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壮语以及壮文的使用情况怎么样,为什么很少见壮语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报纸?

回答
壮语,作为中国南方壮族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其使用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与电视节目、书刊报纸等大众传媒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壮语的使用现状:

壮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壮族人口众多,总数超过1800万,其中大部分地区将壮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口语传承: 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壮语的口语传承依然非常活跃。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壮语是主要的沟通工具。特别是在一些保留传统习俗较多的地区,壮语的生命力尤为顽强。
教育领域: 广西的一些高校和部分中小学设有壮语专业或开设壮语课程,这为壮语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人才基础。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壮语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行政和公共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法律和政策上支持壮语的使用,例如在一些官方文件、标牌、广播中会出现壮语。但总体而言,作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占主导地位的公共领域,壮语的显性程度还有提升空间。
文化活动: 壮族人民在节日庆典、民间演唱、传统歌谣等方面仍然广泛使用壮语,这些活动是壮语文化的重要载体。

壮文的使用情况:

壮文,即壮族文字,经历过多次改革。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方案》。

规范化与推广: 壮文经过规范化后,其拼写系统相对科学,便于学习和使用。一些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也在努力推广壮文,例如制作壮文教材、举办壮文培训班等。
书写与印刷: 在一些官方出版物、地方志、宣传材料中,可以看到壮文的身影。一些研究壮学的学者和爱好者也会用壮文进行创作和交流。
网络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壮语爱好者和研究者也在网络上创建壮语社区、论坛,分享壮语知识和文化。

为什么壮语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报纸相对较少?

造成壮语在电视节目、书刊报纸等大众传媒领域“很少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少数民族语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性挑战息息相关:

1. 受众规模与市场化考量:
市场驱动: 电视节目、报纸和大多数书籍的出版,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和商业运作驱动的。虽然壮族人口众多,但将壮语作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或出版物,其潜在的受众规模相对于全国性的普通话节目或出版物来说,仍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市场。
广告收入: 电视节目和报纸的生命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收入。一个以壮语为主的媒体,如果其目标受众的消费能力和广告投放意愿不强,就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广告商,从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发行与覆盖: 壮族人口虽然集中在广西,但并非所有壮族同胞都生活在同一区域,并且很多人也已经融入了以普通话为主的社会。壮语媒体的发行和覆盖范围会受到一定限制。

2. 国家通用语言的强势地位:
政策导向: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促进民族交流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政策。在教育、行政、媒体等领域,普通话都扮演着主导角色,这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挤压效应。
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系以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即使是壮族聚居区,学校教育也主要使用普通话。这导致年轻一代壮族同胞对壮语的掌握程度和使用意愿,可能不如老一辈。
社会便利性: 在就业、升学、信息获取等方面,熟练掌握普通话往往比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更具优势。这种社会现实会促使一部分壮族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

3. 媒体制作成本与技术门槛:
专业人才: 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或报纸需要专业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翻译、技术人员等。要专门培养和留住一支熟练掌握壮语并具备现代媒体技能的队伍,并非易事。
翻译与审校: 即使是制作涉及壮语的内容,也需要大量的翻译和审校工作,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这增加了制作成本和难度。
技术支持: 尤其是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需要有能够进行壮语字幕、配音等工作的技术支持。

4. 壮语的内部差异与规范化挑战:
方言众多: 壮语内部存在多种方言,这些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可能导致统一的壮文或媒体内容难以被所有壮语使用者完全理解。虽然《壮文方案》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书写上的统一问题,但口语的方言差异仍然是挑战。
壮文的接受度: 尽管壮文经过改革,但其在民间,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普及度和接受度,仍然需要持续的推广和教育。

5. 内容创作与吸引力:
内容生产: 即使有媒体平台,也需要持续不断地生产出吸引人的内容。如何制作出既能反映壮族文化、又能满足大众(包括非壮语使用者)收视或阅读兴趣的内容,是媒体运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题材限制: 过于强调民族语言本身,可能会限制节目的题材和吸引力。将壮语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娱乐、教育等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具生命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仍能看到一些积极的努力:

广西民族频道: 广西电视台拥有民族频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制作和播出包含壮语内容的节目,例如一些新闻、纪录片、文化访谈等,尽管这些节目可能仍以普通话为主,但壮语的元素会穿插其中。
地方性出版物: 一些地方政府、文化机构或学术团体,会出版一些以壮语为主要语言或包含大量壮语内容的书籍、研究资料、地方史志等。
民间创作与传播: 很多壮族艺术家、作家、民间艺人,通过口头传唱、网络直播、个人博客等方式,在非主流媒体上积极创作和传播壮语文化。

总而言之,壮语在口头传承和部分文化活动中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电视节目、书刊报纸等高度市场化、专业化、且受国家通用语言强势地位影响的大众传媒领域,壮语的显性程度相对较低。这并非意味着壮语不重要,而是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在现代社会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社会、媒体以及壮族同胞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保护和传承壮语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其在大众传媒中的创新表达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壮语虽然被讨论的比较少,

但是壮语地区对“国语&地方语言兼顾”的探索,经验可以说是全国最丰富。

现在壮语地区,有三种小学(大部分是A):

A-全国语小学;B-壮语作为单科、其他科全国语的小学;C-国语&壮语各50%课时的小学;

