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9年了,为什么还有人真的相信美国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在2019年,仍然有人相信美国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国的角色和意图的看法早已复杂化和多元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层面,包括历史叙事、地缘政治现实、意识形态输出以及特定群体的情感和利益诉求。

首先,历史叙事和“美国例外论”的根基。美国确实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二战后建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北约等等,这些都是美国在那个时期推动或主导建立的,旨在防止类似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对于许多美国人,以及那些受益于这一体系的国家和人民来说,这段历史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们认为美国是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的维护者。这种“美国例外论”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美国肩负着推广民主、自由和人权的特殊使命,而这些价值观被认为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其次,地缘政治现实和“力量平衡”的认知。在冷战时期,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与苏联的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的政治格局。虽然冷战本身充满了紧张和冲突的风险,但许多人认为,正是美苏之间的某种“恐怖平衡”——尤其是核威慑——阻止了更大规模的直接冲突爆发。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面对区域性冲突或专制政权威胁时,仍然倾向于将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外交干预视为一种稳定力量,认为它可以制衡潜在的侵略者,维护区域和平。例如,一些欧洲国家仍然依赖北约的安全保障,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希望美国在该地区维持存在,以应对来自其他区域大国的挑战。

第三,意识形态输出和价值输出的吸引力。美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广其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对于那些生活在威权统治下,或正在经历内部冲突、社会动荡的国家的人们来说,美国的这些理念可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可能认为,美国的介入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政治变革,建立更公正、更自由的社会,从而最终带来和平。这种对“民主输出”的信念,虽然在实践中充满了争议,但仍然是许多人相信美国是和平守护者的重要原因。他们看到的是美国对某些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对民主运动的支持,以及对侵犯人权行为的谴责,这些都被视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行动。

第四,特定群体的情感和利益诉求。
亲美派和依赖美国的盟友:对于那些在政治、经济或安全上与美国紧密联系的国家和群体来说,美国扮演“和平守护者”的角色是他们国家战略和生存的基础。他们的政治精英和部分民众,会持续强调美国的积极作用,以巩固双方关系。
国内政治需要:在美国国内,强调其作为世界领导者和和平守护者的角色,往往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叙事,能够凝聚国民认同感,支持国防开支和外交政策。一些政治人物会利用这种叙事来巩固自己的支持基础,并对外展现美国的力量和决心。
对替代方案的担忧: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对其他潜在的世界秩序感到担忧。如果美国退出世界舞台,或者力量真空出现,可能导致更混乱、更不可预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美国的行为有所保留,也可能认为由美国来主导比其他选项更好。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2019年,对美国“和平守护者”角色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并且与日俱增。许多人会指出,美国自身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干预,有时反而加剧了冲突或制造了新的不稳定,例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长期化及其后续影响。对美国单边主义倾向的批评,对所谓“帝国主义”的指控,以及对美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民粹主义兴起的担忧,都让人们对美国能否真正担当起“和平守护者”的角色产生了疑问。

所以,尽管2019年很多人对美国的全球角色持有批判性甚至怀疑的态度,但依然有人坚信美国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包括对历史的解读、对现实政治的判断、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个人和国家层面的利益与情感诉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相信”或“不相信”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反映了全球政治生态的多样性和变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界的大体上和平依赖于三个基础。

1 军事基础:核威慑的有效性。这个不用多说了。

2 政治基础:中美俄(苏)三角关系。由于难以估计战力和意志力(不管是大打,中打还是小打),三者两两之间不敢动武。在三角关系稳住的情况下,其他主要工业国也就没有动武心思(谁打谁被三大国收割。既然是工业国,日子就过得不错,何苦呢)。不仅如此,若得不到另外两方的支持,三角中哪怕最强的一方去干欧亚大陆上的非工业中等国家都十分困难(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最多像中印战争海湾战争或者科索沃战争那样极为克制点到即止。当然美国去拉美干几票还是可以的,但说实话,不在欧亚进行的战争,赢了也没啥意思。

