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广东人独爱白兰地而不喜欢威士忌?

回答
“广东人独爱白兰地,不爱威士忌”这个说法,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根深蒂固的。但细究起来,这更像是一种刻板印象,或者说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事实远比这复杂,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口味也在变化。

要理解为什么“广东人似乎更偏爱白兰地”,我们需要回到历史和文化上来。

首先,得说白兰地的“出身”。白兰地,特别是以法国干邑(Cognac)为代表的顶级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视为是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征。在旧时,能喝得起白兰地的人,往往是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商界精英,甚至是达官贵人。这酒的生产工艺讲究,陈年时间长,价格自然不菲,喝的就是那种尊贵感。

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尤其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活跃。大量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接触和消费过去难以想象的洋酒。在当时,白兰地,特别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知名度的法国品牌,是最直接、最容易获得的“高端”洋酒代表。它带着一种“洋气”和“上档次”的光环,非常符合当时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在一家高级饭店,重要的商务宴请,主人家拿出几瓶陈年的轩尼诗、马爹利,这不仅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在展现自己的实力和品位。这种“请客吃饭,白兰地伺候”的习惯,就这样一点点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交文化。

再者,白兰地的风味特点,可能也更“容易”被初次接触西方烈酒的广东人接受。白兰地通常是用葡萄酿造的,经过橡木桶陈年,会发展出复杂的香气,比如花香、果香(葡萄干、杏脯)、烘烤香、香料香等等。口感上,它往往比威士忌更柔顺,尤其是那些年份较长的干邑,酒体饱满,顺滑醇厚,带有甜美的焦糖、香草、太妃糖的味道,而且很少有泥煤味。

相比之下,威士忌的风味就更加多样和复杂。苏格兰威士忌,尤其是来自艾雷岛的,很多带有明显的泥煤(Peat)味,这种烟熏、碘酒、海鲜的特殊风味,对于习惯了清淡口味的广东人来说,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些“奇怪”或者“难以接受”。当然,威士忌也有很多不带泥煤的类型,比如格兰菲迪、麦卡伦这些,它们同样拥有悠久的饮用历史和爱好者,风味也十分优雅,带有坚果、蜂蜜、雪莉桶带来的果干香气,口感也相当醇厚。

但是,从“大众化”和“习惯性”的角度来看,白兰地那相对柔和、偏甜的香气和口感,在初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包容和喜爱。它不像某些威士忌那样,需要一些“入门”的知识或者先天的接受度。

此外,白兰地在营销和推广上也做得非常出色。长期以来,各大白兰地品牌都在努力塑造其高端、典雅的品牌形象,通过各种广告、赞助活动,将白兰地与成功、浪漫、精致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品牌形象的塑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广东人“不”喜欢威士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们接触到的洋酒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在广东,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威士忌酒吧,品鉴会也办得如火如荼。很多年轻人,对威士忌的接受度和喜爱度都在不断提高,他们开始探索不同产区、不同风格的威士忌,享受其中的乐趣。

