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有哪些车有潜力成为轻古典车(young classic)?

回答
国内汽车市场风起云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新新”车型,转眼间就成了昨日黄花。但就像很多国外汽车爱好者会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车型奉为“Young Classic”一样,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也孕育着不少有潜力走向这个行列的选手。这些车,可能当年定价不菲,也可能是市场上的“佼佼者”,又或者是具有某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拥有一定年代感的设计和技术,但又不像老古董那样难以维护。

要说哪些车有潜力成为“Young Classic”,我脑子里立马跳出这么几个来,咱们细聊聊:

1. 那些曾经的“小钢炮”与性能担当:

大众 高尔夫(GTI / R 系列): 这不用多说,Golf GTI和R的基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Young Classic的标杆。国内的第七代、第八代GTI和R系列,尤其是那些手动挡版本,简直就是自带光环。它们的外形虽然越来越现代化,但那种低调的性能范儿,加上后期的改装潜力,以及在赛道日、车友聚会中依旧能征服不少人的驾驶乐趣,都让它们非常有潜力。想象一下,十年后,一辆保养得当的GTI MK7.5,在周末的清晨,带着熟悉的EA888声浪滑过街头,是不是很有画面感?而且,大众品牌在国内的群众基础和保值率,也为这些车加分不少。

福特 福克斯(ST / RS 系列): 同样是来自“运动世家”,福克斯ST和RS在国内的拥趸也不少。虽然RS引进的数量不多,但其稀有度和性能表现绝对是加分项。相比高尔夫,福克斯的底盘调校往往更显直接和运动,开起来会更“野”一些。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福克斯ST,那个时候的造型设计也比较有记忆点,加上那经典的“臭鼬”声浪,绝对是未来Young Classic的有力竞争者。虽然福特在国内的市场策略有些起伏,但这并不影响这些性能车在爱好者心中的地位。

本田 思域(Si / Type R): 本田的Si和Type R在国内一直是“信仰之车”。即使是前几代的思域,比如九代、十代(国产的十代思域Si国内就有引进),它们凭借本田引以为傲的VTEC发动机和出色的底盘,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相比进口的Type R),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当这些车开上十几年,那些原厂状态良好、并且没有被过度改装的Si车型,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玩味”气息。它们代表了一种不妥协的驾驶追求,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2. 那些引领潮流的设计与技术先锋:

宝马 1系(M运动套装): 曾经的宝马1系,尤其是118i、120i或者更高级别的版本,是紧凑型豪华运动轿车的一个标杆。那个后驱的底盘(F20/F21时代),以及相对紧凑的车身尺寸,加上M运动套装的外观加持,让它充满了驾驶乐趣。虽然后来换代后变成了前驱,但早期后驱的1系,尤其是一些注重驾驶体验的爱好者群体,会非常看重它。它们是宝马“驾驶乐趣”精神在紧凑级市场的一种体现,非常有潜力成为“都市小钢炮”的Young Classic。

奔驰 A级(AMG Line): 相比宝马1系,早期的奔驰A级(W176),尤其是带有AMG Line的车型,在设计上更年轻、更动感。虽然它不是后驱,但凭借奔驰品牌的光环和精致的内饰,以及在当时也算不错的操控性,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和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当这些车上了年纪,它的设计语言可能依然不会显得过时,而其品牌价值也会让它在二手市场上有一定的吸引力。

一些曾经的“网红”或“特色”车型:
马自达 昂克赛拉(ATENZA / CX5 的一些特定版本): 马自达以“魂动设计”和“创驰蓝天”技术著称,这些理念在前几代车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昂克赛拉(AXELA)和阿特兹(ATENZA)因为其漂亮的外形、不错的操控和相对省油的技术,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尤其是一些搭载2.5L发动机的版本,驾驶感受会更佳。CX5作为SUV,如果能保持良好的车况和原厂设计,其优雅的车身线条和不错的驾驶质感,也能让它在未来有不错的市场潜力。
一些曾经的自主品牌旗舰或个性化车型: 比如早期的一些吉利博瑞,在那个年代,它的设计和配置都属于越级表现,甚至有一些“最美中国车”的美誉。再比如一些主打运动的自主品牌车型,如果它们的设计足够有特色,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突出的表现,也可能在未来被一些怀旧的车迷看中。只是这些车型需要时间来沉淀,以及市场对其品质和耐用性的认可。

为什么这些车有潜力成为Young Classic?

