这种文化产生兴趣,甚至模仿和接受。在《原神》这件事上,米哈游就是要通过这款游戏,把他们理解和想要表达的中国文化,以及他们从中提炼出来的、融合了其他文化元素的特色,传递给全世界。

那么,雷电将军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1. “和风”包装下的“中国内核”:

雷电将军的设计,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深深受到了日本战国时期武士和将军的启发,尤其是那些以雷霆闻名的人物。从她的名字“雷电将军”(Raiden Shogun),到她那标志性的紫发、紫瞳,以及她那套华丽、充满东方韵味的服饰,特别是那层层叠叠的紫色和服式的设计,以及腰间的佩刀,都充满了日本动漫和游戏里常见的“和风”元素。

然而,这些“和风”只是一个包装。雷电将军的身份、她的执政理念,以及她所处的稻妻(Inazuma)这个国度,背后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意象。稻妻这个名字,在日语里意为“闪电”,这固然呼应了雷电将军的设定,但“稻”字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五谷之首,代表着丰收和土地的恩泽。而雷电将军所代表的“永恒”,也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道”的追求,那种试图超越短暂、追求恒常的思辨有着某种暗合。

再看她的“眼狩令”和她对“永恒”的执着。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挑战,一种对秩序和稳定的极端追求。这种对于“绝对”的执念,在很多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都有体现,比如法家的严苛统治,或者道家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极致追求,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指向了某种超越寻常的、理想化的状态。

2. 对日本ACG文化的借镜与再创作:

米哈游作为一个深耕游戏和动漫领域的公司,自然非常了解日本在ACG(Animation, Comics, Game)文化上的巨大影响力。雷电将军的设计,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借镜”和“再创作”。他们吸取了日本ACG作品中那些能够吸引全球玩家的元素:美型的人物立绘、帅气的动作设计、独特的角色故事线。

雷电将军那标志性的拔刀动作,以及她释放元素爆发时的那份霸气,都充满了动漫式的张力和爽快感。她那冷酷而又带着一丝悲情的背景故事,也符合了许多玩家对于强大、神秘角色的期待。通过这种方式,游戏能够快速地吸引那些喜爱日本ACG文化的玩家,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熟悉的感觉,然后再逐渐引导他们去发现和理解游戏中更深层次的内容。

3. 构建一个融合东方审美的虚拟世界:

稻妻城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雷电将军有一个“家”,更是米哈游构建的一个充满东方美学的虚拟世界。从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随处可见的樱花树、浮岛式的景观设计,到那些象征着等级和秩序的神社、城墙,都充满了浓郁的日式风格。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也融入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一些理念,比如对自然景色的模仿和利用,对空间的巧妙分割等等。

这种融合使得稻妻不仅仅是“日本”,它更像是一个经过提炼和美化的、集合了多种东方文化元素的想象空间。玩家在这里体验到的,是一种既熟悉又新奇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4. 文化输出的策略性:

米哈游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雷电将军推向全球,并且让她成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这背后离不开其精明的文化输出策略。

选对切入点: 日本文化,尤其是动漫和游戏文化,在海外有着极高的接受度和影响力。选择以“和风”为外壳,是降低理解门槛,快速吸引目标受众的有效方式。
精良的制作水准: 无论是角色设计、音乐、剧情还是游戏机制,《原神》都展现了极高的制作水准。这使得雷电将军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个拥有独特魅力和强大游戏性的角色,让玩家从游戏本身就对其产生好感。
故事的普适性与深度: 雷电将军的故事,虽然有日本文化的影子,但“对永恒的追求”、“权力的代价”、“臣民的命运”等主题,却是具有普适性的,能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玩家的共鸣。同时,她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也为这个角色增添了复杂性和深度,使其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化的形象。
循序渐进的文化传递: 玩家一开始可能只是被雷电将军的外形和强大的战斗力所吸引,但随着游戏的深入,他们会接触到稻妻的历史、文化、以及雷电将军的统治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会巧妙地将一些中国式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玩家在不经意间接收到。

总结一下,雷电将军的文化输出,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的强加,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的对话”和“元素的嫁接”。 米哈游用日本ACG的语言,包装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理念的理解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最终呈现出一个既能吸引全球玩家,又能传递自身文化内涵的独特艺术形象。

