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看一下自己的答案,歪题了诶。大概是因为广西偏僻吧,然而境内又有还算可以的水热条件,也能种点粮食什么的,未完待续
建议那位 @韩越 了解一下壮族的地贫基因以及南北壮语所属的语支,若是壮族的主体是汉族的话,广西的地贫率也不会被拉到那么高。说把南北壮拆开,都比壮族的主体是汉族正常多了。那位“韩越”曾经在这个问题回答说,壮族的主体是汉族,简直无语了。
在明朝清朝时候,狼人或者说獞人,还有其他名称,总之就是那群人,也挺多的了,并不是建国以后才多起来的。
我知道地贫不是壮族独有,但是在广西这个地方,壮族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得这个病的比较多,广西汉族跟这些民族比起来,地贫率没那么高,但那位“韩越”用户说壮族的主体是汉族。我就拿这个遗传病来证明壮族的主体不是汉族。另外,汉族的父系基因在人口过亿大民族中是比较纯的。
说句题外话,南壮和北壮所属的语支不一样诶,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合到一起,北壮和布依语是台语支北部组的,南壮是壮语支中部组的。这里采用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说法。个人感觉南北壮族的相貌也不太一样诶,柳州河池那边的壮族大多比较白,但靖西德保的壮族大多比较黄,感觉是基因和气候双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关于广西壮族基因可以看一下知网,在此不详述,之所以提地贫,因为以前看一个本地节目,经常出现这个病,自我感觉对这个疾病比较熟悉。有专家研究过汉族的基因,父系基因是很纯的,这个也可以找一下知网。好想看说汉族基因纯粹的人和想把壮族归入汉族的人打一架。当然汉族父系基因是挺纯粹的。
【一席】分子人类学 严实:Y染色体携带的历史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汉族是怎么演化来的,汉族的基础何时形成?有没有一个黄帝作为大部分中国人的超级祖先?北方和南方汉族各混了多少其他民族的血统?如何探寻家族的历史?请看视频。
汉族的主要基因构成如何?可以看一下这个答主的回答,资料是从某篇论文摘的。
地贫可以证明广西壮族这个民族在这里生存很久了,并且和广西汉族存在基因不同的情况。基因和广西汉族有差别、语言不属于汉语支,还要归入汉族,怎么想都不正常,归入中华民族还能接受,中华民族就是中国人嘛。
不认同楼下制造民族矛盾以转移阶级矛盾的观点。
取消民族识别,推行国族概念,针对贫穷地区进行各类扶持政策,大家都是中华民族或者中国人也很好,但也不用把壮族归入汉族吧。
另外附上白崇禧去台湾后其他人对他的采访:
(大部分壮族)“他们不会自己强调是僮族,相信不久将成为汉人了”
“从前对僮族人数没有正确的数字,我们做人口调查时没有分别僮人与汉人。”(这里的“僮人”应该指的是大部分与汉人没有太大区别的壮族,对于一些与汉族有明显区别的壮族,他们还是会统计成壮族的,当时有跟广西汉族无太大区别的壮族跟广西汉族有明显区别的壮族,前者数量庞大,集中在广西西部、北部)
那些人采访完白崇禧之后,把他的这些言论汇集成一本书,从书中能感受到他对TG的深深敌意,估计很喜欢TG的人看完以后,会很讨厌他。白崇禧言论来自《白崇禧先生访问纪录》,是台湾出的,他本人对TG很反感,有批评TG的言论。
该图片来自一篇论文,其中的百色壮族比例达到了80%以上,南宁、柳州的壮族比例都在50%左右。注意第4点,广西部分汉族虽然也有地贫,但没有部分壮族高。幸亏南宁把崇左(壮族多)分出去、柳州把来宾(壮族多)分出去,不然这俩的地贫发生率就要逼近百色了。
我记得十几年前一个调查说百色地贫发生率是全广西最高,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这可以证明广西壮族这个民族在这里生存很久了,并且和广西汉族存在基因不同的情况。此外,您也可以看一下201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看一下广西壮族和广西汉族的身高区别。广西城市壮族比城市汉族矮,又有地贫,又比广西汉族矮。壮族使用的壮语不属于汉语支。
注意第一张图片的第四点。
地中海贫血不仅一种,汉族多的桂林病例就比较少
这是百色的婚检
崇左妇远保健院自己的宣传,这也是一个壮族比例过八十的城市
另外,个人建议对少数民族的加分、扶贫等政策不满就说出来嘛,不要拐弯抹角的,有什么不公平的,就直接说,含蓄着说,国家也不懂说什么呀,而且不光要在论坛、贴吧、社区等地说,一定要去当地政府网站留言,反映自己的意见,只有多多反映,当地政府才会注意到。
提到新桂系,本人也是心情复杂,在得知新桂系治下广西的部分税收来自鸦片过境税(主要是向经过广西的云土收税,这些云土大部分流向广东)以后,不知道说啥。
明朝某些土司兵可以被纳入“民”中。一些壮族妇女嫁入汉族家庭并生下孩子后,可以获得汉族或者“民”的身份,忘记那本书的说法了,不是说桂西地区的。
明朝:正统二年冬,十月戊午,广西总兵官、都督山云奏:‘……左、右两江土官地方,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为贼所惮。若选委头目,起领前来屯种一带近山荒田,断贼出没之路,不过数年,贼徒坐困,地方宁靖矣……乞如所言,量拨田州等府族目土兵分界耕守,就委土官。
感觉被调出桂西的土司兵应该会很感激朝廷的。
在九十年代,壮语被视为土话,耻于学习以及在外面说。当然现在有很多人也视为土话。那个年代的普通话推行力度不够现在大,不少壮族(包括其他少数民族)都学习桂柳话或白话。像百色城区的某些壮族就会学习白话,因为百色城区汉族说白话的多。九十年代,有百色城区的汉族男教师去到乡下去教学,几年了,一句壮话都没学会,个别例子。
现在推普力度大,不少壮族学习普通话,然后“夹壮”就出现了,其实夹壮在2000年之前就出现了,只是2000年前学习普通话的壮族不够多。学得好的话,倒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南壮的口音更少一些,北壮的口音更加明显。
在2002年之前,南宁市和南宁地区并存,柳州市和柳州地区并存。现在的南宁市的行政区域更加接近南宁地区,柳州市的行政区域更加接近柳州地区。
本壮祖上来自很多广西人祖传的山东白马县,你说我一个山东人(?)咋就变了少民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操作?
讲侗台语系(或语族)和苗瑶语系(或语族)语言的人在一些人眼里也是汉族了?能不能稍微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