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原因。
第一,相亲市场中,绝大部分女性以及长辈的默认思维是“男的要主动”;
联系方式男的得主动要→要到了以后男的要主动添加微信→加上微信后得男的先开口打招呼→之后的聊天由男的负责推进话题→线下邀约得男的先提→去哪里、吃什么、怎么安排男的得心里有数→饭后需要男的把姑娘送回家→只要没给出恶意评价,男方长辈通常会说“看上了女孩子就要去追一下”;
此链条中任何不够主动的行为或者语言都会被女方本人、闺蜜、甚至是男方自己的家人解读为“没诚意”。
第二,不对等的地位决定了她们没必要热情。
还是上边这个链条:
“他加了我微信都不找我聊天,pass。”
“他总找我尬聊,情商低,pass。”
“他跟我聊的还行,就是不约我,估计是个海王,pass。”
“约会去哪里、做什么他都没安排,说明这人做事儿没主见没规划,pass。”
“约会他都安排好了,但是没问我的意见,大男子主义,pass。”
“吃完饭都不说送一下我,说明这人不注意细节,pass。”
“吃完饭了他也没再提出约我,我闺蜜说了这种情况就是没看上我,所以pass。”
等等等等。
整个过程堪称甲方给乙方打分。
第三,根本原因是当事人认为做这件事的收益不足以抵偿ta的付出。
大部分女性深谙“上赶着的不是好买卖”的道理,最喜欢做的事儿是“点到为止”——除非碰到实力和价值全方位碾压自己的人,她们是绝对不会上赶子追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学会了话术,对待感觉一般的追求者,用自己“慢热”或者“需要考察”打发过去;
到了碰到“真爱”的时候,一下子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很简单,因为不需要(热情)~
即使今天有些男士开始佛系了,但是相亲市场中大多数女生依然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心态
作为一名前月老,我时常建议女性稍微大胆一些,脱单几率会比较高,
但是实际情况还是非常糟糕,我认为愿意可能由以下几点造成的:
1,社会成长,教育的环境,大多国内女性以矜持唯美,我们有时甚至听说女寝室里会传出:哎呀我好想给他发信息,但是怕自己实在太不矜持了……那种奇怪言论,这种环境下,主动的可谓凤毛麟角
2,成长过程中恋爱信息以及经验的缺失,曾经懵懂的你,想必也有过美好的初恋,后来呢?后来在父母老师与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禁止早恋”四个大字就刻在了你的脑门上…于是今天一个个男生恋爱愣头青,手忙脚乱,女生索性完全被动,就看你发挥;
3,无良营销号的宣传,最早可以追述到QQ空间,什么天涯豆瓣,一个个无脑鸡汤把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年轻的孩子们分辨力又低下,散播开来,成了一个个的悲剧;记得最毒的一句鸡汤就是:女人永远不要主动,再喜欢都不要(后面我忘了);令我诧异的是,今天好些快30岁的人都把这句话当成金句。
4,长辈亲朋,以及不负责的媒人红娘的怂恿嘱咐——男孩子要大气点,主动点,你主动了才能把女孩子哄到手;怎么样,这话是不是听着耳熟,不要怀疑,很多人就是活在旧社会,对女生的嘱咐自然是另外一个反面;
5,互联网的恐慌效应,什么3000万光棍之类的,再不出击你只能孤独终老了;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据说信的人还不少,一个个有理有据的,作为一名月老拍着胸脯告诉你们,我介绍那会,真的是男女一比二,没错一个男士平均配对两位女士……
6,男方市场过度内卷化,而人又都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一位普通的男士用了200%的热情去追求一位女生,不管女生是否接受他,女生对于之后接触的男士都希望是这种热情度,所以当下女生只需冷淡就行了。当你看到特别冷淡的女生,不用怀疑,曾经她的某位追求者特别热情过,现在轮到你表演了……
总结,环境造就人的状态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虽然我们不该一味职责某一方不懂礼仪,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名月老,一名红娘
或者是一位准备给晚辈介绍对象的长辈,
我建议千万不要用你们那些旧的经验去套现在的年轻人,除非……
你想看他上蹿下跳像个小丑的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