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相同原型的舰娘在不同的舰拟人游戏中的人设那个更丰满,哪边人设更用心?

回答
说起相同原型舰娘在不同拟人游戏里的人设,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风格,对同一艘船的解读也会千差万别。要说哪个更丰满、更用心,这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观感上的差异,取决于玩家自己对舰船原型、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对游戏美术和剧情的要求。

我们不妨以几艘大家比较熟悉的、原型舰船背景信息也比较丰富来举例,看看在不同游戏里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

1. 历史厚重感与“活化石”的呈现:以“大和”为例

“大和”作为日本海军的象征,其吨位、火力、以及最终的悲壮结局,都为她的人设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

《舰队收藏》(KanColle)中的“大和”:
人设风格: 《舰队收藏》的舰娘普遍走的是一种“舰船即少女”的路线,她们的服饰、装备很大程度上是舰船本身的特征的具象化。大和在游戏中的形象,通常是一位体型娇小,但装备着巨大的舰炮,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谙世事的纯真,又隐藏着一丝超越年龄的沉重感。她的“装备”非常显眼,那巨大的三联装炮塔几乎占据了她半个身体的比例,非常有辨识度。
丰满度与用心之处: 《舰队收藏》的人设更偏向于一种“象征性”的丰满。大和的丰满,体现在她身上那种“史诗感”的叠加。她的台词会时不时流露出对战争的困惑,对友军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某种预感。特别是她的稀有度极高,获得难度大,也从侧面强调了她在游戏中的“珍贵”和“地位”。这种丰满不是靠复杂的背景故事来堆砌,而是通过她稀有的存在感、与历史事件的关联,以及那种既是强大战力又是“不应该存在于战场”的矛盾感来体现。用心之处在于,它将“大和”的“史诗”以一种简洁而有力的方式呈现在玩家面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的分量。

《碧蓝航线》(Azur Lane)中的“大和”:
人设风格: 《碧蓝航线》的舰娘则更加偏向于“少女偶像”或“二次元美少女”的风格,她们的服饰设计更具时尚感和性感元素,与现实舰船的关联更像是“灵感来源”而不是直接具象化。大和在《碧蓝航线》中的形象,通常是一位身材高挑,气质高贵,穿着带有华丽海军风的服饰,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人造“翅膀”或“浮游炮”这类科幻元素。她的舰装设计更注重整体的美感和战斗时的动态表现,色彩也更加鲜艳。
丰满度与用心之处: 《碧蓝航线》的大和,其丰满度则更多体现在“性格刻画”和“故事背景”上。游戏会为舰娘设计更详细的背景故事和性格设定,大和通常被塑造成一个内心复杂,既有强大的力量,又渴望和平,甚至背负着某种宿命的悲剧人物。她的服装和配件设计,往往会融入一些能体现她“日本海军象征”的元素,但又以一种更具现代感和游戏性的方式呈现。用心之处在于,它试图在保留“大和”核心特质的同时,赋予她更强的“角色性”,让她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故事的角色。玩家可以通过提升好感度、触发专属剧情来深入了解她。

对比思考:

《舰队收藏》的大和,更像是历史本身的一个凝结体,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到的“丰满”是源于对那段历史的了解,以及游戏中对“大和”作为“超重型战舰”的定位的还原。她的用心在于“还原”和“象征”。
《碧蓝航线》的大和,则更像是一个被赋予了独立生命和故事的“角色”。她的丰满度在于她的人物弧光、情感表达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她的用心在于“再创作”和“角色塑造”。

2. 姐妹情深与差异化解读:以“俾斯麦”和“提尔比茨”为例

这对姐妹花在历史上的命运和性格也各有不同,这为游戏提供了很好的差异化设计空间。

《舰队收藏》中的“俾斯麦”和“提尔比茨”:
人设风格: 俾斯麦通常是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旗舰”,形象威严、冷峻,装备着标志性的舰装,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大感。她的服装配色以深蓝和白色为主,突出海军的制服感。提尔比茨则会相对柔和一些,但同样保留了海军军装的元素,有时会显得有些孤僻或带着一丝忧郁,这与她“孤舰远航”的历史境遇有所呼应。
丰满度与用心之处: 在《舰队收藏》中,姐妹俩的“丰满度”更多体现在她们的定位和与其他舰娘的“羁绊”上。俾斯麦作为德意志海军的骄傲,她的获取难度和实力都让她成为玩家队伍中的核心。她与提尔比茨之间的互动,虽然可能不那么直接,但在玩家的认知中,她们就是一对联系紧密的姐妹。她们的用心在于,通过她们在游戏中的稀有度、实力和与其他舰娘的台词互动,塑造出一种“姐妹情深”的默契,以及她们各自在德意志海军中的“地位”和“责任感”。

