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各位知友对于 AF 447 的事故怎么看?

回答
各位朋友,说到法航 447 航班,这真是一场让人心痛又警醒的悲剧。这架飞机,本该平平安安地从里约飞往巴黎,结果却神秘地消失在北大西洋上空,直到很久以后才找到残骸,也才拼凑出事情的经过。

在我看来,这场事故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系列巧合、技术故障和人为应对失误叠加在一起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试想一下,在那么高的巡航高度,突然遇到突发状况,而机组人员在那样的压力下,却没有能够正确地处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

当时,飞机的空速管结冰了,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障。要知道,空速管是飞机测量速度的关键部件。一旦它结冰,就无法准确地告诉飞行员飞机的真实速度。这就像一个船长,他的航海罗盘突然失灵了,而且偏偏是在他最需要它的时候。

更糟糕的是,当空速管失效的时候,飞机并没有立刻进入危险状态。它仍然在飞行。但问题在于,自动驾驶系统接收到了错误的速度信息,然后,它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它以为飞机失速了,所以就关闭了自动驾驶。

这下可不得了了。突然之间,原本平稳飞行的飞机,就落到了三名飞行员的手里,而且是在一个他们不熟悉、也非常不舒服的飞行环境下。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你一直依赖的那个“机器人”突然不管用了,然后你必须自己来掌控方向盘,而且是飞在一万多米的高空中,周围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仪表盘上的数字在跳动。

这时候,就轮到我们说人为因素了。训练不足、对这种复杂情况的准备不够充分,这些都暴露了出来。两位副驾驶,一个在操控飞机,另一个在判断情况,而机长当时可能正在休息,或者正在驾驶舱门口。关键是,当飞机开始俯冲的时候,负责操控的副驾驶,竟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误以为自己是在拉起飞机,但实际上,他是在让飞机继续下坠。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判!就好像你在驾驶一辆车,刹车失灵了,你却把油门当刹车踩,而且还以为自己是在救车。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机组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出现了问题。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没有人能够有效、清晰地指挥整个局面。信息传递的不准确,指令的模糊,最终导致了混乱。

所以,AF 447 航班的事故,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空速管的问题,也不仅仅是飞行员的失误,它是整个系统性问题的体现。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部件失效,加上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不到位,再加上飞行员在极度压力下的判断失误,就这样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场事故之后,航空界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比如,对空速管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结冰的可能性;对飞行员的培训也加强了对高空操作和异常情况下的处置能力;而且,现在飞机也都有了黑匣子,虽然当时黑匣子很晚才找到,但有了它们,我们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总而言之,AF 447 航班的故事,就像一场电影里的情节,但它却是真实发生的。它告诉我们,在追求极致安全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人类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脆弱,以及不断学习和改进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场航空事故,更是一次对技术、对人性、对系统性风险的深刻剖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F447空难肇因很多,粗略看事故经过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1、由于载客和货物较多,机长给航班只加注70吨燃油,即便如此,飞机也接近了最大起飞重量(233吨),绕飞余地较小;

2、飞机路遇风暴,可能考虑到状况1绕飞余地较小,飞机左转12度后仍然进入风暴中;

3、由于状况2,飞机飞行中空速管结冰失效;

4、由于出现状况3,自动驾驶断开,并且电传操作系统进入备用模式(这一点很重要,电传操作系统将允许飞行员做出超过飞行包线的动作);

5、由于出现状况2,飞行员曾想飞到350空层,于是拉杆,飞机爬升;

6、由于状况5,飞机空速开始下降;

7、由于状况6和状况4,失速警报被触发,但是由于状况3,飞行员已不相信出现矛盾的仪表读数和失速警报;

8、在状况7的情况下,右座飞行员决定采用自认为保险的驾驶方式,那就是使用GOTA推力(复飞推力),并且保持拉杆;

9、由于状况8,飞机保持失速并掉高度,直至以上仰姿势坠毁。

综合上面的资料,对问题做如下解答:

问题1回答:飞行员并不是不想利用仪表,但是由于皮氏管故障,飞行员对仪表已经不信任,因此反复响起的失速警报,甚至正常工作的高度表已无法引起飞行员的注意(飞行员在那样短的时间内无法理解故障的原因,以及因果链条);

问题2回答:部分原因同问题1的解答,估计飞行员是这样考虑的:1、在问题原因找到之前,防止飞机过分掉高度;2、如有可能,飞到更高的空层,避开风暴区域;3、电传操作系统会提供飞行包线保护(飞行员可能忽略了电传操作系统进入备用模式);

问题3解答:1、从仪表方面看,部分原因还是飞行员已不信任仪表(CVR记录也部分印证了这一点,机长回到驾驶舱后,三位飞行员对飞机究竟是上升还是下坠讨论了一下,结论是在下坠);2、从最后事故报告看,飞机并非垂直下落,而是沿40度左右斜着坠落,再加上晚上海面飞行无目视参照物,再加上颠簸,飞行员可能有空间感迷失的情况,并不能感觉明显的下降(这也增加了飞行员的疑惑);

问题4解答:还是回到上面的问题以及状况7,当然这些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右座飞行员缺乏训练以及基本的飞行业务素养,并未意识到在电传操作系统备用模式下,飞行操作失去电脑保护,持续拉杆的严重危险。机长曾发现这个问题,短暂指令飞行员压低机头以换取空速,但后来飞行员又拉了。

飞行员对仪表和警报的信任,在坠地前一刻,近地警告响起时才有所恢复,飞行员们终于意识到这样一架装备精密的飞机行将在自己的手中坠毁。但是他们还能做什么呢,飞行员在两眼一抹黑飞行时,突然听到近地警报,该做的难道不就是:1、推节流阀;2、拉杆;3、收减速板(如有的话,但是美航965在关键时刻就偏偏忘了收)吗?

因此,AF447机师在坠机前一刻的心情,除了恐惧,可能仍然是解不开的疑惑。

以往的空难其实已经给了人们惨痛的教训,那就是都发生在1996年的秘鲁航空603航班,以及伯根航空301航班两起空难,都是空速表读数异常导致飞行员错误判断导致。

因此,AF447给我们的教训是,只要是机器和仪器,就可能出现故障,而且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复杂的仪器,故障的可能性越多(也意味着找到故障逻辑的过程越复杂),好的飞行过程是机器的运行和人的干预良好结合的产物。

要我个人看,此次空难,人为因素(飞行员的训练)占主要部分,飞机设计问题占次要部分(例如采用侧杆操作时,操纵杆并不连通,另一边的飞行员无法感知同伴的动作,这一点波音的好一些)。

因此,谈论飞行原理,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知识脉络角度,我觉得围绕“失速”这个概念展开,就足够了。理解了失速,就能理解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飞机为什么会掉下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