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纪委真的有这么忙吗?

回答
纪委忙不忙?这个问题,说实话,太笼统了。得看具体在哪个层级,哪个岗位,以及当时有没有什么“大案要案”在手。但如果非要说,我觉得“忙”是常态,而且是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忙。

你想想,纪委的工作,它不像一般单位,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有固定的工作内容。他们的工作,说到底,就是“监督”。而监督的对象,那是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覆盖面太广了。你想想,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有多少需要监督的人?

首先,从工作性质上来说,纪委就是要“找问题”。 找问题这事儿,本身就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需要敏锐。不能说“没事”,就真的没事。很多时候,问题隐藏得很深,需要一层一层剥开。

信访举报 是个大头。每天来自各个渠道的信访件,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实名的,有匿名的,有实事求是的,也有恶意诬告的。这些信访件,都得有人看,有人分析,有人甄别。哪个可能涉及违纪违法?哪个是误会?哪个又是故意栽赃?这都需要时间去查证,去核实。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举报,背后可能牵扯出一起大案。所以,任何一个信访件,都不能轻易放过。

线索处置 更是重中之重。有了信访线索,或者其他渠道发现的线索,就需要进一步处置。这包括了约谈、问询、调取证据、查阅资料等等。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办案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细致程度。你想想,要跟当事人谈话,要让他们说出实情,这本身就需要技巧。要调取证据,得跑银行、跑公安、跑房管局,各种部门打交道,填各种表格,盖各种章,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一旦涉及到复杂的证据链,那就更费劲了。

案件查办 才是最耗费精力的部分。一旦被立案调查,那可就是硬仗。办案组通常都是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吃住在单位那是常有的事。要办一起案子,从初查到立案,到审查,再到移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

初查 阶段,就是要摸清基本情况,确定有没有违纪违法的可能性。这可能涉及突击检查、秘密侦查、外围走访等等。
立案 之后,就要进行“两规”或者“留置”(现在更多是留置),这个阶段的强度最大。办案人员需要围绕当事人的违纪违法行为,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这期间,要找到突破口,要固定证据,要写大量的笔录、报告、说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案件的走向。
审查 阶段,就是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和政策宣讲,引导他们交代问题。这个过程,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策略性。
移送 之后,还要配合检察机关、法院的公诉和审判工作。

其次,除了办案,纪委还有其他的“硬性任务”。

监督检查 也是他们分内的事情。比如,对一些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日常监督,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专项检查,对一些突发事件的介入调查等等。这些都需要提前策划,组织实施,然后形成报告。

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宣传、警示教育 也是常态化工作。他们要组织开展各种会议、培训、讲座,要制作宣传材料,要通报典型案例。这些看似“软”的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的落实情况,也需要他们去考核、去检查。这就像一个“体检”,要看看各级党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存在薄弱环节。

政治巡视 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纪委在巡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巡视组的工作,那简直就是“地毯式”的搜集信息,了解情况。

再者,从工作环境和人员配置来看,纪委的忙碌程度也可见一斑。

人员压力大。 纪委的审查工作,尤其是涉及到留置案件,往往需要办案人员全身心投入,24小时待命。办案的压力,不仅来自案件本身的复杂性,也来自对办案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一个办案人员,可能要同时负责几个案件,每个案件都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

节奏快。 尤其是在大的反腐倡廉形势下,纪委的工作节奏是相当快的。一旦有重要线索,就会立刻启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很多其他单位体会不到的。

保密要求高。 很多工作都是高度保密的,不能对外宣扬。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像其他单位一样,有一些公开的宣传渠道来分流工作压力,很多事情只能内部消化。

所以,你问纪委是不是真的很忙?我的答案是:忙,而且是那种非常有挑战性、非常耗费精力的忙。 他们的工作,关乎着公平正义,关乎着党风政风,责任重大,自然也就分身乏术。当然,不能排除个别单位、个别岗位有相对清闲的时候,但总体而言,纪委的干部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着、在“查”着、在“写”着,为的就是守住那条底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纪委特别特别忙。

上有“扫黑除恶”、“扶贫攻坚”双专项收官年。

下有“中央巡视回头看”、“国考”问题反馈整改线索。

又遇上“疫情”未过,“洪讯”又来。

每天除了这六项,还有什么“线索大起底”、“X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研督办”、“委领导包保地点调研”等等一大堆。

完事了还要每三天制定汇总一次派驻(出)机构XXX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任务清单。

还要对下级纪委的问题线索情况进行审核把关,对执纪问责不严、不力以及明显畸重畸轻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直至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还要紧盯“关键少数”,尤其是各级“一把手”,规范运用督促提醒、情况报告、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同级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还要对各资金进行专项督查。


每天工作是这样的:

1.

