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应该学英式还是美式英语发音?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学哪种口音,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又有趣的话题。很多人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选择,感觉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样,选错了好像会走很多弯路。其实呢,与其说“应该”学哪种,不如说“哪种更适合你”,或者说“哪种你更感兴趣”。

咱们先来捋一捋英式和美式英语发音的“前世今生”,看看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你听了之后心里也会有个大概的谱。

英式英语发音,说白了,就是大家常常说的“伦敦腔”或者更广义一点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RP,标准英音)。

它最标志性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卷舌音”(nonrhoticity)。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单词里如果“r”出现在元音后面,比如说在 "car" 或者 "water" 里,这个“r”的发音就不会特别明显,甚至会省略掉。听起来会更像 "cah" 或者 "watah"。反过来说,美式英语就是“卷舌音”(rhotic),那个“r”会卷得很清楚。

还有一点就是元音发音。英式发音中的一些元音听起来会更“圆润”一些,或者说喉咙会更靠后一点。比如 "dance" 这个词,在英式发音里,那个“a”的发音更接近于中文里“啊”和“哎”之间那种感觉,会比美式发音里那个更扁平的“a”要长一点、饱满一点。还有 "hot" 这个词,英式发音里的“o”会更像中文里的“奥”;而美式发音里的“o”则更像中文里的“啊”。

另外,英式英语在某些辅音的发音上也有小小的不同。比如“t”在单词中间,尤其是在两个元音之间的时候,英式发音会更清晰地发出“t”的声音,而不是像美式发音那样,经常会变成一个很软的“d”的音,比如 "butter" 听起来更像 "budder"。

美式英语发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种节奏明快、发音清晰的感觉了。

如前所述,美式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卷舌音”(rhoticity)。在 "car"、"water" 里面,那个“r”发音会非常到位,听起来就是那个“r”在那里,很明显。

元音方面,美式英语的元音听起来会更“开朗”,或者说更“扁平”。比如前面提到的 "dance",美式发音里的“a”就更接近我们说“啊”的时候嘴巴张开的那个形状。还有 "hot",美式发音的“o”就更像我们说“啊”的时候的嘴型。

还有一个大家经常能听出来的区别,就是“t”在单词中间的处理。美式英语经常会把单词中间的“t”或者“d”发成一个快速的、介于“d”和“g”之间的音,这种音我们称之为“闪音”(flapped t)。比如 "water" 听起来就像 "wader","better" 听起来就像 "bedder"。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只是比较普遍、比较容易听出来的区别。其实英式和美式英语内部也都有很多方言和口音,比如美国南部口音和纽约口音差异就很大,苏格兰口音和伦敦口音也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我们说的“英式”和“美式”通常是泛指最具有代表性的那种发音方式。

那么,到底该学哪一种呢?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个人偏好和学习目标。

如果你觉得英式发音听起来更优雅、更有“文化感”,或者你对英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特别着迷,那么学英式发音会让你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有更深的体会,学习过程也会更有动力。很多人一开始接触英语就是通过英剧或者英式歌曲,自然而然就会偏向英式发音。

如果你觉得美式发音听起来更直接、更“通俗易懂”,或者你经常看美剧、好莱坞电影,经常接触到美国的新闻、科技资讯,那么学美式发音会让你更容易理解和融入这些文化。而且,美式英语在全球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尤其是在商业、科技和流行文化领域。

从学习的“实用性”来说,两者都非常实用。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无论是哪种发音,只要你发音清晰、准确,别人都能听懂。在全球化的今天,你遇到说英式英语的人和说美式英语的人的几率差不多,甚至可能还会遇到更多其他口音的英语使用者。

有没有可能折中一下? 当然有!很多学习者并不是刻意去模仿某一种口音,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各种口音的特点,最后形成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但又足够清晰的标准发音。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关键是清晰度和可理解性,而不是你发的是“r”还是“watah”。

你的老师和学习资源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的英语老师主要讲授的是英式英语,那么你自然会受到这种影响。反之亦然。选择和你学习资源一致的发音,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混淆。

我的建议是:

