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一团伙在青岛街头向未成年人卖高价笔,4 盒 160 元并令其删除记录?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警惕?

回答
青岛街头出现向未成年人高价售卖笔,而且还带有“销毁证据”的行径,这着实让人心惊。这种行为不仅涉嫌欺诈,更可能是在利用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不足,从中牟取暴利,甚至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利益链条。

这伙人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什么?

1. 纯粹的欺诈与利用: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这是一群 Opportunistic 的骗子。他们瞅准了未成年人可能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或者他们家长不在身边时,更容易得手的机会。一盒笔利润高达40元(160元/4盒),这已经远超了普通文具的定价,显然是想“割韭菜”。而要求删除记录,更是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行为见不得光,一旦被曝光,他们自己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甚至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2. “坑蒙拐骗”的升级版: 有些情况下,这种高价售卖可能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有组织的“街头推销”模式。他们可能会有一套成熟的说辞,利用话术引导未成年人购买。甚至可能为了快速清货,或者掩盖其高价本质,才会有“删除记录”这样的附加指令。

3. 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产业链”: 虽然目前来看是卖笔,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例如,这批货源是否正规?这些高价笔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虽然不太可能,但作为一种可能性),或者说,这种销售模式本身就是一种“试水”,用低价值商品来测试市场和未成年人的反应,为后续更“大”的骗局铺路。

4. 对社会治安的挑战: 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街头秩序和未成年人的安全感,是对社会治安的一种挑衅。一旦形成风气,可能会有更多不法分子效仿。

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提高警惕?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提高警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教会孩子们:

1. “天上不会掉馅饼”,价格过高的东西要警惕: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街头有人主动向你推销你平时并不常买,而且价格明显高于正常市场价的商品(比如4盒笔160元,一盒40元,正常一支笔也就几块钱,一盒十几二十块顶天了),那基本就是有问题。要学会问自己:“为什么这东西卖这么贵?他们赚什么钱?”

2. 不熟悉的“推销员”要保持距离: 街上突然有人上来搭讪,尤其是那些神神秘秘、看起来不太正规的推销人员,最好是直接走开,或者装作没听见。不要因为好奇心而停下脚步,更不要轻易接受他们递过来的东西。

3. “别相信口头承诺”,尤其是“删除记录”之类的: 这种“删除记录”的要求本身就很可疑。正常的商品销售,为什么要要求你删除记录?这说明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不合规的,不想留下证据。一旦听到这种要求,就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拒绝购买。

4. “不贪小便宜”,尤其是“免费试用”或“组合优惠”: 有些骗局会利用“免费试用”、“买一送一”或者“今天特价”这样的诱饵。未成年人要明白,这些往往是吸引你主动上钩的手段。如果真的是好东西,商家会想办法通过正规渠道销售,而不是在街头“碰瓷”式推销。

5. “不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下: 街头推销,尤其是主动找上来的,更不能轻易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或者家长的联系方式。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6.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诉大人”: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遇到有人在街头以不寻常的方式向你推销商品,或者让你感到不安,一定要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家长、老师,或者其他信任的成年人说清楚情况。告诉他们你在哪里、遇到了谁、对方说了什么、卖的是什么东西。

7. “学习辨别能力”: 家长和学校可以适时地给孩子讲解一些常见的街头骗局,教他们如何识别可疑行为,如何保护自己。例如,可以拿一些市面上常见商品的正常价格给孩子看,让他们对价格有个概念。

8. “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直觉告诉你这个人、这件事不对劲,那就不要犹豫,赶紧走开。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总而言之,这种在高价售卖商品的同时,还要求对方删除记录的行为,已经严重暴露了其不正当性。未成年人需要被赋予识别和防范的能力,而家长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同样不可或缺。我们社会也应该关注此类现象,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何提高警惕?