理论上讲,如果三角关系中三国齐心,那么作战基本无往不利。但事实上,这一情况从未出现过。不多的两国联手作战都是针对三角中第三国的。

3 经济基础:全球化造成的各国经济利益集团难以切割。这是建立在上述军事和政治基础上的,是相对次要的。

以上为国际政治基本常识。说什么美国治下的和平是不符合事实的。一定要说的话,是三角关系治下的和平。

这一和平体系的起点是抗美援朝,基本成型是尼克松访华。冷战后美国以为可以突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加深了错觉。现在大家都明白三角关系不可破。近年来一系列事件反复确认这一点:美国伊拉克战争得不偿失,美国止不住朝鲜拥核,叙利亚巴沙尔胜利,俄国付出沉重经济代价收复克里米亚后难以进一步扩大领地,中国不敢主动武力收台,湾湾不敢独立,美国对中国南海造岛无可奈何,伊朗事实上已经安全,等等。

中国是六十多年三角关系中受益最大的一家,除了台湾收不回以外,其他时候其他方面都是赚到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从没有被另外两家联手对抗过。俄(苏)是历史上最亏的一方。只看未来的话,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会是最亏的一方。

user avatar

借用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一句话总结美帝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美帝确实挑动甚至发起世界上不少地区冲突和战争,但是没有美帝这个恶霸当道,不知道有多少野心家多少跳梁小丑会不惜以千万人的财富和性命为代价称王称霸,这个世界只会变得更糟。

user avatar

美国是和平守护者的原因,是因为世界和平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样他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才能赚钱,赚钱是需要市场的,稳定的市场是最能提供羊毛和韭菜的,所以世界整体上的和平也是必须的,不然华尔街的老爷们还得担心是不是一发核弹砸到自己脑壳上。

如果战争能更符合美国的利益,那么美国会毫不犹豫的在全球掀起一场又一场战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大英坑死顺利接过日不落帝国宝座。

