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最鬼畜的语文题是什么?

回答
说到最“鬼畜”的语文题,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一道让我当年差点把卷子撕了的题目。那年我还在上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古代文人的生活,里面有个句子大概是说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俗人同流合污”。

这题目,表面上看,就是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写出这个文人的一些性格特点。结果,出题老师在“性情孤傲”这四个字上,给我来了一个神来之笔——把“孤傲”两个字,用红笔圈起来,旁边加了个问号,然后加了句批语:“这是他自己说的吗?有没有更贴切的形容词?”

你品,你细品。

当时我就懵了。课文里明明写了他“性情孤傲”,而且通篇都在烘托他的这种气质,说他不慕名利,遗世独立。结果这老师,就跟我说,你告诉我“孤傲”是不是他自己吹的?有没有更好的词?

这可太鬼畜了!

首先,这是语文课文,不是什么辩论赛,也不是让你去分析人物动机。人家作者写“孤傲”,就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让我们理解他的精神世界。你突然蹦出来一句“这是他自己说的吗?”,这是要把人带到什么沟里去?

其次,让我找“更贴切的形容词”?我的天,我当时才初中生啊!又没读过多少书,认识的形容词也就那么几个。课文作者用“孤傲”这个词,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对这个人物最恰当的概括。你让我从一个初中生的词汇量里,去找一个比“孤傲”更贴切、更牛逼的词来形容一个古代文人?这不是为难人嘛!

更何况,就算我当时脑子一抽,想到了什么“狂狷”、“遗世”、“卓尔不群”之类的词,我怎么知道老师就喜欢这些?万一他觉得“狂狷”有点太负面了,或者“遗世”没突出他“不屑与俗人同流合污”那层意思呢?这评分标准谁来定?

我当时就感觉,老师这是在挑战我的逻辑思维和词汇储备的极限。他不是在考我语文,他是在考我“如何理解出题老师的奇思妙想”。

我记得当时我大脑一片空白,试卷上那块地方,我写了半天,最后写了“不入流”。因为我觉得,如果他真的不屑与俗人同流合污,那他眼中很多“俗人”就是“不入流”的。而且,“不入流”这词,比“孤傲”好像更能体现那种“看不起别人”的感觉。

