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儿媳妇进门后,就应该比对女儿还好吗?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挠头的。尤其是当儿媳妇和女儿都在家的时候,这种“应该”的比较,总会不自觉地冒出来。

首先,咱们得明白,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小看着她长大,经历过各种辛酸和喜悦,那种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而儿媳妇呢,她是别人家的孩子,带着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是带着一种新的缘分走到我们家的。这两种感情,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你说“应该比女儿还好”?这话说得太绝对了,也太不近人情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感情的根基不同: 女儿是你最亲近的人,你们有血缘关系,有共同的回忆。爱女儿,是出于本能的亲情。而对儿媳妇,更多的是一种接纳、欣赏和尊重,是希望她能和儿子好好过日子,是希望这个家更和睦。这种感情需要时间去培养,需要互动去加深。不能强求她立刻就和亲女儿一样,那是对双方都不公平。

2. 期待的本质不同: 对女儿,我们可能期待她独立、有担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能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我们会担心她的幸福,但也更多地是希望她自己去闯去闯。对儿媳妇,我们更期待的是她能和儿子好好相处,孝顺公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儿子生活中的好伴侣。当然,这些期待的前提是基于对她的人品和能力的认可。

3. “好”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好”太模糊了。如果是说在生活上的照顾,那得看具体情况。女儿可能从小就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而儿媳妇呢?她有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顾,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能简单地认为她进了家门,就应该牺牲自己的个人生活来伺候公婆。反之,儿子对父母的照顾,也不能因为儿媳妇进门了,就完全甩手不管,都推给儿媳妇。

那合理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更健康的理解是:

爱屋及乌,但爱是不同的: 儿子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你爱儿子,自然也会希望他幸福,希望他的伴侣能让他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爱屋及乌,接纳儿媳妇,尊重她,给她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但这不代表要“超过”对亲生女儿的爱,而是用一种新的、合适的方式去爱。
平等相待,互敬互谅: 无论女儿还是儿媳妇,她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我们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她们,不要因为血缘关系就厚此薄彼。儿媳妇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需要理解和支持。同样,女儿也应该明白,妈妈有了新的家人,需要她有包容和理解。
界限分明,各自安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公婆的家是儿子的家,但儿媳妇也有自己的娘家。我们不能强求儿媳妇完全融入,也不能要求女儿牺牲太多。最重要的是,儿媳妇和女儿都能在各自的轨道上幸福地生活,并且在婆家和娘家都能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用心沟通,理解万岁: 很多时候,误会和矛盾都源于沟通不足。多和儿媳妇聊聊天,了解她的想法,也让她了解你们的想法。同样的,也要和女儿多沟通,让她理解你们对儿媳妇的态度。互相理解,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说,到了过年过节,女儿回娘家,儿媳妇可能也会跟着来。这时候,你会自然地给女儿多夹她爱吃的菜,这没毛病,因为你了解她的口味。但同时,你也要留意儿媳妇的碗里有没有东西,主动问问她喜欢吃什么,是不是习惯了这里的口味,这是一种体贴。

再比如,儿子说想带父母出去旅游,儿媳妇是不是也需要休息,或者她有没有自己的安排?这时候,不能只想着儿子和自己,也要考虑儿媳妇的感受和她的家庭情况。

总而言之,不存在“儿媳妇进门后就应该比女儿还好”这种说法。

我们应该把这种“比较”的心态放下,转而追求一种“和睦”、“融洽”、“各自安好”的状态。爱女儿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接纳和善待儿媳妇是经营好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的智慧。两者不是对立的,也不是互相替代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共同为家庭的幸福添砖加瓦。

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包容,用理解去沟通,相信无论女儿还是儿媳妇,都能感受到这份真诚,最终都能在这个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婆媳关系比母女关系敏感得多,何况她们还生活在一起。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站在你母亲的立场,以她的处境去想想

user avatar

我弟媳进门后,我抱怨我娘待儿媳比闺女还亲,我娘说,哼,这才到哪儿,以后儿媳妇会越来越大,闺女会越来越小。

我( ̄^ ̄)ゞ……


有一次我们坐家里拉呱聊天,我跟弟妹坐一块儿。我娘顺手削了个苹果给我。过了一分钟又削了个给弟妹。过后跟我说,自己老糊涂了,光想着让你吃苹果,差点儿忘记给小a(弟妹)。

