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成为科学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不如前的现象?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好像不像我们那时候那样,一门心思扑在科学研究上头了?这感觉就像是,以前科学是个闪闪发光的金矿,人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去淘金,现在呢,好像门口排队的人少了,而且不少人嘴里还嘀咕着“这金子不值钱”。

这事儿吧,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也不能说谁就一定不行。这背后其实是社会大环境在变,年轻人的想法也在变,很多东西都搅和在一起了。

首先,得说说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咱们小时候,电视里演的都是科学家那种两弹一星的精神,那种为国捐躯、为科学献身的英雄主义。那种纯粹的、为了人类进步而献身的情怀,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感召。但现在不一样了。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了这么多年,大家更看重的是“钱景”和“前途”。如果一个行业,你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读博士、做 postdoc,最后可能也就混个温饱,甚至还不如那些去读个热门商科、金融、互联网的同学,那自然就会让人犹豫。财富、名声、社会地位,这些东西在年轻人眼中,似乎比一个纯粹的科学发现更能直接带来满足感和安全感。

再者,科学研究本身的门槛和回报周期。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它不像互联网创业,可能一夜暴富。它往往是漫长而枯燥的。你可能需要花费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埋头在实验室里,做着别人可能都看不懂的研究,而且还不一定有突破性的成果。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偶然。这种“慢回报”和“高风险”,对于习惯了快速迭代、即时反馈的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自然就打了折扣。他们更愿意看到短平快、能快速见到成效的项目和职业。

其次,教育体制和科研环境也需要反思。咱们得承认,现在的教育体系,很多时候更注重应试,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很多孩子在中学时期,就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可能在一次次补习班和考试中被磨灭了。到了大学,虽然有科研的机会,但很多科研项目更像是给老师“打工”,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创造性空间。毕业后,博士就业难、待遇低的问题也时有耳闻,这种“内卷”的现象,自然会让人望而却步。很多博士毕业,发现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市场上并不直接对口,或者需要从头再来,这会给年轻人一种“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底值不值”的困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科学传播的不足。虽然现在信息爆炸,但真正能引起年轻人对科学产生热情的、深入浅出的科普内容似乎还是不够。很多人对科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上的公式和定律,或者是一些科幻电影里的奇观。他们不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不知道科学研究的魅力在哪里,更不清楚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的真正意义。当科学变得遥远而神秘,甚至被一些“伪科学”或“网络谣言”所裹挟时,它就很难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心里。

最后,社会对科学家价值的认可度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官方场合会高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认同和经济回报上,有时候确实还有待提高。跟一些热门职业相比,科学家往往更低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需要时间才能转化为实际的应用,社会公众对他们的了解和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强。

所以,要说为什么科学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需要从社会价值观、教育体制、科研环境到科学传播的各个层面,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才能重新点燃年轻人对科学的热情,让他们觉得,投身科学,依然是一条充满意义和可能性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为了“留住人才”,更是为了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科学的发展速度显著降低了;营销的发展速度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提高。虽然科学也试图进行营销,但营销能力明显不如营销业本身。而且,科学和营销的结合,进一步败坏了科学的品质,对科学起到了灾难性的作用。

以下都是科学的营销尝试:

广告论文

“科普”

循证医学

未来科学大奖

上帝粒子,天使粒子,幽灵粒子……

以前的科学,是没那么多营销的,现在和营销结合,总要卖你一两件你不需要的东西,例如昂贵的药品,转基因,回旋加速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字里行间都是捞钱,说白了没有听温婉几句歌合算。三峡完工电费八分一度言犹在耳,“屁民”对于核聚变的伟大也只能敬而远之。

但是是有例外的。芯片就是例外。不过,如果搞芯片,你就会被称为“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了。