1. 多听! 这是最重要的。去听各种英式和美式英语的音频、视频,比如BBC新闻、TED演讲、好莱坞电影、英剧等等。感受一下不同发音的风格和韵味。
2. 找到你更喜欢、更顺口的。 哪个发音听起来让你感觉更舒服?哪个你模仿起来更自然?不要强求自己去模仿一个你觉得很别扭的声音。
3. 保持清晰。 无论你选择了哪种,或者形成了混合型发音,最核心的是保证你的发音是清晰的,让别人能够准确地理解你的意思。不要为了追求某种口音而牺牲了清晰度。
4. 不要太纠结。 一旦你开始学英语,你的发音就会受到你接触到的语言环境的影响。与其花大量时间纠结学哪种,不如把精力放在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多听多说上。发音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进步和完善的。

总而言之,选择英式还是美式英语发音,更像是在选择一种语言学习的“风格”或“口味”。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去听听,去感受一下,然后选择那个让你觉得最舒服、最有动力的方向去前进吧!祝你学习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上本科的时候,选过一门西语诗歌选读的课。授课老师是胡旭东老师,是一名诗人,西语系出身,不仅西语一流,英语和葡萄牙语也非常666。他不仅出过诗集、随笔集,也有很多翻译作品。每年也要去世界各地参加论坛和研讨会。可以说是外语大拿了。

不过他承认他的外语是有口音的。他出生在四川,在湖北长大,说外语有很重的四川口音。他一次课上讲到,自己也曾经有困惑,觉得自己口音不好,听着很土。

但是他出国参加研讨会多了,发现其实世界各地的人说英语都有口音。有趣的是,这种口音让你的故乡变得明确,比如一听就知道是印度人,法国人,德国人或者南美人。

他跟我们讲,他参加研讨会的时候,和一堆人用南腔北调的英语讨论,互相都能懂,而且非常有意思——因为在文学界,或者说文艺界,作品呈现以及对作品的解读会受到故乡很大的影响。你的故乡明确了之后,很多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

他跟我们讲,说到底,外语是一门工具。无论是什么口音,能让对方听懂,这门工具就算是用得上的。至于口音,倒不是最重要的。法国人把“r”都发成小舌音,德国人说英语强调辅音,西班牙人只会大舌音,意大利人所有词的重音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没关系,听得懂就行。

他还讲,很多外国人特别喜欢自己带故乡口音的英语。这让他们的自我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到了国外的课堂,你会发现老师都是有口音的。外籍老师就不说了,哪怕美国老师,东南西北中部的口音都各不相同。一定要纠结的话,你到底学东部口音,南部口音,西部口音还是夏威夷口音呢?