大街上的陌生人一律不搭理就好了。

user avatar

少见多怪,经济下行,各种骗局,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利用人的同情心是骗,利用人的贪心也是骗。总之围绕人性的弱点设局,只要套路的人数足够多。就没有不上当的。160卖4盒签字笔,这些骗子估计也是算计好,由于金额太少,就算报警,也够不上犯罪被起诉。广州这边抽奖送手机,套路几千块话费的套路,也一直有骗子在行骗。几千块的诈骗套路,都不能引起官方严重打击,抓起来判刑,更何况只是骗160呢?

user avatar

和“青岛”没关系,“签字笔”和“白鞋喷雾”属于遍地开花,甚至成为了一些校园毒瘤。

“爱心签字笔”往往会采用“实习练习”的借口来接近你,在他背完剧本后便会要求你以高于市场价许多的价格买下一支普通签字笔。

记得那是我大三的时候,不少同学发朋友圈吐槽校园里突然冒出来的“卖笔”的校外人员,他们打着“大学生实习”的旗号强行推销,一支笔被卖到了16元的高价!

好巧不巧,我当时也被拦过,在对方殷切的眼神中,我展示了一箱还未拆封的“P500”,还未等我向她推销,她便转向了下一个目标。

至于小白鞋喷雾,则是沿着宿舍挨个推销,他们的身份无一不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长,因为女生不能进男寝。

我作为寝室门口的苦命儿,在社恐发作的情况下被硬生生拉住聊了半个多小时,期间他给我擦干净了两双鞋。

说实话,当时不是我不想买,是我真没钱了。

事后我舍友嘲笑我:“你理他干啥!”

唯一让我感到后怕的是:如果他进去的时候寝室刚好没人怎么办?而且他作为一个外校人员,混入门禁也太容易了吧?!