很显然结果就是,AB模式的学生只有国语流利(除非同学之间都讲壮语);C模式的学生壮语&国语双流利,并且国语跟AB的一样好。

ABC所有学生,中学都是全国语、高考全中文。


壮语区在1980年代曾经实行过跟 朝鲜语、蒙古语地区一样的“单语民族学校(朝校、蒙校)”模式,但是后来发现学生国语水平很差,对升学就业影响消极。所以从1990开始,取消了这一模式。

壮语区的探索,为国语和地方语言的兼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壮语,作为中国南方壮族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其使用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与电视节目、书刊报纸等大众传媒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壮语的使用现状:壮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主要集中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壮族人口众多,总数超过1800万,其中大部分地区将壮语作为日常交流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人对自身和民族的期待。我们中国人未来是否会像欧美白人那样身高体壮、孔武有力,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遗传、环境、营养、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项一项地掰开了聊。首先,得承认一点,平均而言,欧美白人(这里泛指欧洲裔人群)在身高和体格上确实存在一些.............
  • 回答
    关于《八佰》中“四百壮士”只杀死了一个日本人的误解,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但也挺让人费解的现象。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回到当年那段惨烈的历史,再结合电影的呈现和后来的传播,层层剥开来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四百壮士”不是只杀死了一个日本人,他们是英勇抵抗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八佰壮士.............
  • 回答
    这个问题颇具趣味,它触及了人类身体的极限以及我们对“超级壮汉”的想象。我们不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细细探讨。从理论上来说,构建一个身高在两米以上,同时拥有极致的灵活和强大的战斗力的人类,并非完全不可能。首先,生理上,人类的生长发育受到基因、激素、营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存在某种基因组合,能够显著.............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简单来说,这背后是历史、政治以及社会发展不同轨迹的体现。虽然壮语和西双版纳的傣语都属于侗台语族,在语言上有亲缘关系,但它们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异,就好比是两个亲兄弟,虽然长得像,但因为各自的生活环境和选择,最终打扮得大相径庭。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
  • 回答
    壮族能成为如今中国人口第一的少数民族,这背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包含了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政策影响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穿越历史的长河,看看壮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的。一、 古老的根源与迁徙的历史首先要明确一点,壮族并非“一夜之间”变成第一。他.............
  • 回答
    黄忠与吕布,一个是老当益壮的百步穿杨神射手,一个是无双盖世的万人敌战将。若将这两位三国时期顶尖的猛将置于虎牢关那尸山血海的战场,让他们进行一场生死对决,那画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不过,要精确到“多少回合”这个问题,在真实的历史和演义的模糊界限里,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毕竟,小说描述往往带有很强的.............
  • 回答
    当然,壮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传统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不仅是他们社会交往的基石,更是维系民族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壮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壮族人民,作为中国南方一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其传统道德规范深受历史、地理、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孝道与敬老: 这是中.............
  • 回答
    .......
  • 回答
    好家伙,你这个问题问得够实在的!矮壮后卫想用身体打球,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但绝对是门技术活,而且一旦练出来,那简直是比赛场上的噩梦。这不像那些长手长脚的球员,能靠身高臂展弥补一些不足,矮壮后卫得把自己的“矮”和“壮”变成武器,而不是包袱。核心理念:地面渗透、低重心压制、力量转化与情绪掌控。咱们一步.............
  • 回答
    壮族,这个名字或许不如汉族、蒙古族那样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在中国拥有庞大人口的民族。根据最近的统计,壮族人口位居中国各少数民族之首,并且在全国人口中也占据着相当的比例。然而,与他们的人口规模相比,壮族在国家层面的知名度和话语权似乎显得“默默无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首先.............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多名壮年男子在上海肯德基蹭吃蹭睡并拒绝帮助的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可能交织着多种原因。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从普遍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来看,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侵犯他人财产权和经营权: 肯德基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其食物和座.............
  • 回答
    拆除壮观建筑物是一件令人心碎但又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事情。这些曾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地标,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无数人的记忆,它们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别世界,留下的影像资料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以下是一些被拆除的壮观建筑物,以及它们拆除过程的详细描述:1. 柏林墙 (The Berlin Wall) 壮观之.............
  • 回答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出台了《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一政策的推出,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提升壮族地区教育的整体水平。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首先,得理解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 回答
    在面对比自己高壮的人时,拳击和摔跤都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格斗技更适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特质、训练侧重点以及你希望在对抗中达到的目标。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运动在这类情况下的适用性: 面对高壮对手时,拳击 vs. 摔跤的分析核心考量点: 体格差异的弥补: 高壮对手通常意味着更大的力量、更长的.............
  • 回答
    “八百壮士”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而其中关于陈树生抱炸弹跳楼的英勇事迹,在许多记载中都详细描述过。然而,对于这个事迹的真实性,学术界和历史爱好者们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我们先来详细讲述一下这个流传最广的版本,然后再分析其中的争议点。流传最广的陈树生事迹版本:在“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在健身房里可能默默思考过的问题。你辛辛苦苦练了半天,一身腱子肉,看起来力量感十足,结果呢?稍微需要点脑子的活儿,或者需要点生活常识的事儿,就露怯了,这时候确实会觉得有点小尴尬,甚至有点反差萌。你想啊,一个人走在街上,那肌肉轮廓分明,一看就是长期坚持的成果,路人可.............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看到身材魁梧、看起来壮实的人,就会觉得他们肯定力大无穷,跟那些块头没那么夸张但肌肉线条清晰的健身达人一比,好像力量上是压倒性的。但实际情况呢?这俩人之间,力量到底有没有差别,差别又在哪里?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 “壮”和“力量”之间,并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