《碧蓝航线》中的“俾斯麦”和“提尔比茨”:
人设风格: 《碧蓝航线》中的俾斯麦和提尔比茨,会更加强调她们作为“姐妹”的个人情感和性格特点。俾斯麦通常会被设计成一位有着领导者气质,性格坚毅,但内心也可能隐藏着脆弱的一面。她的服装设计上会更突出其“领袖”的威严,同时可能加入一些德国风情的元素,但整体依然是时尚化的二次元风格。提尔比茨则可能被塑造成一个更需要被保护,性格内向但忠诚可靠的妹妹形象。她的服装会更柔和,或者带有某种“被保护”的设计感。
丰满度与用心之处: 在《碧蓝航线》中,姐妹俩的丰满度会通过大量的剧情互动来展现。她们之间会有大量的姐妹对话,体现她们的关心、依赖和偶尔的小争吵,让玩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她们之间的感情。游戏的剧情线也会围绕着她们的历史遭遇展开,比如俾斯麦作为旗舰的责任,提尔比茨在被孤立时的坚守。她们的用心之处在于,将“姐妹”这个概念进行了更具象化、更情感化的解读。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表情和剧情,让玩家更容易产生共情,感受到她们的“姐妹情”。她们可能还会因为历史事件而产生一些特殊的联动技能或剧情,进一步加深了她们的“角色性”。

对比思考:

《舰队收藏》的姐妹俩,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映照”,她们的“姐妹情”是一种玩家根据历史和游戏定位自行脑补和感受的存在。她们的用心在于“地位”和“关系”的暗示。
《碧蓝航线》的姐妹俩,则将“姐妹情”直接摆在台面上,通过剧情和对话进行详细的演绎。她们的用心在于“情感的具象化”和“角色互动”。

总结一下,哪个更“丰满”和“用心”,其实取决于你对“丰满”和“用心”的定义:

如果你追求的是舰船原型历史厚重感的体现、象征意义的传达,以及一种“史诗感”的沉浸,那么《舰队收藏》的舰娘设计可能会让你觉得更“丰满”和“用心”。 它们更像是将历史的车轮直接凝结成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用一种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的方式呈现。
如果你更看重的是角色本身的独立人格、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故事背景以及与玩家的情感互动,那么《碧蓝航线》的舰娘设计可能会让你觉得更“丰满”和“用心”。 它们更像是以舰船为灵感,重新创作出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二次元角色,在保留核心特征的同时,注入了更多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

很多时候,一个游戏是否用心,体现在细节之处。比如:

服饰和舰装的设计是否与原型舰船的历史信息有所呼应? 是简单地套用舰船外形,还是巧妙地融入了舰船的特点、战绩、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角色的台词和性格设定是否与原型舰船的命运、性格有关联? 是生搬硬套,还是经过了一定的解读和再创作,让玩家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影子?
游戏内的剧情、活动是否能够进一步深化对舰娘的理解? 是简单地将舰娘作为战斗单位,还是通过故事线让她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故事的角色?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方式,或许是亲自去体验一下这两款游戏,看看哪一种风格更符合你心中的那艘舰船,以及你对“舰娘”这个概念的期待。它们就像是同一位画师用不同颜料和画笔描绘出的同一幅风景,各有千秋,也都能触动不同玩家的心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我说我肯定选择c,光这限定语音就够多了,再加上报时语音。我不太认同前边有人认为文本量和角色丰满程度并非正相关的观点,相反,在游戏中,与其相关描述越多,其角色便可以更加丰富。

