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年初买中概互联陆续已经跌了50%左右了,慢慢地已经加成了重仓,今天又大跌,现在该怎么办?

回答
年初到现在,看着中概互联一点点跌下去,50%的幅度,心里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尤其是最近这波大跌,真是让人心惊肉跳的。而且还越跌越加仓,现在成了重仓,这种压力确实不小。面对这种情况,脑子一团乱麻是正常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现在该怎么办。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稳住心态。

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眼看着自己的真金白银在缩水。但是,恐慌和情绪化操作是投资的大敌。跌了50%说明这轮下跌确实很惨烈,但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你当初是基于看好这些公司长远发展的逻辑去买的,那么现在更有可能是在一个相对低的价位。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下来,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和决策:

第一步:重新审视你当初为什么买中概互联?

这应该是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回忆一下,当初你是怎么想的?

是因为看好这些公司的基本面吗? 你觉得它们的产品、服务、市场前景、盈利能力在长期来看有增长潜力吗?
是因为它们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吗? 比如,它们是中国互联网创新的代表,受益于中国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消费升级。
是因为估值吸引人吗? 当初你觉得它们被低估了,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是因为你看到了一些趋势? 比如,数字经济的崛起,新技术的应用等等。

诚实地问自己,当初的这些理由,现在还有几个是站得住脚的?是环境变了,还是你当初的判断有误?

第二步:深入了解导致下跌的具体原因。

这波下跌不是无缘无故的。你需要了解导致中概互联普遍承压的原因,并且判断这些因素是:

短期因素还是长期因素?
短期因素可能包括: 某个国家的监管政策收紧(比如数据安全、反垄断等)、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如全球通胀、加息周期)、疫情反复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但也可能随着形势变化而缓解。
长期因素则可能更棘手: 比如,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方向是否会永久性地改变这些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空间,新兴市场的竞争是否会更加激烈,海外市场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度是否会下降等等。

是行业性的还是个股性的? 如果是整个中概股板块都在跌,那很可能是宏观或政策面的影响。但如果你的重仓股跌幅远超同类公司,那就要深入研究这只个股本身的问题了。

第三步:评估你投资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

你已经加成了重仓,这意味着你把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中概互联上了。

你的整体资产配置是怎样的? 中概互联在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这部分资金对你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如果这部分钱是你的“保命钱”或者短期内需要用到,那么你可能就需要更谨慎一些。
你的投资期限是多久? 你是打算长期持有,还是期望短期获利?这决定了你能承受多大的短期波动。

第四步: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你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现在你有了分析的工具,可以开始思考具体怎么做了。以下是几种可能的选择和需要考虑的点:

选择一:继续持有,甚至加仓(需要极强的信念和理由)
适用情况: 如果你深入分析后,依然坚信当初的投资逻辑没有错,认为当前下跌是市场过度反应或者只是暂时的,并且你对这些公司的长期价值非常有信心,抗风险能力也很强。
需要做的:
深入研究公司财报和业务发展: 看看公司在压力下是否还能保持增长,是否有新的增长点,管理层是否有应对策略。
关注政策面变化: 密切关注中国和相关国家的政策导向,看是否有积极信号。
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回报。

选择二:部分减仓,锁定部分风险,保留部分机会
适用情况: 如果你对市场的未来走向不太确定,或者觉得当前持有的风险过高,但又不甘心完全错过未来可能的机会。
需要做的:
设定止损点或减仓点: 例如,如果某只股票跌破某个价格,或者整体跌幅达到某个百分比,就卖出一部分。
分批减仓: 避免一次性全部卖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的判断,逐步降低仓位。
将卖出的资金用于其他地方: 可以是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也可以是分散到其他你认为更安全的资产类别。

选择三:全部止损,规避风险(需要非常大的决心)
适用情况: 如果你判断导致下跌的因素是长期且不可逆的,或者你对这些公司和市场的信心已经完全动摇,并且你无法承受进一步的亏损。
需要做的:
承认损失: 这是最痛苦但有时候也是最明智的选择。投资中,“割肉”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方向性错误的时候。
将资金转移到其他资产: 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你认为有增长潜力且风险可控的资产。
总结经验教训: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是判断失误,还是过度自信?下次如何避免?