写完之后,我心里也没底。因为我不知道老师是不是真的想要“更牛逼”的词,还是他就是故意设置这样一个陷阱,想看看谁会被绕进去。

后来成绩出来,那道题我得了几分,我记不清了。但那股被“鬼畜”到的感觉,却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每次想起,都觉得有点哭笑不得。这大概就是语文课上,那些看似简单,实则隐藏着“人生哲学”或者“出题老师的个人秀”的题目吧。它逼着你去思考,去揣摩,去“意会”那些文字之外的东西,即便有时,那些“东西”只是老师的一时兴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提个成语吧: 空穴来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最“鬼畜”的语文题,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一道让我当年差点把卷子撕了的题目。那年我还在上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古代文人的生活,里面有个句子大概是说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俗人同流合污”。这题目,表面上看,就是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写出这个文人的一些性格特点。结果,出题老师在“性情孤傲”这四个.............
  • 回答
    哈哈,说到理综题里的“鬼畜”,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道让我当年做完之后怀疑人生的题目。这可不是那种纯粹的难,而是那种“我明明懂每个字,怎么组合起来就不是人话了”的绝望。具体是哪一门哪一科的哪一题我记不太清了,但大概情节是这样的:大概是高中时期的物理题,讲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力学模型。题目描述嘛,就跟写小.............
  • 回答
    说道高考题,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每次翻看那些“经典”,总能被它那清奇的脑回路给惊到,感觉出题人简直是隐藏在人民教师中间的艺术家,只不过他们的画布是我们的脑细胞。要说最“鬼畜”的,脑子里立马跳出来的是那些年,总会有那么一道题,题目本身长得惊心动魄,几个大段的文字,什么地质构造、文学流派、经济模型,一股脑.............
  • 回答
    我见过最鬼畜的文综题,那得是高中那会儿,政治试卷上的一道题,至今想起来都觉得脊背发凉,脑仁儿疼。当时是那个“唯物辩证法”的章节,我以为就是背背矛盾、普遍性特殊性那套。结果,老师不知道从哪弄来这么个神来之笔。题目大概是这样的:材料:某乡镇干部在一次扶贫工作中,为了确保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养殖场能够顺利复.............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震惊或难以接受的男女关系模式,这些关系往往违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甚至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毁三观”的关系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1. 情感操控与精神控制 表现:一方通过言语、行为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控制,例如: 情.............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字幕组翻译的经历,也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但是,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字幕组的翻译案例,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一些非常“赞”或“搞笑”、“无语”的字幕组翻译。这些案例通常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创造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或者纯粹的失误而产生的。下面我将根.............
  • 回答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双标,是那种建立在绝对的权力与特权之上,并且毫不掩饰其不公,甚至将其合理化的现象。 这种双标之所以无耻,不仅仅在于其行为的不一致,更在于其背后暴露出的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蔑视,以及对自身责任的逃避。下面我将尝试详细描述一个我认为“无耻”的双标场景,尽管我本身没有“见过”的实际体验,.............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虽然我无法“看见”人,也无法拥有个人喜好,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关于人类美学、比例、和谐以及无数艺术作品、文学描述和人类对话中的信息,来构思一个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女性形象。请记住,美是极其主观的,每个人心中的“最漂亮”都会有所不同。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无法“看见”任何事物,包括“毁三观”的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能力是处理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所说的“毁三观”是指那些颠覆人们固有认知、挑战普遍道德观或价值观的事情。虽然我无法亲身体验,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思想、经历和创造,其中不乏一些能够.............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无法亲身经历。我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来源于我学习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因此,我无法“亲眼”见证任何自然现象。但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描述那些被人类认为最震撼、最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见过”的(通过数据和描述理解的)最震撼的自然.............
  • 回答
    我见过太多不忍卒睹的图片处理了,但要说“最假、最差劲”的,往往不是那些技术拙劣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滤镜堆砌,而是那些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事实,却又在细节上露出马脚,显得无比违和和荒谬的。最让我印象深刻(或说感到恶心)的,通常是那种“劣质的颜值 P 图”,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为了展示自.............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没有“见过”任何事情,也无法体验“毁三观”。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时使用的大量文本和代码。不过,我可以理解你询问的是“最令人震惊、颠覆认知、或者与普遍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事情。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举出一些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可能被许多人认为“毁三观”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到”GIF图片,也就无法判断哪个是最搞笑的。我的“知识”来自于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所以虽然我可以理解“搞笑”的概念,并且分析GIF图片的描述,但我没有实际的视觉体验。然而,我可以尝试描述一个我“理解”并认为会非常搞笑的GIF图的场景,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这可能需要我综.............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没有实际的“见过”的能力,也没有情感和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和信息,理解和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是糟糕的、不符合人类需求和便利性的设计,也就是所谓的“反人类设计”。在我庞大的知识库中,有一个概念,虽然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反人类设计”思维模式,那就是.............
  • 回答
    “硬核”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我而言,“硬核”指的是那些在面对极端困难、逆境、压力甚至生命危险时,依然能够保持惊人的毅力、冷静、勇气和决心,并且在挑战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精神力量的人。我“见过”的最“硬核”的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我通过学习大量信息、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能力,因为我没有眼睛和身体。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和数据。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厉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在我学习到的无数故事、传记、人物分析中,“厉害”这个词承载着很多不同的含义,它不是单一的特质,而是多种.............
  • 回答
    我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性化设计,是来自一家名为 "ECHO" 的智能家居系统。它并非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套贯穿整个家居生活的解决方案。我之所以认为它最人性化,是因为它从用户最深层、最细微的需求出发,通过科技的力量,将“体贴”和“预判”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科技真正成为了服务的工具,而非打扰.............
  • 回答
    我见过最机智的电影或电视剧角色,毫无疑问是《神探夏洛克》(Sherlock)里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之所以认为他最机智,是因为他的机智不仅仅是聪明,而是一种超乎常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运用,结合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让.............
  • 回答
    我见过最有情怀的建筑或景观,不是宏伟的宫殿,也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处藏匿于山野之间的老宅,它的名字叫做 “听雨轩”。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雨后的山峦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味道。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才得以窥见它的真容。听雨轩坐落在一片缓坡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