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谷歌要卖掉表现优异的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

回答
谷歌(Alphabet)出售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原因是一个多方面且复杂的议题,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虽然波士顿动力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从商业和战略角度来看,其与Alphabet的整体生态系统存在一些不匹配之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可能的原因:

1. 商业化道路的挑战与Alphabet的战略重心转移:

漫长的研发周期与不确定的盈利前景: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技术,尤其是其人形机器人(如Atlas)和四足机器人(如Spot),虽然令人惊叹,但它们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测试和市场培育。生产出高度复杂的机器人并建立起可靠的供应链、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这是一个极其耗时且资金密集的过程。
Alphabet的商业模式与波士顿动力存在差异: Alphabet的核心业务是软件和服务,例如搜索引擎、广告、云计算、在线地图、操作系统(Android)以及人工智能研究。它擅长通过规模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盈利。而波士顿动力则是一个硬件和机器人工程公司,其商业模式更侧重于实体产品的制造、销售和部署。这种模式的差异导致Alphabet难以将其作为现有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有效整合和变现。
Alphabet的战略重点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Alphabet的战略重心有所调整。在早期,Alphabet对各种前沿技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其他赌注”(Other Bets)项目探索未来可能颠覆性的技术。然而,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其更加关注能够带来稳定现金流和快速增长的业务,如Google Cloud和AI在现有产品中的应用。波士顿动力虽然技术先进,但其盈利能力和成长速度可能未能达到Alphabet对“其他赌注”项目设定的标准。
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型: 虽然Spot等机器人已经开始有客户购买用于特定场景(如工业巡检、安防等),但其定价、销售量以及能否形成可观的营收,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对于一个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硬件公司,Alphabet可能认为其商业模式的盈利潜力不足以支撑其长期发展。

2. 整合与协同效应的困难:

与现有Alphabet业务的协同效应有限: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技术,虽然可能受益于Alphabet在AI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但其核心价值和应用场景似乎难以与Alphabet现有的主要业务(如搜索、广告、云服务)产生直接的、显著的协同效应。例如,Alphabet的AI研究更多地用于优化软件和服务,而波士顿动力的AI则更多地服务于物理世界的交互和运动。
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 谷歌和波士顿动力在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上可能存在差异。谷歌更偏向于快速迭代、软件驱动的创新,而波士顿动力则需要深厚的工程底蕴和对物理世界细致入微的理解。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整合过程中出现摩擦和效率低下。
Alphabet内部资源分配的优先级: Alphabet拥有众多前沿科技项目,资源是有限的。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更有潜力实现商业化的项目是必然的选择。波士顿动力可能在Alphabet的内部资源分配中,其优先级不如其他更具潜力的项目。

3. 法律和监管方面的考量(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影响):

军用领域的敏感性: 波士顿动力的一些机器人技术,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尽管波士顿动力一直强调其民用定位。然而,对于一家以全球消费者和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公司,涉足可能引起争议的军事应用领域,可能会带来法律、监管和公关方面的风险。出售给一家更专注于国防或工业应用的公司,可以规避这些潜在问题。
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 在出售过程中,Alphabet可以确保其在波士顿动力期间积累的先进机器人技术得到妥善的利用,并可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回报或合作机会。

4. 市场和投资环境的变化:

机器人市场的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市场逐渐成熟,投资界对机器人技术公司的兴趣增加。这使得波士顿动力能够吸引到更适合其发展的战略投资者或买家,而不是依赖于Alphabet的内部资源。
Alphabet的投资组合管理: 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Alphabet会定期评估其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和战略调整来优化资源配置。出售非核心业务以专注于更具潜力的领域是常见的做法。

谷歌(Alphabet)出售波士顿动力的具体历程:

2013年: Alphabet(当时还是Google)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从一家国防承包商QinetiQ手中收购了波士顿动力。
2017年: 尽管Alphabet一直表示对波士顿动力有长期投入,但有报道称Alphabet正在寻求出售波士顿动力,原因包括商业化进展缓慢以及与Alphabet其他业务的协同效应有限。
2019年: 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宣布以未披露的金额收购波士顿动力。
2020年: 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宣布以约11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波士顿动力的多数股权。

总结来说, 谷歌出售波士顿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波士顿动力在商业化道路上遇到的长期挑战和盈利模式的不确定性,与Alphabet以软件和服务为主、追求快速规模化盈利的商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波士顿动力的技术难以与Alphabet现有业务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其在Alphabet内部的战略优先级可能不如其他项目。
Alphabet希望专注于更能带来稳定现金流和快速增长的核心业务,并优化其投资组合。

