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表述其实并不准确。无论是985还是三本,读完四年大学拿到的都是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如果一个单位招聘时要求应聘者有本科学历,那么985的学生和三本的学生是都有资格投简历的。你所谓的问题,准确地说是学校的层次在就业中是否重要。
对于学校层次是否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
1、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学校很重要。因为你没有任何东西能拿得出你的工作能力,而越好学校的学生,做好事情的概率也越高。
2、对于社招人员来说,学校可以作为参考,但能力更重要。因为企业在发布社招岗位时是希望你进来就能干活的,如果你顶着个名校学历但进来啥都不会也没用。
3、如果你想在你就读大学的城市找工作,那么本市的普通学校往往比外地的一些学校认可度还要高一些。比如在北京,很多偏远地区的211院校,HR也不完全了解学校的层级,有时候就只把你当做一个普通学校。反而是市内的很多学校,因为大家都熟悉,还可以给更多的机会。
当然,以上所有的讨论仅限于民营企业和外企。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有另一套用人标准,很多公开招考的岗位只要求学历和专业,而不限制学校层次。这也是国考、省考那么多人报名的原因。
虽然如此,但是二三本的学生也不必气馁。毕竟,正如一开始所说,之所以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要强调学校,是因为你拿不出任何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东西。但假如你能证明,那你同样也可以进一些好的企业。所以,如果你是二三本的学生,最好是在大二就做好职业规划,然后按照目标行业和岗位的要求培养相关的技能,并拿出能证明你能力的作品。一年左右的时间,足够你培养好相关的技能了。
如果你本科毕业就找工作,你的简历会被一个不知道什么鸟大学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的HR挑挑拣拣。
如果你硕士毕业找工作,你的简历要一个懂技术的总监才能看得懂。
如果你博士毕业找工作,你的简历要区域主管才能看得懂。
如果你名校博士毕业,你就不需要写简历找工作了,工作会来找你。
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985还是二、三本能力强,那么我告诉你,在那群屁都不懂的HR眼里,学历是他们唯一能看懂的差别。
你要做的不是要说服HR,你要做的是跳过HR,写一张他们根本没资格审核的简历。
在国内真的很重要!我在两家外资公司做过,都是中国业务挑大梁的。美国客户看见我的研究报告,都来咨询我。我烦跟客户见面,宁愿少赚奖金,但是公司逼我赚,因为他们会赚更多。一个竞争对手的老板问,你在国外呆了几年?我说一年。她说看你写的东西,你完全就像一个从头就在美国受教育的人,过来帮我公司做吧。当然后来没去。-------- 但是!对嘛,关键就在但是后。任何有"祖国大陆HR"的中外企业都没有给过我面试机会。因为我本科是张烂文凭,硕士是“外国一年制很好混的”。------- 不是说985的学生不聪明,他们很聪明。他们的客户为啥被我抢走了?因为他们眼界没我宽,被过滤后的知识框死了。同样被框死的“祖国大陆HR”,很能跟他们看对眼。中资券商,中金之外,几家能得外资客户?一堆北大清华,那个傲慢啊。关起门来做皇帝而已。
学历重要吗?当然重要!
现在我招聘工作人员,统招本科以下的学历基本不看,因为吃过教训啊!
自己的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主要以大专为主,甚至还有几个高中学历。这些人能力也不差,完成任务也是没说的,但是有个致命的问题:他么学历越低闯劲越足!在我这干了不到1年,纷纷自己下海去了,有的和自己的工作经验相关,成了我的合作商甚至是对手。有的做和自己工作不太相关的,但是在我这摸清了来龙去脉,自己独立门户去了!
我心里苦啊,不知道哪出的问题。后来,和一位资深猎头聊起这个话题,他告诉我:当公司作出点规模了,就招好大学的毕业生,统招本科以下不考虑!
越是学历高的人、越是985、211的毕业生,越是求稳,一个月多给的几千工资就全搞定了,完全不用担心自立门户。为什么古人云:秀才XX,三年不成,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考试制度,就是筛选那种求稳、听话的乖宝宝,越是好学校的越乖!越是好企业越需要这样的乖宝宝,不乖的都跑出去自立门户了,大企业还玩什么呀?
