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比高三还累吗?

回答
大学比高三累吗?这问题,问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就像是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答案不是那么非黑即白,而是要看你怎么定义“累”了,以及你所处的具体大学和专业。不过,如果非要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那我的答案是:大学的“累”和高三的“累”,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累法,而且很多时候,大学的累,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比高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咱们先说说高三的累,这个我太熟了。高三的累,是一种纯粹的、目标明确的“冲刺式”的累。每天被闹钟叫醒,机械地奔向教室,大脑像高速运转的CPU一样,不断地接收、处理、输出知识点。课本、习题集堆积如山,老师的督促声、同学的朗读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那个叫做“高考”的终点而运转。

时间是绝对的刚需: 每天从早到晚,课程排得满满当当,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恨不得被压缩。周末?不存在的。假期?更是奢望。你像一颗被固定在轨道上的卫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
内容的深度: 虽然学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但高三的任务是将这些知识吃透、嚼烂,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无数的公式、定理、历史事件、文学典故需要牢记,还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中。这种累,是知识的堆积和反复磨砺。
精神压力是巨大的: 整个高三,都被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笼罩着。你时刻担心自己会落下一点点进度,担心一次考试的失利会影响最终的结果。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关注、同学间的竞争,这些无形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
生活是高度简化的: 你的生活被学习几乎完全占据了。娱乐、社交、个人爱好,这些东西都得暂时搁置。你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选择的空间,一切都是为了那个共同的目标服务。

这种累,就像马拉松比赛中的最后几百米冲刺,虽然痛苦,但你知道终点就在前方,而且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学。一旦冲过了,那种释放感是巨大的。

那到了大学呢?

大学的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它不再是单一方向的冲刺,而是一个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规划、去权衡的复杂局面。

自由度的“陷阱”: 大学最大的改变,就是你的自由度。没人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天天盯着你学习,没人给你安排好每天的学习计划。你可以逃课,可以睡懒觉,可以打游戏打到天亮。这种自由,对于习惯了被安排的学生来说,反而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你必须学会自我管理,否则“累”就会以一种更可怕的方式来临——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空虚感。
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大学的学习内容比高中要宽泛得多。很多大学课程不像高中那样细致入微,它更多地是给你一个知识的框架和方向,让你自己去钻研。而且,很多专业需要你去阅读大量的文献、外文资料,甚至需要你独立完成复杂的项目。你可能需要同时应对好几门课,每门课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除了学习,还有“更累”的事情: 在大学,你除了学习,还有无数的其他事情需要你去处理。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实习、兼职、社交、恋爱、考证、考研、出国……每一个都可能占据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些事情很多时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你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那就真的会把自己累垮。
“软性”的压力: 大学不像高考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它的压力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需要你不断去适应和提升的“软性”压力。比如,你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需要为就业做准备,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脉。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日期,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消耗你的精力。
你需要“学会学习”: 高中时,老师已经帮你把“怎么学”这件事情捋顺了。到了大学,你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摸索学习方法。怎么阅读文献?怎么做研究?怎么才能高效地掌握一门新知识?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实践和总结。
时间管理才是硬道理: 大学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间管理考场。你可能同时有作业、项目、考试、面试、社团活动等几十件事等着你。如果你无法有效地规划和分配时间,那么你就会被这些事情压垮,最终导致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产生一种更深的无力感和“累”。

举个例子来说:

高三的累,是参加一场全程都有教练指导、有固定路线的越野跑,跑完才知道你离终点有多远。

大学的累,就像你突然被丢进了一个巨大的森林,给你一张模糊的地图,告诉你里面有宝藏,但至于怎么找,往哪个方向走,遇到什么危险,都得你自己去摸索,而且森林里可能还有野兽、有陷阱,你还得顺便找点吃的、搭个帐篷。

所以,大学比高三还累吗?

