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手动挡的车逐挡加速就是不会开车吗?

回答
我理解你的困惑,也见过不少关于“开手动挡逐挡加速就是不会开车”这种说法的讨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对驾驶技术理解的偏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区。

咱们实话实说,单纯地“逐挡加速”这件事本身,并不能直接判定一个人会不会开车。 就像你不能仅凭一个人会用勺子吃饭,就断定他是个美食家一样。开车这事儿,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

为什么会有“逐挡加速”的说法?

这种说法,很可能源于对一些“高手”驾驶习惯的观察,以及对“换挡时机”的过度解读。

换挡时机的“黄金法则”: 在一些赛车培训或者驾驶技巧的书籍里,会强调在发动机达到某个转速或车速区间时换挡,以获得最佳的动力输出和效率。这种“卡着点”换挡,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比如赛道驾驶、超车),确实能带来更流畅、更快的加速体验。
减少顿挫的追求: 很多人追求的是那种“丝滑”的换挡过程,仿佛车辆像自动挡一样平顺。如果换挡时机不当,或者离合、油门配合不好,就会出现明显的闯动感。因此,一些人认为只有那些能做到换挡几乎听不出顿挫的人,才算得上“会开车”。
对“拖挡”的恐惧: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可能理解为,只要车子在前进,就应该不停地升挡,以“最经济”或者“最省油”的方式驾驶,生怕挂错挡,或者觉得挂低了挡会“费油”、“费车”。

逐挡加速,究竟是“不会开”还是“开法不同”?

我们得区分一下不同的驾驶场景和目的。

1. 在日常驾驶中,“逐挡加速”可能存在的问题:

动力响应滞后: 如果你在需要加速的时候,依然按照一种非常保守、非常“线性”的方式逐挡加速,比如低速就挂到最高挡,等到需要提速时,发动机转速已经被压得非常低,再想获得充沛的动力,就需要降挡,这个过程会比直接在合适挡位上加速要慢。
不符合车流: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快速响应路况变化,比如并线、超车。如果你的车速和挡位总是不匹配,需要提前升挡,等到需要时再降挡,会显得有些“笨拙”,甚至可能影响交通安全。
效率不高: 长期在较低的转速区间驾驶,虽然可能看似“省油”,但如果频繁需要深踩油门来提速,反而会增加燃油消耗,并且对发动机的积碳等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2. “会开车”的定义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会开车”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安全意识: 这是最重要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如何正确使用刹车和转向,遵守交通规则。
对车辆的掌控: 能够熟练地控制油门、刹车、离合器和挡位,理解不同挡位和转速下的车辆表现。
适应能力: 能够根据路况、车流、天气等因素,灵活调整自己的驾驶方式,找到最合适的挡位和速度。
预判能力: 能够提前预判前方路况,提前做出反应,而不是到了跟前才手忙脚乱。
平顺性(在大部分情况下): 在日常驾驶中,能够做到平顺的起步、换挡和加速,让乘客感到舒适。

那么,“逐挡加速”的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新手司机: 很多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会习惯性地按照考试时的要求,或者对挡位的概念比较模糊,倾向于“稳”字当头,每到一定速度就升挡,生怕挂错挡。这是一种正常的学习过程,随着经验的积累,自然会慢慢掌握更合适的换挡时机。
对驾驶没有特别追求的人: 有些人开车只是为了代步,对驾驶的乐趣或者车辆性能没有太多追求,他们会选择一种让自己最舒服、最省心的方式驾驶,只要车能正常行驶,他们觉得就可以了。
理解了“经济挡位”: 有些人可能听信了“某个挡位最省油”的说法,然后就一直在这个挡位或者更低的挡位徘徊。但实际上,经济挡位是相对的,需要结合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判断,过度追求低转速低挡位,反而可能导致动力不足,需要频繁深踩油门,反而不省油。

真正的“会开车”,是懂得“应变”和“匹配”。

你需要的是“合适的挡位”,而不是“逐挡”: 比如,在一段坡度不大的路段,你需要加速超车,与其等发动机转速低到一定程度再降挡,不如在加速前,或者在提速的初期,就将挡位降到更低的、能提供足够动力的挡位上,让发动机在合适的转速区间工作。
理解发动机的“扭矩平台”: 不同的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区间有不同的扭矩输出。知道自己的车在哪个转速区间最有劲,然后通过换挡来维持这个区间,才是高效的驾驶方式。
“听”和“感觉”: 有经验的老司机,可以通过发动机的声音、车身的震动、仪表盘的转速表,来判断什么时候该换挡,什么时候该降挡。这是一种综合的感知能力。

所以,结论是什么?

“逐挡加速”本身不是衡量会不会开车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开手动挡,如果是在保证安全、基本平顺的前提下,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在低转速区间“龟速”升挡,并且没有影响到其他交通参与者,这只能说是一种比较保守或者不太高效的驾驶习惯,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不会开车”。

真正“会开车”的人,是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挡位和油门,实现安全、高效、平顺的驾驶。 他可能不会刻意地“逐挡加速”,而是懂得在什么时候该“使劲”让发动机多转几圈,什么时候该“悠着点”让它歇会儿。

所以,下次听到这种论调,你可以这样想:开车这门艺术,就像学习一门语言,总有初学者按部就班地说,也有语速飞快、词汇量丰富的“老手”。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在交流中不引起误会。开车也是一样,关键在于能否安全、顺畅地到达目的地,而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换挡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说的对,跳档时,由于减速比迅速降低,导致曲轴端阻力矩突升,发动机转速拉不上去,加速会变慢。

所以逐档操作没有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