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说看底盘就知道是不是承载式车身,那新兴的滑板底盘是哪种?

回答
“看底盘就知道是不是承载式车身”这句话,在汽车圈子里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平时说的承载式车身,它的骨架和车身壳是一体的,你可以想象成一个用钢板焊接起来的盒子,这个盒子自己就能承受大部分的力。而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比如很多越野车、皮卡),则像个独立的钢架(车架),上面再安上车身,就像给骨架穿衣服一样。

那这个新兴的“滑板底盘”又是啥呢?它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车身形式”,而是一种“集成化底盘架构”。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种把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转向、制动这些核心的“驱动”和“控制”部件,高度集成地打包在一个平整的、扁平的、就像“滑板”一样的平台上。

为什么叫“滑板底盘”?

这个名字形象地描绘了它的形态——一个又宽又平的底盘,就像一块厚实的滑板。在这个“滑板”上,你几乎看不到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这些燃油车底盘上常见的庞大部件。取而代之的是,车轮电机(或者说轮毂电机)、电池组、电机控制器、热管理系统、转向电机、制动系统等,都紧密地集成在这个平台上。

滑板底盘的“灵魂”:集成化与模块化

滑板底盘的核心在于它的高度集成化和高度模块化。

高度集成化: 过去,这些复杂的汽车系统是分散的,需要各种管线、支架连接。滑板底盘把它们高度整合在一起,就像把电脑的主板、硬盘、内存这些组件都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一样。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电池可以铺设在整个平台的底部,提供更大的续航里程,同时降低车辆重心,提升操控稳定性。电机、电控等也布局得更加紧凑。

高度模块化: 这种集成化的设计,也带来了强大的模块化能力。你可以想象,滑板底盘就像一个万能的“底座”。不同类型的车身(比如轿车、SUV、MPV、甚至商用车)都可以直接“扣”在这个滑板底盘上。因为底盘已经包含了驱动和控制的核心功能,车身的部分更多的是承担乘客空间和空气动力学设计。这就大大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也让车辆的定制化和多样化变得更加容易。你可以快速地开发出不同车型,只需要设计不同的上层车身结构,而底盘部分基本可以通用。

它跟承载式车身的关系?

你问它属于哪种车身形式,其实是个好问题,但滑板底盘更像是一种全新的造车平台和架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身结构定义。

滑板底盘本身,可以被看作是承载式车身的一种极致演进和概念升级。

承载式车身强调的是车身骨架本身承载力,并将动力、传动等部件安装在车身上。
滑板底盘则将驱动、控制等核心功能“下沉”并“集成”到这个平整的底盘平台,而上层车身则更像是依附在它上面的“外壳”。某种程度上,滑板底盘是把“承载”的功能做得更彻底,并将关键的动力系统与车身结构更紧密地结合,形成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整体。

你可以这样理解:承载式车身是把所有东西都“焊”在一个大盒子里;而滑板底盘是把所有“动力心脏”和“神经系统”都打包成一个平整的盒子,再让各种“身体”(车身)安上去。

滑板底盘的优势与特点:

1. 空间魔术师: 这是最直观的优势。电池铺在底部,传统发动机舱被解放出来,可以设计成储物空间,或者纯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车内空间也因为没有了传动轴 tunnel 等而更加平坦、宽敞。
2. 性能提升者: 极低的重心让车辆在高速行驶或过弯时更加稳定,操控性更好。轮毂电机还可以实现四轮独立驱动和转向,让车辆的动态表现更加灵活可控,甚至可以做到原地掉头(坦克掉头)。
3. 成本与效率的追求者: 模块化设计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和生产成本。一个通用的滑板底盘,可以适配多种车型,降低了不同车型之间的零部件差异和生产线的复杂性。
4. 安全性考量: 电池集中在底部,并且有坚固的滑板底盘结构保护,理论上能够提供更好的碰撞保护。同时,电子化的控制系统也更容易实现主动安全功能。
5. 未来的可能性: 滑板底盘为自动驾驶和未来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由于驱动和控制高度集成,并且车辆的机械结构变得更简单,这为未来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和量产铺平了道路。你甚至可以想象未来的共享出行车辆,只需要换上不同的车身模块,就能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

代表性的滑板底盘车型:

特斯拉Cybertruck: 虽然它有一个非常规的外观,但其底盘结构高度集成了电池和驱动系统,可以算是一种滑板底盘的思路。
蔚来ET7/ES7/ET5等: 蔚来从一开始就采用了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平台,这个平台的核心就是将电池、电机、电控高度集成,并且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其理念与滑板底盘非常接近。
极氪001/009: 极氪也采用了SEA浩瀚架构,这个架构的核心就是模块化和集成化,为不同车型提供了统一的底盘平台。
其他品牌: 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和研发类似的集成化底盘架构,例如大众的MEB平台、通用汽车的Ultium平台等,虽然叫法不同,但其核心理念都趋向于高度集成和模块化,可以看作是滑板底盘概念的不同实践。

总而言之, 滑板底盘不是一种简单的车身结构分类,而是一种面向未来、高度集成、高度模块化的电动汽车架构和造车理念。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汽车的动力总成布局,将核心的驱动、储存、控制系统集中在一个平整的平台上,为实现更优化的空间利用、更强的性能表现、更低的制造成本以及更灵活的车型开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当你说“看底盘就知道是不是承载式车身”时,面对滑板底盘,你看到的不再是传统的车架结构,而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动力心脏”平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宣传图感觉上是要营造非承载式的气氛,实际上看塔顶就行了,

灵魂画手都画出来了,也有人提到塔顶了,我就没必要赘述,

塔顶按在框上,那就是非承载,可以理解为小时候玩的四驱车,壳子掀了不影响跑,

要是塔顶放在车身上,那还是承载式,

如果真的是承载式,塔顶还不露出来,那么低,反而对它的性能有期待。

反之这玩意我肯定不买。


Rivian的方案当然一目了然,是非承载的,并且用线控搞定了方向和刹车,

也就是说,只要你拿个手柄,踩在底盘上,就可以让这辆车随便走了,上面所有的装潢和车壳随心所欲,留好接口,想干嘛干嘛。

听起来当然很诱人,但也得考虑到一定的适用性。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老美那样,对全尺寸suv和皮卡有迷之崇拜,如果消费者就想要一台开起来很运动,很像中置超跑的电动车,

那就轻易不要选非承载车身的电车,

同一个悬挂不可能又承重又运动。

奇葩的蝰蛇就是,非承载车身的跑车,本来就特别难开,号称提车当天拖回店里的概率是30%,

撞一下怎么修呢?

既不像北汽牧马人那种越野车,楼子一抬就修,也不像普通家轿一样,换水箱,拉车架,

而是得整部车拆散,

把车架上所有的东西都拆下来,换个车架装配上去,

这什么工作量,半年就折腾这一台车都有可能。


承载式车身有个好处就是悬挂能随心所欲一点,是什么用途就安什么悬挂,

为了操控和运动性,可以把上叉臂往高了放,把塔顶布置得往里点,这样整个车开起来能更容易点,

真用了滑板式承载的底盘,肯定没办法借鉴那些非承载车身的运动轿车的底盘调教了,和蝰蛇同等的动力,配上这么个底盘,

到时候又不好开,又没法修,那就真哭死了。

新·寡妇制造机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底下这种底盘,看多了车的人一目了然,给他足够的动力,他可以跑得飞快。

传统点反而靠谱多了,看着没啥毛病,那都是前面多少台好开的车验证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