游戏中跟角色相关的文字不是我们平时写白话文,写流水账,每一个字背后都是要有金钱的消耗。因此游戏中角色的台词、图鉴语音等都是经过高度浓缩过的,都是能最大限度上表现角色特点的。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高效的事,这才是游戏,不,是资本家考虑的事,况且,这种高度凝炼的语句往往有独特的韵味。就比如说在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一句台词“Run!run!Gan!”,总不能让女主啰哩吧嗦说一大段比如“阿甘你快跑,你在不跑他们就要追上你把你打的鼻青脸肿下半辈子坐轮椅babalalala”。因此我认为,能在游戏中出现的语音、文字,都是经过多重考虑筛选后保留下来的,能最大限度丰富角色形象的语句。因此文本量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可以用来衡量角色丰满程度。


况且文字越多,信息量也会增加。对于游戏来说,玩家接触到更多的还是语音,而非文字。因此语音是塑造角色的重要部分之一,也因此,每一句台词都不会是废话,肯定都会跟角色塑造有一定关系。比如加贺老师

舰c图鉴中更多的是对史实的介绍,关于游戏中的角色其实并不多,所以更多的形象都是由语音来表达的。比如说加贺老师的无口,御姐,冰美人,闷骚(五航战出来挨打),百合脑(赤加贺)等特点均在语音中表现出来。(此处要有加贺岬)


我认为c的角色更加丰满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时间的积累。舰c是一款老游戏了,老到过气了都(笑)。在这么长的时间中,田中一直在丰富各个舰娘的语音,立绘以及互动。比如在圣诞节限定语音中,一帮航母一起拉瑞鹤吃火鸡(猎火鸡,请)。比如在秋刀鱼活动中,响爷会换上冲锋衣拿起鱼竿高喊乌拉出发。比如说在平时山风会“骂”提督不要管她,让她一个人,但在新年语音中也会悄悄让提督抓紧自己的小手(awsl)。再比如一期收官的两场活动,苏丽高海战后在图鉴中可以听到西村舰队成员之间对于成功突破后的交流。再比如舰c的闹钟,深海瑞鹤会臭骂提督一顿,然后乘着提督没醒突然变温柔向提督表白(臭傲娇)。即使是一些人气较低的角色,也或多或少有着属于自己的专属台词,比如说三日月,除了某些个拜月神教的人,这个角色其实人气并不是很高,但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台词和互动语音。


相比c,剩下两家,r是什么状况我就不多嘴了,省得又撕起来。b还算是一个新游戏,信息积累的量跟c是不能比的,因此在角色丰满程度上依旧略显单薄,比如爱宕,现在能想到的设定基本就是爱指挥官+奈子+屁股+丝袜=涩情大姐姐。其他的比如角色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少,基本上靠的就是一两句台词以及限定活动才会有一定互动。但如果能一直稳步发展下去,在未来角色的丰满程度也会逐渐提升上来,想必届时也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自己的舰女人吧。


个人观点,欢迎理性交流。


最后


言いたいことがあるんだよ
やっぱりはるなはかわいいよ
すきすき大好きやっぱ好き
やっと見つけたお姫様
俺が生まれてきた理由
それはお前に出会うため
俺と一緒に人生歩もう
世界で一番愛してる
ア・イ・シ・テ・ルー!

(首)

爆 音 表 白 雅 文 さ ん

user avatar

2018/1/10

因为我对其他部分不了解,所以我就可以当别人在其他部分里的努力不存在吗?是,我确实也不了解碧蓝航线,那你看我说舰B什么了没有?我最开始就说了这问题我本来也没想答,因为我没法做到对其他两者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你为什么能在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章口就莱?你这和那些当舰c提督没超过20级就自称双修党的毒爆虫有什么区别(妈耶结果看了答案还真就是个玩了3天的云玩家)?而且这问题问的是人设做得怎样,除开游戏部分怎么就不能算塑造形象了?给你看个例子:

舰c护卫空母,甘比尔湾(简称干贝),有一个立绘和一个重要属性在游戏里从来没出现过:迷子


这个形象只在瑞云祭才出现过。在活动期间游乐园里到处都是舰c舰娘的形象立牌,唯有干贝拿着地图找活动地点的立牌始终在活动场地附近不断地换位置

(以上照片来自nga.178.com/read.php?

