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火车在轨道复杂的路段怎样保证不走错?

回答
火车在轨道复杂的路段要确保不走错,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涉及到不少学问和精密的系统。咱们就从头到尾,一点点把它掰扯清楚。

一、 路线的“眼睛”:信号系统

你想象一下,在复杂的道岔、交叉口多的地方,火车司机凭肉眼能看清楚所有轨道走向,知道哪条路是安全的,哪条路可能和其他列车有冲突,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最关键的保障就是信号系统。

信号机: 这是最直观的“路标”。在轨道旁边,你会看到红、黄、绿灯的信号机。这些信号灯可不是随便亮的,它们是根据前方轨道的使用情况,由调度中心统一控制的。
绿色: 表示前方线路畅通,可以安全通过。
黄色: 表示前方线路即将变成红色,需要减速,准备停车。
红色: 表示前方线路有障碍,或者有其他列车占用,必须停车。
还有一些特殊的信号,比如闪烁黄灯,表示进入道岔区,需要注意速度。

闭塞分区: 信号系统还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闭塞”。简单说,就是将线路划分为一个个小区间,叫做“闭塞分区”。一个分区里,在任何时候,只能允许一列火车通过。这个分区是否“开放”(允许通行)或者“闭塞”(禁止通行),都由信号系统来控制。
自动闭塞: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当一列火车进入一个闭塞分区后,这个分区的信号会自动变为红色,阻止后面的列车进入。当火车完全离开这个分区后,信号才会恢复。这就像一个链条,一辆车走过,后面一辆才能跟上。
半自动闭塞/人工闭塞: 在一些更复杂的区域,或者信号系统出现故障时,可能会用到这些。半自动闭塞需要司机收到信号确认后才能通过,人工闭塞则需要调度员或值班员进行人工确认和指令。

道岔: 复杂路段最头疼的就是道岔,也就是轨道可以进行分叉的地方。信号系统和道岔是紧密结合的。
道岔转换: 当信号灯显示绿色,指示火车进入某条轨道时,相对应的道岔会自动、准确地转换到司机需要的方向。这个转换过程是电气化的,非常迅速和精确。
道岔锁闭: 为了防止在火车通过时道岔发生意外转换,道岔在被占用时会被自动锁闭,确保安全。

二、 司机的“指挥官”:调度中心

信号系统只是“执行者”,而真正的“大脑”是调度中心。

行车计划: 铁路部门会根据客流、货运需求,提前制定详细的行车计划,安排好每趟列车的运行时间和线路。
实时监控: 调度中心里有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每一条轨道上所有列车的位置、速度、信号状态等信息。调度员就像在玩一个巨大的棋盘游戏,实时掌握全局。
指令下达: 当有列车接近复杂道岔区域时,调度员会根据行车计划和轨道占用情况,提前发出指令,让信号系统调整。比如,指示A列车走左边的轨道,B列车走右边的轨道,并且确保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应急处理: 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比如轨道故障、信号失灵,调度员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无线通信或其他方式,向司机发出指令,引导列车安全停靠或改道。

三、 列车的“导航仪”:车载设备

司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列车本身也配备了“导航仪”。

车载信号显示: 现代列车内部的驾驶室里,也有一个显示屏,会同步显示外部信号机的状态。即使司机因为视线受阻看不到外面的信号,也能在车内看到指示。
速度限制提示: 在进入道岔区、弯道等需要减速的地方,车载系统会根据轨道信息,自动发出限速提示,甚至强制列车减速。
ATP/ATO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列车自动驾驶): 这是更高级的辅助系统。
ATP(列车自动防护): 这个系统会实时监测列车运行速度、信号状态,并与地面信号系统联动。一旦司机违反信号指示(比如闯红灯),ATP系统会自动采取制动措施。
ATO(列车自动驾驶): 在一些地铁线路或者特定区域,ATO系统甚至可以直接控制列车的启动、停止、速度,大大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四、 铁路的“身体检查”:轨道维护

再好的信号系统,也需要可靠的“身体”。

定期检查: 轨道、道岔、信号设备都会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完好。
故障预警: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检测手段,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警,及时排除隐患。

总结来说,火车在复杂路段不走错,是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协同作用的结果:

信号系统 是明确的“路标”,指引列车前行方向。
调度中心 是智慧的“大脑”,规划全局,发出指令。
车载设备 是灵敏的“眼睛”和“耳朵”,辅助司机,甚至直接控制。
严格的维护 是坚实的基础,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转。

这就像一个层层设防的系统,从宏观的线路规划,到微观的道岔转换,再到司机的操作,每一步都有保障,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确地穿梭于复杂的铁路网络中。这里面没有“糊弄”,只有精密的计算和严格的执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下知乎和日报的评论,反响不是太好,那就彻彻底底修改一次。