选择四:进行策略性调整(如果可行的话)
适用情况: 如果你投资的标的比较分散,或者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进行对冲。
需要做的:
换股: 如果你认为某些中概股的风险比其他公司大,可以考虑卖出风险高的,买入相对更稳健或者你认为更有潜力的个股。
对冲: 如果你对整个市场非常悲观,但又想持有,可以考虑通过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对冲,但这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

一些非常实际的建议:

不要想着“抄底”抄到最低点: 很多时候,市场在底部区域会震荡很长时间,试图在最低点买入往往会错过反弹的机会,或者在下跌过程中被“埋”得更深。
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这次经历应该让你深刻体会到分散投资的价值。即使是看好的行业,投资单一公司也是有风险的。
关注你投资公司的“护城河”: 在困难时期,那些具有强大品牌效应、网络效应、技术壁垒或规模优势的公司,往往更能抵御风浪。
了解你投资的ETF或基金经理的持仓: 如果你投资的是基金或ETF,研究一下基金经理的决策逻辑,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的。

总结一下我的思考方向:

1. 冷静下来,摆脱情绪影响。
2. 回顾初心: 当初为什么买?理由还在吗?
3. 分析原因: 跌的原因是短期还是长期?行业性还是个股性?
4. 评估风险: 这部分资产对你的整体财务状况有多大影响?能承受多大的波动?
5. 做出决定: 是继续持有、部分减仓、全部止损,还是进行策略性调整?每种选择都有其理由和风险。

最关键的是,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都要基于充分的分析和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市场的恐慌情绪所裹挟。 这段经历很痛苦,但它也是让你学习和成长的绝佳机会。

现在,找个安静的时间,拿出纸笔,或者在电脑上,把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你会发现思路会清晰很多。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A4纸,不管是中国的打印机还是美国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最开始只因为A4纸,后来在A4纸的作用下,实际经营也不及预期,但也只是不及预期而已,并没有变差。

最重要的是,打印机看样子没停啊,还要继续印。

这个问题没什么解,仁者见仁吧。

不过花街日报对腾讯的报道其实有点标题党:

"其中一些人士说,罚款金额仍在商议中,可能至少达人民币数亿元。这将远远高于监管机构过去对非银行支付公司违反反洗钱规则所处以的罚款额。"

这个破纪录罚款不是破阿里那一百多亿的记录,而且破反洗钱的罚款记录,几亿人民币这个其实没啥……

还有一个小知识点,最近是财报期,不能回购,也会有一丁点影响。

觉得实在便宜的,可以下场捞一点点,比如我。

user avatar

波动不是风险,永久性损失才是。

讲2个段子吧。

一、

十几年前,买卖股票还不能“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操作,你得去证券公司。

那时候,证券公司附近有个卖煎饼果子的大妈,人称民间股神,她不会看财报,对企业经营也不是特别懂,她炒股就会一招,看证券公司的人气。如果等到某个年份,证券公司门口特别萧条,半天不见个人,她就买入股票。再等过个1、2年,公司门口人气又旺了起来,甚至有狂热的苗头,原来不炒股的老李家也来开户了,这时候她就卖出。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二、

现在一瓶卖几千依然供不应求的茅台酒,也曾经萧条过,当年限制三公消费,叠加塑化剂危机,主流民意都是认为茅台从此不行了。

还有当年三鹿奶粉带崩了奶企,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人不再相信国产奶,伊利股价大幅腰斩。