登月也是例外。自从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以后,全世界谁也没敢载人登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好像不像我们那时候那样,一门心思扑在科学研究上头了?这感觉就像是,以前科学是个闪闪发光的金矿,人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去淘金,现在呢,好像门口排队的人少了,而且不少人嘴里还嘀咕着“这金子不值钱”。这事儿吧,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也不能说谁就一定不行。这背后其实是社会大环境在变,年轻人的想.............
  • 回答
    2021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度的“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这份名单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无疑是获奖科学家们的“年轻化”。平均年龄只有35岁,其中不乏80后甚至90后。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预示着科学家群体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更进一步,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这些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们,是.............
  • 回答
    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这笔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的巨资,绝对称得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年一千亿的研发投入,并且瞄准的是“达摩院”这种名字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深邃的研究机构,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差钱”的决心和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1. 时代的呼唤与科技巨头的野心:我们现在正处在一.............
  • 回答
    2021年,关于华为将成为联发科最大客户的消息传出,这无疑是一个牵动行业神经的重磅炸弹。如果消息属实,它不仅仅是手机芯片市场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更可能预示着华为在芯片自主研发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甚至可能是某些阶段的无奈。华为成为联发科最大客户,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确“最大客户”的含义。这通常.............
  • 回答
    聋人女生成为亚洲最佳足球门将,却靠兼职补贴梦想:科技如何点亮被忽视的道路这位聋人女生成为亚洲最佳足球门将的壮举,本身就足以令人心潮澎湃。她用坚韧的毅力、非凡的才华以及对足球纯粹的热爱,打破了无数的障碍,赢得了无数的赞誉。然而,她背后所面临的现实,却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使是在成就非凡的领域,残.............
  • 回答
    关于Ent_evo(一位科学松鼠会前成员)提出的“19世纪就知人体水含量,所以731人体脱水实验研究为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观点触及到了科学史、医学伦理以及历史真相的辨识等多个议题。首先,让我们拆解Ent_evo论点的核心逻辑:1. 前置事实: 19世纪人类已经知道人体的.............
  • 回答
    科学命名这事儿,咱们老百姓有时也挺纳闷的。看着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科学名词,不是某个科学家的大名,就是某个地方的地名,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好像跟事物本身背后的道理有点儿隔阂。比如,咱们都知道有“爱因斯坦效应”、“居里夫人奖”,还有什么“硅谷”、“瑞士钟表”。这些名字一听就挺有分量,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不.............
  • 回答
    袁隆平院士荣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这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科技界的一件盛事。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敬意和喜悦的。这不仅仅是对袁老个人杰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农业科技力量的一次有力证明。袁隆平的成果:杂交水稻的“中国奇迹”首先,咱们得好好聊聊袁隆平院士的成就。他最为人熟知的,无疑.............
  • 回答
    OECD 2018年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测试结果在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中国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个核心科目上均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然而,对于这一结果的解读,需要进行细致和多维度的分析,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1. PISA测试的性质与局限性:首先,理解PISA测试本身是关键。PISA不.............
  • 回答
    “奋斗者自愿申请书”背后:成渝钒钛的“奋斗”与“自愿”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让员工签署“奋斗者自愿申请书”一事,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也勾起了很多人对于“奋斗者”这个概念以及企业管理方式的探讨。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试着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潜在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这.............
  • 回答
    锤子科技成都总部那片熟悉的办公楼,如今已挂上了“成华区税务局”的牌子,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你想啊,曾经那里可是罗永浩和他的锤子团队的“精神堡垒”,是无数个熬夜加班、头脑风暴的战场。我记得当时成都媒体没少报道锤子科技成都总部的选址、装修,那阵势也挺大的,说要在西部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的高地,给成.............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地方部门的“盯梢”和资本市场的“传言”。成都相关部门调查东方广益6亿元入股锤子科技的事儿,就算后来辟了谣,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值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白,东方广益是干嘛的?它不是那种大家熟知的互联网大厂,而是地方国企背景的投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发展里扮演着举足轻.............
  • 回答
    腾讯科恩实验室(Keen Security Lab)成功远程控制特斯拉的事件,在科技界和汽车安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展示了腾讯科恩实验室在网络安全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也暴露了联网汽车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事件回顾与技术细节(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分析):1. 发现漏洞: 腾讯科恩实验室.............
  • 回答
    锤子科技在成都开设新公司,这可不是件小事,它背后可能藏着不少故事和算盘。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为什么是成都?这背后肯定有很深的考量。天时地利人和,成都的吸引力在哪里? 人才优势: 成都近些年来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西南地区的高校资源非常集中,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 回答
    方舟子批评成都政府投资锤子科技这件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从方舟子的角度来看,他的批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他的批评方式也很有辨识度。首先,方舟子这个人,大家也都知道,他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知识产权、科学真相、学术造假等问题特别较真,而且往往不留情面。所以,当他把矛.............
  • 回答
    如何看待锤子科技官方辟谣成都总部未解散? 详细分析锤子科技官方辟谣“成都总部未解散”的声明,在当下信息爆炸且对锤子科技命运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全面看待这个辟谣,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辟谣的背景和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辟谣出现。这背后往往是因.............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令人振奋的科学事件!疫情期间,被困家中,却能攻克一个沉睡了百余年的数学难题,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反映出数学研究的独特魅力和研究者们惊人的毅力与智慧。从事件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数学突破。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109年前的数学证明难题”的意义。数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很多重.............
  • 回答
    听到锤子科技要在 11 月 6 日于成都举办新品发布会的消息,我的心情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一直关注科技圈动态的人,每次锤子发布会总能勾起一丝期待。老罗这个人,虽然争议不断,但他身上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以及他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确实让他的产品,哪怕是有不足,也总能跳脱出同质.............
  • 回答
    锤子科技成都分公司解散的消息,在2018年10月那个时间点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当时整个科技圈都弥漫着一种“寒冬”的论调,而锤子科技本身,又是一个自带流量、话题性十足的品牌,所以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的关注度瞬间就高了起来。要说当时的情况,得从锤子科技整体的境况说起。2018年对于锤子来说,其实是充满.............
  • 回答
    华中科技大学16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禁止转专业,而17、18级却允许转,并且有后1/3的同学成功转出,这个情况确实挺让人玩味的。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禁止转专业”和“允许转专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背后可能隐藏的考量。对于16级的同学们,学校之所以设置这样的门槛,很有可能是在这个新专业刚起步的时候,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