出售波士顿动力并非是对其技术能力的否定,而是Alphabet在战略和商业化考量下做出的一个理性决策。将波士顿动力转交给更专注于硬件制造、工业应用和机器人领域投资的买家,可能更有利于波士顿动力自身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波士顿动力赚不到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能盈利。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看起来性能逆天。可是其硬件用的是液压系统和3D打印的金属骨骼(从而把液压管路放在骨骼内)。这个技术带来的结果是执行机构响应速度非常快、惯量小、功率密度/扭矩密度高。所以能够在这套硬件基础上做出来非常极致的控制算法和炫酷的最终效果。可是,问题在于,这套硬件极为昂贵,维修维护非常困难。可靠性不高。所以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任何实用的可能性。

波士顿动力给美国陆军做过一个型号。美国陆军就嫌不好用,最后也没采购。后来还有一个电机驱动的型号,也缺乏市场。在市内通行,两足、四足的效率远不如轮式机器人。两足、四足机器人必须是针对特殊地形才需要的。特殊地形特殊任务又有严峻的续航、环境耐受、可维护性的要求。

对于谷歌来说,大投入没问题,但起码要听个响。波士顿动力这种,是砸了一堆钱,最后只能在展会上吸引眼球,给学术界一些研究平台,看不到形成大卖产品的可能性。当年美国还有个Willow Garage,也是类似的调调,那个公司更是群星荟萃,但最后因为赚不到钱而倒闭了。

所以我一向觉得,波士顿动力这样的公司,虽然他们技术的高度值得敬仰,但作为一个公司而言并不是个好公司。

——————————————————————

至于有人说,自动驾驶车辆不是也没开始赚钱吗?为什么没有卖掉?

因为自动驾驶车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能大赚特赚的呀。一旦技术成熟,立刻就是革命性的商业变革。而且自动驾驶车辆还是要给重要的网络入口。都不用驾驶了,乘客在车里做什么呢?看电影啊、视频啊、打游戏啊、上网娱乐呀。这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网络接入点。

而双足、四足机器人呢?就算技术成熟了又能如何?有多少任务一定是需要双足、四足机器人来完成的呢?为何不能使用更廉价、可靠性更高的轮式或者履带式机器人?所以无论如何双足、四足机器人的市场都是及其狭小的,这么大的研发投入,最后恐怕赚不到钱。

user avatar

因为:波士顿动力其实实质是一家军工企业。

评论里一些朋友也提到,波士顿动力在招聘时,对于应聘者身份背景的要求,比美国一些传统的大型军工企业还要严格。

关于机器人本身,从谷歌那里接盘的软银,相信掌握的信息比很多人更多。

——

我认为不仅仅是能否赚钱的原因,因为 Google 不赚钱的项目并不少,不会简单以波士顿动力这个项目现在是否赚钱来衡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波士顿动力之后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军用,和军方关系密切,而 Google 现在在这个方面非常敏感。大家都知道,Google 内部员工因为军用项目有过抗议(现在依然),而 Google 本身的全球布局,和军方关系过于密切也会产生额外问题。在内部、外部环境当中,类似的事情,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矛盾。

很多人误以为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是面向民用的(因为他们展示的 Demo 看起来都挺好玩),所以觉得没法市场化、商业化,觉得消费者不需要这些,找不到应用场景。其实你把它们理解为杀人机器,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其实从机器人到人工智能,军用都是一大领域,而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会是巨大的。

你以为机器狗就是运运货物:

其实很可能以后会是这样:

(图片来源网上)

很多项目很可能不为人知,就像美国当年的黑鸟是多年后才意外曝光。

之前有一部短片,讲工程师创造的微型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可以隐蔽,也可以如蝗虫一般铺天盖地,里面装了炸药,攻击力非常强。想象一下,全世界得各个角落,你都可能遇到蜜蜂大小的、会飞行的、威力惊人的、智能的炸弹,这是什么景象?其实这只是和概念视频,目的是告诉大家,没有节制的使用新技术开发武器,会是什么样。这是一个科技的伦理问题。

从机器狗到后空翻的机器人,觉得它们在搬箱子、运货物的场景下没用?它们的场景,很可能根本不是这些,而是被设定为装上武器,今天觉得华而不实的那些,有一天会发现原来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现在仍然不够成熟,但一旦突破,如同人工智能的奇点一样,这样的应用可能会出人意料。

甚至波士顿动力是不是真不赚钱,并不好说,很多军方项目是长期保密的,你不可能知道他们有哪些单子。

只是长期来说,这对于人类社会,未必是好事。

如果在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回望现在,也许会发现有很多对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现在就正在发生着、酝酿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