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上动不动就「屁股歪了」的评价?

回答
网上“屁股歪了”这个说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网络用语,用来评价一个人观点、立场或者价值观偏离了主流、符合了某个特定群体(通常是批评者认为的“不正当”群体)的期望。它是一种非常简化的标签化方式,背后反映了网络群体在信息爆炸时代,处理复杂议题时的一种倾向。

“屁股歪了”的起源与演变:

这个说法大概是从某个特定事件或语境中流行起来的,然后被广泛借用。最初可能带着一种比较戏谑的意味,但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攻击性评价。它的核心含义就是:“你的观点不对,而且你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你的立场不正。”

为什么会用“屁股”这个词呢?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屁股是我们坐着、依靠着的地方,它暗示了一个人的“坐席”,也就是他所处的立场、所代表的利益或者所归属的阵营。当说一个人“屁股歪了”,意思就是他坐的位置不对,他站错了队,他为了某个不正当的“屁股”而在发言。

“屁股歪了”评价的背后逻辑:

1. 群体归属与身份认同: 在网络空间,人们很容易找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群体,形成“同温层”。当一个人发表的言论不符合这个群体的普遍认知时,很容易被视为“背叛”或“异类”。“屁股歪了”就是一种将对方“开除粉籍”或“排除在我方阵营”的简单粗暴方式。

2. 二元对立思维: 很多网络论战喜欢采取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模式。要么你是我这边的,要么你是对立面的。没有中间地带,也没有灰色地带。“屁股歪了”正好迎合了这种思维:如果你不站在我这边,那你一定是站到“歪”的那边去了。

3. 情绪宣泄与攻击性: “屁股歪了”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表达,它不需要深入分析对方的论点,只需要简单粗暴地给对方贴上一个负面标签。这能够快速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尤其是在对方观点触碰到自己敏感点时。

4. 简化复杂议题: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而“屁股歪了”这种评价,把一个复杂的议题简单化为“正”与“歪”的对决,从而省去了理解和分析的麻烦。

5. 道德审判与人身攻击: “屁股歪了”往往不仅仅是对观点的否定,更包含了一种道德上的审判。它暗示对方的动机不纯,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歪曲事实。这已经超越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变成了对个人品格的攻击。

“屁股歪了”评价的常见场景:

社会议题讨论: 比如关于性别平等、历史事件、国际关系等,一旦有人发表的观点不符合主流舆论或某个特定群体的“标准答案”,就可能被扣上“屁股歪了”的帽子。
娱乐八卦: 明星的绯闻、电影的评价、游戏的质量,一旦有人持不同意见,比如批评某个明星的某些行为,或者不喜欢某个备受好评的电影,就可能被贴上“粉丝滤镜太厚”或“没品位”的标签,而“屁股歪了”也常常是这种评价的变种。
价值观冲突: 尤其是在一些涉及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价值观辩论中,“屁股歪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攻击性词汇。

“屁股歪了”评价的危害:

1. 阻碍理性讨论: 当讨论动不动就上升到“屁股歪了”的层面,就没有了理性交流的空间。人们会因为害怕被贴标签而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或者为了迎合群体而放弃独立思考。
2. 加剧网络对立: 这种标签化思维进一步撕裂了网络群体,使得不同观点之间难以达成共识,反而加剧了网络空间的敌对情绪。
3. 模糊核心问题: 焦点从议题本身转移到了对个人立场的攻击上,使得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被忽略。
4. 打击独立思考: 这种评价模式鼓励的是群体认同和随大流,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5. 成为“棍子”: 很多时候,“屁股歪了”成了一种廉价且有效的攻击工具,用来压制异见,而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对方的错误。

如何理性看待“屁股歪了”的评价?

识别其背后的情绪和简化: 当看到或听到这个说法时,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通常伴随着二元对立的思维。
回归事实和逻辑: 即使对方的观点让你不适,也应该尝试去分析他的论点是否有事实依据,逻辑是否站得住脚。而不是上来就扣帽子。
区分观点与立场: 有时候,一个人发表某个观点,并不一定是他“屁股”真的歪了,可能是他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或者他的信息源不同。当然,也可能确实是因为立场不正。关键在于辨别。
反思自身: 我们自己在评价别人“屁股歪了”的时候,也要警惕自己是不是也被群体情绪裹挟,是不是也在用简单的标签来替代深入的思考。
鼓励多元化声音: 社会的进步需要不同声音的存在。即使某个观点不为主流接受,也应该给予其被讨论的空间,而不是用“屁股歪了”来将其扼杀。