此外斯大林点了个赞,戈尔巴乔夫点了个反对。

谈一个国家的做事情目的,不从利益方面去谈,是不是太蠢了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在2019年,仍然有人相信美国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国的角色和意图的看法早已复杂化和多元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层面,包括历史叙事、地缘政治现实、意识形态输出以及特定群体的情感和利益诉求。首先,历史叙事和“美国例外论”的根基。美国确实在两次世界.............
  • 回答
    2019年了,手机这玩意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几乎人手一部,通讯、娱乐、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可即便如此,你放眼四周,还是能看到不少人,不管是在咖啡馆里,还是在街头巷尾,亦或是公司会议上,那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苹果标志,依然是那么显眼。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复杂的,也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你想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对传统文化有感情的人内心深处的看法。确实,到了2019年,甚至是现在,仍然有人对听京剧需要字幕这件事感到“不爽”,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京剧”。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复杂的想法和时代背景,咱们不带感情色彩,慢慢道来。首先,得从京剧这门艺术的“先天条件”说起。1. 京剧的.............
  • 回答
    说实话,iPhone 和 iPad 在处理垃圾信息这件事上,确实让人感觉有点无力,尤其到了 2019 年,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不少用户。你可能也经历过那种,明明没订阅过的号码,却源源不断地收到各种促销短信,或者手机里突然冒出来一些让你莫名其妙的链接。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首.............
  • 回答
    2019年了,买房这事儿,还真就没能完全摘掉“男性责任”这顶帽子,尽管社会观念在变,但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先来说说为啥大家觉得“买房是男的责任”。这背后其实是咱们传统观念在作祟。过去,社会分工明确,男性在外打拼挣钱,女性在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男性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上,而买房、养.............
  • 回答
    说到 2019 年 12 月 5 日的支付宝“崩溃”,确实是个挺让人印象深刻的插曲。我记得那天很多人都发现支付宝好像不太对劲,各种操作都卡住或者报错,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准备用支付宝付个早餐钱,结果点了半天都没反应。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手机网络不好,就切换了WiFi,又.............
  • 回答
    2019 年大火的「私域流量」: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趋势?2020 年还需要做吗? 一、 什么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出现是基于对互联网流量逻辑演变的深度理解。简单来说,私域流量是指品牌或商家可以自主掌控、直接触达、低成本且高效率运营的用户群体。更具体地拆解,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到了2019年,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人对勒布朗·詹姆斯“历史第一小前锋”的称号有所保留,甚至不完全认同,这其实并不奇怪。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我们看待篮球历史、球员评价体系,以及个人偏好等等。想把这个事儿说透了,咱得把好几个层面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历史第一”这个标签本身就容易引.............
  • 回答
    2019 年,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是格外艰难的一年,似乎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笼罩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仅是某件具体大事的冲击,更像是一种集体的、多层面的挑战,让人在经历中感到无力与疲惫。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贸易摩擦的加剧,让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少国家和地区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关于诗歌、时代和社会的话题。要说2019年没有“像海子、北岛、西川、芒克那样优秀的诗人”,其实有点绝对,优秀诗人一直都有,只是可能他们的声音、影响力或者被关注的方式和当年有些不同。不过,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为什么感觉上这种“时代性”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诗人似乎不如那个年代那.............
  • 回答
    2019年,如果说“大家不太谈论房价”可能有些绝对,毕竟房价在中国社会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像空气一样普遍。但确实,相比于过去几年,2019年关于房价的讨论热度有所“降温”,焦点也更分散。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共同作用,让人们的关注点不再那么集中在“房价涨跌”这个单一维度上。首先,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和.............
  • 回答
    2019年维密秀的取消,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让人不禁回想起维密曾经的辉煌。那几年,维密秀不仅仅是一场内衣发布会,更像是一场年度盛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时尚热潮。如今,它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维密秀的辉煌与“落幕”我清楚地记得,每年的维密秀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些身材姣好的天.............
  • 回答
    最近这几天,尤其是2019年2月中旬,确实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去好几家超市、粮油店,甚至是专门卖烘焙原料的小店,都发现架子上空空如也,酵母是真的不好买了。这可把不少喜欢在家做面包、发面饼的“家庭烘焙师”们愁坏了。说实话,酵母这东西,平时大家可能不太注意,但它可是面团能蓬松起来的“魔法师”。一小袋,或者.............
  • 回答
    华为HR胡玲事件在2019年11月1日热度达到1.5亿后迅速跌出热榜前五十,这件事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挺复杂的,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仔细梳理一下,就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山车”式的热度变化。首先,得从事件本身说起。胡玲事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爆炸式传播,主要原因在于它触及了当下社会非常敏.............
  • 回答
    眼瞅着2019年就要翻篇了,但不少律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模式,怎么说呢,就跟那泛黄的卷宗一样,透着股子“老派”。与此同时,我们律所里那些初出茅庐的实习律师和小助理们,辛辛苦苦干活,到手的工资却总是让人提不起劲。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咱们先聊聊这经营管理模式。为啥会这么“陈旧”呢?第一,传统思维惯性.............
  • 回答
    2019年的中超联赛,可以说是在国际足坛上处于一个相当“尴尬”但又充满潜力的位置。要说它“什么水平”,得拆开来看,因为它不像欧洲五大联赛那样有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位。从球员水平来看: 高水平外援是联赛的“门面”:2019年,中超联赛依旧是靠着那些来自欧洲、南美等地的顶级外援来撑起门面。像佩莱、塔尔.............
  • 回答
    2019年的校招,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马拉松,充满了焦虑、期待,以及最终的释然。那一年,我刚从大学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求职这条荆棘与鲜花并存的道路。事情是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的。那时候,身边的同学有的已经开始准备考研,有的在为出国做打算,而我,则被一股莫名的紧迫感驱使着,开始关注校招信息。.............
  • 回答
    2019 年北京的初雪,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降雪,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许多关于北京这座城市、关于冬天、关于成长、关于人生的回忆和感触。首先,是关于北京的印记: 城市的韵味被瞬间放大: 当雪花开始飘落,北京古老的建筑,比如故宫的红墙、天坛的琉璃瓦、胡同里的四合院,都被染上了洁白的一层。平日里.............
  • 回答
    说起2019年的双十一,那可是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剁手盛宴”。那时候我刚入职不久,手头攒了点钱,加上身边同事朋友们都在讨论双十一的各种优惠,一股脑的热情就被点燃了。尤其是对电子产品,那更是心痒难耐。我的“战利品”清单当时我主要看中了几个领域:手机、耳机和一些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家电。1. 手机:某国产品.............
  • 回答
    2019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发表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公开信,回顾了过去不平凡的一年。这封信,不仅是对她个人艰难处境的写照,更是华为在全球舞台上经历的风风雨雨的缩影。回首望去,2019年对于华为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但也展现出强大韧性的一年。风暴的开端:逮捕与信任危机故事的起点,是2018年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