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就会成为资本家,剥削他人,难道创业这一行为是罪恶的吗?

回答
创业成功后就必然成为“剥削他人”的资本家,这恐怕是一种过于片面且带有强烈道德判断的说法。我们不妨从“创业”和“资本家”这两个词本身,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复杂性来剖析这个问题,看看它究竟是不是“罪恶”。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创业”到底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创办一家企业”这么简单,更深层的意思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怀揣着一个想法,看到一个需求,愿意承担风险,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创造一种新的价值,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提供一种市场认为有用的产品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是那个最先站出来,承担了最大不确定性的人。他们需要有远见,有魄力,有执行力,更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想象一下,一个创业者看到很多人在生活中有个不方便,比如找不到可靠的家政服务,或者买不到新鲜的农产品。他于是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写一份商业计划,找钱,招人,建立平台,协调供需。在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又有多少不眠之夜?又有多少次面对失败的边缘?他并不是凭空变出财富,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社会资源重新整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有效供给”,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那么,“资本家”又是什么?在很多语境下,“资本家”这个词带有负面色彩,被认为是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并从中获取剩余价值的人。而“剥削”则是指,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低于其创造的价值,从而将这部分差额据为己有。

这里面的逻辑链条是:创业成功 → 拥有生产资料 → 雇佣劳动者 → 支付低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工资 → 形成剩余价值 → 成为剥削者。

如果从这个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来看,似乎确实有这么一个发展路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创业行为本身是“罪恶”的。

为什么创业行为本身不是罪恶?

1. 价值创造者: 创业的核心是创造价值。无论是创新的产品、高效的服务,还是解决社会痛点的方案,创业者都在为社会贡献新的东西。在创业的初期,甚至可以说创业者是在用自己的“全部”去换取“可能”的成功,他们承担的风险远大于后来加入的员工。
2. 资源整合者: 创业者将分散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整合起来,形成生产力。他们搭建平台,组织生产,让原本无法实现的事情成为可能。
3. 风险承担者: 创业本身就是一场高风险的冒险。绝大多数的创业都会失败。那些少数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无数的失败和无数的牺牲。将“成功”的创业者简单地归类为“剥削者”,忽视了他们承担的巨大风险和付出的巨大努力。
4. 满足社会需求: 很多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切实地解决了社会上的某个问题,或者满足了人们某种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乔布斯和苹果公司,他们并没有“剥削”消费者,而是提供了一种让人们生活更便利、更有趣的产品,并且人们愿意为此付费。

问题可能出在“如何”成为资本家,以及“如何”使用资本。

将创业成功后的“资本家”与“剥削”直接划等号,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如何”经营企业,以及“如何”对待劳动者。

剥削的定义: 剥削并非意味着劳动者所得与付出完全对等,而是指资本家通过支付低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工资,非法或不道德地侵占了本应属于劳动者的部分。
合法的利润与不道德的剥削: 企业需要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利润是企业承担风险、进行再投资、创新和扩张的动力。然而,当利润的来源是对劳动者进行无休止的压榨,比如超长工时、低于行业标准的工资、恶劣的工作环境,那才真正触及了“剥削”的边界,也可能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
创业者心态的转变: 确实,一些创业者在成功后,可能会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资本和权力,而滋生了贪婪和傲慢,开始过度追求利润,忽视了员工的权益。他们的经营方式,可能从最初的“创造价值”变成了“攫取价值”。这种转变,才是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创业行为本身。
资本家的多样性: 并不是所有拥有生产资料的人都是“剥削者”。有些资本家,他们会积极回馈社会,善待员工,投入研发,推动行业进步。他们可能成为“慈善家”、“创新者”或“社会贡献者”,而不是纯粹的“剥削者”。

为什么会出现“创业成功=剥削”的观点?

1. 社会贫富差距: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将财富的集中归咎于“剥削”。当看到少数创业者积累巨额财富,而许多劳动者生活艰难时,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感。
2. 媒体和社会舆论: 媒体往往倾向于报道那些涉及负面新闻的事件,比如员工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这容易给公众留下“资本家都是剥削者”的刻板印象。
3. 对“剩余价值”的简单化理解: “剩余价值”本身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描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所得报酬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如果简单将其理解为“被偷走的劳动”,就走向了极端。

回到问题的核心:创业是罪恶的吗?