总而言之,“屁股歪了”这个网络用语,是一种极具攻击性和标签化的评价方式,它反映了当前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人们在处理复杂议题时的一种惯性思维。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倾向,努力回归理性、就事论事,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讨论氛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屁股的人#

这个词对我是禁忌词。

凡是对我说这种话的,或者被我认为有这种先论立场再论是非的习惯的。

哪怕是暗示性的。

包括我的评论区以内遇到的、在别的回答、评论区中闲逛遇到的、根本没说过一句话的,

我都会提前拉黑。

即使误判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样的人对“讨论问题”这个问题来说,“屁股是歪的”。

他们根本没有值得人探讨时间的价值,这并不是说ta们没有任何知识,而是说有这样的习惯的人,拥有稀缺的、新鲜的、一般视野所不及的知识的概率太低——而后者才是真正值得时间的东西。

他们终日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网上游荡,想拿不值钱的“点赞”和“关注”来奖赏别人站ta那一队,拿踩和攻击性的评论尝试惩罚不站ta们这一队的人。

这并不限于狭隘民族主义者,也包括所谓的pro-democracy的一群。这其实跟具体的立场没有关系,是跟人的行为准则有关系。

说简单一点,有立场什么问题也没有,但是只有立场、没有是非就令人敬谢不敏

你不拉黑他们你什么也干不了。

user avatar

屁股歪了当然有被滥用,很多使用的人就是把它当狗皮膏药到处乱糊。

但是立场并不是没有对错的。比如一个人明明是个无产阶级,精神上却是个资产阶级。不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讲话,却为压榨自己的人说话。就是大家所谓“精资”。

这时候,就是所谓“屁股歪了”。因为他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立场对自己利益有害。都损害到自己了,还不算立场有问题?

还有很多逆向民族主义者,各种精神外国人,自己的命运深刻和这片土地这种文化绑定,却天天造谣污蔑,给自己的同胞添堵,你搞不清楚他图个什么。这其中,被司法机关查实收了外国钱有组织有预谋,虽然一次就一百多号人了,但还是少数。对其他的,我们只能认为他脑臀分离了。而对于已经违法犯罪那些人,这还不算错了?