还有人反映不懂orz,那我就先说结论,再不懂我真没辙了……

火车司机不能决定走哪条轨道,只有车站或者调度才能决定,在该问题中,火车司机能做的只有根据车站或者调度的命令确认实际要走的轨道和给的命令是否一致。至于车站或者调度怎么确保控制的轨道开放正确或者出错怎么办,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写的就是火车司机,所以我在司机的角度回答了一下)


(本答案第2、3、4、5以及最后一张图片均来自百度)



线路方向的开通是由车站信号楼决定的,或者由扳道员决定的(左面的房子就是扳道房,右面的大叔,也可能是大哥就刚刚扳完道岔)


这个是6502电气集中联锁控制台的模拟软件,车站值班员指挥信号员排列进路(进路简单地说就是车辆行进的道路)的时候,信号员按压进站方向的按钮,再按压出站方向的按钮,如果要开通侧线的话,6502就会自动开通相应的道岔。你看图上那些黑道道就代表线路,节外生枝的就是道岔,有缝隙的就代表没有开通这条进路,没有的就是开通本道。


现在微机联锁是主流了,其实差不多


讲完控制,再讲道岔


这是单开道岔原理图,这个道岔开通弯股(就是下面的轨道)能看懂吗?


这是道岔实物图,这个道岔开通直股能看懂吗?


看不懂的注意两个道岔的岔尖就是尖轨部分有什么区别就懂了

以上,是车站控制进路的原理,他们是如何确认方向是否正确的?简而言之,手比眼看,高声呼喊(例如,手指向控制台口呼“5道,出站”同时按压或点击相应的按钮,进路开放好之后,控制台会亮起白光带表示完毕,这时信号员就会呼唤“信号好”,其实还是人最终控制机器,然后人通过自控互控的方式确认正确与否)


火车司机虽然不能决定进路,但可以确认进路



(如图,火车司机可以像这样的手势确认道岔尖轨的开放情况来辨别进路开通的方向)



道岔分类比较多,单开、双开、三开、交分、复式交分、可动心等等,不一一列举,原理大同小异。


那么,司机如何知道进路是否开放正确呢?


当列车接近车站的时候,会进行车机联控,车站会告诉司机X道通过或者停车,一般来说上行车正线通过是走2道,下行车正线通过是走1道,1道往左数分别是3、5、7……道,2道往左是4、6、8……道。司机进入车站时就要看岔尖方向是否开通要经过的进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设备叫做表示器