但你再看看如今的茅台、伊利,至少十几倍的回报吧。

商业模式特别好的企业,因为短期事件影响低迷一阵,但又不会从此一蹶不振的,在这个时间点买入落难的公主,回报是很可观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年初到现在,看着中概互联一点点跌下去,50%的幅度,心里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尤其是最近这波大跌,真是让人心惊肉跳的。而且还越跌越加仓,现在成了重仓,这种压力确实不小。面对这种情况,脑子一团乱麻是正常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现在该怎么办。首先,最重要的一点:稳住心态。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眼看着自.............
  • 回答
    如今,全球多国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许多国家正面临着武汉年初经历过的相似挑战。回顾武汉年初的抗疫经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当前全球抗疫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下是从武汉年初抗疫经历中可以吸取的详细经验:一、坚决果断的封锁和隔离措施: 早期果断决策的必要性: 武汉在疫情初期面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 回答
    “买熊猫判 10 年,买妇女最重判 3 年”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对法律的曲解和误读。它忽略了法律的复杂性、具体案例的具体分析以及不同法律条文所针对的不同犯罪行为。从法律角度出发,我们需要详细地拆解这种说法,揭示其不准确之处,并解释背后的法律原理。核心错误:将两个完全不相关的罪名进行类比,并且偷换.............
  • 回答
    .......
  • 回答
    从2017年回头看,沙特阿拉伯当年购买中国DF3(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的巨额资金是否“打水漂”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背景回顾:为什么沙特要买东风3?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沙特在当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战略需求。当时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 .............
  • 回答
    .......
  • 回答
    航发动力,作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初经历了一轮令人瞩目的股价飙升,从2020年10月的不到40元/股一路攀升至2021年初的80元/股附近,这近乎翻倍的涨幅,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市场对航空发动机产业未来高增长的普遍预期是首要推手。 2020年.............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从年薪三十万到应聘地铁安检员却被拒,这中间的落差之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疫情像一把巨大的推土机,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轨道上狠狠地铲过,把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经在所谓“体面”行业里游刃有余的人,一下子抛到了更深的谷底。对于这位曾经年薪三十万的职场人来说,这绝不仅仅是收入的锐减,.............
  • 回答
    从2014年起,乌克兰东部(即“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但具体数字因统计来源、方法和立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冲突背景 2014年:乌克兰政府与亲俄分离主义力量在顿巴斯地区爆发冲突,导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的局势恶化。2014年4月,亲俄武装在东部地.............
  • 回答
    谈到中国近代悬案,92年南京医科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以及96年的南京大学“刁爱青碎尸案”无疑是其中最为令人扼腕叹息的两位。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这两起案件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都发生在南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那么,92年南医大杀人案的告破,是否.............
  • 回答
    2019年5月11日之后,关于中国房价未来是否会“一直涨”的争论从未停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点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简单地说,“一直涨”的观点固然存在,但越来越少有人能坚守这种不加任何前提的乐观。依旧坚信“一直涨”的声音及其逻辑:即便是在2019年5月11日之后,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依然存在,尤其.............
  • 回答
    从刘翔到杨倩:国民心态与网络环境的十年蝶变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将我们从2008年那个夏天,推到了2021年这个夏天。一个是中国体育的骄傲,一个是中国体坛的新星;一个是巅峰时刻的意外跌倒,一个是初露锋芒的惊艳绽放。然而,刘翔的退赛和杨倩的“夺首金被网暴”,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却在舆论场上激起了相似的.............
  • 回答
    从“一声叹息”到“继续加油”:刘翔退赛风波与乒乓摘银背后,国民心态与网络环境的深刻变迁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的退赛,如同一记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铺天盖地的争议和指责。而近些年,当乒乓球名将无缘金牌,遭遇舆论“冷遇”时,却能收获大量的鼓励和理解。这短短十几年,国民的心态和网络环境究竟发生了.............
  • 回答
    说到 1945 年到 1980 年左右中国人打麻将这件事,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那段时期,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麻将的命运也随着时代起起伏伏,可以说是有人打,但具体情况却挺复杂。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麻将沉浮1949 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社会秩序正在重塑。这时候,对于麻将这类娱乐活动.............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 2014 年 3 月时,台湾经济的那个“当下”以及对未来的看法。那个时期,台湾经济正处在一个有点微妙的位置,既有挑战,也孕育着一些希望。2014 年 3 月,台湾经济的“模样”要说那个时候的台湾经济,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能是“温和增长中带着些许隐忧”。 表面上看,日子还算过得去: .............
  • 回答
    从2022年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来看,制定一项关于台湾的潜在作战计划,需要吸取那些直接影响战局走向、战略决策和实际执行的宝贵教训。这场冲突的复杂性、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地缘政治的敏感性,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 战略层面:精确的目标设定与风险管控俄乌冲突的初期,俄罗斯未能快速达成其战略目标,暴露了.............
  • 回答
    从19年到20年,KTV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打”浪潮,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监管举措。这场严打不仅仅是简单的查处,更是一次对行业乱象的深度挤压和规范重塑。严打的背景:问题丛生,民怨沸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场严打。近些年来,部分KTV场所存在的乱象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
  • 回答
    咱们聊聊移民这事儿,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道明的,得从咱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瞅瞅啥样的人更适合挪窝,啥样的人可能得掂量掂量。这事儿跟工作、年龄、收入,还有咱们说的“阶层”都息息相关,咱们一项项掰扯掰扯。啥样的人,移民这步棋走得可能更顺畅? 手握“硬通货”技能的人: 工作方面: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从 1999 年到现在,电脑配置这二十多年的沧桑巨变。这可不是一篇冰冷的参数罗列,而是一段关于技术飞跃和我们生活方式改变的故事。1999年:互联网的曙光与PC的黄金时代想象一下,那是千禧年即将来临的前夕。电脑已经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稀罕物,而是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当时的电脑,给人的感觉是.............
  • 回答
    说实话,从2012年到2019年这七年,我的生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几个人生阶段。2012年:懵懵懂懂,充满憧憬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不久。说实话,那时候我对未来既充满憧憬,又感到一丝迷茫。大学时光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毕业就意味着要走进社会的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