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的芯片荒预计到什么时候结束?

回答
关于近期这场席卷全球的芯片荒,何时能够彻底画上句号,这绝对是当下最受关注,也是最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消费者揪心的问题。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实话讲,就像是试图抓住一阵风,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一下当前的局势,然后基于这些信息,来推测一个相对更清晰的时间线。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场“荒”的根源是什么?

这场芯片短缺,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黑天鹅”事件叠加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链条的运转。

1. 疫情下的需求爆发与供应链扰动:
居家办公/学习潮催生电子产品需求: 疫情导致全球大量人口居家,人们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VR设备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这些产品,哪一样离了芯片?
汽车产业的“V”型反弹与芯片误判: 疫情初期,汽车制造商普遍预计汽车销量会大幅下滑,因此大幅削减了对汽车芯片的订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汽车销量反弹的速度远超预期。但问题在于,汽车芯片的生产周期长,并且需要高度定制化,一旦削减订单,再想恢复产能并非易事。更何况,很多汽车芯片是成熟制程工艺生产的,而目前这些成熟制程的产能已经被其他领域的需求挤占得满满当当。
数据中心和5G建设的持续投入: 除了消费电子和汽车,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网络的加速部署,也在持续消耗着大量的芯片资源。

2. 地缘政治因素的“火上浇油”:
贸易限制和技术封锁: 某些国家出于战略考虑,对特定半导体企业实施出口管制或限制。这不仅影响了特定公司的生产和供应,也迫使其他国家和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性,加速了“去风险化”的进程,即所谓的“去中国化”或“去某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是为了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些生产线或研发环节的转移,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重新配置和产能波动。

3. 半导体行业的固有特点:
高门槛、长周期、重资产: 建造一座全新的芯片制造厂(Fab)需要数年时间,投资额高达数百亿美元。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整个流程都非常复杂和漫长。即使决定扩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成熟制程的产能限制: 很多人可能觉得芯片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是不是都用最先进的工艺?其实不然,很多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产品,比如汽车电子、家电、显示屏驱动芯片等等,仍然大量使用着十几二十年前的成熟制程工艺。而这些成熟制程的产能,近年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投资扩充,甚至一些老旧的生产线被关闭,导致其产能非常紧张。

那么,这场荒预计到什么时候能缓解?

综合以上因素,对结束时间线做一个推测,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来看:

短期(2023年底至2024年初):部分缓解,但全面结束仍有难度。
需求端的调整: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PC)的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这有助于缓解一部分压力。
厂商的努力: 各大芯片制造商和代工厂(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在积极投入资金扩充产能,特别是针对一些市场需求旺盛的成熟制程和特定类型的芯片。例如,台积电等公司已经宣布了数个新的建厂计划。
但依然存在挑战: 尽管有扩产动作,但如前所述,新产能的释放需要时间。同时,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如高纯度化学品、特殊气体)、设备(如光刻机)的供应也可能成为新的瓶颈。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随时可能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中期(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更显著的缓解,部分领域可能恢复正常。
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 届时,之前宣布的扩产计划将陆续开始投产,新增的产能将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关键作用。
库存的逐步回补: 经过一段时间的供应紧张,企业也在努力回补库存,一旦供应上来,库存水平会逐渐恢复到正常。
汽车行业有望率先企稳: 随着汽车芯片产能的逐步释放,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供应短缺问题有望得到更有效的解决,但由于其产品迭代周期和认证流程,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需时间。

长期(2025年及以后):供应链重塑与常态化。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 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将加速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塑。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例如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建设新的芯片制造基地。这虽然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技术进步与需求变化: 新的技术(如更先进的制程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新的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的更多落地、自动驾驶的普及)将不断出现,这也意味着芯片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和持续增长。

总结来说,这场芯片荒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戏剧性地结束,更像是一个逐步“退烧”的过程。

