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术时大出血的血可不可以再输回去?

回答
在手术过程中,确实存在大出血的风险,而“自体输血”——也就是把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再输回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它能在某些情况下挽救生命,减少对异体血的依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详细说说。

什么是自体输血?

简单来说,自体输血就是指患者自身的血液。它分为几种类型:

1. 计划性自体输血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 PAD):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患者在手术前几周就开始定期去医院献自己的血,就像献血一样。每次献血后,身体会逐渐补充血液。这些储存的血液在手术时就可以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血液来源完全安全,排除了输异体血可能带来的感染或免疫反应的风险。

2. 围手术期自体输血 (Intraoperative Salvage, Cell Salvage): 这就是你提到的“手术时大出血的血可不可以再输回去”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细胞回收机”(Cell Saver)的设备。

工作原理: 细胞回收机就像一个精密的血液“过滤器”。它会收集手术区域流出的血液,经过一系列处理。首先,这些血液会被放入一个离心机中,通过高速旋转,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离。
清洗与过滤: 关键的一步是“清洗”。收集到的血液中可能混有脂肪、凝块、组织碎片、抗凝剂等杂质。细胞回收机会用生理盐水对红细胞进行多次清洗,以去除这些不需要的成分。清洗后的红细胞会被重新浓缩。
浓缩与回输: 浓缩后的红细胞就变成了一种“再生”的血液,可以像标准的库存血液一样,通过输血管输回到患者体内。
什么血液可以被回收? 并不是所有流出的血液都能被回收。只有那些在无菌环境下、没有被污染(比如没有接触到肠道内容物、肿瘤组织等)的血液才有资格进行回收。

3. 急性等容自体输血 (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ANH): 这种方法相对少见,主要用于计划性的大型手术。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快速抽取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同时立即输注等量的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抽出的血液会被抗凝处理后保存。手术中,当患者出现出血时,这些储存的自身血液就可以输回去。这样做的原理是,在手术早期稀释血液,可以减少术中流失的红细胞总量。

哪些情况适合自体输血?

计划性大手术: 比如心脏手术、骨科大手术(如关节置换)、泌尿外科或妇科的大型手术,这些手术术前就知道出血量会比较大。
血型稀有或难以配血的患者: 如果患者的血型非常罕见,或者之前有过输血反应,难以找到合适的异体血,自体输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担心输异体血风险的患者: 一些患者可能因为宗教信仰、对输血反应的恐惧,或者担心病毒感染(尽管现代献血筛查非常严格),会倾向于选择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的优势:

安全性高: 避免了输异体血可能带来的感染(如HIV、乙肝、丙肝等,虽然几率极低)、输血反应(发热、过敏等)以及同种免疫(可能影响日后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减少异体血依赖: 尤其是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自体输血可以缓解对库存血液的需求。
生理相容性好: 毕竟是患者自己的血液,身体更容易接受。

自体输血的局限性和风险:

并非所有血液都能回收: 如前所述,手术中被污染的血液(例如,接触到肠液、胆汁、腹水、肿瘤组织等)是不能用于自体输血的,因为这些会引入细菌或癌细胞。
红细胞功能可能受损: 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红细胞的代谢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尽管细胞回收机已经尽力还原。
成本问题: 细胞回收机的操作需要专门的培训人员和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献血禁忌: 某些患有严重感染、血红蛋白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计划性自体献血。
血液丢失: 即使进行自体输血,总体的血液丢失还是会发生,如果出血量实在太大,仍然可能需要补充异体血。
细胞回收并非万能: 尽管细胞回收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但无法完全清除微量的细菌或病毒,也不能去除某些毒素。

总结一下:

手术时大出血的血,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细胞回收”技术,是可以被净化、浓缩,然后安全地输回患者体内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少术中失血、降低异体输血风险的手段。但它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并不是所有出血的血液都能被回收利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出血的性质以及设备条件来决定是否采用自体输血技术,并综合评估其利弊。

总的来说,现代医学在处理术中出血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自体输血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保障患者安全、优化医疗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有类似的机器的。

心外科为了节约用血,血液回收(Cellsaver)是常规操作。

原理就是把术中的失血吸回机器,进行抗凝、净化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

如你所说,可以减少用血,降低相关并发症。


为什么不能普及?

