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地铁列车是如何折返的?

回答
地铁列车在终点站如何“变脸”继续出发,是个挺有意思的技术活儿,不是简单地掉个头那么简单。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了,别以为是AI在跟你扯淡哈。

首先,咱们得明白,地铁线路基本都是环线或者首尾相连的直线/折返线。如果是环线,那好办,列车沿着环线继续跑就行了,压根不存在什么“折返”。咱们重点聊的,是那种有终点站,列车跑完了这一趟,得掉头跑到另一边轨道继续开的那种。

1. 到达终点站:使命完成,但不是终点

列车稳稳当当地停靠在终点站的站台上。乘客们陆陆续续地下车,司机也完成了他这一趟的驾驶任务。但你看,另一边的轨道上,已经有另一趟车在等待了,或者说,终点站的线路设计就预留了让列车“转场”的地方。

2. 司机换岗,准备“回程”

车门关闭后,你以为司机就这么下班了?nope!大部分情况下,终点站会有另一名司机在另一端的驾驶室里等待。前一批司机完成交接,下车,后一批司机上车,进行上岗前的检查。他们会确认列车状态、信号系统等等。有时候,同一位司机也可能在短暂停留后,直接切换到列车的另一端继续驾驶。这取决于运营调度和司机的排班。

3. 轨道切换:迷人的“Y”形或“三角”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了。终点站的轨道设计可不是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最常见的折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折返线(Wye Track / Triangle Junction):
想象一下,在终点站的末端,有几条岔道,它们像英文字母“Y”一样连接起来,或者组成一个“三角”。
列车到达终点站后,不会直接停在站台的尽头。它会先驶离站台,然后根据信号的指引,选择一条岔道,开到另外一个股道上去。
这个过程有点像在游乐园的轨道车,通过转换器改变方向。列车会沿着岔道行驶,最终绕到一个新的方向,重新进入另一侧的站台轨道。
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修建岔道和三角线。

渡线(Crossover / Slip Switch):
渡线通常是指在两个平行股道之间,有一段斜向连接的轨道,可以允许列车从一条轨道“跨越”到另一条轨道。
在终点站,可能就有这样的设置。列车在驶离站台后,会通过渡线,从当前运行的股道切换到相邻的、方向相反的股道上。
这种方式占用的空间相对小一些,但对轨道设计和信号控制的要求更高。

三轨或四轨终点站设计:
有些终点站为了提高效率,会设计得更复杂一些。可能站台两侧都有轨道,而且不止一条。
比如,当一趟车到达A侧站台时,另一趟车可能已经停在B侧站台等待发车了。
列车在终点站可能只是短暂地停靠,然后直接驶入另一侧的股道,等待下一趟发车。这就像一个“临时停车场”,只不过这个停车场可以直接变道。

4. 信号控制:无声的指挥家

整个过程,离不开强大的信号系统。信号灯、道岔(控制轨道方向的装置)都必须精确无误地工作。

在列车到达终点站并清客后,信号系统会根据调度指令,控制道岔打开,指引列车驶向折返的轨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要切换的轨道上都没有其他列车,并且列车行驶的方向是安全的。
司机只是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进行操作,但最终的决策权和安全保障,都在那个看不见的信号控制中心。

5. 车辆检查与清洁(偶尔)

在折返的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列车也可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车厢清洁,或者由工作人员进行一些例行的检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但这通常不是每一次折返都进行的,更多的是在末端停车场进行的深度维护。

打个比方:

你可以想象一下,地铁列车就像一辆公交车,但是它没有倒车镜,也不会原地掉头。到了终点站,它就像是开进了一个特殊的“换乘站”,在这个站里,它会悄悄地从一边的车道“滑”到另一边的车道,然后就变成了一辆“反方向”的公交车,继续载着乘客出发。

总结一下:

地铁列车折返,不是简单的“掉头”,而是通过特殊的轨道设计(折返线、渡线),在信号系统的精确指挥下,由司机进行操作,实现列车在终点站从一条线路切换到另一条反向线路的过程。这背后是轨道交通工程、信号控制技术和运营调度共同协作的成果,保证了地铁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转。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比“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要生动些?这玩意儿,得结合实际的线路图和轨道设计才能看得更明白,但大概的逻辑就是这么回事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题主提问的是“地铁列车如何调头”,但严格来说,地铁列车不需要调头。地铁列车到达终点站之后进行换向叫折返,所以题目应该换成“地铁列车如何折返”比较准确。今天我们来讲讲地铁列车的折返,上传了一些自己画的示意图,看起来应该会比较容易理解哈。

哦,对了。说到“调头”,地铁列车没有“调头”这一说,但其实火车机车却有“180°调头”这种事情。我们在答案的最后再拓展一下火车的“调头”。

所谓的折返就是指列车从原来的方向换到另外一个方向。而这种折返与我们看到的汽车的180°调头是不一样的。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中学还是小学教材学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采用的就是双火车头完成了一次爬坡,等同于完成了一次换向折返。

百度百科里关于人字形铁路的介绍:

京张铁路从南口北上要穿过崇山峻岭,坡度很大,按照国际的一般设计施工方法,铁路每升高1米,就要经过100米的斜坡,这样的坡道长达10多公里。为了缩短线路、降低费用,詹天佑大胆创新,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线路,为了安全、平稳,北上的火车到了南口以后,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前面拉,一个在后边推,过了青龙桥,火车向东北方向前进,
进入了“人”字形铁路线路的岔道口后,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改成拉,而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使火车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在20世纪初时的如此大胆的设计,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是一个不小创举。

看完是不是对列车的折返有了个初步的了解,现代列车无论是地铁或是高铁、火车,折返大多是采用双火车头轮流牵引换向的方式即列车本身就具有双向行驶的能力,列车到达终点站后通过更换驾驶端的方式就能完成换向行驶

  • 地铁列车使用的动车组列车可以双向行驶,不存在调头的问题:



  • 了解完简单的折返原理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折返的方式分类和各自的优缺点。地铁列车的折返主要分为站前折返站后折返。站前站后折返,就是根据折返过程是在站前完成还是站后完成来区分。

    1.站前折返:

    指列车经由站前渡线或折返道岔变更行驶方向进行折返。 折返过程在站前完成。(举例示意图如下,答主自己画的哦~)

    1.1列车到达终点站站台停稳,接车司机换端驾驶:

    1.2列车通过站前道岔完成折返运行至下行方向:

    优点:折返时间相对较短,因为折返过程在出站后完成,无需进入折返线,列车无需再站台清客,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列车的停站时间;

    缺点: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威胁;由于同时上下车,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交叉;折返能力相对于站后折返要差一些。


    2.站后折返:

    站后折返线,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可避免进路交叉。此外,列车还可采用经站后环线折返的方法。 折返过程在站后完成。(举例示意图如下)

    2.1列车到达终点站上行站台停稳:

    2.2列车进入站后折返线进行折返(一般是自动折返):

    2.3列车经折返线折返至下行站台,接车司机换端驾驶:

    优点:无进路的交叉冲突,比站前折返更安全;折返效率较高;无乘客上下车的客流冲突;

    缺点:站后折返的不足是列车折返时间相对站前折返长一些;

    一般情况下,终点站的折返都是采用站后折返,较少使用站前折返;但如果由于进路需要,或者场地条件受限,则使用站前折返。

    更多的折返线的设计,请参照

    @zuko

    的回答,已经提到了列车编组并列举了多种折返线的设计,适合深入了解下折返哦。


    最后,我们来拓展一下,一起涨下姿势,看看 火车如何调头?

    传统的机辆式的火车,虽然大部分机车都可以双向行驶,但一般还是以牵引为主,很少会“推着走”,所以列车客车不用调头,机车还是要摘下来换到另一头的。通常可以通过车站的渡线在几条铁轨上行走一下调头。一部分早期的机车不能双向行驶,这时才真正需要调头。在真正需要调头的地方,可以布置灯泡线、三角线或大转盘。(介绍及图片均来自网络)。
    1.灯泡线:
    又称单向循环线,用以供列车直接掉头而无需转轨甚至无需停车。灯泡线对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如煤车)很有用。尤其是具有单向驾驶台,灯泡线可以帮助其完成换向。
    • 纽约地铁市政府站及南码头站:

    2.三角线:
    三角线或三角线轨道为铁路路线的一种形式,为三条铁路轨道以三角形的形状交会,并在三个交会点设有转辙器,或因多条铁路路线先后交会,或由于列车调头等特殊目的所兴建。三条铁轨构成三角型,经过进、退、进实现调头。

    3.转盘:
    即把机车行驶到转盘上,转盘旋转半周后再驶离转盘(旧金山的有轨电车在Market St.站的调头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视频:

    火车调头有高招 大转盘上转一圈
    火车调头有高招 大转盘上转一圈 - 搜狐视频 http://tv.sohu.com/20130928/n387405134.s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地铁列车在终点站如何“变脸”继续出发,是个挺有意思的技术活儿,不是简单地掉个头那么简单。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了,别以为是AI在跟你扯淡哈。首先,咱们得明白,地铁线路基本都是环线或者首尾相连的直线/折返线。如果是环线,那好办,列车沿着环线继续跑就行了,压根不存在什么“折返”。咱们.............
    • 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曹魏QQ群主咸鱼”质疑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使用“列侯始封”一词是否错误,需要进行详细的考证和分析。这里的讨论是基于一种假设性的情况,即这位QQ群主确实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并且质疑的出发点可能是对历史词汇使用准确性的考量。核心问题:“列侯始封”一词在历史文献和现.............
    • 回答
      如果《圣安地列斯》并非GTA系列的外传,而是能像《荒野大镖客》那样自成一派、拥有自己宏大世界观和独特魅力的独立作品,那么《圣安地列斯2》的构思,将是一次对那个时代、那种文化、那种社会背景的更深层、更具野心的挖掘。它将不会简单地重复前作的成功模式,而是会去探索更广阔的叙事空间和更复杂的游戏机制。背景设.............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发人深省的假设。如果清朝晚期中国不是被压迫的一方,而是拥有与列强比肩的实力,那么它是否会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列强”的含义。在晚清,列强之所以成为列强,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工业、先进的军事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一套成熟的政治.............
    • 回答
      高铁、地铁等轨道列车,它们驰骋于钢轨之上,疾驰如风,强大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这背后是一套精密的系统,核心在于 电力。核心动力:电力无论是高速运行的高铁,还是穿梭于城市地下的高密度地铁,它们最根本的动力来源都是 电能。这是因为电力具有高效、清洁、易于控制等优点,非常适合驱动车辆。电力是如何输送给列车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里的那些帮派。这游戏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对帮派文化的细致刻画,每个帮派都有自己的地盘、服装风格、行为模式,甚至还有自己的帮派歌曲(虽然游戏里不直接放出,但能感受到那种氛围)。我来给你好好讲讲,让你像亲身经历过一样!首先得说,圣安地列斯就像一个大熔炉,各种族.............
    • 回答
      列宁在俄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多重色彩的议题,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变化,这种认知也在不断被重塑。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剥离时代滤镜,看看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是如何看待这位革命领袖的。革命的奠基者与解放者:在十月革命时期及之后的一段很长时期,列宁被广泛视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解放者。对于那些.............
    • 回答
      .......
    • 回答
      要预测刘慈欣小说改编电影的票房能否超越《战狼2》,这确实是个有趣且有挑战性的问题。毕竟《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票房奇迹,它的成功带有时代烙印和社会情绪的叠加。目前来看,有希望挑战《战狼2》票房的,我个人更倾向于 《流浪地球2》,当然 《三体》系列 如果能成功影视化,也具备极高的潜力。至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交通工具。简单来说,不是所有地铁列车都严格意义上被称为“动车组”,但现代地铁列车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了动车组的典型特征。我们得先弄明白“动车组”这个概念。什么是动车组?“动车组”这个词,严格来说,起源于铁路领域,指的是一种编组方式。它不是指某一.............
    • 回答
      公交车和地铁列车使用的车门类型之所以有显著差异,背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了安全、效率、环境适应性以及运营模式等多个维度。首先,从安全性和旅客出行便利性来看: 公交车: 公交车作为一种地面交通工具,其运行环境复杂多变,经常需要频繁启停,并且会在路边站点开门。 外摆门/内藏门(.............
    • 回答
      国内地铁列车目前确实没有见到使用8A以上编组的,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理解什么叫“8A”。在地铁列车里,“A”通常指的是车辆的型号或者说一个系列。比如我们常说的8A型车,就是指这个型号的列车有8节车厢,并且是典型的A型车(或者叫A类车)。那么,8A以上,比如8.............
    • 回答
      地铁列车能否在铁路车站运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问题,背后涉及到技术、安全、标准等一系列复杂的考量。简而言之,大多数情况下,地铁制式的列车不能直接在普通铁路车站运营,或者说,即使勉强可以,也存在着巨大的限制和风险。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搞清楚地铁和铁路的“出身”和“设计.............
    • 回答
      地铁列车车窗为何大多采用圆角设计?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看”就可以概括的,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工程学和实用性的考量,而且这些考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首先,我们得从材料和结构的“抗压”能力说起。早期的地铁列车,车身结构相对简单,窗户往往是嵌入式的,需要承受的压力主要是外部的气动噪声和气流,以及车身.............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在体验了地铁的便捷之后,会疑惑为什么火车,尤其是长途客运列车,座位设计和地铁差别那么大。其实这背后涉及的考量相当多,不仅仅是舒适度,还有安全、效率、成本等等一连串因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火车座位不长得像地铁。首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使用场景和运行模式。 地铁.............
    • 回答
      “地铁能否使用四线或越行线开行多种等级的列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运营和技术层面的诸多细节。简单来说,答案是 “可以,但要看具体情况,并且需要精密的规划和运营管理。”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深入探讨一下。一、 什么是“四线”和“越行线”?在讨论多等级列车开行之前.............
    • 回答
      在国内许多城市,你可能注意到地铁和市内铁路的列车都是清一色的单层设计。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我们没有像伦敦、东京等地那样,偶尔能见到双层列车的身影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有或没有”的选择,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工程、经济、运营和乘客体验等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从最直观的“天花板”说起——站台设计。.............
    • 回答
      我国国家铁路和城市地铁在线路、列车和运营上的互通性不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管理体制以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历史发展与规划定位的差异 国家铁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其.............
    • 回答
      圣安地列斯里的九龙会,这帮在游戏里让CJ头疼不已的华人黑帮,实际上是游戏开发者们对当时北美华人帮派文化的一种艺术化加工和虚构。说它“真的存在”嘛,要看你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真的存在”是指在游戏之外,现实世界里有这么一个叫做“九龙会”的华人帮派,并且在圣安地列斯(游戏中的洛圣都,影射洛杉矶)有这样活跃.............
    • 回答
      谈日本列岛是否算东亚大陆的“防波堤”,从地理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需要细致地解读和限定其含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让我们明确“防波堤”的物理概念。防波堤的主要作用是阻挡海浪的冲击,保护内陆水域或海岸线免受风浪侵蚀。从这个角度,日本列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类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