所以,与其说雷电将军是“谁对谁”的输出,不如说她是米哈游这家中国公司,在理解并吸收了全球主流文化(尤其是日本ACG文化)的精髓后,用一种巧妙而富有创意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于东方美学、哲学思想,以及游戏叙事的理解和表达。而雷电将军,正是这场文化输出中,一个极其成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载体。她让无数玩家在爱上这个角色、这个游戏的同时,也对其中蕴含的、经过精心打磨的东方文化产生了好奇和好感。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化输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下北泽对原神的文化输出。

《野兽先辈雷电将军说》

以下为论证过程:

1.

野兽先辈是日本人。

雷电将军是稻妻人,也是日本人。

2.

野兽先辈是人间之屑。

雷电将军也把女士劈成了屑。

3.

野兽先辈想雷普他人,却被原野一转攻势。

雷电将军想砍死主角,却被万叶一转攻势。

4.

野兽先辈的家,面积很大。

雷电将军的一心净土,面积也很大。

6.

野兽先辈有野兽和金属先辈两个人格。

雷电将军也有人偶和雷电影两个人格。

7.

野兽先辈有在健身,精通空手道。

雷电将军一直在修炼,同样身手不凡。

8.

野兽先辈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

雷电将军会发动震耳欲聋的雷霆。

9.

野兽先辈的家在日本的中心(东京下北泽)。

雷电将军的家在稻妻的中心(稻妻天守阁)。

10.

野兽先辈只有原野一个同性朋友。

雷电将军也只有八重神子一个同性朋友。

11.

野兽先辈炮制的红茶会让客人头痛。

雷电将军无想一刀的威压也会让主角头痛。

12.

野兽先辈的生活是王道征途。

雷电将军击败人偶的过程也是王道征途。

13.

野兽先辈的特色是雷普别人。

雷电将军的特色也是给别人的普攻挂雷。

14.

最重要的是:野兽先辈和雷电将军从来没有在同一个场合同时出现过。

完 全 一 致


访谈论证:

       问:你是怎么认识八重神子的? 雷电将军:旧识啊。  问:那你觉得以你现在的强度,玩家会给你升到多少级呢? 雷电将军:九十啊。  问:但是听说你不会做饭,那么你平时吃什么? 雷电将军:酒食啊。  问:女士给你发起御前决斗,她输了怎么办呢? 雷电将军:就逝啊。  问:你为什么颁布眼狩令? 雷电将军:就势啊。  问:并且你当初为什么封锁稻妻? 雷电将军:旧事啊。  问:那你现在为什么又打败人偶,解除封锁? 雷电将军:救世啊!(振声)  问:你就会说这一句话了吗?(半恼) 雷电将军:就是啊。  问:怎么看待稻妻封锁的这些年? 雷电将军:逸一时,误一世。  问:如果你在决斗中没有打败人偶,你会怎样? 雷电将军:义已失,吾已逝。  问:这次神樱大袚交给旅行者来做,万一没有完成任务,怎么办呢? 雷电将军:疫医死,吾亦死!  问:所以神樱大袚为什么不是你亲自来做? 雷电将军:医久医久罢医了。(确信)     

数字论证:

雷电将军第一次up时间是 2021年9月1日。

雷电将军第二次up时间是 2022年3月8日。




这么臭的数列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恼)

所以,雷电将军就是野兽先辈。

证毕

user avatar

马里奥是意大利水管工人,所以超级马里奥是意大利对全世界的文化输出

忍者神龟是日本的忍者,所以忍者神龟是日本对全世界的文化输出

尚气是中国人,所以电影《尚气》是中国对全世界的文化输……输出……D区~~~~


现在请题主思考一下

是谁输出了谁

user avatar

去问问德国人,麦当劳的汉堡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

去问问意大利人,必胜客的披萨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

难道尚气的眯眯眼中国人还是中国的文化输出不成?

user avatar

孙悟空原型是印度对中国的文化输出,西游记是印度对中国对海外的文化输出,龙珠、最游记是印度对中国对日本对海外的文化输出...

