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波士顿动力赚不到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能盈利。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看起来性能逆天。可是其硬件用的是液压系统和3D打印的金属骨骼(从而把液压管路放在骨骼内)。这个技术带来的结果是执行机构响应速度非常快、惯量小、功率密度/扭矩密度高。所以能够在这套硬件基础上做出来非常极致的控制算法和炫酷的最终效果。可是,问题在于,这套硬件极为昂贵,维修维护非常困难。可靠性不高。所以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任何实用的可能性。
波士顿动力给美国陆军做过一个型号。美国陆军就嫌不好用,最后也没采购。后来还有一个电机驱动的型号,也缺乏市场。在市内通行,两足、四足的效率远不如轮式机器人。两足、四足机器人必须是针对特殊地形才需要的。特殊地形特殊任务又有严峻的续航、环境耐受、可维护性的要求。
对于谷歌来说,大投入没问题,但起码要听个响。波士顿动力这种,是砸了一堆钱,最后只能在展会上吸引眼球,给学术界一些研究平台,看不到形成大卖产品的可能性。当年美国还有个Willow Garage,也是类似的调调,那个公司更是群星荟萃,但最后因为赚不到钱而倒闭了。
所以我一向觉得,波士顿动力这样的公司,虽然他们技术的高度值得敬仰,但作为一个公司而言并不是个好公司。
——————————————————————
至于有人说,自动驾驶车辆不是也没开始赚钱吗?为什么没有卖掉?
因为自动驾驶车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能大赚特赚的呀。一旦技术成熟,立刻就是革命性的商业变革。而且自动驾驶车辆还是要给重要的网络入口。都不用驾驶了,乘客在车里做什么呢?看电影啊、视频啊、打游戏啊、上网娱乐呀。这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网络接入点。
而双足、四足机器人呢?就算技术成熟了又能如何?有多少任务一定是需要双足、四足机器人来完成的呢?为何不能使用更廉价、可靠性更高的轮式或者履带式机器人?所以无论如何双足、四足机器人的市场都是及其狭小的,这么大的研发投入,最后恐怕赚不到钱。
因为:波士顿动力其实实质是一家军工企业。
评论里一些朋友也提到,波士顿动力在招聘时,对于应聘者身份背景的要求,比美国一些传统的大型军工企业还要严格。
关于机器人本身,从谷歌那里接盘的软银,相信掌握的信息比很多人更多。
——
我认为不仅仅是能否赚钱的原因,因为 Google 不赚钱的项目并不少,不会简单以波士顿动力这个项目现在是否赚钱来衡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波士顿动力之后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军用,和军方关系密切,而 Google 现在在这个方面非常敏感。大家都知道,Google 内部员工因为军用项目有过抗议(现在依然),而 Google 本身的全球布局,和军方关系过于密切也会产生额外问题。在内部、外部环境当中,类似的事情,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矛盾。
很多人误以为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是面向民用的(因为他们展示的 Demo 看起来都挺好玩),所以觉得没法市场化、商业化,觉得消费者不需要这些,找不到应用场景。其实你把它们理解为杀人机器,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其实从机器人到人工智能,军用都是一大领域,而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会是巨大的。
你以为机器狗就是运运货物:
其实很可能以后会是这样:
(图片来源网上)
很多项目很可能不为人知,就像美国当年的黑鸟是多年后才意外曝光。
之前有一部短片,讲工程师创造的微型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可以隐蔽,也可以如蝗虫一般铺天盖地,里面装了炸药,攻击力非常强。想象一下,全世界得各个角落,你都可能遇到蜜蜂大小的、会飞行的、威力惊人的、智能的炸弹,这是什么景象?其实这只是和概念视频,目的是告诉大家,没有节制的使用新技术开发武器,会是什么样。这是一个科技的伦理问题。
从机器狗到后空翻的机器人,觉得它们在搬箱子、运货物的场景下没用?它们的场景,很可能根本不是这些,而是被设定为装上武器,今天觉得华而不实的那些,有一天会发现原来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现在仍然不够成熟,但一旦突破,如同人工智能的奇点一样,这样的应用可能会出人意料。
甚至波士顿动力是不是真不赚钱,并不好说,很多军方项目是长期保密的,你不可能知道他们有哪些单子。
只是长期来说,这对于人类社会,未必是好事。
如果在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回望现在,也许会发现有很多对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现在就正在发生着、酝酿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