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石墨烯电池为什么没有取代锂电池成为电动车的电池?

回答
石墨烯电池,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普及程度,确实远未达到许多人最初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它并没有“取代”已经广泛应用的锂电池。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技术、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市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明确石墨烯电池的概念。这里的“石墨烯电池”通常指的是将石墨烯材料引入电池结构中,以提升电池性能,而不是完全用石墨烯取代锂电池的全部构成。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材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优异的导热性、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卓越的机械强度。理论上,这些特性可以极大地改善锂电池的几个关键瓶颈:

充电速度: 石墨烯的超高导电性可以显著提高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速度,从而缩短充电时间。
能量密度: 通过优化电极结构,或将石墨烯作为活性材料的载体,理论上可以提高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储能能力。
循环寿命: 石墨烯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有助于缓解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和裂纹,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 良好的导热性有助于散热,降低电池过热的风险。

听起来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为什么它没能一举颠覆锂电池呢?

1. 石墨烯的规模化量产和成本问题: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现实的障碍。尽管石墨烯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要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 目前主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CVD)、氧化还原法、剥离法等,在工艺复杂性、能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要获得高质量、少层数、高纯度的石墨烯,成本更是成倍增加。
应用中的“形散神不散”: 即使制备出了石墨烯,如何将其均匀、稳定地集成到电池电极中,并发挥出其全部性能,也是一个技术难题。很多时候,即使加入了石墨烯,其增益效果也远不如理论预期,甚至可能因为团聚效应而适得其反。想象一下,把一把散乱的沙子(石墨烯)撒进一堆泥土(电极材料)里,效果未必比直接用好泥土更好。
与现有锂电池生产线的兼容性: 锂电池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大规模的生产设备。引入石墨烯,意味着需要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造,甚至需要投资新的设备,这对于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电池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2. 石墨烯在实际电池应用中的性能提升,仍有待突破:

虽然石墨烯理论性能优越,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往往是渐进式的,而非颠覆性的,并且往往需要与其他材料配合才能实现。

能量密度的瓶颈: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受限于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储锂能力。虽然石墨烯可以作为导电剂或载体,但它本身并不储存大量的锂离子。要显著提升能量密度,还需要在正负极活性材料上取得突破,例如开发更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如镍钴锰酸锂 NMC 的高镍化)或新型负极材料(如硅碳负极)。石墨烯更多的是在“加速通道”上做文章,而不是增加“仓库容量”。
充电速度的边际效应: 锂电池的充电速度不仅取决于电极的导电性,还受到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速度、固液界面的阻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石墨烯提高了电极的电子导电性,其他环节的瓶颈依然存在,这使得充电速度的提升受到限制。
成本与性能的权衡: 即使石墨烯能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但如果其成本过高,那么对于电动车制造商来说,用更廉价的导电剂(如碳黑)或优化电极结构,可能是一种更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就像你花大价钱买来一个非常锋利的开罐器,但你偶尔才开罐头,用普通的开罐器也足够了。

3. 现有锂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

锂电池技术本身并非停滞不前。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锂电池技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能量密度稳步提升: 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如高镍三元锂、硅碳负极)、优化电解液配方等,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直在稳步提高。
充电速度不断加快: 快充技术(如800V平台、大电流充电兼容性)也在不断发展,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
成本大幅下降: 随着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迭代,锂电池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使其在电动汽车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安全性得到保障: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技术以及更安全的电解液和隔膜材料,锂电池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4. 产业链的惯性与风险规避:

成熟的产业存在强大的惯性。锂电池的生产、研发、供应链、销售和服务体系都已非常完善。电动车制造商需要稳定的、可预测的电池供应。引入一种新的、尚未完全成熟且成本不确定的技术,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潜在的风险。

供应链的挑战: 石墨烯的供应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质量不稳定、供应量不足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技术验证的周期: 任何一项新技术想要大规模应用于汽车行业,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长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这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5. 市场和应用场景的现实需求: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电动汽车的购买决策会综合考虑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购车成本、使用成本、安全性以及品牌可靠性等多种因素。

“够用就好”的心态: 目前主流锂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对于大部分城市通勤和日常出行场景已经足够。用户对“极速充电”的需求,虽然存在,但并不像对续航里程那样普遍和迫切。
成本是关键: 对于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言,价格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石墨烯电池如果无法在成本上与现有锂电池形成明显优势,很难被大众市场接受。