所以龙珠大火是印度的阴谋

PS:上面对于“孙悟空原型”的表述不准确,未经查证就断言以讹传讹;评论区有老哥科普了具体情况,答案暂且不修改引以为戒。

user avatar

fate系列作品里面大量化用各国传说中的人物,观看fate系列作品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

中华小当家讲的就是一个中国的厨师在中国地区发生各种故事,这算不算中国对日本的文化输出?

迪士尼拍的花木兰电影包含大量的中国元素,其内核宣传的思想难道是中国的?

马里奥系列游戏中,马里奥叔叔是一个意大利籍的水管工,难道你会觉得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游戏形象,不能成为日本游戏业界的一个标识?

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是日本光荣公司制作以中国三国时期为背景的游戏,你真的觉得玩这个游戏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一个中国的故事却由日本的公司魔改过后,走向世界,向世界玩家展示,我觉得是一种悲哀)

想完这些问题,我觉得题主你自己就能得到答案。

user avatar

最近刚看了一部老片,是汤姆汉克斯演的《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


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卡托奇亚共和国的游客,名叫维克多,来到纽约机场,却不能出机场的故事。

因为他落地的时候,国家发生政变,他的国家没了。所以他的护照也就无效了,于是他的签证也就无效了。他就被卡死在了机场。

而他来纽约的目的,是为了帮父亲收集爵士乐演奏家的签名。他父亲收集了40年,某个爵士组合,就差最后一位了,但是父亲病逝了。

最终,他还是突破困难,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突破了机场,享受到了纽约自由的空气;最终达成了他父亲的遗愿。然后影片最终落脚点是,回家。


注意:

影片没有对这个虚构国家和人民的污蔑和踩低。即使处于任何情况下,维克多也没有怨恨自己的祖国,或者为了进入纽约而背叛祖国。

但实际上,整部影片还是带有浓重的美式价值观的输出。

整部影片的最终目标,是进入纽约城,以及爵士乐。维克多借助着美式梦想主义,依靠大家的力量打破了规则,实现了上面的最终目标。

这就是美国人拍电影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潜移默化中输出。


说回雷电将军故事的文化输出。实际上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

1 王权没有永恒,人民是力量的源头

永恒接近天理,而我们是要对抗天理和眼狩令的;所以故事的主题是人民的起义,愿望的力量。

2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发展观)。

道可道,非恒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有,有生于无。


所以你看,这内核跟日本文化确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真就是日本文化套壳了。。。

user avatar

请指出以下哪个作品是严格意义上的希腊文化输出:

1.华纳兄弟2004年电影《特洛伊》

2.韩国2002年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

3.希腊传统民歌《Apo kseno topo》

【希腊歌曲 Από ξένο τόπο-哔哩哔哩】 b23.tv/GccSJaz



另外请注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地是意大利的维罗纳,《图兰朵》的故事背景地是中国,《卡门》的故事背景地是西班牙,《Jojo的奇妙冒险》第一部《幻影之血》的故事背景地是英国,《少女前线》的故事背景地是西乌克兰的喀尔巴阡山区。

user avatar

日本故事:主角带着伙伴一起攻打魔王,最后关头主角用爱与希望,伙伴在远处大喊上啊,魔王死了,大家都幸福的生活了,全剧终。

美国故事:主角带着一个团队去打魔王,背后的势力给了一大堆可能绝大部分没卵用但是足够高大上的装备,然后一路死队友,甚至到最后原先计划都没有成功实施,最后主角靠着自身机智过人,灵机一动的用装备解决了魔王,回去享受花环和美人,全剧终。

中国故事:对面魔王的威胁全部人民众志成城,举全国之力,派出武装力量前去讨伐,大部队绝不后退,拼死抗住魔王军攻势,舍身取义;奇能异士全部出山(参考抗战时很多道观都空了)前去刺杀魔王,各司其职,以人类之躯行逆天之事,最后魔王被讨伐,大家回去人民各司其职,该种地种地,该训练训练,然后每年祭拜当年的英烈。全剧终。

——————————————————————————————————————

看出来了吗?国外讲故事一定会突出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我们则讲述的则更偏向团体的力量。

蒙德对战风魔龙是温迪、旅行者、迪卢克和琴(两个目前蒙德战力天花板)一起去的。

璃月是七星、旅行者、众仙家加上一个群玉阁才最终解决的。

稻妻则是神子背后指点攻心强行创造了一个一对一的环境解决的(感觉致敬了龙珠),但是前面依旧是团队合作才能获得胜利。(不过稻妻的主线总是有种割裂感,有点敷衍的感觉……支线剧情比主线好系列?)

