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股票、基金都强调复利?

回答
说到股票和基金投资,你时不时会听到一个词儿,那就是“复利”。它就像是投资界的魔法棒,但它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咒语,而是实实在在的数学原理在发挥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俩玩意儿都这么看重复利呢?咱们细细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复利到底是个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利上加利”。你赚到的钱,不是只在开始的本金上计算收益,而是把你已经赚到的收益也算作新的本金,继续产生收益。这么一来,你的钱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打个比方,你有个朋友,他有1000块钱,咱们假设年化收益率是10%。

单利的话,每年你都能从这1000块钱上赚100块钱(1000 10%)。三年下来,你总共能赚300块钱,本息合计1300块。
复利呢?
第一年:1000 10% = 100块。本息合计1100块。
第二年:1100 10% = 110块。本息合计1210块。
第三年:1210 10% = 121块。本息合计1331块。

你看,三年下来,复利比单利多赚了31块钱。别小看这31块,在时间长的作用下,这个差距会变得非常惊人。

为什么股票和基金这么强调复利?

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它们共同促成了复利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1. 时间的魔力: 这是复利最核心的体现。股票和基金的投资回报,尤其是长期来看,是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呈指数级增长的。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可能不那么明显,你会觉得每年多赚那么几十块钱没啥大不了的。但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这个“利滚利”的效应就会变得非常可观。就像滚雪球,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小雪球,但它一边滚一边粘上更多的雪,体积会越来越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举个例子: 假设你每年投资1万元,年化收益率10%。
10年后,你总投资10万元,收益大约是6.3万元,本息合计约16.3万元。
20年后,你总投资20万元,收益大约是29万元,本息合计约49万元。
30年后,你总投资30万元,收益大约是80万元,本息合计约110万元。
看到了吧?时间越长,复利积累的财富效应越明显。股票和基金作为长期投资工具,恰恰能让投资者充分享受这种时间的馈赠。

2. 收益的再投资: 股票和基金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股价/基金净值的上涨(资本利得),另一个是股息或分红。复利的体现就在于,你可以选择将这些资本利得和股息/分红再投资回去,而不是提出来消费掉。
股票的例子:你买了一只股票,它不仅股价涨了,还发了股息。如果你把这些股息重新买入同样的股票,你的持股数量就会增加,下一轮的股价上涨或分红,就会基于更多的股份产生,这就是复利。
基金的例子:基金的净值上涨,或者基金经理将收到的分红再投资于市场,都构成了复利的基础。许多基金还会提供分红再投资的选项,让你无需自己操作,就能实现“利滚利”。

3. 对抗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小偷”,每年都会悄悄地“偷走”我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如果你的钱只是放在银行里,或者进行一些低收益的投资,你的财富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缩水。而股票和基金的潜在较高回报,能够帮助你的财富增长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的速度,从而维持甚至提升你的购买力。复利在这种对抗通胀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你的财富能够有效地“跑赢”通胀。

4. 克服市场的短期波动: 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短期内会有各种各样的波动,价格有涨有跌,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你只关注短期的涨跌,可能会因为一次小幅度的亏损而停止投资,错失了长期复利的增长机会。而强调复利,就是要培养投资者一种长远的眼光,理解短期的波动只是过程,长期来看,优质资产的增长潜力是可观的。复利的力量,能够帮助你穿越牛熊,最终实现财富的积累。

5. 财务目标的实现: 无论是想攒够一笔钱用于退休、买房,还是为子女教育做准备,大多数人的财务目标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仅仅依靠工资收入,很难快速达成这些目标。而通过复利效应,让你的投资“钱生钱”,就能显著缩短实现财务自由的时间。

所以,为什么股票、基金都强调复利?

因为它不是凭空出现的“理论”,而是真实存在于投资过程中的“财富加速器”。它依赖于时间、收益的再投资,以及优质资产的长期增长潜力,最终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和财务目标的达成。对于投资者来说,理解并善用复利,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财富之门的一把关键钥匙。它告诉我们,坚持长期投资,让时间和复利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伙伴,最终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强调复利怕你半路跑了