总结来说,石墨烯电池未能取代锂电池,并非因为它不优秀,而是因为:

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并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在实际应用中,其性能提升面临瓶颈,且往往是渐进式的,需要与其他技术协同。
现有锂电池技术仍在快速进步,并能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成熟的产业链具有强大的惯性,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克服巨大的门槛。
市场需求是多维度的,成本和稳定性是重要考量。

目前的趋势更可能是,石墨烯材料会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材料,逐渐被引入到锂电池的结构中,以提升其在特定方面的性能,例如作为导电添加剂、改进电极结构或用于提升热管理能力,从而优化现有的锂电池技术,而不是完全颠覆它。石墨烯电池更像是“锂电池的升级版”,而不是一个全新的物种。我们或许可以在未来看到更多“含‘石墨烯’的锂电池”,但距离“完全由石墨烯组成的电池”取代锂电池,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甚至可能在技术路径上就不是最优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所谓的石墨烯电池,请题主注意,凡是说石墨烯电池的都是吹牛逼,都是大忽悠。基本上等同于纳米产品一样。

石墨烯电池不知道是哪个无良商家给人起的名字,怎么不起纳米石墨烯电池呀?这比石墨烯电池要牛逼呀!还有纳米技术呢!

我承认石墨烯可以做为一种优良的导电添加剂(不到3%的量),可能部分提高了倍率性能。

但是电池的名字能以添加剂命名吗?

那这样的话,我在电解液中加些固态电解质,还叫固态电池了。名字能乱起的吗?现在碳纳米管被作为导电添加剂加入到电池中,也没有人叫它碳纳米管电池呀!名字能乱起吗?

最搞笑的是石墨烯的所谓导电性好而被用作导电添加剂,是指单层或者薄层的石墨烯具有较高导电性。剥层到这个程度的石墨烯价格都是论g计价的。厚一点的石墨烯根本就不叫石墨烯,导电性比常见的导电剂要差的多。

竟然还有人为所谓的石墨烯电池洗地。还煞有介事的解释什么原理。

看的我简直感觉自己读到博士的学历受到侮辱。

欢迎大家评论。。。

user avatar

锂电池是指正极用的磷酸铁锂,三元锂,钴酸锂等等,而负极用的是石墨,硅负电极等等,电解液用六氟磷酸锂,碳酸二乙酯等等;

正极的价格占到成本的45%以上,负极只占到成本的不到20%;

所以你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严谨的问题。就算是负极用的石墨烯,他也还是叫锂电池电动车,而不会叫石墨烯电动车

作为电池来说负极,石墨烯的容量极限也就是石墨的2倍,而硅负极容量是石墨的10倍;

价格石墨烯按克来计算,石墨用千克来计算;