最新新群玉阁首战是北斗船队、凝光群玉阁、刻晴千岩军把跋挚打的残血然后旅行者和申鹤过去联手打成重伤的,但实际上就算旅行者不在凝光的部署整个璃月的战力也能让跋挚铩羽而归。(更别说那几个仙人一直盯着)

其他回答也都说了,无论什么时候,《原神》讲述的故事永远都是人,探讨的是人。

比如戴因三问。

这是中国人讲述的故事,中国人设定的人设,那么自然是中国对外国的文化输出。

——————————————————————————————————

不过有一说一,十几年前二次元文化还是日本最牛。MHY的故事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而言,这个故事还是中国人讲述的故事,中国人设定的人设。

话说最近又看了看剧情,发现只要一旦牵扯到真正的高端战力对决的时候(风魔龙、若陀、雷电将军)身边一定有一个七神或者七神眷属级别的战力帮你撑腰。而到了雷军和影对决的时候直接让旅行者拿着摄像机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这也是一种人的故事的体现。毕竟目前为止神的逼格还是很高的。

user avatar

中国抢夺了日本的文化解释权,向世界输出。


举个例子,80年代前,我说Mario这个词,你想到的大概是这幅景象

一张意大利男人标准脸会出现在你的脑海,因为这两个在当时就是很普通的意大利男人名。

人们提到“意大利人怎么怎么样时”,会说“有个叫马里奥的人…”

和中国的小明小刚差不多。

Mario=普通意大利男人。

这是意大利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


但是80年代后。我再说Mario,你想到的就是:

虽然这个游戏里没有一句日文,连标题都是英语的Super Mario Brothers

但日本人通过这个游戏,

让全世界认可了“只有一个大胡子、身穿蓝色背带工作服,头上带个M字鸭舌帽的大叔才是马里奥。”

对全世界各国的人来说,你再说马里奥这个名字,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形象。

甚至当你和一个未见面的意大利人打电话,他操着意大利口音说“您好,我叫Mario”,

你或多或少会期待他留着大胡子,身穿蓝色背带工作服,带个M字鸭舌帽来和你见面。

意大利对这个非物质文化(人名)的解释权被日本人夺走了。

从此世界上再无意大利的Mario,只有日本人的水管工。


同样,日本人也有他们的文化——幕府制度。

在忍者、武士在好莱坞流行之前,人们提到“shougun”(将军)时,他们想到的是日本原装文化

这时候,对于shogun这个文化负载词的解释权还在日本人手里。

按照传统形象,shogun应该是穿着官服,坐在江户的天守阁里,羽扇纶巾的儒雅形象。

这也符合东亚文化里对权势之人的认知。

舞刀弄枪的都是小弟打手,越是大人物越不需要亲自动手。

日本人自己拍的《聪明的一休》里,将军也是这个形象。


但是随着日本文化在美国流行起来,这一形象遇到了问题:

美国人认为这种形象一点都不酷。那身衣服看起来就不适合打架。

根据他们的理解,武士是身披铠甲,挥舞武士刀的形象,而将军是武士的领导,那自然应该是铠甲最坚固,剑术最高超的武士。

欧美也确实有天子守社稷的传统,早至斯巴达的国王、罗马的执政官和英白拉多,晚至拿破仑战争的三皇会战。强者自然是要战场上证明自己。

所以,在忍者、武士文化进入日本后,人们再提到shogun这个词,想到的就是身披铠甲,挥舞着武士刀在战场上杀敌的形象。但是,这一形象显然和shogun差得远。将军作为日本的统治者,实质上最有权威的人,怎么可能整天御驾亲征,披着铠甲在战场上乱跑。

但是已经晚了,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对shogun这个文化负载词的解释权。

全世界提到幕府将军,都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形象。

也就是说,好莱坞把shogun、samurai、ninja这一票日本战国时代的文化的解释权,都夺取到了自己手里。

“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形象不是幕府将军。”