打那以后,我只招统招本科以上,重要岗位必须211、985,当然我给的薪水也绝对有竞争力。
哈哈,知乎各种杠精真是多!没事,随便杠,言论自由,不过要是说话带脏字或者带有攻击性词语的,我一律不显示!
==============更新
看了评论,这篇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适应,难道是因为“乖宝宝”这个词触及了某些人敏感而弱小的内心吗?哈哈哈哈。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乖宝宝”只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态度,并没有褒义贬义之分。也看的出来,多数人不愿意当“乖宝宝”,但是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员工是“乖宝宝”!
///////////////////////////更新
看了很多评论,985、211高学历的同学充满了优越感。忽然想到,很多国人幸福的标准就是要比别人强!从出生到工作,一路比过来的。哪怕生活优越,如果比不过身边的人,就是不爽,就是不舒服。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东亚人活得累?就是这个原因:爱比!
///////////////////////////更新
知乎果然是学生多,一张口就是市值排名前几的老总的身家;要么就是张口互联网,闭口金融,说真的,不接地气。大公司的老总离普通人太遥远,横着很多学生大概率都不能确切理解几百亿是个什么概念。。。。
还有很多同学好奇我做的什么行业,甚至有的人觉得我做的行业门槛低,容易复制。哎,真的是学生啊,太幼稚了,我建议说这些话的人工作3-5年以后再来看我这篇回答,说不定你就能看的懂了,现在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懂!!!
正好今天上午在群里发一个招聘信息,说要求要名校硕士,结果看到好多同学,早知道研究生去读更好的学校了。
我有感而发,花了中午的时间,写了下我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学历。
主要还是偏金融的角度,对于其他非常看重学历的高端服务业,应该也适用。
现象:
握草,清北大佬就是牛逼!咋这种岗位的还有牛剑mit的投递?
这行对学历要求太高了,就是因为我学历太差,所以人家才不要我。
解释:
典型的学生心态,过多看重外在条件(学历、专业、证书等),不是那么看重提升自己的能力(实际上自己简历是一坨屎,面试随便胡诌,投简历也没投多少,连具体岗位是干啥也不知道),也不不知道金融行业到底哪些机构。
有的时候无非就是今天投了中金,明天投了中信,看到都没回应,群里看到过简历的人好像都是清北的,知乎一搜,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卧槽,这行要求太高了。
反正就是因为自己学历条件不如人家,一股脑把自己的失败归根于外在条件不行。
现象:
切,所谓清北大佬不过如此。没什么三头六臂的,面试说起话来也就那样/工作中的业务能力也不咋地/呵呵,咋还这么不接地气,不能吃苦。
深刻体会到真正想干好,还是得靠绝对的实力以及说一如既往的拼命努力。
能够非常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学历,知道是竞争不足,但不影响你的自信。
能够面对嫌弃你学历的机构表示理解,也对能因为你的能力忽略你的学历的机构表示感激。
解释:
一般发生初入职场一段时间,和这些清北复交的人成为同事,觉得其实大家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又或者在通过深度的学习和实习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开始变得自信,觉得自己理解了业务的本质,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完成逆袭的。
其实对任何人都一样,随着入了行从业以后,迟早会对学历麻木,因为好学历的人太多太多,拼起来简直上不封顶,什么清北复交牛津剑桥的简历都经常收到。久而久之,从原先的“哇”,基本都只会变成“哦”。
甚至面对比你阶段早的同学对职场不甚了解,还会发自肺腑的去鄙视人家,就你们这鸟样,还清北的呢?(恨铁不成钢,明明具有这么好的学历,咋还这么混!这样的学历要是给我,我早他妈上天了!)