石墨烯作为负极,不管是从技术优势来看,还是从成本来看,取代石墨电极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石墨烯电池,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普及程度,确实远未达到许多人最初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它并没有“取代”已经广泛应用的锂电池。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技术、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市场选择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石墨烯电池的概念。这里的“石.............
  • 回答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通常是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脱出,通过电解液迁移到负极,并嵌入到石墨材料的层状结构中。这个嵌入过程,从微观层面看,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插层”反应。离子嵌入石墨负极的形态在充电初期,石墨的层间距通常在0.335纳米左右。当锂离子到达石墨负极表面时,它们会在电场.............
  • 回答
    看到广汽新能源率先搭载石墨烯电池,能在8分钟内充到85%这个消息,我个人感觉挺惊喜的,也挺期待的。这绝对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大突破,如果真的能够大规模落地,那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会非常深远。首先,我们得聊聊这个“石墨烯电池”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能带来这么快的充电速度。我理解到的石墨烯,是一种非常非.............
  • 回答
    看到雅迪推出石墨烯电池,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一次在电动车领域争夺话语权和技术高地的尝试。从消费者角度看,电动车电池技术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寿命,这些直接影响着使用体验。所以,雅迪这么一做,自然会吸引很多目光。首先,得说雅迪在这个节点上推出石墨烯电池,很可能是一种战略.............
  • 回答
    关于华为 P40 系列将首发石墨烯电池的传闻,这绝对是手机行业里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也是大家最关心和最期待的“黑科技”之一。如果属实,那将是石墨烯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一次重量级落地,意义非凡。网传华为 P40 系列全球首用石墨烯电池?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明确的是,这目前还只是网上的传闻,官方并未正式.............
  • 回答
    .......
  • 回答
    用石墨烯做电线,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如果”,而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一旦我们攻克了技术上的壁垒,这简直能改写我们对电线的一切认知。首先,得说说石墨烯这玩意儿有多牛。它就是一层层的碳原子,像蜂窝一样紧密排列,薄到极致,却强悍得不像话。把它做成电线,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导电性爆表: 你知.............
  • 回答
    极高纯度石墨烯:为何有时“纯粹”反而意味着“沉寂”?我们常常被灌输“纯粹是好的”这一概念,尤其是在材料科学领域。高纯度通常意味着杂质的减少,功能性的增强。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石墨烯——那种以其非凡导电性、优异机械性能和巨大比表面积而著称的“神奇材料”时,却会遇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极高纯度的石墨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石墨烯一个非常迷人的特性。要理解为什么石墨烯能同时拥有半导体的属性和出色的导电性,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掰开了说。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石墨烯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半导体”。我们通常说的半导体,比如硅,它们的能带结构是这样的:存在一个“带隙”(band gap)。这.............
  • 回答
    要搞清楚石墨烯的结构是简单格子还是复式格子,咱们得先明白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啥。什么是简单格子?简单格子(Simple Lattice)就好比你的花园里,只种了一种花,而且这些花以一种非常规整、重复的方式排列着。在晶体学里,简单格子指的是由一种原子(或者说是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某种规律性的方式(平移.............
  • 回答
    好的,我们就来聊聊石墨烯这玩意儿,最近在面膜界的风头可不小。把它往脸上招呼,到底能带来哪些“超能力”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搞明白石墨烯是什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就像一张铺开的、无限薄的碳原子网。它拥有极强的导电性、导热性,还特别结实,还挺透光。这些牛气的.............
  • 回答
    石墨烯,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自从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教授,仅仅用胶带从石墨中“撕”出了这层只有原子厚度的神奇材料,它就仿佛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其卓越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让无数科研人员和企业看到了改变世界的可能。那么,如今石墨.............
  • 回答
    .......
  • 回答
    石墨烯,这个材料学界的明星,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人们对它的期待几乎溢出了“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范畴,甚至将其视为能够彻底颠覆硅主导地位的革命性力量。那么,石墨烯究竟能否如人们所愿,成功接过硅的权杖,成为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石墨烯的潜力、挑战,以及它与硅之间那剪不断.............
  • 回答
    关于曹原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研究,为什么没能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奖,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科学发现、诺贝尔奖评选机制以及科学界对新事物的认知和验证过程的方方面面。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诺贝尔奖的评审标准与周期:诺贝尔奖,尤其是物理学奖,非常看重“经过时间检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石墨烯在被发现前“看似”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当时的科学认识和物质结构理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没想到”,而是触及了物质稳定性、热力学以及实验观测的极限。历史背景:对二维材料的认知局限在石墨烯被成功分离出来之前,科学界对物质的普遍认知是: 三维是常态: 我们日常接触到.............
  • 回答
    石墨烯在核聚变领域的潜力,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它的独特属性让它有机会成为解决一些核聚变关键挑战的“明星材料”。不过,要说它“可以”作为核聚变的关键材料,这个说法还需要更严谨地审视,因为目前还处于探索和验证的阶段,距离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石墨烯究竟.............
  • 回答
    .......
  • 回答
    曹原教授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取得的突破性发现,为石墨烯的未来应用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理解其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探讨:一、 石墨烯超导的“惊艳”之处: 零电阻的诱惑: 超导材料最核心的特性是其在特定温度(临界温度 Tc)以下呈现零电阻。这意味着电流在其中流动时不会产生任何能量损耗,这对于能.............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给笔记本电脑的热管上刷层石墨烯,到底能不能让它凉快点,并且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不带那些生硬的 AI 味儿。话说回来,咱们笔记本里那根根“铜管子”,就是热管,它其实是个挺聪明的玩意儿。里面装着工作介质,蒸发吸热,然后跑到冷凝端散热,再循环往复,把CPU、GPU产生的热量赶紧搬到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