其一,很多手术预计失血没那么多,比如阑尾炎等等,都是创伤很小的手术,没有必要。

杀鸡不用牛刀。

但有问题,就是术中突发的血管破裂,大出血,这种突发情况,临时准备来不及。

但你不能常规用啊,路上是有车祸发生的可能,但不能每个路口都放一个救援车吧。

你每台都准备,医保也不干啊,这个费用也不便宜。

所以一般都是心外科这样的大手术,计划失血都很多,才会常规准备。

其二,有些特殊的疾病,比如传染性疾病,结核,比如肿瘤等等,这些疾病血液回输会增加病原菌及肿瘤播散的风险,也不适合这个机器。

以上。

user avatar

首先恭喜题主,在邈宇宙里已经悟出了改变世界的方案,堪称邈世界创举。

但在宏观世界,这个技术已经半个世纪了。

1970年,美国生产了第一台ATS100自体输血机。

1974年,美国研发的血液回收机Cell Saver问世。


这个自体血分三种:

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储血):在进行手术前两周左右,进行血液采集、回收以及再利用,并保存在合适的环境下,在手术中适当的时间进行输血。但这主要是针对的身体状况良好,血型配对困难以及有严重的输血反应病史的患者,可以减轻副反应,也避免了病毒传播。
还有一种是稀释性自身输血,在患者麻醉后采集一定的血液,同时向患者体内输入晶体以及胶体溶液,使患者身体的血液稀释,而维持患者的正常的血容量,手术中流失的是稀释血液,等出血风险解除后把血液输送回去。
第三种就是和题主想的比较契合的回收性自身输血:用血液回收机等设备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输入患者的体内[1]。

这种模式有几个好处,比如我们常规的输血,可能会带来感染、过敏等风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正规的输血同意书,里面有提到输血是有可能传染肝炎之类的。而自体血回输则减少了相关的风险;同时在大量输血时费用也会低一些,而且自体输血方便迅速,省去了血液交叉配血实验、预约、领取等过程,效率相对提高,而且也解决了血源紧张的问题。


但它的适应症还是比较窄,反过来说,就是禁忌症多,比如: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污染,血液中可能混有肿瘤细胞;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开放性损伤超过四小时或者血液在体腔中存留时间过久者。


最后上个太长不看版:普外科大部分手术用不上,因为除了脾破裂,剩下所有的急性腹部损伤都有消化液,不可能用于自体回收,像是肺移植、开颅等手术有适应症,但这种手术数量不多,投入产出比少,只能在大型医院使用。


参考:

[1]陈方祥.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技术及其在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027(002):111-114.

user avatar

讲故事,陕北知青孙立哲,一个农民宫外孕大出血,孙用盆接住出血,简单过滤以后又给病人输回去,同时给病人手术止血,结果救活了病人。这个故事在他自传里有。

可是在当时一般的医院敢这样干吗?绝对不敢,因为责任谁来承担?可是在孙的环境下病人存活的希望只有1%,孙这样做病人存活的希望哪怕是10%,家属都愿意孙这样做,因为希望增加了9%,因为家属已经放弃了。