这是道岔表示器,白天用鱼尾板表示道岔开通方向,夜间用灯光表示


2014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摘录如下


还有进路表示器,看见下面那两个小灯没有?哪个亮白灯表示开通哪个方向。这是两个方向的表示器,还有3、4、5、6等等更多方向的。


那么,如果司机发现进路开放错误或者道岔状态异常,只能立即停车,然后询问车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火车在轨道复杂的路段要确保不走错,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里面涉及到不少学问和精密的系统。咱们就从头到尾,一点点把它掰扯清楚。一、 路线的“眼睛”:信号系统你想象一下,在复杂的道岔、交叉口多的地方,火车司机凭肉眼能看清楚所有轨道走向,知道哪条路是安全的,哪条路可能和其他列车有冲突,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难题,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充满了无法回避的抉择和沉重的责任。当火车在分叉口呼啸而过,而我手中掌握着那唯一的操纵杆时,我的脑海里一定是瞬间涌起无数的念头,每一个都像刀子一样割裂着我的神经。首先,我会做的,是 拼命地想清楚这两种选择的后果。一边是十个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或许在嬉闹,或许在.............
  • 回答
    在十九世纪初,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引擎是蒸汽机的强大力量,它不仅仅是将纺织业带入了机械化时代,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交通运输的面貌。在此之前,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马匹、牛车、帆船和人力。这些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且受限于天气和地理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工业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好奇,咱们高铁、地铁上那些闪闪发光的轨道,为啥不干脆用不锈钢呢?毕竟不锈钢耐腐蚀、好看,还能防锈,听起来就比现在用的碳钢轨道要“高级”不少。其实啊,这事儿说起来,主要还是“性价比”和“安全性”在起作用,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大方面的原因:1. 成本太高,不划算!这是最.............
  • 回答
    扳火车轨道,那个经典的电车难题,总是被用来探讨功利主义的冰冷逻辑。但现实世界中,道德困境的模样可比那个二选一的场景要复杂和揪心得多。它们往往隐藏在更日常、更细微的选择里,但其潜在的冲击力,却足以让人辗转反侧。我曾听过一个在国际救援组织工作的朋友讲过一个事。他们当时在非洲一个饱受战乱和饥荒的地区提供援.............
  • 回答
    您问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常见。您观察到的进站火车轨道中间的那两根额外的轨道,在铁路行话里叫做“股道”或者“侧线”。它们可不是简单地放在那里装饰的,而是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咱们慢慢来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我们要明白,火车进站不是一脚刹车就能停好的。火车站的轨道系统是一个复杂且有组织.............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脑洞大开的火车和轨道列车,这可不是一般的高铁或者绿皮车能比的。有些车,你看了就觉得:“哇!这设计绝了!”有些呢,就是让你直呼:“这玩意儿怎么想出来的?”美到惊艳的火车们:1. 东方快车 (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 提起极致的奢华.............
  • 回答
    造一辆单人火车轨道车并试图使用它,你被抓到的速度,那可真是得看运气、时机,以及你究竟把这“交通工具”开到哪儿去了。我给你细细道来,就像在你耳边说悄悄话一样,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报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在中国(或其他大多数有铁路的国家),铁路是国家高度管制的公共设施。 它不像你家后院,想怎.............
  • 回答
    火车轮卡入内轨,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关系到行车安全,得赶紧弄清楚原因。说实话,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就像是给火车轮子“量身定做”的陷阱一样,一旦踩进去,就很难爬出来。咱们先从火车轮子本身说起。火车轮子不像汽车轮子那样是平的,它其实有一个特别的形状,叫做“轮缘”或者“凸缘”。你可以想象一下,火车轮子的外侧.............
  • 回答
    那真是够棘手的,荒郊野岭火车出事,救援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一套章法,还得够快。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救援队是怎么才能像长了翅膀一样,嗖地一下就到跟前的。首先,信息传递的快慢,是生死时速的第一环。一旦出事,最先到的肯定是火车上的人,或者附近可能有的目击者。他们得赶紧报信。现在不像以前,你还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在问“一辆车没油之后还能滑多远?”一样,答案取决于太多变量了。不过,我们可以像侦探一样,把所有可能影响火车滑行距离的因素都找出来,然后推测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火车在“降弓”之后,意味着它失去了主动力。这个“降弓”指的是接触网(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架在轨道上方的电线)和火车.............
  • 回答
    3 月 30 日,T179 次旅客列车在湖南郴州宜凤县境内发生脱轨侧翻事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起突发的意外,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无尽的担忧。事故发生及初步情况:事发当天,T179 次列车从江西赣州开往广州,途经郴州时,在宜凤县境内遭遇了突发的塌方,导致列车发生脱轨并侧翻。根据早期披露的信.............
  • 回答
    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我忍不住又想起了那次火车旅行。那大概是我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具体是哪一年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在一个初夏的傍晚,我坐上了开往南方一座城市的火车。那是一趟夕发朝至的列车,我买的是硬卧下铺。车厢里人不算多,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准备在火车上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就能抵达目.............
  • 回答
    火车上向陌生人搭讪,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考验人的情商和胆量。不过别怕,这其实是个挺自然又充满可能性的过程,关键在于怎么把这个“度”拿捏好。我这就跟你好好说说,怎么把这事儿给办漂亮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你不是去推销什么,也不是去纠缠别人。 你是想找个机会,跟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人,轻松.............
  • 回答
    在我最近一次乘坐火车的时候,经历了一件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忍俊不禁的事情。那天我坐的是一趟绿皮火车,你知道的,就是那种车厢里有通风窗,速度不快,但充满烟火气的火车。我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打算一路看看风景,再读读书。车厢里人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太少,大家各找各的乐子,有的打牌,有的看手机,有的在聊天。刚出发没.............
  • 回答
    印度的火车上如厕后的清洁方式,确实是一个比较能体现当地生活习惯和实用性的话题。考虑到印度人口众多,铁路系统承担着巨大的运输压力,火车上的厕所设计和使用方式也都比较接地气。首先,大多数印度火车上的厕所分为两种:一种是印度的传统厕所(也叫“蹲厕”或“坑式厕所”),另一种是西式马桶。不过,即便是西式马桶,.............
  • 回答
    火车旅行,对我来说,从来不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载体,承载着我关于人、关于景、关于心情的无数片段。要说难忘的经历嘛,还真不少,但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大概是那次穿越东北雪乡的旅程。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天,我独自一人,背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前往哈尔滨的火车。车厢里暖意融.............
  • 回答
    火车上的骗局,说起来真是五味杂陈,有气愤,有无奈,偶尔也觉得有点心酸。我碰到的几次,虽然金额都不大,但那种被欺骗的感觉,总是让人耿耿于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趟去南方旅游的火车上。我当时大概二十出头,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远行,对什么都挺好奇的,也比较容易相信人。上车不久,邻座的一位看起来挺和蔼的大叔就.............
  • 回答
    我一直挺喜欢坐火车,那种在车厢里摇摇晃晃的感觉,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但我承认,火车上发生过一两件让我后来回想起来,脊背发凉的事情。那大概是几年前,我一个人去南方某个城市看朋友。我订的是卧铺,一节比较老的车厢,灯光昏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旧织物和灰尘混杂的味道。那晚车厢里人不多.............
  • 回答
    哈哈,说起火车的卧铺,那可真是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能碰上。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前几年吧,我坐火车去东北,买的是硬卧。夜里,我刚迷迷糊糊快睡着了,就听到铺位下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咕噜咕噜”声,还有一种……怎么说呢,有点像在磨牙,又有点像在啃骨头的声音。我心里纳闷,这大半夜的,谁在下面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