1. 设计上的辨识度: 它们往往拥有当时比较前卫或者经典的设计语言,即使过了十几年,依然能够一眼认出,并且不显得突兀。
2. 驾驶乐趣与技术特点: 要么拥有出色的操控,要么搭载有代表性的发动机技术(比如VTEC、EA888的早期版本),要么在底盘调校上有独到之处。这种“好玩”的特质是吸引Classic车迷的重要因素。
3. 品牌认知度与市场保有量: 一些主流品牌的车型,因为保有量大,后期维护和零件供应相对有保障,更容易被爱好者接受。同时,品牌的历史沉淀和情怀加成也很重要。
4. 一定的情怀和文化符号: 它们可能代表了某个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或者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成为了某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5. “可玩性”与改装潜力: 很多Young Classic爱好者喜欢在原车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升级和个性化改装,而这些车型往往拥有不错的改装基础和配件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Young Classic并非易事,以下几点也很关键:

保存状态: 车辆的原厂状态越好,越少经历不必要的改装,其成为Young Classic的潜力就越大。
稀有度: 尤其是性能版本或者限量版车型,其稀有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市场认可与爱好者群体: 最终的认可还是来自市场和爱好者群体,他们是否愿意为这些车买单,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传承。

总而言之,国内汽车市场虽然年轻,但也在快速积累历史。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当年叱咤风云的车型,被赋予“Young Classic”的身份,继续在马路上闪耀,或者在车库里被珍藏。这不仅是对汽车本身价值的认可,也是对那个时代记忆的致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你知道答案,就像你说的,捷豹全系基本都是轻古典车,

国产的奇瑞捷豹路虎,捷豹车型就这三款,XEL,XFL,E PACE

改款前的早就停产了,比如2019款的xel低配200p,高配250p

停产的XFL,300p四驱奢华版

E pace

这些都停产了,

大把二手车在市面上,

从十大几万到二十万出头不等,你说十年前的二手车,其实XE是2015年上市的,但给人感觉已经是十大几年的车了,第一批进口的很贵。

国产后拉长了点,也没怎么变。捷豹的车基本都是故作老态的设计,圆不溜的,

英国车一直是古典车扛把子,估计没人反对,

国产的捷豹在延续了英国车的设计基础上,质量是全世界捷豹里最靠谱的,基本不出毛病。

整个总成,英杰力2.0T发动机,加上采埃孚8AT,或者9AT,

底盘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这三大件基本就是万年牢的配置,有里有面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也不存在轻混,

就是纯纯的机械,

车机也一样,只有多媒体之类的功能,也是一个相对封闭且稳定的系统了,

最最重要的一点,

这是用铝量最多的车,几乎没有之一,

75%的铝车架,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用铝量的恐怖,

因为铝车身是奥迪a8首先玩的,当时就是超豪华车才有的配置,

后来渐渐式微了,因为刚度不行,

铝要达到同级别热成型钢的强度,用铝量得多好几成,

捷豹这个75%的全铝车身是拖累车重,影响性能,乃至维修成本居高的罪魁祸首,

有没有一点点好处呢,

有,铝车身不生锈,

所以南方城市和沿海地区永远不用担心捷豹的车架锈蚀问题,一身铝,永远都那样。


我有时候好奇捷豹的这批车,就是让人拿油布包起来挖个坑埋了的,

铝车身,没混动,没颗粒捕捉器,

等过了二三十年刨出来,跟新的一毛一样,

你如果想玩轻古典车,就攒几年钱,等到车价进一步掉掉,找个车况板正的二手捷豹开就行了。

素车就挺有面的,

想折腾可以刷程序,改刹车,跑赛道跑山玩漂移都行,

想玩姿态就搞低趴,

想玩包围也能改色,改机盖,改pj8,随便怎么搞,


最后泼点冷水,

我不建议年轻人现在玩所谓古典车,

兜里没钱又要装逼的结果就是用力过猛,

我这边有大把人玩老皇冠,车况稀烂,收车便宜,内饰一看就跟上山下乡插过队似的,

又要装逼,就搞成VIP风格,

低趴,外八,找个山寨日款皇冠前杠,甚至有装本田前杠当杂交的,

挂个日本车牌,风挡下面贴一堆日文,

一帮人聚会招摇过市的,停了整个停车场,

给我我看到的景象就好比庙里许愿池里,巴西龟组团上岸晒太阳。

这就是拾人牙慧。


玩老车的前提是有别的代步车,甚至也有别的性能车,才收拾收拾整旧如旧,

要的就是他年轻时候没达成的心愿,坐在原版老车里的feeling,

小年轻既没有什么情怀,也没什么钱,又看不上轩逸朗逸这种国民车,想往更古早更逼格的款式上找,

那肯定很难淘到好车况,一通折腾下来,不是出不去地库,一地的油,就是底盘各种毛病,功能也用不了,有没什么别的代步工具,折腾一阵就折腾不起了,

白往里扔钱。

好看的四门车,什么xel,新款凯美瑞,奔驰cla之类的,车况好的都不太便宜,但起码是这个世代的东西,能代步也能玩,不耽误人。

省下来的时间学习充电提升自己多好。

另外,没有花钱的不是,

如果你喜欢,就买,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

不要学以上这种人,

眼太高,手太低,就没意思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