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对新手不友好,存在学习门槛。尽管大多数 MUN 组织都会提供规则培训,但罗伯特会议规则的精髓在于其细致入微的规定和背后蕴含的逻辑。对于初次接触 MUN 的学生来说,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甚至可能需要反复查阅规则手册。这使得新手在初期往往处于劣势,可能因为不熟悉规则而无法有效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行反驳,从而影响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种门槛的存在,有时会打击一部分新成员的热情,让他们觉得 MUN 是一个“懂规则的人”的游戏。
第四,对某些类型的讨论不够灵活,限制了创新性。罗伯特会议规则强调的是对现有事项的“是”或“否”的决策,以及对这些事项进行修正。但在 MUN 中,很多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解决,可能需要更具创造性和探索性的方法。例如,一些关于未来趋势预测、战略性合作设想的讨论,如果完全套用罗伯特会议规则的框架,可能会显得有些僵化,不利于思维的自由碰撞和新想法的产生。有时候,一场激烈的辩论,最终可能只是在一系列细枝末节的修正案上纠缠,而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罗伯特会议规则在 MUN 中的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提供了秩序和公平的基石,但其固有的繁琐、对新手的门槛、以及被滥用的可能性,也确实给 MUN 的体验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如何在规则的框架内,最大化地发挥其正面作用,同时又能灵活应对 MUN 的特殊性,是每一位 MUN 组织者和参与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