毕竟基金靠规模,交易所靠手续费

老板跑了可咋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股票和基金投资,你时不时会听到一个词儿,那就是“复利”。它就像是投资界的魔法棒,但它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咒语,而是实实在在的数学原理在发挥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俩玩意儿都这么看重复利呢?咱们细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复利到底是个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利上加利”。你赚到的钱,不是只在开始的本金.............
  • 回答
    股票基金投资和期货交易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前者的学习门槛相对较低,而后者则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强的执行能力。下面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股票基金投资相对简单,而期货交易则困难得多:一、 股票基金投资相对简单的原因:1. 专业人士代劳(打包出售的“便利性”): 基金经理的专业知识和研究.............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触及到了很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工具时的核心困惑。人炒股能达到20%的收益率就算高手,而基金却似乎更容易达到甚至超越20%,但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仍然倾向于直接购买股票呢?这其中涉及了心理、认知、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以及个人能力边界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
  • 回答
    市场巨震:为何股市与基金波动加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近来,不少投资者都感受到手中持有的股票和基金仿佛坐上了过山车,起伏之大,令人心惊。曾经以为的“稳赚不赔”似乎越来越难以实现,市场的波动性似乎在不断刷新认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股市和基金的波动越来越大?当我们不幸遭遇暴跌时,又该如何沉着应对,保护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问题,背后涉及到对投资回报、风险、能力和市场认知的多重差异。基金经理稳定年化收益10%被认为是“牛逼”,而普通股民觉得“太低”,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 理解“稳定”与“不稳定性” 1. 基金经理的“稳定”:战胜市场平均,穿越周期 基准比较: 基金经理的业绩.............
  • 回答
    哈哈,大学生一枚,想学理财,这想法太棒了!而且你能想到基金、股票、债券这些,说明你已经开始做功课了,比很多人都强!资金不多是正常的,别有压力,关键是把这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建立起来,以后你的钱会越来越多,理财的知识也会越来越扎实。别担心AI不AI的,我就是个想跟你好好聊聊的大朋友,咱们就用最实在的语言.............
  • 回答
    2021年春节后,那段“抱团股”的集体跳水行情,相信经历过的投资者记忆犹新。当时一片哀鸿遍野,但如果再加上基金的“赎回潮”,那场面就更为惊心动魄了。咱们就来捋一捋,如果那个时候基金赎回像潮水一样涌来,会发生什么。首先,基金本身的运转会陷入困境。咱们知道,基金经理是要拿着投资者的钱去买股票或者其他资产.............
  • 回答
    股票技术分析的根基,说白了,就是对市场行为背后心理规律的解读,并通过历史价格和交易量的数据作为“语言”来破译这些心理。它不是一套神秘的预言术,更像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统计概率的决策工具。核心信念: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技术分析最根本的假设是:市场的价格(以及交易量)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这.............
  • 回答
    在股票市场这个看似理性的竞技场里,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长期存在:那些试图揭示真相、分析风险、言语谨慎的“实话实话”者,往往显得孤立无援,门可罗雀;而那些描绘美好前景、煽动情绪、甚至带有明显个人目的的“别有用心”者,却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追随者,赚足眼球。这背后,远非简单的“好人没好报”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心坎里去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读了越多关于股票的书,反而越容易亏钱。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几个非常实在的原因在作祟。1. 过度自信与“理论”的陷阱最首要的一点,就是“以为自己懂了”。你看书,尤其是那些畅销的投资经典,讲的都是一些宏观的、普遍适用的道理,比如价.............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触及了投资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关于“越跌越加仓”的策略。很多人听到这个说法,脑子里可能立刻浮现出“抄底”的画面,觉得这是一种勇敢甚至有点疯狂的赌徒行为。但如果你深入了解背后的逻辑,你会发现这并非鲁莽,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基于特定认知和风险管理下的投资决策。我个人在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对了!说实话,能把贵州茅台这样的公司从几块钱一股一直拿到底,成为账面上“真正的”10倍股投资者,这绝对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不是说大家看不懂茅台的价值,而是“拿住”这个行为本身,比挑选出潜在的10倍股要难得多得多。让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坑”挡在大家面前:1. 情绪的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概率、心理学、交易策略等多个层面。虽然从纯粹的概率上看,一个股票短期内上涨或下跌的概率似乎是50%(忽略微小的成交量、做空机制等细节),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交易者(尤其是不成熟的交易者)却往往在短期股票交易中亏损。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 回答
    在股市的大牛市里,那种万物生长的欣欣向荣景象,股票普涨,仿佛人人都能轻松赚到钱。看着自己的账户数字一天天往上蹦,心里那叫一个乐开了花,感觉自己也成了股市里的“股神”。可就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总会冒出来:既然大家都赚钱了,那总得有人亏钱吧?这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又流向了何方?其实,在.............
  • 回答
    股票市场,一个无数人魂牵梦绕,又让人望而生畏的领域。这里充斥着无数的资金流动、信息传递和人性博弈。长久以来,人们总希望能找到某种“水晶球”,能够准确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向,从而稳操胜券。机器学习,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自然也被寄予厚望。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仍然不能简单地说“.............
  • 回答
    股市里,总有些“逆行者”,在大多数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偏偏有人选择逆流而上,尤其是在那些马上就要退市的股票面前。这事儿听起来就挺玄乎,毕竟退市意味着这只股票的生命周期走到尽头,未来基本就是一堆废纸,谁还会去接盘呢?但事实是,即便在退市的悬崖边缘,依然有人在买入,而且通常买入的量还不少。说到底,这背后的.............
  • 回答
    全球货币大放水,房子和股票却不涨,这确实是许多人感到困惑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为什么“货币大放水”不一定导致房子和股票上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货币大放水”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各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QE)、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市场机制以及知识的价值等多个层面,所以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简单来说,很多人觉得,那些真正能让他们赚大钱的秘诀,就像自己的“压箱底宝贝”,是不会轻易示人的。这背后有几层道理:1. 稀缺性与竞争: 股票市场说到底是一个零和博弈,有人赚钱就意味着有人赔钱。如果一个赚钱的方法真的有效.............
  • 回答
    小米的股价确实经历了一段不小的跌幅,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事件能够完全解释。咱们不妨来细致地捋一捋。首先,宏观经济环境是绕不开的一大因素。近两三年,全球经济都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时期,通货膨胀高企,多国央行为了抑制通胀纷纷加息,这导致了流动性收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
  • 回答
    人到中年,这个年纪的我们,身上肩负的担子不轻,但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人生阅历和经济基础。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将钱投入股市,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深思的理由,而且绝不是一时兴起或者盲目跟风。首先,中年是储备未来、为“第二个青春”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很多人到了中年,可能会开始回想,自己年轻时那些想做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