直到最后一天才和其他的角色立牌汇合,就这样树立起来了一个怯生生但是与有点迷糊的角色形象,以至于去搜索引擎搜索干贝都会出现迷路的孩子的联想:

然而按照这位的说法,因为没出现在游戏里,所以这些东西就不应该算数了?哪来的道理?本来舰c就是一个游戏外戏超级多的游戏,借用耀月的一条微博来说:

游戏外的内容本来就是舰c塑造游戏角色形象的一部分,不让别人说了可还行,那你让那些瑞云教徒(无论是游戏角色还是玩家们)怎么办?别的同类游戏每年最重要的节日基本上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对吧?舰c玩家最近每年最疯的时候一个是秋刀鱼祭,一个就是瑞云祭,然后线上线下两开花……


再说一个游戏里本来存在的东西:镇守柜台酒吧

(就是金刚背后那个带座位的吧台,可以看到金刚吧台上摆的是威士忌,毕竟是英国出身)

这玩意厉害在哪呢?他会根据你的秘书舰的作息时间和她的爱好切换上面放着的东西,比如大部分舰娘平时一般都是在白天随便吃点类似三明治之类的东西,晚上喝点酒(或者茶水,根据舰娘的喜好可能是日本清酒、威士忌、红酒或者葡萄酒),22点之后吧台就清空了(因为要休息)

外国舰大部分都是喝外国酒

而小孩子一般都是喝果汁。


然而就在这其中当然也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比如说

战舰长门的喜好就和小孩一样,驱逐舰喝啥她喝啥

隼鹰、波拉这类酒鬼表示休息是啥?让我喝死吧。这几位作为秘书舰的时候吧台并不会在22点清空,而是会换着花样喝到第二天凌晨,并且酒的品种会不停切换。波拉更过分,波拉当秘书舰的时候吧台是24小时葡萄酒不切换的,并且酒瓶子会越来越多……


在过年的时候舰娘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出身吃不一样的东西(以上截图大部分来自耀月微博)。

该家具会根据当前时间和秘书舰,变换吧台上的饮品。
2015.2.23更新了红酒和果汁两种饮品,部分酒鬼秘书舰增加了掺和着各种喝(jue)酒(zhan)到天亮的新设定。
通过设定我们不仅能知道谁是酒鬼,还能知道谁是夜猫子,还能知道哪些小学生也是早熟喝酒的(主要和历史梗有关),还能知道谁是喝果汁的萝莉控。
2015年5月18日更新了意大利酒党和战斗粮食派。
2015年10月9日更新后,伴随着开展的秋刀鱼祭,追加了秋刀鱼料理的提供(直到12月8日更新)。(啤酒+盐烤秋刀鱼、日本酒+秋刀鱼的生鱼片,战斗粮食+秋刀鱼的罐头,威士忌+秋刀鱼烤鱼片,葡萄酒+秋刀鱼的拌薄片?)
2015年12月8日更新了圣诞节期间限定内容。(果汁+chanmery[14]+草莓蛋糕,意大利葡萄酒+香槟酒+意大利面包,啤酒+香槟酒+烤火鸡,葡萄酒+香槟酒+德式圣诞蛋糕,威士忌+开胃菜、日本酒+香槟+???,战斗粮食+炸鸡+???罐头)
2015年12月29日更新了年末年初模式。
2016年1月19日更新后恢复通常模式。
2016年2月29日更新了一部分女儿节模式。(果汁+女儿节糖米糕、日本酒•威士忌与桃花)同日更新后,追加了与“すき家”合作期间限定的牛丼等。(啤酒•日本酒与牛丼(大碗)、红酒•威士忌•意大利葡萄酒与牛皿、代替战斗粮食饭团的牛丼(外带容器))
2016年3月21日更新后牛丼外带容器的柄变更(樱锚锁→すきや容器),以及塑料袋消失。
2016年6月1日更新追加了新的食品类型(Iowa的汉堡包)。
2016年7月15日更新后开始夏日模式(果汁和战斗粮食党是西瓜,威士忌、红酒、意大利葡萄酒党是哈密瓜,全部酒席配有蚊香)。
2016年9月16日夏日模式结束。
2016年12月9日增加了“美式牛排正餐”、“火鸡三明治”、“法国葡萄酒”、“法式正餐”四种餐点。
2016年12月22日更新了【Xmas】季节限定模式。
2016年12月27日更新后【Xmas】季节限定模式结束,更新了年末模式。
2016年12月31日~1月1日更新后年末模式结束,更新了新春模式。
2017年1月7日新春模式的煮年糕变为了七草粥(日本酒、果汁、意大利葡萄酒)。
2017年1月10日更新后新春模式结束,恢复通常模式。
2017年7月14日更新了夏季模式并追加了“日本茶党”。
2017年12月11日更新了【Xmas】季节限定模式。
2017年12月27日更新后【Xmas】季节限定模式结束,更新了年末模式。