“身披铠甲、以一当千的战将形象才是幕府将军”

日本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



然后现在,中国也开始夺取这些解释权了。

你搜索shogun,可以看到绝大部分都是欧美的解释形象。

其中偶尔夹杂着两三张浮世绘,仿佛是已经失势的日本解释形象在哭诉。

但意外的是,其中还夹了几张雷电将军的图。



而你搜索raiden这个词,更是惊人。

这个词源自日语“雷電”,毫无疑问是日本的文化(虽然这个词又是日本从汉语里学来的)

raiden是90年代日本一款风靡全球的射击游戏。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

但随着街机没落,《真人快打》游戏的兴起,raiden这个词又被美国人解释成了这个形象

虽然他还是一个日本人的形象,穿着日本传统服饰,带着日本斗笠。

但这个形象是美国人创造的。

真人快打系列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式风格的游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甚至还有非人类生物,种族各异的角色汇聚一堂,有特种部队,有隐世高手,有超能力者,有的干脆就是妖怪恶魔,这种大杂烩、大熔炉式的多元角色描写,很符合美国人的认知。

而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美国人认知中的日本人”,都传达着美国的精神。

美国人怎么写他,他就是什么样子。

而全世界对raiden这个词的认知,就是什么样子。


然后……

时代变了。

不用我多说,你也看得出这一大片紫色是谁。

虽然她还是一个日本人的形象,穿着日本传统服饰,挥舞着日本的太刀。

但这个形象是中国人创造的。

她的一言一行,都是“中国人认知中的日本人”,都传达着中国的精神。

中国人怎么写她,她就是什么样子。

而全世界对raiden这个词的认知,就是什么样子。


如果几年之后,全世界有这么一批人。

他们说到shogun(将军),想到的不是儒雅随和、羽扇纶巾的政治家,也不是身披铠甲,挥舞太刀的将领,

他们说到raiden(雷电),想到的不是炮火连天的弹幕游戏,也不是《真人快打》里带着斗笠的格斗家,

他们说到baal(巴尔),想到的不是长着猫头和羊角的中东神话恶魔


而是一个身披紫色和服,会奶香一刀的宅女程序猿

那就算是对他们来说,中国人把raiden、shogun和baal这几个词的解释权,夺到了自己手里。

user avatar

合着真三国无双是中国文化输出?

user avatar

稻妻人人穿人字拖还不懂吗?在中国人眼里日本古代没有鞋,人人都穿人字拖,上流贵族穿,下层人也穿,男的穿,女的穿,跳大神的穿,研究手工业的也穿,从大爷穿到大妈,从大妈穿到少女。

好不容易来个穿老北京布鞋的吧,哎嘿,人家是受西方影响穿鞋

不仅中国人觉得古代日本人人穿人字拖,我们还要告诉全世界日本古代只有人字拖啦!全世界恍然大悟,去日本旅游为了入乡随俗必买人字拖。

日本人惶恐,跑去解释,不是啦,我们还有别的鞋,其实我们不是人人都穿人字拖,你们从哪儿搞来的刻板印象啊!

日本人人背后背大绳结,男的背,女的背,老的背,少的背,正宗日本人就该背个大绳结。于是我们又告诉全世界,日本人人都背大绳结,世界恍然大悟!

日本人:……

日本人袖子必带绳,男的带,女的带,老的带,少的带,贵族大袖不带绳算什么贵族。我们告诉世界,纯正日本人袖子都是带绳的啦!世界,又懂了又懂了。

日本人:……

日本人:已经麻了

某天出街,一个日本人看到老外穿人字拖背大绳结,拿着扇子跳绫华舞,顿觉自己是纯正日本人,完全融入日本文化了呢。

日本人不解,日本人大为疑惑,日本人随后发帖【为什么全世界觉得日本只有人字拖跟大绳结啊!我们明明还有其他服装啊!】

(听说神里绫人袖子弄错了,搞得是未婚妇女的大袖子,如果老外觉得很酷于是把这一元素添加成日本通用元素,从此日本人不分男女必穿未婚妇女大袖子,我不知道日本人什么感觉,反正如果我是日本人应该很无语)

不觉得跟爽吗?