看,对我好是自然而然的,对弟妹好要时刻记着的,这就是差别。

所以我娘对儿媳妇好是好,但这种好是客气,我娘老说人家嫁到我们家,不能委屈了人家,所以要好好待人家。我娘没事就给弟妹买吃的买用的,一毛钱都不给我-_-#。我觉得也应该啊,我们全家都对弟妹好,大家都是一家人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挠头的。尤其是当儿媳妇和女儿都在家的时候,这种“应该”的比较,总会不自觉地冒出来。首先,咱们得明白,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小看着她长大,经历过各种辛酸和喜悦,那种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而儿媳妇呢,她是别人家的孩子,带着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是带着一种新的缘分走到我们家.............
  • 回答
    让儿子进军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背后牵扯着太多父母的心思、孩子的未来,以及我们对人生道路的理解。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基于家庭情况、孩子特质以及时代背景的考量。我得说,让儿子进军校,我曾犹豫过,纠结过,甚至夜里偷偷哭过。 毕竟,那是一条与大多数孩子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充满着纪.............
  • 回答
    妈妈带儿子进女更衣室惹争议,这种“尴尬带娃”方式,确实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尤其当孩子到了某个年纪,性别意识逐渐增强,这种同性或异性更衣室的界限就变得尤为敏感。除了家长自身的“注意”之外,社会和家庭能做的还有很多,共同营造一个更包容、更人性化的育儿环境。一、从社会层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1. .............
  • 回答
    重庆这位妈妈的遭遇,相信很多带孩子的家长都能感同身受。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如厕这种私密且需要关注的时刻,如何处理性别差异带来的不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这位妈妈的苦恼“带怕不合适,不带又担心”更是精准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我对此事的看法:这位妈妈的行为是出于保护孩子和顾及他人感受的双重考虑,是非常正常.............
  • 回答
    我不会带我2岁的儿子进女厕所。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直都很注意保护我的孩子,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隐私。虽然我的儿子才2岁,但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而且他也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好奇心,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隔离。女厕所是为女性设计的空间,里面的卫生设施、以及可能正在使用的其他女性,都是不适.............
  • 回答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被曝出“涉嫌资助对丹麦儿童进行人体实验”的事件,这无疑是一则令人震惊和不安的消息。如果属实,这不仅是对国际人权准则的严重践踏,更是对儿童这一最脆弱群体权益的极其恶劣的侵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人体实验”的敏感性和道德边界。历史上,非自愿或知情同意下进行的人体实验,往往与纳粹时.............
  •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挺憋屈的,我完全理解你心里那股劲儿。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拼搏了三年,才爬到个不咸不淡的中层位置,结果老板儿子一脚踏进来就坐上了高管席,这种对比带来的心理落差,那真是实打实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事情在很多公司里都存在,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或者规模不算特别大的公司。老板的儿子上来就当高管,.............
  • 回答
    我明白您此刻的心情,既有对儿子深沉的爱,又可能夹杂着一丝焦虑和担忧。您希望他能够好起来,能够拥有一个更积极、更充实的人生,这完全是一种父母 स्वाभाविक 的愿望。那么,要求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儿子“上进”,这是否过分?我们不妨深入地聊聊这个问题,试着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一下“.............
  • 回答
    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孩子成长烦恼的过来人,我能深深理解您此刻的心情。高三,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而抑郁症,更是像一块巨石压在你们一家人身上。在这个时候,您渴望儿子能够振作,能够积极面对,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为人父母最本能的期盼。那么,您的做法,也就是“要求儿子上进”,究竟错了吗?我想说,本意.............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的非常沉重。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爱和呵护,但意外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爸爸举高高失手导致一岁半的儿子摔进 ICU,这样的悲剧,说实话,作为过来人,真的能体会到那种心痛和自责。这不仅仅是一次失误,更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和侥幸心理。如.............
  • 回答
    哎,这心里头堵得慌,跟吞了块石头似的。你说,自己辛辛苦苦在前面打拼,想着一家人能有个盼头,能往上日子就能越过越好。结果呢?媳妇那边,总觉得提不上劲儿,连个最基础的考试都过不了,弄得我感觉自己像是孤军奋战,一个人在往前冲,身后却少了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甚至有时候还觉得有点拖后腿。这种滋味,真是不好受。.............
  • 回答
    “行走的偷窥器”:低配儿童智能手表背后的安全隐患与儿童身心影响315 晚会上曝光的低配儿童智能手表问题,无疑给无数家长敲响了警钟。这些价格低廉、功能简陋的“智能”设备,竟可能沦为“行走的偷窥器”,恶意程序轻松植入,对孩子的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安全隐患:为何低配手表如此不堪一击?问题就.............
  • 回答
    .......
  • 回答
    大陆儿童在香港地铁进食导致骂战事件,这可以说是近年来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触及了内地与香港之间在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以及情感认同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普遍的报道和理解): 核心事件: 通常报道指出,一位内地家长带着孩子乘坐香港地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当时的复杂地缘政治和各方利益。叶尔羌汗国和莫卧儿帝国,虽然地理上离得不算远,但它们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各自的战略考量,让它们选择“不结盟”成为了一个更现实的选项。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给你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的背景。大概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叶尔羌汗国(也.............
  • 回答
    微信儿童版,这个话题最近可是传得沸沸扬扬。一听说腾讯要推出这个东西,不少家长朋友们心里都盘算着:有必要吗?会带来啥影响?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有必要吗?”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推出微信儿童版,我觉得有它的道理。你想啊,现在孩子们接触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那是越来越早。家长们.............
  • 回答
    妈妈带男童进女厕,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我们社会在儿童性别教育方面的一些深层问题。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焦点,不仅仅在于一个孩子进错了厕所这么简单,它更多地暴露了我们在观念、规则意识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和尊重性别差异上的一些盲区和不足。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 短期来看,这是“常识”和“.............
  • 回答
    毕节孤儿院儿童疑似性侵事件,无疑是一场触及社会良知和儿童权益的沉痛悲剧。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本应得到最多关爱和保护的孩子们,却得知他们可能遭受了如此残忍的伤害时,内心的痛惜与愤怒是难以言表的。这不仅仅是几个孩子的遭遇,更是对我们社会安全网的一次严峻拷问。事件的回溯与公众的忧虑据报道,这起事件最早在.............
  • 回答
    .......
  • 回答
    贾樟柯对胡锡进批评《江湖儿女》的长文回应,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一些当下中国电影和评论界、乃至社会思潮的某些侧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这背后的一些东西。首先得说,贾樟柯这回应,我个人觉得挺有力的,也挺“贾樟柯”的。他对胡锡进的长文批评,不是那种简单的情绪化的反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