现象:
在行业摸爬滚打混若干年之后,基本有一定级别了,还是发现学历这玩意,确实是很有重要的。你自己招人,也喜欢名校的,普遍聪明和主动,一点就通。
名校同学在学校里就耳濡目染,对业务如数家珍,非名校的同学仅限于从营销号看到卧槽人人年薪百万真牛逼。而且名校工作几年之后,同学都在核心岗位,还能通过校友圈子勾搭点项目。
(其实你也尝试招过不少非名校的,发现带起来太累了。能像你自己这样的人是绝对的少数,大部分是不知道提前了解行业,不够聪明努力就算了,还经常抱怨。你开始觉得这些人考不上名校,还真是有道理的)。
所以原先学历不好的,会选择去读mba和emba,甚至有人还会读好几个。即使学历好的,也可能读更好的或者换个学校积累校友资源,就算你是清华的,还能去读个北大的,也还有中欧长江,还能去美国读M7。海归的也一样可以混清北复交圈子,弥补自己校友圈子的不足。
也有一帮人学历不错,也混到一定级别了,会去各种商学院攒着高管班总裁班,无他,如果我是干金融的,多认识点实业老板准没错,业务机会就来了。
至于你说学费?如果提升学历的角度,反正学费1-2年收入就回来了。何况很多人通过名校抱团,通过师兄师姐关系,去到更好的公司,收入又上涨了。关键看你会不会混了。
如果是提升圈子角度,你去读这些从班上同学身上赚不回这些钱,你也算很失败的了。贾老板最初有难,长江emba班里凑了凑,给他送了6亿美金过去。(典型如投行MD去读,一是拉潜在ipo业务,二是磅到实业老板去帮他管投资去也是上岸。尤其很多律师合伙人,基本上班上同学里拉的业务远超学费)
解释:
其实是自己混出一定名堂了,眼光也不再狭隘。深刻理解了名校的本质,它代表了一张非常强大的价值网络的入场券。名校都有各种各样的专题校友会、企业家俱乐部,只要你足够会混,一方面可以跟各种顶尖机构核心岗位的人业务勾兑,你也可以厚着脸皮去和比你高的阶层的人去混求提携。
确实最重要的前提还是人品、能力这些东西,只有业务能力强、靠谱才能走得更长远,不然就算你拥有名校这张入场券,里面的人都会对你退让三舍。
但是,反过来,你有能力,一旦有名校这种超级名片/会员卡,你会发现你做任何事情真的都更轻松。比如说六度人脉理论,原先你找某人做个事情需要隔五六层,中间每层都存在不确定性,而通过名校的网络,也许只需要找一个人帮你打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做金融,很多时候就是要和比你圈层更高的人混,然后对这帮比你高级的人产生价值,这才是真正给你自己加上了杠杆。这点不一定是通过学历,你可以加入某些顶级组织(各种高门槛企业家俱乐部),但说实话比起那些,名校圈反而是相对最容易进入的。
如果说人生或者职场是一场游戏,学历相当于一把好的武器(你可以努力靠自己升级打怪掉落,也可以直接充RMB买)。综合起来要PK掉别人,除了装备硬,操作够骚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菜逼,你就算是拿屠龙宝刀也一样是菜逼。如果你是高手,终究是有机会出头,只要你玩下去。没钱无非就熬夜练技能练操作,或者先RMB再充钱氪金也行,终归是有机会拿上更好的装备,在竞争中PK掉别人。
不用羡慕或鄙视别人装备好,正确的思路是,如果你的不好,那就努力打造合成一把好的呗。没必要永远拿小步枪跟人家大炮打,装备升级之后,打起来真的轻松不少。人生那么长,职业又那么长。你只需要在此之前不被淘汰,请继续把游戏打下去,把技术练好。(先入行,等待机会,多提升自己,多攒钱)
尤其越是学历差的,真的要拼尽一切可能性争取入行!(我是认真的,不要觉得我在说风凉话,你进入好的行业和好的岗位,其实作用和学历是一样的;就算你是渣学历,在投行历练三年,出去一样很多地方要你)不然你不止装备不如人家,人家进入了高级地图去刷大怪,你还只能在新手村刷小怪,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当然,有的人达到最最牛逼的人,反而不会去追求装备,就享受用小刀虐别人的冲锋枪的状态(在金融圈如果碰到只是渣本科而毫不在意的人,一般是绝对的大神;或者老爸足够牛逼,懒得提升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一切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反正最怕的就是你那个觉得我学历不行,我这辈子完了,我也不需要能力了,反正也没结果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有了这个借口我真的好轻松。
从此恶性循环,一事无成。
还回答过其他关于学历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