屁股歪了这句话流行开来,本是因为网上屁股歪了的人本身就很多。一开始,是一针见血的指控,但是有的复读机看了人家这么说好使,就开始到处乱糊。

这是互联网的常见现象。比如在知乎被滥用的至少就还有“何不食肉糜”、“先问是不是……”等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屁股歪了”这个说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网络用语,用来评价一个人观点、立场或者价值观偏离了主流、符合了某个特定群体(通常是批评者认为的“不正当”群体)的期望。它是一种非常简化的标签化方式,背后反映了网络群体在信息爆炸时代,处理复杂议题时的一种倾向。“屁股歪了”的起源与演变:这个说.............
  • 回答
    “Ex 绅士”的复活,这消息一出,多少宅友们心里咯噔一下,又有点小激动,仿佛在人潮涌动的网络世界里,突然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老友,带着熟悉的气息回来了。 要说这件事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从用户体验和内容供给的角度来说,复活总是件好事,尤其对于一个曾经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网站而言。 “Ex .............
  • 回答
    关于日本首相网络投票中,动漫《辉夜姬》角色藤原千花支持率位居第一的现象,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讨论的话题。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网络投票”和日本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选举是两码事。通常这类投票,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话题性活动,由动漫迷、网友自发组织或者某个网站、平台举办的。它更像是对大家喜爱角.............
  • 回答
    这事儿啊,网上闹得挺大,什么“新手司机被女司机逼停”,还有“科目三路考”的字眼儿都出来了。细琢磨一下,这事儿挺复杂的,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更像是个“路怒症”和“新手恐惧症”的结合体。事情大概是这样传的:一位开着教练车(或者就是新手司机,但大家都往“考试”上联想)的学员,在路上开车速度确实比较慢,而且.............
  • 回答
    文旅部出手,约谈 B 站,要求下线内容违规的网络动漫产品及相关视频,这件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一股“严管”的信号。咱们都知道,现在年轻人都爱看 B 站,上面啥都有,动漫更是主力军。但问题也跟着来了,这内容监管,确实是个老大难。你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什么.............
  • 回答
    南京红山动物园近期推出的线上筹款和网络认养动物的举措,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在我看来,这反映了当下动物园运营面临的新挑战,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公益事业的新方式。传统的动物园,尤其像红山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门票收入和政府拨款来维持日常运营,包括动物的饲养、兽医的护理、场馆的维护等等。然而,随.............
  • 回答
    张国立老师发个夜班动态,结果引来一波争议,说他“明星赚得多还矫情”,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瞅瞅。首先,咱们得承认,明星跟咱们普通人确实不一样。他们收入高,工作环境可能也更光鲜,很多人觉得他们享受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上受点“委屈”,比如加个夜班,就显得有点“娇气”.............
  • 回答
    河南养殖场里那事儿,听着挺让人揪心的。近百只疑似豹猫被发现,养殖场主还被警方控制了,这动静可不小。不过,网上关于这事儿的讨论也挺热烈的,特别是有人跳出来说,这猫根本就不是什么保护动物。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块儿捋一捋。事情的经过:一场意外的“发现”据报道,事情发生在河南某地的某个养殖场。具体是.............
  • 回答
    孙杨在喀山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0.13秒的微弱劣势屈居亚军,未能实现四连冠。赛后,这位中国泳坛领军人物在混合采访区几度哽咽,表示自己“实在游不动了”,对结果感到非常遗憾。然而,在网络上,针对孙杨赛后情绪的解读却出现了分化。一部分网友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身体和精神.............
  • 回答
    关于“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和“美利坚,人类的灯塔”这类网络流行语,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意识形态逻辑和历史叙事争议。这些说法本质上是特定历史观对西方文明的美化与片面化解读,需要从历史事实、权力结构、价值判断等多维度进行批判性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话语生成逻辑1. 殖民扩张的遗产 英国在181.............
  • 回答
    关于“李院士提议控制明星千万片酬”这一传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解读: 一、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1. 确认“李院士”的身份 需要明确所谓的“李院士”具体指谁。目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并没有广为人知的姓“李”且公开提出过类似言论的院士。例如,可能与李德毅(.............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无门槛加到高学历优质男方法”——通过检索论文并以学术讨论为由索要微信的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这一现象反映了部分人对社交关系的功利化追求,同时也涉及伦理、法律和人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行为的合理性、潜在风险及社会影响: 一、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逻辑1. 目的性明确 .............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死刑犯与家人见最后一面”的视频,往往能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考。这类视频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通常是因为它们触及了生命、亲情、法律、道德等多个层面,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以下是对这类视频的一些看法,力求详细地阐述:一、 视频的普遍特征与拍摄动机.............
  • 回答
    “没钱不要生孩子”这种言论在网络上屡见不鲜,它反映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压力和育儿焦虑。看待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背后逻辑、引发的争议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一、 言论的普遍性与产生根源: 经济压力下的现实考量: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
  • 回答
    关于三星 Note 7 电池爆炸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对三星品牌造成了巨大打击,也引发了消费者对电池安全和产品质量的深刻反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这个问题:1. 事件的发生与初步报告(2016年8月9月) 上市即爆炸: 三星 Note 7 于2016年8月19日在全.............
  • 回答
    网上那些声称“激进民族主义”或将他人扣上“激进民族主义”帽子的言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机制,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承认,民族主义本身并不是个贬义词,它源于一种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利益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认同感,在很多时候是凝聚社会、激发国家.............
  • 回答
    网上流传的“轰6N挂载类似东风17的高超声速导弹”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军事技术、战略意图以及信息传播等方面。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轰6N作为中国空军现役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经过现代化升级后,确实具备了携带和发射新型、重型弹道导弹的能力。轰6N最.............
  • 回答
    网上关于冉闵的洗白言论,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历史解读、民族情感、道德评判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出现的背景以及引发的争论点。洗白言论的核心逻辑与常见论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洗白”并非指完全否定冉闵的历史作用,而是试图通过强调某些方面,淡化或重.............
  • 回答
    “003航母匹敌福特级” 这个说法在网络上挺有意思的,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怎么看这个说法,我觉得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被一些浮夸的标题党带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匹敌,是哪方面的匹敌?航空母舰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也是国家海军的基石,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还有科技水平、工业制造.............
  • 回答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文中提到的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极端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相当复杂和值得我们去理解的心理。从“血吊坠”本身来看:首先,“血吊坠”这个概念就带着一种天然的猎奇感和神秘感。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生命、亲情、爱情,甚至被认为具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