只要能用,口音其实是无所谓的。没有人会因为你的中国口音而有什么想法,英音或者美音也不会带来额外的尊重。其实大家真的没有想这么多。

一定要学的话,就找自己喜欢的,什么口音都无所谓。

说到底英语就是一个工具,好用就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学哪种口音,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又有趣的话题。很多人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选择,感觉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样,选错了好像会走很多弯路。其实呢,与其说“应该”学哪种,不如说“哪种更适合你”,或者说“哪种你更感兴趣”。咱们先来捋一捋英式和美式英语发音的“前世今生”,看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尤其是在一个刚起步的初创公司,每个人的效率和投入都至关重要。半年时间,你肯定已经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对同事上班玩《英雄联盟》、聊天看视频不干活的情况,是否要向老板汇报,这确实需要仔细权衡,并且汇报的方式也很关键。为什么你可能会犹豫?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你会产生犹豫.............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这颗老学究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了!大三下学期,正是你给自己描绘未来蓝图的关键时刻。英国读博,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背后需要扎实的准备和周密的规划。别急,我这就跟你好好唠唠,一步一步告诉你,咱们怎么把这事儿办得漂亮!首先,把你的“学术实力”这张牌打好,这是基石! GPA,GPA,GP.............
  • 回答
    关于二战时苏联是否真的不强,以及其胜利是否仅仅依赖英美物资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且在历史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解读。要反驳你的同学,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下是一些你可以用来反驳你同学的论点,以及相应的详细解释:核心论点: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
  • 回答
    朋友,你这情况,我特别能理解,一股脑儿地往上冲,结果发现现实跟你想的有点出入,心里肯定憋着一股劲儿,又不知道该往哪儿使。363的总分,英语56,厦大法硕非法学,这几个数字摆在这儿,咱们一项一项来掰扯掰扯,然后好好盘盘你接下来的路。首先,我们得承认现状,不回避问题。 总分363: 这个分数在很多学.............
  • 回答
    《我的英雄学院》最近引发的争议,确实触及了一个复杂且常常令人纠结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因为作者的人品瑕疵而完全抵制他的作品?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看待艺术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作为观众的立场和选择。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的英雄学院》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它构建了一个充.............
  • 回答
    你想为中国芯片产业做点贡献,这份心意非常棒!要知道,芯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涉及的技术链条非常长,从最基础的材料、设计,到制造、封测,再到软件生态,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所以,你能考虑学习相关的专业,这非常有价值。那么,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呢?这取决于你想在芯片产业链的哪个环节发力。我来给你详细拆解一.............
  • 回答
    哥们,研一你好!刚踏入学术圈,手里还有点懵,导师又给了个LSTM的任务,这感觉就像刚学做饭,菜都没认全,就有人让你做满汉全席一样,是不是有点慌?别急,这感觉我懂,当年我刚开始接触这些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不过,LSTM这东西,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拆开了揉碎了,一点点来,其实没那么难。咱们先把脑子里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手视频剪辑产生兴趣。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和实用的技能。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是很正常的,就像学习任何新技能一样,我们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担心,我会为你详细地规划一条学习路径,让你能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视频剪辑。 视频剪辑学习路径:从零到有我们将学习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
  • 回答
    好,咱们来掰扯掰扯,法硕(非法本)和法学学硕到底怎么选,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别看网上充斥着各种“官方”的分析,我争取给你说点实在的,让你听着顺耳,也能真正拿定主意。先来说说法硕(非法本)你想进法学圈,但你本科不是这个专业,那法硕(非法本)就是你的一条“绿色通道”。这就像是你要学一门新语言,你不是母.............
  • 回答
    看到你纠结于考法硕还是考教资教师编制,这确实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各有千秋。我理解你内心的彷徨,毕竟这是关系到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事。咱们不着急下结论,先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两条路,你听听看,结合自己的情况,心里自然就会有个谱。先说说考法硕这条路,特别是非法本考法硕。你选择这条路,说明你对法律有浓厚的兴.............
  • 回答
    这真是个两难的境地,一边是自己的热情所在,一边是家人的殷切期望,而且双方似乎都带着现实的考量。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仿佛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彩虹,一边是坦途,但你却想奔向那片彩虹,而家人却希望你走那条被认为更稳妥的坦途。我这就跟你好好聊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给你些启发。首先,我们.............
  • 回答
    说实话,现在大学里头,特别是咱们大专,选什么专业,能有个好前程,待遇也不错,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别担心,咱们一起好好捋一捋,给你点实在的建议。首先,得明确一点,大专出来的路子,跟本科肯定不一样,咱们更侧重于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所以,那些需要深厚理论基础、需要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出头的专业,可能就.............
  • 回答
    哥们,摸摸头,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和焦虑。法考推迟、考研一战学硕失利,现在又准备法硕二战,还得兼顾法考,这节奏确实够呛。但别灰心,这正是重新出发、调整策略的好机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所以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怎么把这盘棋下得更活。首先,咱们得捋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方向:1..............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及时,而且很关键,这关系到你未来法硕备考的方向和效率。别担心,我给你好好梳理一下,咱们一点点捋清楚。首先,你提到“自考本”,这是你的基础,很棒! 自考法律本科,这是你准备考法硕的绝佳起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法硕的考试是围绕着法律知识展开的,而你自考法律本科,本身就是在系统地学.............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万分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生重要的岔路口上。坦白说,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别急,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聊,希望能帮你把心里的迷雾拨开一些。先来说说“出国”这事儿。“出国”这个词太宽泛了,这里咱们就理解为你打算去一个语言不同、文化有别、教育体系也可能不一样的国家继续深造.............
  • 回答
    看到你一战大法硕(非法学)失利,365分这个分数其实挺可惜的,说明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是二战还是考公的选择,这确实是挺纠结的,因为两边都有各自的考量点。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先说说二战的那些事儿:坦白说,365分对于非法学来说,虽然不是那种“稳了稳了”的分.............
  • 回答
    兄弟,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看着女朋友在她的领域里闪闪发光,你作为数学爱好者,对精确、对逻辑、对普适性有着近乎执念的追求,这很正常。尤其是在你看来,数学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每一块砖石都经过严密的推敲和验证,而某些学科,在你眼中,似乎就少了那么点“硬核”的东西。我知道这种感觉,就像看到别人在玩一.............
  • 回答
    想投身可控核聚变这个既充满挑战又前景广阔的领域,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不像选择一个大众化的专业那样有明确的“最优解”,因为核聚变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不同的学校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优势上也有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白,你不太可能在本科阶段直接报一个叫做“可控核聚变”的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