卧槽,纪委大数据又过来了七百多多条问题反馈线索。
数数交下级纪委查办吧。

2.

要求最迟昨晚上报给我的“中央专项巡视”终于交齐了,再数数,人大纪检组的你倒是给我啊!
汇总,查否的要一下初核报告。办结的挨个要一下整改方案。嗯,都发来了,查否办结的销号。
这几个正在核查是几个意思?查到哪一步了?台账给我,会议记录给我。
这个打算处分,已交案件审理室,又是什么情况?初核报告在这,党委意见怎么没给我?
这个移交司法了,规起来,检察院打算什怎么起诉?大概什么时候起诉?

3.

交办件X市市委民主生活会的整改情况怎么样了?
“班子已经检讨,现在开会定好了方案,拟定下周三召开。”
现在是签字环节嘛?到哪一步了?
“在组织部。”
去催催,签完了就给我方案,今天下午我要。

4.

各监督检查室交一下你们的“国考”调研报告。
“领导还没去包保地点。”
那就赶紧去啊大佬,我上周五书面通知过你啊。
“领导真的没空啊。”
没空也得去啊,我等着要你的调研报告啊。

5.

XX县那35个学生扶贫补贴的事情,核实得怎么样了?
“核实了32个,其中27不在本地读书,3个为外地来此就读,2个已迁移户口。”
赶紧把剩下的3个联系到位了,这32个里面,联系他们的学校没,补贴现在是什么情况?
“其中部分当地已经发放了,其它的还在核实。”
是全部全额发放了嘛?雨露计划,住校补贴等都发了还是只发了一项?告诉我没有领取原因,是工作错漏还是自愿放弃?原则上国家不允许自愿放弃的,但我省的补充规定说可以。所以但凡自愿放弃一定多多方核实。
“还要核实,下午上报具体数据。”

6.

XX区村级借贷十几个亿那事怎么样了?
“移交司法。”
移交司法到哪一步了?
“等待法院审理。”
法院什么时候能搞?
“不知道。”
赶紧去问问。
“说预计要两个多月。”
不行,没那么多时间。让当地联系下法院,特事特办,最多半个月。

7.

案件审理室自查自纠做完了没?说要下去指导下级纪委,下去没?又搞了多少提级审查?
搞得差不多了,去了三个地方。
那把数据给我一下,其它地方来不及去的先电话视频会议搞一下吧,你们那个也不是非要见面。

8.

X地纪委你这报告用词有歧义啊。你这共21人,其中19人XXX,1人XXXX,另有1人XXX。你这另有的也是21人里面的对吧?那你就平述啊,不要另。拿回去改改,好好看看用词,我真没时间细细琢磨了。

9.