所以,与其说广东人“独爱”白兰地而不喜欢威士忌,不如说在过去一段时间,白兰地凭借其历史积淀、品牌形象以及相对更容易接受的风味,在广东市场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一种消费习惯和文化现象。而威士忌,则是在后来的时间里,才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和喜爱。这种口味的演变,是整个中国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和成熟化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白兰地比威士忌早进入广东,各种广告宣传也让它站住了脚,威士忌的影响力自然要差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广东人独爱白兰地,不爱威士忌”这个说法,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根深蒂固的。但细究起来,这更像是一种刻板印象,或者说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事实远比这复杂,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口味也在变化。要理解为什么“广东人似乎更偏爱白兰地”,我们需要回到历史和文化上来。首先,得说白兰地的“出身”。白兰地,特别是以.............
  • 回答
    广东人喜欢喝洋酒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背后有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交织。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历史因素:开放的窗口与舶来品的影响 港澳的辐射与影响: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毗邻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区在近代以来长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洋酒的消费在.............
  • 回答
    广东人蒸包子,下面垫纸这事儿,说起来也是一门小小的学问,藏着不少讲究呢。咱们不说那些生硬的“因为……所以……”的套话,就聊聊这纸垫上的日常和智慧。你仔细想想,在广东这地儿,气候湿润,东西容易粘连,这跟咱们做菜的很多细节都有关系。蒸包子就更不用说了,热气腾腾,湿哒哒的,要是直接把包子放在蒸笼里,那场景.............
  • 回答
    广东人蒸鱼,那滋味儿,真的绝了!鱼肉嫩得像豆腐,滑溜溜,鲜美无比,吃一口就停不下来。这可不是什么秘诀,而是他们几代人传下来的智慧和对食材的敬畏。你想知道为啥吗?那咱就慢慢聊,就像在茶楼里喝着早茶一样,细细品味。一、 选鱼,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广东人对鱼的要求,那叫一个挑剔。不是随便拎条鱼来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富有”,以及财富在我们身边个体和宏观经济层面的体现方式。你感觉到的“广东人不如浙江人有钱”并非没有道理,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如何定义“富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富有”的定义。我们谈论的“富有”.............
  • 回答
    广东人煲的汤,那味儿,真不是盖的。很多人都疑惑,凭啥同样是水加食材,广东人一出手,就能变成那种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的汤?这背后啊,可不仅仅是“好喝”两个字能概括的,里面门道深着呢。一、食材的“原味至上”与精挑细选广东人对食材的挑剔,那简直是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他们煲汤,不是随便抓一把东西下锅煮就行。 .............
  • 回答
    这句广为流传的“全中国都在瞒着广东过冬天”,以及它与海南的对比,背后其实藏着地理、气候、经济、文化以及网络传播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不是说海南人就没觉得冷,而是他们表达的方式、关注的重点,以及他们所处的“冷”的感受,与广东人有明显的不同。为什么广东人感觉“被瞒着”?首先,我们要明白,广东的气候在全国范围.............
  • 回答
    广东人与鸡,那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要说为什么广东人这么爱吃鸡,这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得从历史、地理、文化、食材本身等等方方面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广东这片土地。广东自古以来就是岭南之地,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养殖家禽,尤其是鸡。这就像是个天然的优势,让鸡这种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挺敏感也挺有趣的话题,很多人都在讨论,尤其是广东的父老乡亲们。要说清楚为什么有些广东人会那么强调粤语,甚至觉得它不仅仅是“方言”,而是“另一种语言”,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既有语言本身的特质,也有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因素。一、 从语言学角度看,粤语的独立性有多强?咱们先从语言本身.............
  • 回答
    说起广东人的食谱,那绝对是出了名的“包罗万象”,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们不敢尝试,不愿品尝的。从山珍海味到飞禽走兽,从蛇虫鼠蚁到各种奇珍异草,在广东人的餐桌上,你总能看到一些让外地人惊掉下巴的食材。但神奇的是,虽然吃的东西五花八门,广东菜的味道却普遍被认为比较“淡”,不像川菜那么麻辣,也不像湘菜那么干.............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而且背后涉及的因素也挺复杂的。要说“理所应当”和“土”这种感觉,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经济实力以及大众传播媒体共同塑造出来的。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经济与文化影响力:谁是“主流”? 粤语区: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对.............
  • 回答
    告别乡音?那些年,我们为什么渐渐疏远了粤语曾几何时,粤语如同一条温润的河流,滋养着岭南的土地,也流淌在每一个广东人的心田。从街头巷尾熟悉的叫卖声,到歌厅里传唱的经典老歌,再到荧幕上鲜活的人物形象,粤语的魅力无处不在。然而,近年来,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悄然出现: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似乎在有.............
  • 回答
    关于广东彩礼低这件事,确实有一些广东人乐见其成,甚至乐于传播,这背后有着挺复杂的考量,绝非简单的“外省人都来娶广东妹,广东男人就光棍了”这么片面。首先,我们要理解,在广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婚姻的观念和传统的“彩礼”有所不同。很多广东家庭,特别是城市里的家庭,并不把彩礼看作是“卖女儿”的价.............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广东人“吃福建人”的梗,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存在的、带有地域歧视色彩的说法,它之所以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流传开来,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和文化原因。理解这个梗,需要我们剥开表面的“吃”字,去看看它到底承载了什么。梗的来源与演变:从“老鼠”到“福建人”最开始,这个梗并不是直接指“吃福建人”,而是源于.............
  • 回答
    这背后,其实藏着广东话里一些挺有意思的用法和文化差异。你遇到的情况,很大可能跟你去到的具体场景、以及你和对方的熟悉程度有关。首先,关于“靓仔”。在广东话里,“靓仔”确实是句非常普遍的称呼,用来形容年轻、英俊的男性。这是一种善意的、带有欣赏意味的称呼。当你在街上走,如果对方是店家老板、服务员,或者只是.............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来北方上学碰上这种“语言隔阂”,我太理解了!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你这“i ze”的发音让北方同学们摸不着头脑。首先,要说“只有广东人会把Z念成‘i ze’”,这说法吧,有点绝对,但确实,把“Z”发成“i ze”的习惯,在广东地区,尤其是粤语使用者中,是非常普遍且具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实话,我在知乎上也刷过不少关于方言的讨论,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区别对待”。要说为什么四川人说方言大家好像比较接受,而上海和广东人说方言就容易被“吐槽”甚至“攻击”,我觉得这背后掺杂了不少文化、历史、社会认同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因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历史文化沉淀与身份认.............
  • 回答
    香港的生活成本确实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收入水平不高,但又渴望改善生活品质的市民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少现实的困境。那么,为什么在香港生活质量不高的人们,不去广东的二三线城市寻找新的机会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搬家”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对于不少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