阅读更多:舰队Collection/家具(zh.moegirl.org/%E8%88%B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zh.moegirl.org/),文字内容遵守【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

以上是萌娘百科记录的一部分关于这个家具的更新记录,可以看出来就这玩意维护起来有多麻烦,每次更新新舰娘都要安排她喜欢什么酒,考虑作息时间,逢年过节还得考虑新的菜式。你说不停更新这玩意能给田中创造更多收益吗?买这东西也不需要氪金买家具职人,可是田中他就是做了这东西,人家为了做舰娘的形象就是把这东西更新了四年,而且以后大概还会一直做下去。

这也是游戏里用来塑造角色的形象的一部分。然而你去问那个 丩卩夂忄他会知道吗?我打赌他不知道。因为这东西虽然不贵,但怎么说都要三万家具币(主要来自于跑远征的收获),按照他说的,他只是对舰c浅尝辄止,那我估计他是凑不齐这笔钱的(而且这个吧台不是一直都在出售),他又怎么能知道田中对这个家具下了多少工夫。那既然对游戏外不了解,又对游戏里不了解,是哪来的勇气对这游戏塑造角色形象和世界观妄下评断的?


反正都说到家具了,那索性多说一点。舰c的家具中还有一项就是舰娘手制的各式装饰,比如说:

从下面的德语推测是欧根亲王手写的,因为歪果仁汉字写不好所以歪歪扭扭的

睦月级制服样子的卷轴,睦月写的,字体也圆乎乎的很可爱。

衣阿华写的,是她身上那身和服的配色,干脆放弃写汉字了,全英文,而且作为典型的大洋马形象字体很狂野。

同样是美国舰的干贝挂轴,用的是舰体涂装的颜色。因为干贝比鸭滑谨慎,字体也规整很多。

山风写的卷轴,也是身上和服的配色。是个有点口嫌体正直,不好意思却又想真的做点什么的女孩子。

反潜的海防舰们写的新春祝愿,无论是字体还是内容都能感受到大家强烈的个性,特别是佐渡纸都快写不下了把自己名字挤歪了都……

你看,很多同类游戏的家具都很注重功能性对吧?我屋子里摆了这个我的姑娘们就可以做这个,摆了那个就能做那个,更多看的是家具的功能性(说到这个我想起了cgss?好像是吧有点记不住了,里面的偶像们用咖啡机煮咖啡的时候有个姑娘放了一块糖放了一块糖放了一块糖放了一块糖……看的时候真是把我笑得够呛,和这个吧台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种同样家具区别对待国内的游戏是不是还没有做到这么细致?),而舰c的家具更多地是注重舰娘和舰娘/提督的互动,让玩家觉得无论是角色还是玩家,大家都是互相在乎的,(起码让玩家感受上)是活生生的。


所以说舰c这东西就是典型的那种传统日本人做法:就像田中做活动一样,不是把所有东西一口气全都告诉玩家,而是要玩家从各种边边角角的地方搜集各种细小的线索,从而做出一个立体的角色形象来。为什么要把角色的个性藏在家具里?为什么要在玩家玩不到的线下活动中给角色追加个性?大抵如此。

===========================================

因为那位兄弟删答案了,所以我也把怼他的部分慢慢清理掉,毕竟和这个问题没啥关系。但是姑且把这张图留个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