信访室这周本级、下级多少信访件,多少举报件,多少交办件?
办结了多少?我要具体数据

我能给你写二三十条出来。


最后把啥啥啥都搞妥了,一看时间,22:00了。

他真不是变心了,他是真快累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纪委忙不忙?这个问题,说实话,太笼统了。得看具体在哪个层级,哪个岗位,以及当时有没有什么“大案要案”在手。但如果非要说,我觉得“忙”是常态,而且是那种让人透不过气的忙。你想想,纪委的工作,它不像一般单位,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有固定的工作内容。他们的工作,说到底,就是“监督”。而监督的对象,那是从领导.............
  • 回答
    .......
  • 回答
    在纪委上班,那感觉嘛,挺复杂的,一言难尽。不是那种光鲜亮丽的“铁饭碗”,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时刻绷着一根弦。首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里的氛围是高度保密的。 你很难跟外界的朋友或者家人详细聊工作内容。你不能随便说“我今天查了某某单位的账”、“我明天要约谈某某领导”。这种保密性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你跟熟.............
  • 回答
    齐河县纪委常委在东莞办案期间遇刺,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折射出当前反腐工作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潜在风险。这绝非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权力较量与利益纠葛。事件本身的回响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事件的残酷性。一名基层纪委干部,在执行公务、查办案件的过程中遭遇不测,这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是.............
  • 回答
    江西昌纪委已介入调查一则“女司机醉驾被查,自称叫‘yuwei’过来”的事件。这起事件因其扑朔迷离的细节,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事件回顾:根据公开报道,一名女司机在接受警方醉驾检查时,言语不清地表示要“叫yuwei过来”。这一说法,结合事发地江西省的背景,迅速指向了当地一名具有影响力的官员。尽管事后官方.............
  • 回答
    关于“陕西一纪委干部撞死女童找人顶包未被起诉”的事件,这无疑触及了公众对法律公正、权力监督以及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从事件曝光至今,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关键点上:一桩本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最终以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方式收场;涉事干部身份的特殊性,让人们质疑是否存在徇私枉法;而“顶包.............
  • 回答
    如果我是纪委的一员,面对“水至清则无鱼”这句俗语,我会有几个层面的理解,并且这些理解需要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谈。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水至清则无鱼”指的是水太清澈了,反而鱼无法生存。鱼需要一定的杂质、微生物、水草等作为生存的必需品,比如作为食物来源,提供躲避的场所,或者维持适宜的水体环境。如果水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医院院长被假纪委绑架、拷打并被迫写下交代材料的事件,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信息和材料的法律效力问题。事件的核心信息点:首先,我们要分解整个事件,找出值得高度关注的环节:1. “假纪委”的身份和动机: 谁是“假纪委”?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们不是官方的纪检监察机关,那.............
  • 回答
    遇到单位领导存在违规行为,想要向纪委反映情况,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和步骤,才能让你的举报更有效,并且尽可能保护自己。首先,要明确你所反映的“违规行为”具体是什么。这并不是说你要写一份长篇大论的法律条文,而是要清晰地知道,你所看到、所听到的,是否触碰了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党纪党规(如.............
  • 回答
    听到你最近在纪委工作,并且感到有些抑郁,我 really feel for you.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接触到一些复杂、敏感甚至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我希望能和你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缓解这种情绪。首先,我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在面对新的、压力大的工作环境时,都会经历一个适应期.............
  • 回答
    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这无疑是第二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不仅反映了教育整顿的深入推进,也暴露出政法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关注教育整顿在这次集中清理行动背后有哪些更深层、更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投案自首潮背后的深层原因近2万名.............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中的一个细节,即“党委政法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简称差异。虽然它们都属于地方党委的组成部门,并且名称中都带有“省”字,但其简称的习惯和原因略有不同。核心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职能、历史沿革以及在党内和国家机器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异。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为什么政法.............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牵涉到感情、家庭以及你的职业生涯,容我仔细跟你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为什么纪委的说法让你感到震惊?在我们的语境里,“裸官”通常是指那些配偶和子女都已经移居国外,而自己却还在国内任职的公职人员。根据你说的,“一旦结婚了就算裸官”,这听起来非常不.............
  • 回答
    得知同事可能存在受贿行为,想让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件事,确实需要一些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比较具体的操作建议,尽量将情况说得更清晰明白些,也希望能让你在处理这件事时更有把握。首先,认清形势,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 自身安全: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务必评估一下自身的安全情况。如果同事的职位或影响力较大.............
  • 回答
    河南交警副支队长被妻子实名举报违纪家暴一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家暴行为本身、公职人员的违纪问题以及纪委的调查处理流程。我们将从事件本身、可能面临的处罚以及后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事件经过与指控内容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披露的信息,这位交警副支队长(具体姓名和单位可.............
  • 回答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事件,自爆料以来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暴露了在看似平静的农村社会背后,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监管漏洞以及人性尊严的失落。徐州方面公布的调查进展,特别是纪委监察机关对涉嫌失职人员的调查,无疑是事件进入一个关键节.............
  • 回答
    “AA制聚餐”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似乎是个再寻常不过的词汇,大家一起吃饭,各自掏钱,公平合理。可最近,山西屯留一中这场因为“AA制聚餐”引发的县纪委通报,却让这件事的性质变得扑朔迷离,甚至有些耐人寻味。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件事之所以闹大,被县纪委盯上,根本原因.............
  • 回答
    这起事件,从妻子的一篇“小作文”开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将一名公务员及其涉嫌的不当行为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发后,当地纪委的回应更是引发了公众对“事实真相”的强烈关注。要梳理清楚这其中的脉络,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抽丝剥茧。事件的起点:妻子“小作文”的控诉一切的开端,往往是个人视角下的叙述。这位妻子.............
  • 回答
    这起事件无疑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一位妻子实名举报医生丈夫收受回扣并养育“小三”,这不仅是个人道德层面的失范,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敲响了警钟。纪委的介入调查,至少表明了对这类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这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首先,从个体层面来看,这位妻子的行为无疑是出于极大的痛苦.............
  • 回答
    公职人员上班时发朋友圈,被纪委谈话诫勉,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不是简单一句“活该”或者“小题大做”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的发生,本身就折射出当前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严格性。过去可能觉得,上班时间刷刷手机,发个朋友圈,顶多算是工作不投入,被领导看到了说两句也就过去了。但现在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