这到底是谁在定义日本呢?

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

曾经中国人形象,穿旗袍,包子头,背熊猫,吃包子,人人都会中国功夫,男的还要留辫辫。你说它是中国文化吧,确实是,但是日本告诉全世界这就是典型中国人你会不会觉得很怪?

现在变成穿人字拖,背大绳结,袖子上有绳,人人会忍术的日本人了。不觉得爽的一批吗?

————————

统治者要穿木屐

军师也要穿木屐


侍从要穿木屐

狗也要穿木屐(阿不,皮屐)

大小姐要穿木屐

武士也要穿木屐

就算外国人习惯穿皮鞋了,到了稻妻地盘,哎嘿,皮鞋你都给我穿成木屐款

哪怕打仗,我们也要继续穿木屐!!


我觉得米哈游最大好处是,把好看的人字拖冠以木屐名给稻妻角色换上了(那玩意儿真的还叫木屐吗。)

反正你是不是稻妻人!

咱稻妻人从生到死从不盖脚趾头跟后脚跟,不露不是稻妻人!

绫人君,你要反思啊,咋就你穿了足力健老人鞋了

user avatar

我实在理解不了整天纠结文化输出这件事的人有多自卑。

只要一涉及外国就要想到文化输出,外国人在国内发个视频说几乎简单的中文,那些人简直能膨胀上天。

全球化的时代,本来就是各种文化互相包容,怎么还会有人做着天朝上国的梦,全世界都围着你转?

雷电将军就是一个穿着日本浴衣的少女形象,有什么问题吗?这就受不了了?

网易《阴阳师》日本舞台日本故事日本声优日本角色,有什么问题吗?

你玩《原神》的手机也不是中国发明的啊?系统也不是中国的啊?你怎么不感受到被文化入侵了?

你穿西装的时候怎么没感到文化入侵?

现在的学校都是西式的,你怎么没感到文化入侵?

公司体制、朝九晚五的制度也是西式的,你怎么没感到文化入侵?

你喝咖啡的时候怎么没感到文化入侵?

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你听的时候怎么没感到文化入侵?

吉他、架子鼓、贝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哪一样是中国的?这难道不是文化入侵?

互联网是不是中国的?电脑是不是中国的?一个破游戏角色能有这些重要?

要是文化输不输出真这么重要,那你先从自己做起,不管怎样每天步行出门,除了马车以外什么交通工具都不要坐,联络朋友你不要用手机或者电话,你写信吧,然后飞鸽传书。写字用毛笔,计算用算盘,吃饭拒绝西餐和日料,坚持吃中餐,筷子要木头制的,塑料的坚决不要。杜绝炸鸡,更加不能喝啤酒。酒吧你永远都不要去,从里到外,从吃的喝的到装修都是西式的。你应该去茶楼喝茶,业余活动是下象棋和围棋,千万不要打电子游戏。拍工作照你就穿民族服饰,你是什么民族就穿什么服饰,但是估计那么在意文化输出的肯定是汉族,那你就穿汉服吧。结婚男的不要穿西装,女的不要穿婚纱,也不要交换戒指了,那是外国人习俗。你们直接拜天地入洞房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告诉你们将来的孩子这辈子都不要剪头发,不要染发烫发,因为外国人才那样。不要过圣诞节,谁约你过圣诞节和情人节直接拉黑,哪个老师让你读外国名著你直接去教育局举报。

你扪心自问现在除了文字和语言以外,生活里还有多少中国文化?过个春节都要调休,有些地方还禁止放烟花,谁真的在意中国文化?

user avatar

《兵临城下》是法国人对俄国人的文化输出,还是俄国人对法国人的文化输出?