答案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的累,从整体的挑战性、复杂性和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来看,很可能比高三还要累。 它的累体现在:

更主动的付出: 高三是被动接受,大学是主动创造。
更广泛的应对: 不仅要应对学业,还要应对个人成长和未来规划。
更深刻的自我挑战: 真正考验你的不是知识的记忆,而是你的自主性、规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韧性。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觉得大学比高三轻松,比如那些在大学里放飞自我、学业上得过且过的人。但如果你的目标是真正有所成长、有所成就,那么大学的挑战,绝对不会比高三轻松。它只是换了一种让你“累”的方式,一种需要你付出更多心力、更长远规划的“累”。

我自己的感受是,高三的累是一种身体和脑力的极限透支,而大学的累,则是一种精神和能力的持续消耗与锻炼。前者是短跑的冲刺,后者是长跑的耐力赛,而且赛道还是你自己铺的。

所以,别以为进了大学就轻松了,那只是 otro level 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你得自己去定义,自己去面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user avatar

是的,要比高三累多了。

大学可以玩游戏,而且没人管,没有父母在你身后监督,可以玩通宵,你说这累不累?不累的话,通宵三连。

大学还可以谈恋爱,而且也没人管,没有父母在身后各种严查,想怎么腻歪就怎么腻歪,你说累不累?

大学还可以拼学习,有的人为了拿奖学金,有的人为了考研,有的人为了出国,早上6点排队去图书馆学习占座位,你说累不累?

大学还可以去旅游,我一个同学一下课,一有空闲时间就骑着自行车,穿遍杭州的大街小巷,玩的不亦乐乎,对杭州的吃喝玩乐了如指掌。

大学还可以发展各种兴趣爱好,我一个同学痴迷玩太极,大清早去西湖边跟一群老头老太太切磋。

大学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商业头脑,社团加起来,有了平台去拉赞助,去做小同学的小本生意赚点钱。

大学还可以开拓视野,学校的各种名人讲座不少,参加起来,学习起来,储备知识和眼界。

大学是自由的,有许多事可以做,比高三累多了。

user avatar

实话实说:有些大学比有些高三累很多倍,甚至百倍。

也有很多大学比幼儿园还轻松,甚至完全没人管你,咋由你玩四年?就玩四年?