创业行为本身,作为一种创造价值、承担风险、解决需求的行为,绝不是罪恶的。 它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问题在于“成为资本家”后的“行为方式”。 如果创业者在成功后,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他们就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家。反之,如果他们为了追逐极致的利润,不惜践踏劳动者的权益,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是在“剥削”,并且是应该受到谴责和约束的。

将“创业”和“剥削”简单地画上等号,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逻辑。创业是起点,而成功后的经营之道,才是决定这位“资本家”是建设者还是掠夺者的关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而不是将创业本身污名化。

创业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价值,而资本的增值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创造。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被压榨,那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创业”或“资本”本身,而在于“规则”和“人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创业成功后不一定成为资本家。

1929年,亦即民国18年,陕北大旱,颗粒无收。冬天,哀鸿遍野,灾民黑压压地涌向渭河滩。下堡村蛤蟆滩的二茬光棍梁三,收拾得齐整干净,大步流星地在女性灾民群中穿行。梁三年过四十,妻子新丧,大家当然明白他的企图。果不其然,梁三将宝娃子母子二人领进了他的草房院。他抚摸着宝娃子的头,发出了再创家业的豪壮誓言。宝娃至此改姓梁,大号叫梁生宝。梁三是蛤蟆滩上的勤劳农民,其父艰难创业,给他留下了三间正房,为他娶了妻子。然而,他命运不济,牛死妻亡,天灾人祸,接踵而来,连祖上传给的三间房也变卖了,只剩下个空荡荡的草房院。如今,饥荒又给他送来了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男娃,潜藏在心中那不屈不挠的创业希望又升腾了。然而,创业艰难。梁三苦苦劳动十年,光景依然如旧,得到的只是失败和屈辱,以及脖梗上的死肉疙瘩、喉咙里永远咳不完的痰。创业的担子,历史地落到了生宝的肩上。
梁生宝与郭振山的矛盾冲突核心是谁应该主宰蛤蟆滩社会生活的沉浮,掌握蛤蟆滩人生活的方向盘。他俩的矛盾斗争在《创业史》的第一部已经展开,只是居于次要地位,到第二部就上升为主要矛盾。“能人”郭振山在旧社会走街串巷卖瓦罐,有着商人的精明,土改时立了功,外号“轰炸机”。梁生宝与贫雇农互助合作初期,蛤蟆滩很多人私下里“几乎一致的看法是,要是代表主任郭振山出头领导那样一个互助组,也许还有点门路。”在蛤蟆滩人的眼里,“论办事能力,郭振山不在乡支书卢明昌之下”,然而,郭振山这位蛤蟆滩最早的党员,挂着代表主任的牌子,只想享受代表主任的荣誉,却不想承担代表主任为贫雇农生存发展操心的重任。他把富裕户郭世富当成自己的榜样,他给自己制定了五年计划,按人口平均,土地面积赶上郭世富。高增福互助组缺少畜力,想吸收两户中农,托他去做工作,他劝高增福,应该打自个儿过光景的主意。梁生宝垫钱为互助组买新稻种,他却暗中贯彻执行自己的五年计划,私下里投资韩万祥的砖瓦窑,事后还埋怨梁生宝没有给他留新稻种,忘了他这个入党介绍人。梁生宝冒着危险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帮助困难户度春荒,他却埋头改旱地为水田,拼命追赶富裕户郭世富。此后,梁生宝克服各种困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灯塔社,他就搞假的互助联组,与梁生宝对抗。
梁生宝搞牲畜合槽,进行互助合作示范,他就杀猪卖肉,显示互助联组的优越性,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然而,郭振山虽然聪明过人,却目光短浅,始终只看眼前,不知放眼未来。他既爱面子,又捞实惠的精明,不可能长久蒙蔽蛤蟆滩的群众。梁生宝与郭振山的冲突,表面看来是新旧两位代表主任的矛盾,实质是对于代表主任职责的理解的冲突,是把“代表主任”看成公共利益的看守者,底层群众权益的保护者,还是看成捞取个人荣誉的招牌,获取一己私利的通行证。梁生宝把自己当成底层群众的公仆,办任何事情都以公字当先,为底层群众的利益着想。郭振山是一个缺乏公共意识,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不想为底层群众奉献,单想获取公仆的荣誉,到后来,连许家大院最信任他的改霞妈,也对他产生怀疑,才使他认识到,一个普通的庄稼人,只有真心实意为集体谋福利,才能得到底层群众的信任,如果在群众面前玩小聪明,利用共产党员的招牌,一边为自己捞取权势和荣誉,一边又痴迷于发家致富,最终必然失去底层群众的信任,只剩下一个高大的肉身外型。
经过与郭世富和郭振山两位“能人”斗争的洗礼,梁生宝逐渐从蛤蟆滩的社会生活边缘走向中心,逐步占领了蛤蟆滩人改造旧世界、开创新历史的舞台。虽然旧的生存方式及其代表人物绝不愿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尽管他们机关算尽,采用各种手段阻止新生力量的成长,然而,这一切反作用力,只能催生新生势力的代表梁生宝在开拓新生活的道路上愈挫愈勇、不断壮大。进一步来说,新生力量的代表,也只有经历各种艰难打磨,挣脱各种困苦羁绊,才有能力挑得起新事业的大梁。 《创业史》共上、下两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