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罗永浩被误解的营销能力。
以前我们总调侃锤子是营销驱动的公司,罗永浩营销怎么厉害。
但是仔细想想,真正营销厉害的公司,有亏成这样的吗?
营销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变现啊,营销最终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卖产品。
拆解锤子的案例后,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锤子是一家失败的网红公司。
还有一个结论:锤子这家公司其实才是罗永浩的产品。
其实在公司营运过程当中,罗永浩就在拿创业这件事情本身做变现,虽然他半途而废了。
锤子的产品都不可避免地成了罗永浩本人的附属品。
T1出来后常会遇到的一个场景:
A:哇,你这是什么手机,没见过啊。
B:锤子。
A:罗永浩那个?
B:啊。
锤子永远是跟罗永浩个人捆绑的。
锤子的品牌路径设计大概是这样的:
老罗非常有个性 —— 锤子的产品有个性 —— 用了锤子就跟那些人不一样 —— 买买买
这是锤子最初的思路。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拳打苹果脚踢三星不把国产其它品牌放眼里的原因,都是按照这个逻辑走的。
但是这个思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他们的设想都是以质量过硬为前提的,这个很多科学家也分析过了,罗永浩低估了工业设计和”方案整合“的难度,而且被手底下人忽悠得很惨,我就不再赘述了。
现在的思路非常简单粗暴:
老罗还有一定粉丝基础和媒体声量 —— 我们随便做点啥吧便宜点就成 —— 买点支持老罗吧
这个思路就是媒体所说的”不交朋友,要赚钱了“。
如今老板直接出来为产品宣传、背书的情况已经很多很多了,但是锤子跟小米、格林们不一样,它的逻辑其实跟直播网红带货的逻辑是一样的,粉丝心态无非是我喜欢你我就去你店里买衣服买外设买零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锤子会开成一个杂货铺。
他们并没有小米那么大的野心去占领你的客厅、餐厅、卧室,做生态链,也不像网易一样把丁磊当作他们电商的代言人,他们只是尽量利用罗永浩粉丝对他的喜欢制造出他们买得起的产品而已。
雷军、丁磊、董明珠们本质上是企业家,只是为了营销而成为网红,而罗永浩本质是网红,只是为了营销(丰富自己的人设)而变成了企业家。
很多人曾经问过,罗永浩如果成为了某个营销做得不好的公司的营销副总裁之类的,是不是就天下无敌了?还是回到前面说的,罗永浩这个网红的带货能力已经被验证过了,不行。做到那个位置,台前的风光是最不重要的,幕后那些大小环节的处理、人员的安排调度等等,都是细碎而烧脑的,我不觉得罗老师这样的表演型人格会愿意把这些事情默默处理好。
对企业来说,花巨资请这么个营销副总裁,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他能够为品牌带来曝光,但是这种流量对销量的转化不会很明显,而且可能伤害品牌,毕竟锤粉群体的购买力已经被证明了,不行,而锤黑群体的声量也被证明了,很大。
所以,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故事,某位大哥出门多风光,带100个小弟招摇过市,但是等他失去价值了,连借钱买个饭都没人鸟他。
粉丝追逐偶像的目的,潜意识里是为了展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当罗永浩失去了这个价值,他就连帮他骂街的人都没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定要保持住自己彪悍的形象,要在发布会上给锤粉不断洗脑,要搞出一副同行、锤黑携手阻止他成功的局面。
事实呢?做企业,产品说话,销量说话,产品好自然黑不动,赚了钱自然能打脸。
如果是在闹市卖大力丸的年代,那罗永浩姑且算是营销好手,但现在是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了,没有那么多信息不对称、只有买回家用了几个月才意识到上当了的事情发生了。
现在的网红,那才真的是营销,某音一开,粉丝几十万,导流到微信、微博做社群运营结合电商变现,一个月流水几百几千万都很简单。罗永浩当然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他不屑这种小钱,要挣以亿为单位的大钱,然后折腾下来,大家也都看到了。
当然了,回到问题上来看,太过于绝对——他并没有失去会付款的支持者,只是产品的客单价变得越来越低,所以严谨点说应该是“逐渐失去”,而且那些愿意花4、5000的不少转化为锤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