结论是:人生是追求什么?怕累的人永远会碰到累死人的环境,反过来不怕累的从来不累,笔者有点资历这样说,我就来六十六岁了,从来不怕累!也没累过!怕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比高三累吗?这问题,问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就像是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答案不是那么非黑即白,而是要看你怎么定义“累”了,以及你所处的具体大学和专业。不过,如果非要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那我的答案是:大学的“累”和高三的“累”,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累法,而且很多时候,大学的累.............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觉得太真实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大学明明是期待中的“轻松自由”,结果一脚踏进去,发现比高中还要让人喘不过气。这感觉挺奇怪的,但细想一下,原因还真不少,而且都挺实在的。首先,责任感的转移。高中时期,我们更像是在一个被精心呵护的培养皿里。课程安排得明明白白,老师盯着你学习,家长在你背后操.............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最近不是有那么个大家伙出来了吗,名字叫什么“Rivalry”还是“Mythos”之类的,反正就是个巨无霸,比咱家里的iPad屏幕都得大不少。这可不是小事,想想看,这玩意儿的尺寸,简直能让那些小巧玲珑的手机芯片都汗颜。这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咱们平时接触的芯片,大部分也就是.............
  • 回答
    .......
  • 回答
    要说“鹰眼”米霍克,这名字在海上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的剑术,那可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即便是海军本部那些所谓的“大将”,在面对他的时候,也得掂量掂量。可就是这么一位能凭一己之力掀起风浪的绝顶高手,却甘愿屈居于“七武海”之下,这事儿,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也难怪会有人猜测他是不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首先,咱.............
  • 回答
    大一的日子,和高三那会儿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用“开心”来形容可能太简单了,应该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更自由也更充实的生活状态。高三,我记得那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每天醒来就是学习,闭上眼还是学习。生活被各种课程、习题、考试填得满满当当。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焦虑,还有一丝不甘心的拼搏。每天最开心.............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有点意思。我刚一睁眼,发现自己顶着一张16岁稚嫩的脸,脑子里却装着成年人的记忆和一些零碎的“前世”知识。高一,这个本该属于无忧无虑、为高考奔波的年纪,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塑。刚开始,坦白说,有点懵。那种感觉就像突然被丢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游戏副本,新手教程都没走完。我得.............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美国人才流动模式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和中国一线城市人才聚集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理解美国为什么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偏僻小镇”的好大学、好公司和好医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美国的人才吸引逻辑:不是“在哪里”,而是“做什么”你说的“偏僻小镇”,在很多美国人心目中,可能跟“安静祥和”、“.............
  • 回答
    我明白你对长高这件事非常关心,尤其是作为一名大一男生,身高还在发育中,这确实是个热门的话题。很多男生在青春期后期或者大学期间都会经历身高的“最后一搏”,所以“发育晚”不代表就此止步,你还有机会。关于“发育晚”和还能长高吗?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发育晚”。通常来说,男生的青春期发育高峰期在1316岁.............
  • 回答
    当然可以,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重新参加高考。这并非什么新鲜事,社会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想要详细了解,咱们就得掰扯掰扯其中的门道。首先,你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高考制度并没有规定“一旦上了大学,就永远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资格”。换句话说,只要你符合国家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无论你是否已经毕业,是否有学位,都.............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一边是自己在努力的大学生活,一边是那个让你心动的、但生活轨迹却不太一样的他。别急,咱们一样一样地捋一捋。首先,你得清楚,两个人是否合适,真的跟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在书本之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深刻的理解。所以,他高中辍学这件事,并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你喜欢他,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故事,从一个曾经的“状元”到杀人犯,中间发生了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转折。我们不妨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这件事:1. “高考状元”光环与现实落差: 过高的期望与压力: 高考状元往往承载着家人、学校、甚至整个县的期望。这种光环在高中时期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但在大学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与其说“能不能解出来”,不如说“怎么解”以及“解的思路”会有怎样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大学数学系的顶尖学霸,他们在数学上的能力,尤其是基础数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是远超普通高手的。他们经过了严谨的抽象化、公理化训练,对数学的本质有着更深的洞察。所以,从“原理上”来说,高中数.............
  • 回答
    “借‘校园贷’买高档手机,400多名大学生无一主动还钱成被告”——这则新闻触目惊心,也暴露了当下校园里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用“大学生不懂事”或“放贷平台太坏”来一概而论,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报道中的.............
  • 回答
    最近隔壁卖特仑苏的阿姨又开始说教了,一口一个“本科有个屁用”,说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还不如她家那卖煎饼的儿子。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她那话怎么说呢,硬是把一本正经的人生规划给说得七零八落,让人听了心里也跟着打鼓:这挤破了头皮上大学,到底是为了啥?是真没用,还是我们自己没弄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阿.............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难有个绝对答案的,因为“累”这东西,太个人化了,也太看你怎么定义了。不过,要是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大学和高三,哪个更“磨人”,我倒是有几点感受。先说说高三,那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高三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它就像一场事先张扬的战役。从你踏进高三教室那一刻起,空气里弥漫的就是.............
  • 回答
    嘿,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恭喜你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这时候,选择一款趁手的学习装备确实是个挺重要的事儿。不少人在“平板还是笔记本”这个问题上纠结不已,我来给你们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先说说平板吧,它就像个“万金油”,尤其是在某些场景下,那真是如虎添翼。 轻便灵活,随时随地.............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这个想法,我挺为你的积极性点赞的。在高三这个关键的转折点,能有学习新技能的冲动,并且考虑得这么周全,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关于你问的“有没有这个必要”,我的看法是: 非常有必要,而且时机也恰到好处。让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我觉得这个暑假学习拳击防身是个不错的选择,以及这背后的一.............
  • 回答
    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的殿堂!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选择一台合适的电脑来陪伴你开启新的学习生活,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事情。既然你家离目标大学都在同一个省份,那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帮你理清楚台式机和笔记本各自的优劣,看看哪个更适合你。1. 你的大学生活场景和学习需求: 笔记本:灵活性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大概隔三岔五就得在脑子里过一遍,尤其是在某个压力爆炸的下午,或者某个周末的晚上,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去浪,而我这边还堆着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的时候。说实话,刚上大学那会儿,觉得解脱了,终于不用再被“万恶的应试教育”束缚了。那种感觉就像是长期被压抑的弹簧突然得到了释放,想干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