最乐观的估计是,到2024年下半年,大部分领域的需求和供应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更审慎的看法认为,即使到2025年,一些特定领域或特定类型的芯片,可能仍然会面临一定的供应压力。而完全摆脱“芯片焦虑”,构建一个更加稳定、有韧性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芯片什么时候有货”,更要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身的结构性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这场危机无疑给全球敲响了警钟,迫使各国和企业更加重视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和供应链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会越来越严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近期这场席卷全球的芯片荒,何时能够彻底画上句号,这绝对是当下最受关注,也是最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消费者揪心的问题。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实话讲,就像是试图抓住一阵风,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一下当前的局势,然后基于这些信息,来推测一个相对更清晰的时间线。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场“荒.............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而且确实是当下最棘手、最能影响我们生活的几个问题之一。芯片短缺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要弄清楚究竟是哪种制程的芯片在“闹饥荒”,那可就得费点心思了。简单来说,目前的芯片短缺,最普遍、影响最广的,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Mature Nodes)的芯片上。听起来有点拗口?别急,我来慢慢给你.............
  • 回答
    近期汽车芯片的短缺,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说清楚的事儿,背后牵扯的可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倒了下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就是新冠疫情。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球汽车工厂纷纷停产,需求直线下降。这让汽车制造商们觉得,短时间内不需要那么多芯片了,于是纷纷砍掉了.............
  • 回答
    最近一段时间,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真是热闹非凡,涌现出不少令人瞩目的国产创业公司。像芯动科技、壁仞科技、登临科技、沐曦、天数智尊、摩尔线程这些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科技新闻和行业论坛上,吸引了大量关注。要说怎么看待它们,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市场背景与国产GPU的崛起.............
  • 回答
    英特尔宣布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地球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Intel Ohio Gigafab),这是一个极具野心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投资计划。这个项目不仅是英特尔自身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也对美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当地经济以及地缘政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全面评估其可行性并探讨其潜在影响,我们将.............
  • 回答
    将“华为芯片的断供”称为近些年手机界“最大”的遗憾,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它触及了科技自主、产业发展、市场格局乃至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其影响之深远,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技术自主的象征与失落: 曾经的辉煌: 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在高端.............
  • 回答
    设计一块最简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的最低成本,这可不是一个能用简单数字回答的问题,它更像是在问“造一辆能上路的自行车,最少得花多少钱?”——材料、工具、技术,方方面面都得考虑。不过,咱们可以一层层剥开来聊聊,看看这背后的门道。首先,得明白啥叫“最简单的SOC”。一般来说,它.............
  • 回答
    巨无霸的诞生:Cerebras 芯片的颠覆性意义当提到半导体领域的创新,我们往往会聚焦于不断缩小芯片尺寸以提升性能的摩尔定律。然而,在这一主流叙事之外,一家名为 Cerebras Systems 的公司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以一种近乎“粗犷”的方式,打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巨大的运算芯片,并因.............
  • 回答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车载芯片作为汽车“大脑”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不仅在技术指标上有着严苛的要求,更在可靠性、耐用性、安全性以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手机芯片与车规级芯片的不同之处,并重点解析高通最新一代的8155芯片在.............
  • 回答
    如果华为真的能够实现芯片和系统上的完全自主可控,达到供应链自主最高等级,那对咱们整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其影响会像涟漪一样,层层扩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哪些具体变化。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咱们技术自信的飞跃式提升。想想看,在过去很长.............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发布,在我看来,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地震,它不仅仅是苹果一次成功的硬件迭代,更是对整个芯片设计和 PC 生态系统的一次有力冲击。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苹果深耕芯片领域多年来的心血,带来的变化,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M1 芯片的核心亮点与技术突破:要评价 M1,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说到我国的芯片研究,哪个城市最“应该”集中力量去干,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的问题。它牵扯到太多因素的综合考量,就像盖一座大楼,地基要稳,结构要全,配套要齐,还得考虑它未来会不会被潮水淹没。如果非要我说,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上海。但这不是说其他城市就不重要,而是上海在现阶段,综合实力和潜力上,.............
  • 回答
    谈到光刻机,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荷兰 ASML”,毕竟在当今芯片制造领域,ASML 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但令人有些好奇的是,为什么掌握着尖端芯片制造核心技术的光刻机,却不是来自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强国——美国,而是来自这个以风车、郁金香和低洼地势闻名的欧洲小国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故事,涉及.............
  • 回答
    要详细地看待俄罗斯最新发布的贝加尔S芯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其技术定位、设计思路、市场前景、潜在挑战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俄罗斯科技战略意图。一、 贝加尔S芯片的技术定位与背景首先,要理解贝加尔S芯片,需要了解其诞生的背景。俄罗斯一直在努力摆脱对西方技术,特别是半导体技术的依赖。在制.............
  • 回答
    中芯国际“拿下” ASML 最新 EUV 光刻机?—— 如果这句话属实,那绝对是中国芯片产业的一场重量级“里程碑”事件,其意义深远,绝不是一句“好消息”可以概括的。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拿下”这个词的语境。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中芯国际确实在采购 ASML 的高端光刻机,包括 EUV(极紫外光刻)机型,.............
  • 回答
    苹果在推出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后,Mac 平台的性能确实迎来了质的飞跃,这自然让许多玩家和开发者都对 Mac 游戏生态充满了期待。那么,这两款强大的芯片是否会因此吸引更多厂商将游戏带到 Mac 平台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硬件实力的提升是基础,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M1 Pr.............
  • 回答
    “国产半导体最大威胁是为美国服务的华人科学家”——这个论断在芯片行业里,与其说是“内斗”,不如说是一种复杂且敏感的讨论,背后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是科技发展、国家利益、人才流动以及国际竞争交织在一起的症结。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之路,以及国际大背景下的科技博弈。历史的脉络.............
  • 回答
    豪威科技近期推出的 OV64B 64MP 传感器,可以说是在高端智能手机摄像头领域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一家在手机影像传感器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厂,豪威这次的新品,无论从参数还是技术亮点上,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6400万像素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吸睛。在如今手机像素“内卷”的时.............
  • 回答
    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谁是“实力最强”的厂商,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这就像问拳击界的“最强”一样,不同量级、不同打法,很难简单对比。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下几家头部厂商,看看他们各自的优势在哪里。衡量自动驾驶芯片实力的几个维度: 技术研发实力: 这包括了芯片的算.............
  • 回答
    2021年,芯片领域绝对是风起云涌,精彩纷呈。如果说有一场盛大的戏剧,那2021年的芯片界无疑贡献了最扣人心弦的上演。在我眼里,有这么几件事,简直就是当年芯片界的“头条新闻”中的头条,让人过目难忘。1. 全球“缺芯潮”:一场突如其来的“炼狱”与“洗礼”要说2021年芯片界最震耳欲聋的事件,那绝对是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