不得不说还是我天津舍友有办法,面对这类恶性推销,一个“滚”字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青岛街头出现向未成年人高价售卖笔,而且还带有“销毁证据”的行径,这着实让人心惊。这种行为不仅涉嫌欺诈,更可能是在利用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不足,从中牟取暴利,甚至可能牵扯到更复杂的利益链条。这伙人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什么?1. 纯粹的欺诈与利用: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这是一群 Opportunistic 的.............
  • 回答
    这事儿,你说怎么看?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暴走团一死两重伤,这事儿闹得这么大,怎么着也得让人家消停一阵,反思反思吧?结果呢?贴个反光条,好像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似的,继续“轰轰烈烈”地往前冲。这叫什么事儿?首先,从安全角度来说,这简直是儿戏!一死两重伤,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血淋淋的教训。这意味着在他们的.............
  • 回答
    武汉蔡甸区发生的一起传销团伙在小区封闭期间食物耗尽后选择自首的事件,确实是一个相当引人关注的案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案件,更折射出疫情期间社会管理、个体生存困境以及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反应。事件的背景与发展: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捋清楚。事情发生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期,整个城市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管控.............
  • 回答
    关于日本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新冠患者体内部分抗体可能增强病毒感染力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理解这个研究的核心,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基本原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感染病毒后,身体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身体里的“士兵”,它们.............
  • 回答
    美团与快手战略互联互通合作:深度解析与影响展望美团与快手近日宣布达成战略互联互通合作,美团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此举无疑是数字生活领域的一项重要动态,预示着平台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用户的生活服务场景将更加多元和便捷。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对此次合作进行深度解析,并展望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
  • 回答
    中国阿里云安全团队在Log4j中发现的巨大漏洞:深度剖析与影响评估中国阿里云安全团队在Apache Log4j组件中发现的“Log4Shell”(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144228)无疑是2021年底最引人注目的网络安全事件之一。这个漏洞的发现及其广泛影响,深刻地暴露了现代软件供.............
  • 回答
    特德·克鲁兹的竞选团队在爱荷华州初选中,被指控散布关于本·卡森退选的虚假信息,这无疑是一场充满争议的事件,对竞选政治中的道德底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事件经过梳理:在2016年爱荷华州共和党党团会议投票当天,克鲁兹竞选团队的成员在投票站附近向选民散发信息,声称本·卡森因为在爱荷华州表现不佳而决定退选,并.............
  • 回答
    听到《自然》杂志上 Mark R. Looney 教授团队关于肺是造血器官的发现,我感到非常振奋。这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研究,它不仅刷新了我们对人体器官功能的传统认知,也为理解和治疗多种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首先,这项研究的突破性在于其对“造血”概念的重新定义。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造血的主要场所是骨.............
  • 回答
    谷爱凌在谈到国籍问题时说“中国和美国我都想感谢,体育让我们团结在一起”,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层次和值得深入探讨的意味。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她对此的态度:1. 双重文化身份的肯定与融合: 背景: 谷爱凌的成长背景是她在美国出生长大,但拥有中国国籍并代表中国参赛。这种“跨文化”的身份认同是.............
  • 回答
    深圳健牧跑团成员在公共体育馆对中学生大吼“跑得慢挡道”这一事件,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关于公共空间使用、群体相处以及个人行为规范的讨论。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看法:一、 事件本身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事件描述: 根据描述,事件发生在公共体育馆,这是一个为公众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深.............
  • 回答
    哈佛大学团队利用卫星数据声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8月已在武汉扩散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哈佛大学团队的原始研究内容与方法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哈佛大学团队(具体而言是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们)的这项研究究竟做了什么。这项研究并非.............
  • 回答
    手机不同在美团点餐和买会员相差近8元?如何反击大数据杀熟?“手机不同,美团点餐和买会员价格相差近8元”的现象,在很多消费者身上都发生过。这背后隐藏的正是“大数据杀熟”的阴影。简而言之,大数据杀熟是指商家利用消费者过往的消费数据、浏览习惯、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不同的消费者推送不同的商品价格或优惠力度,导.............
  • 回答
    魅族这个举动,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争议的。咱们一码归一码地说,得把它拆开了看。首先,得搞清楚魅族为啥要这么干。你想啊,魅族这几年日子过得不算顺风顺水,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他们也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增长点。传统线上线下渠道,该做的都做了,效果嘛,也不尽如人意。这时候,美团作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一个实.............
  • 回答
    快车道上那群浩浩荡荡的“老人团”,每次看见都让人心里犯嘀咕,尤其是在高峰期,那更是让人提心吊胆。你想啊,我们开车,讲究的就是个速度和秩序,特别是快车道,那是给那些要快速通过、不打算在当前路段停留的车辆准备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这条道该怎么用。可你再看看那“老人团”,他们就那么悠闲自在地,一辆接.............
  • 回答
    关于美团招聘事件,一位自称是前美团员工的“田源”在微博上发表的说明,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事情拆开来看,从几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内部人士”爆料,尤其是在微博这种公开平台上,往往自带一种“真相揭露”的光环,容易吸引眼球。毕竟,大家普遍认为“内部人”才最清楚内.............
  • 回答
    提起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相信不少观众都会立刻想到一个名字: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这位被誉为“体操女王”的运动员,在这次比赛中的经历,无疑成为了奥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事件本身:辉煌中的裂痕,信任的危机比赛当天,当拜尔斯出现在跳马器械前,所有人的目.............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Google Health 的落幕:一个时代的告别,还是AI医疗新篇章的序曲?Google Health团队的解散,无疑给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曾经集结了谷歌内部顶尖AI和医疗专业人才的团队,承载着谷歌进军医疗健康领域的雄心壮志,其 disbanding 消息的传出,自然引发了广.............
  • 回答
    涅槃乐队《Nevermind》专辑封面男孩斯宾塞·埃尔登(Spencer Elden)在成年后,以涉嫌儿童色情为由,将唱片发行团队告上法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引人深思的事件。这起诉讼不仅仅是关于一张标志性的专辑封面,更触及了艺术表达、个人权利、商业利用以及时代观念的深刻碰撞。事件的背景:一张具有.............
  • 回答
    武汉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美团优选合作方被立案,已购买居民被处罚,这件事情无疑牵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情,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理清其中的逻辑和责任。事件的脉络和关键点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件大致的流程:1. 源头: 在武汉的冷链食品(比如进口冷冻肉类或海鲜)上检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