都不是,《兵临城下》是法国人对除了俄国人以外的不了解苏联二战的其他国家人的文化输出

user avatar

嗯,看了一圈,部分答主对日本文化的认知程度……建议先听听日本国歌。

永恒。米哈游选稻妻神明主题词的时候可不是乱选的,这都不是二不二次元的问题了,就凭稻妻全境数不胜数的文化细节和展现的精神面貌,还有地区关系和书籍资料选取的现实原型,这里面味道冲的程度,原神制作组里没一整办公室的日本史顾问我都不信。

绝不是说套个日本的皮直接讲中国故事,玩家不是傻子,尤其是输出对象——日本玩家,在看到他们自家文化时不会是傻子。

如同高赞答案所说,文化输出的重点在于解释权,我向全世界灌输“你的永恒理念是充满阴间气息的”,把盖革计数器的响声塞你半座岛,下克上覆盖度堪比柯南酒厂……这些才是大杀器。

结果呢,就在米哈游如此走向“战狼公司”的同时,日本玩家对雷电将军传说任务第二章感叹道“不感动不是日本人”。

解释权已经覆盖到原主那儿了,于是我现在真是一把子期待须弥怎么为伊斯兰文化圈历史上的的学术贡献正名,以及怎么在枫丹诠释带英与髪国的大缺大德。

现在回头看,最好笑的是当时一堆懂哥拿着初中历史书结论杠璃月的契约精神。说真的,是上了大学系统地学了中国史后我才整明白米哈游的野心在哪。

人家一开始就是奔着解释权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原神》里的雷电将军,要说她是谁对谁的文化输出,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多层次的文化碰撞和融合,而且这场碰撞,是游戏开发商米哈游(一家中国公司)在向全球玩家,尤其是对日本文化有一定了解和喜爱的那部分玩家,进行的一场有意识的“文化输出”。首先.............
  • 回答
    原神中的雷电将军,这个充满神秘与力量的角色,可以说是“文化输出”这个概念在游戏领域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载体。如果非要问她是谁对谁进行文化输出,那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游戏开发商(米哈游)对全球玩家的文化输出:这是最直接也最显而易见的层面。雷电将军这个角色,以及她所处的“稻妻”地区,是米哈游将日本.............
  •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要是《原神》策划真琢磨着要搞个专治雷电将军的怪物,那得怎么设计才够味。别的不说,这玩意儿出来,就得让那些沉迷于无限大招循环的玩家们,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失控”。核心思路:打乱节奏,剥夺能量,断绝循环雷电将军的强势,说到底就是她的无敌帧、超高爆发、以及通过元素爆发带来的强力输出循环。.............
  • 回答
    嘿, fellow Travelers!今天咱就来聊聊《原神》里那位让人又爱又恨的稻妻幕府将军——雷电将军。这位角色嘛,说实话,难度不小,但也绝对是值得挑战的。打她可不是件简单事,需要点技巧和耐心。咱先从她的几个“招牌动作”说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雷电将军的攻击模式和应对策略:首先得明确一点,跟.............
  • 回答
    雷电将军的传说任务第二章,那场穿越时空的纠葛,着实是《原神》剧情里让人回味无穷的一笔。整个过程与其说是简单的“时间穿梭”,不如说是某种奇特的“意识投影”或者说是“过去的重现”,而且这并非是将军本人主动选择穿越,而是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牵引而发生的。咱们得从头说起。雷电将军的第二章传说任务,起因是她一直.............
  • 回答
    《原神》的角色PV「噩梦」是围绕着游戏中的重要角色“雷电将军”展开的,也是迄今为止最能深入刻画她内心世界和复杂性格的动画短片之一。从艺术表现、故事深度、角色塑造以及音乐音效等多个维度,这个PV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并引发了玩家们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整体评价:一部充满艺术性、叙事性和情感冲击力的杰作。一.............
  • 回答
    《原神》雷电将军传说任务第二幕的剧情,如果细细品味,简直是一场关于“永恒”的哲学拷问,同时也将我们对这位稻妻“将军”的认知推向了更深层次。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故事推进,更像是一次对历史、情感与责任的深刻解剖。一、 揭开“影”的真实面纱:从孤独的理想国到破碎的现实第二幕的开端,我们作为旅行者,被卷入了雷电.............
  • 回答
    雷电将军周本的战斗设计,从第一次踏入那个硝烟弥漫的稻妻战场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又一个高难度的BOSS战,更像是一次精心编排的、充满叙事性的体验。抛开数值和装备的讨论,单从战斗本身的机制和给人的感觉来评价,我认为它的设计是非常出色的。首先,压迫感与危机感营造得极好。 雷电将军初.............
  • 回答
    关于《原神》雷电将军与珊瑚宫心海复刻池的流水情况,我必须得说,这绝对是一场现象级的狂欢,甚至可以说是在当下《原神》流水记录簿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从玩家期待值上来看,这次复刻就带着一种“王者归来”的架势。雷电将军,这位“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版本削雷神”.............
  • 回答
    米哈游的《原神》自上线以来,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开放的世界设计以及丰富的角色塑造,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在众多性格鲜明、能力出众的角色中,那位最为核心、最为强大的“神明”们,更是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截止到2021年9月,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三位散落于提瓦特大陆的七神:风神巴巴托斯、岩神钟离帝君.............