延伸一下,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当责任被看得很重时,就阻断了很多努力的余地,一个环境需要有容错的机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手术过程中,确实存在大出血的风险,而“自体输血”——也就是把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再输回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它能在某些情况下挽救生命,减少对异体血的依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详细说说。什么是自体输血?简单来说,自体输血就是指患者自身的血液。它分为几种类型:1. 计划性自.............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好!我来和你聊聊兴奋剂和运动表现的事情,试着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的语气来给你讲讲。首先,咱们得明白,兴奋剂这东西,对身体的影响挺复杂的。它不是那种吃了就能立刻变成超人的魔法棒。对普通人来说,它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体质、药物种类、剂量,还有当时的状态。有些人吃了可能会感觉精力充沛,注意力更集中,反.............
  • 回答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家宝宝出现这样的行为,一定很担心也很心疼。2岁的宝宝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而情绪又很强烈,所以出现一些让家长头疼的行为是比较常见的。针对您描述的宝宝不顺心就发脾气、哭闹,甚至用头撞地/凳子、用手塞嘴里扯出血等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可能的原因:1. 发展.............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但又充满好奇的话题。虽然“最痛苦”的定义可能因人而异,而且疼痛的感受与术后恢复、麻醉效果、个体耐受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我会基于医学文献和病人的普遍反馈,为大家梳理一些通常被认为恢复过程极其艰难、术后疼痛感非常显著的手术。要记住,医学在不断进步,麻醉和疼痛管理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 回答
    吾乃大明开国元勋,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蒙陛下恩赐,位列人臣之首。然,王朝初建,风云变幻,伴君如伴虎,自保之道,刻骨铭心,非言语可尽,然今日有幸与君畅谈,吾当倾囊相授,以君为鉴,免遭兔死狗烹之祸。一、功劳与风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吾等跟随陛下,自濠梁之起,至今三十载,驱逐蒙元,荡涤群雄,历经无数血雨腥.............
  • 回答
    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时,误切子宫的情况,尽管概率极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理解阑尾炎手术的本质。这是一个相对常规的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主要目标是切除发炎的阑尾。阑尾通常位于腹腔右下方,与盆腔器官,包括子宫,在解剖位置上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令人痛心和震惊。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一次本应改善身体状况的手术后13天离世,这背后可能牵扯到许多复杂的因素,从医学专业层面到个人选择的考量,都需要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即便是在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的。阴茎延长术虽然在医学上属于整形外科的范畴,但它并非像阑尾切除.............
  • 回答
    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这确实是许多人经历过的漫长而煎熬的一天。这背后有着非常现实和重要的原因,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很神秘,但实际上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和家属自身的一种权衡。首先,我们得明白手术室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房间,而是一个 高度洁净、高度专业化 的工作空间。为了最.............
  • 回答
    医生在手术中聊天,这个话题确实挺让人好奇的。毕竟,手术台前,气氛应该是紧张而专业的,但现实中,我们有时也会听到一些关于手术室里医护人员互动的描述。那么,这种聊天到底会不会对手术产生影响呢?这事儿,得分好几方面来看,不是一句“会”或者“不会”就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术室里的“聊天”是什么性质的.............
  • 回答
    脑外科手术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随心所欲”的切切砍砍,尤其不是像切豆腐那样简单粗暴。我们的大脑可是人体最精妙、最脆弱的器官,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思想、情感、记忆,甚至是生命本身。所以,脑外科手术,尤其是涉及脑组织本身的切除时,那叫一个小心翼翼,简直是和时间赛跑,同时又要和大脑的复杂结构“斗智斗勇.............
  • 回答
    三国时期,曹操杀华佗的故事流传甚广,也常常引发人们的想象:如果曹操没有挥刀斩下神医,他脑袋里的疼痛是否能被解除?华佗那名垂千古的开颅手术,究竟有没有成功的可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当时的医学水平、曹操的病情以及华佗的医术这几个维度,来做一番细致的推敲。首先,我们得承认,三国时期,尤其是曹操所处的那个.............
  • 回答
    .......
  • 回答
    嘿,各位米粉老司机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了,从当年的小米1代,到那个小米红米一路追随过来的。最近我这老伙计(就是用了好几年的那台小米手机)终于有点力不从心了,是时候考虑换新装备了。那问题来了,作为一名忠实的老用户,我下次还会接着考虑小米吗?这问题,说实话,我琢磨了好几天,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小米这些年变.............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很多情侣都会遇到的“甜蜜炸弹”之一,处理得好,能增进信任,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埋下隐患。所以,当女友提出“给我看看你手机”的时候,怎么回答,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女友提出这个要求的 动机。这通常不是出于恶意,而是源于: 好奇心: 毕竟手机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
  • 回答
    华为和小米,这两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都响当当。尤其是当它们不约而同地祭出折叠屏这一前沿技术时,公众的反应却像两家公司一样,有着鲜明的对比。你问我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觉得,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产品定位、技术实力以及市场成熟度的多重考量,远不止是简单的“谁先谁后”或者“谁更.............
  • 回答
    三星 Gear S2 3G 版本,在不连接手机的情况下打电话,这主要依赖于它内置的 eSIM 功能。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独立的通信设备,只要有蜂窝网络信号,就能拨打和接听电话。下面咱们来详细说说怎么操作:核心原理:eSIM 和独立蜂窝网络连接首先要明白,你手里的 Gear S2 3G 版本之所以能在.............
  • 回答
    在手写英文时,区分「r」和「v」需要结合笔画顺序、方向和结构特征。以下是详细的方法,既能保证书写速度,又能避免混淆: 一、笔画顺序与方向区分1. 「r」的写法 第一步:写一条垂直的竖线(从上到下)。 第二步:从竖线的右上方向右上方斜钩(类似“钩”的形状,方向为右上)。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