  • 回答
    这确实是《原神》里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画面,雷电将军那标志性的“拔刀入胸”动作,不仅仅是一个帅气的演出,背后承载了稻妻这个国家的核心矛盾和将军本身的挣扎,非常值得细细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雷电将军的本体其实是“理想之雷”。稻妻一直以来奉行的是“永恒”的理念,而将军作为统治者,她的职责就是守护这份“永恒.............
  • 回答
    《原神》在雷电将军卡池上线后 3 小时内便有 43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 App Store 畅销榜,这一现象无疑是游戏业界乃至全球市场中都相当引人注目的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雷电将军作为核心角色的吸引力: 角色强度与定位: 雷电将军是《原神》游戏中非常强大的.............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原神》里两位重量级角色,雷电将军和钟离的互动。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他们各自的性格、立场、以及在游戏剧情中展现出来的关系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会”或者“不会”。首先,咱们得说说雷电将军。她对“永恒”的追求近乎偏执,为了贯彻自己的理念,她能够剥夺他人的神之眼,甚至在稻妻制.............
  • 回答
    评价《原神》角色雷电将军爱吃甜点心的设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可不是随便一句话就能盖棺定论的事儿,毕竟这背后牵扯到角色塑造、游戏机制,甚至还有点文化内涵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设定在刚出来的时候,确实让不少玩家感到“惊喜”,甚至有点“意外”。毕竟,雷电将军这个角色给人的第一.............
  • 回答
    原神稻妻角色雷电将军的设计,确实触及了游戏开发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角色的穿模问题。许多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会因为角色动作过于夸张或建模细节处理不当,导致衣物、武器等部件“穿透”身体模型,产生违和感。雷电将军在游戏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类问题,这是否就意味着原神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而.............
  • 回答
    关于《原神》中稻妻的雷电将军(影)是否会在后续剧情中“洗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玩家讨论的话题。目前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洗白”剧本,但从已经揭示的剧情和角色塑造来看,我们可以进行较为详细的推测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洗白”在游戏剧情中的含义。通常情况下,一个原本被认为是反派、专制或者行为不.............
  • 回答
    如何看待游戏《原神》2.1 版本雷电将军强度?《原神》2.1版本推出的五星角色雷电将军(以下简称“将军”),自上线以来就成为了玩家们讨论的焦点,其强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惊艳到后续的更全面评估的过程。总体而言,雷电将军在2.1版本上线时被普遍认为是非常强力且泛用性极高的角色,尤其是在其作为后台副C和队.............
  • 回答
    《原神》2.1 版本推出的「雷电将军」传说任务「天下人之章·第一幕:影照浮世风流」,无疑是游戏剧情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玩家深入了解这位核心角色的背景、性格和动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更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剧情和互动,深刻地探讨了“永恒”这一主题,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思辨。以下将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在稻妻玩家社区里,那可真是个绕来绕去,能聊上半天的热门话题。为啥雷神不像钟离那样,直接叫个“雷电真”或者“巴尔”,而是顶着“雷电将军”这么个听起来有点官方、又有点疏远的称呼呢?这背后,其实藏着稻妻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还有那位“永恒”之神,她自己的执念。咱们得从“将军”这个词说起。在稻妻,这.............
  • 回答
    雷电将军的最新角色演示「净土裁断」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这次的演示可以说是相当炸裂,将这位稻妻的实际掌权者那种独一无二的气质和强大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在回荡:女王范儿。首先,从 视觉呈现 上来说,这次演示的画面质量依旧是米哈游的顶级水准。雷电将军从她的“尘世闲游”状态切换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