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门狗是和刺客信条同一世界观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看门狗》和《刺客信条》这两个育碧旗下的王牌IP,虽然都以发生在现代都市为背景,但它们的世界观可以说是独立存在,各自发展,却又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可供玩家解读的“彩蛋式”联系。

直接来说,它们并非属于同一个严谨的、相互影响的世界观。 它们各自有着独立的核心设定、历史脉络和冲突体系。

《刺客信条》的世界观: 核心是刺客组织与圣殿骑士之间绵延数千年的秘密战争。玩家在现代扮演的是“被试者”,通过Animus技术体验祖先的记忆,这些祖先都是刺客的成员,为了阻止圣殿骑士利用“第一文明”的科技(如伊甸碎片)控制人类而奋斗。现代的刺客组织和圣殿骑士依然活跃,并且在幕后操纵着世界格局,包括科技发展、政治事件等等。其世界观的重点在于历史的隐秘叙事、科技与信仰的冲突、以及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探讨。

《看门狗》的世界观: 核心是围绕着ctOS(中央操作系统)展开的。ctOS是一个集城市监控、交通控制、基础设施管理于一体的超级操作系统,它赋予了黑客们强大的能力去操纵整个城市。玩家扮演的是一名黑客,利用自己的技术对抗腐败的权力和不公正的系统,为正义而战。其世界观的重点在于现代科技的滥用、信息时代的隐私问题、以及个体与庞大科技网络的抗争。

那么,为什么会有“同一世界观”的说法呢?这主要源于一些精心设计的彩蛋和玩家的脑补。

1. 刺客信条元素在《看门狗》中的出现:

“刺客”的踪迹: 在《看门狗》系列的游戏中,玩家有时会遇到一些穿着兜帽衫的神秘人物,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可能身上的纹身,都隐隐指向了刺客。例如,《看门狗1》中,有玩家在某个角落发现一个穿着兜帽衫的人物,在他走近时,对方会做出类似“信仰之跃”的动作,然后消失在人群中。
“鹰眼”的影子: 刺客标志性的“鹰眼视觉”能力在《看门狗》中被黑客的“信息视野”(infovision)所取代。虽然技术原理不同(一个基于基因记忆,一个基于网络侦测),但它们在游戏中的功能——识别敌人、环境信息、弱点等——却非常相似。甚至有玩家在解读某些游戏画面时,发现ctOS的界面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与Animus的界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力求将复杂的信息直观地展示给玩家。
历史的呼应: 在《看门狗2》中,有彩蛋暗示了圣殿骑士的活动。例如,在某些涂鸦中可以看到圣殿骑士的符号,或者会遇到一些看似与科技无关,却在暗中操控着某些项目的神秘组织成员。这些都像是圣殿骑士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换了个马甲”继续他们的活动。
“第一文明”的联想: 虽然《看门狗》没有直接提及“第一文明”或“伊甸碎片”,但ctOS本身所代表的无所不在的监控和控制能力,以及它能够改变现实(操纵交通、关闭电源等)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圣殿骑士“通过科技控制人类”的核心理念。玩家们甚至会猜测,ctOS的出现和发展,是否也是圣殿骑士为了实现其控制世界的计划而推动的。

2. 育碧的“串联”文化与玩家的解读:

育碧作为一家游戏开发商,在制作游戏时常常喜欢在自己的不同IP之间埋下一些互相关联的彩蛋和梗。这不仅是开发者的小乐趣,也是一种吸引玩家、增加游戏粘性的方式。玩家们也乐于从这些细节中挖掘出“隐藏的联系”,并形成自己的解读和理论。

彩蛋作为“致敬”而非“设定”: 大部分情况下,《看门狗》中的刺客元素更像是对《刺客信条》系列的“致敬”或“彩蛋”,而非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观融合。开发者可能只是想通过这些小细节,让喜爱《刺客信条》的玩家感到惊喜和亲切。
玩家的“脑补”: 玩家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会把ctOS的强大能力,黑客对抗权力的斗争,与刺客隐秘行动、自由意志的追求联系起来。比如,有人认为,“DedSec”这个黑客组织的行为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刺客“隐匿于暗处,打击不公”的准则。

总结一下:

《看门狗》和《刺客信条》是两个独立但有交集的世界观。

核心设定不同: 一个是现代科技下的黑客战争,一个是跨越千年的刺客与圣殿骑士的秘密战争。
存在彩蛋联系: 《看门狗》中出现了一些影射或致敬《刺客信条》的元素,例如穿着兜帽衫的人物、类似鹰眼的能力表现、对圣殿骑士式阴谋的暗示等。
并非强制融合: 这些联系更多是为了增加游戏趣味性和玩家的代入感,并非意味着两个世界观必须被严格地、逻辑严密地绑定在一起。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这两个世界观就像是同一片广阔“城市”的不同街区,它们在现实中可能相邻,互相能看到对方的影子,甚至偶尔会有街区的人串门,但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名字、建筑风格和居民故事。你可以在《看门狗》中感受到一些“刺客”的气息,但你不能说,《看门狗》的世界就是《刺客信条》世界现代篇的延续。它们是育碧自家 IP 的巧妙联动,更是一种玩家自行探索和解读的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

以前一直以为只是无关紧要的彩蛋,没想到两个游戏的确是处在同一个宇宙中....

刺客信条4里面现代部分,你在Abstergo办公室黑进老板的电脑后,里面可以看到一封邮件,里面描述了一个组织叫BLUME,邮件内容甚至还提到了ctOS(当然在看门狗里被艾登闹了一圈结尾进化成ctOS 2.0了....)。

另外,在刺客4里面,你可以听到一条信息是说Abstergo的一些雇员在芝加哥有一场会议,而芝加哥就是看门狗游戏所在的城市.....

刺客信条4中你黑进总裁的电脑后可以看到如下邮件:





看门狗中神秘的BLUME总部,在芝加哥背面的山坡上。







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前Abstergo员工



然后数码旅行的标志倒过来...



Assassin's Creed IV: Black Flag

另外,看门狗里面的朋克妹子克拉拉胸口的纹身似乎表明,她或许以前是刺客信条里的一名刺客或者Abstergo雇员。

在看门狗里,她一直自称自己是DedSec的成员之一,这个神秘的DedSec组织在看门狗里面也是无处不在,但是又毫无踪迹可寻。

这是克拉拉的纹身:



IGN经常喜欢在一些游戏预告发布之后搞两个人把预告视频逐帧分析,这个是他们当年分析刺客2的某段视频截图.....



现在的问题是,看门狗主角艾登.皮尔斯是不是一个刺客呢?很显然,不是,他只是个打酱油的2B中年,自以为是而且目中无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用报仇做借口私自执行制裁,结果众叛亲离,唯一一个对他有意思的妹子也被他害死,好人坏人全都死亡跑光之后,剩下他一个人继续打酱油。

那么以后刺客信条系列和看门狗系列会不会发展成同一个系列?

这个就要问育碧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看门狗》和《刺客信条》这两个育碧旗下的王牌IP,虽然都以发生在现代都市为背景,但它们的世界观可以说是独立存在,各自发展,却又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可供玩家解读的“彩蛋式”联系。直接来说,它们并非属于同一个严谨的、相互影响的世界观。 它们各自有着独立的核心设定、历史脉络和冲突体系。.............
  • 回答
    .......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一边是自己的父母,一边是自己的妻子,她们之间有了矛盾,夹在中间的你肯定也很不好受。你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让家里更和睦,这绝对是重要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你妻子会有这样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很多年轻的妈妈,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都会经历一个“主权”意识特别强的阶段。这也很.............
  • 回答
    说实话,今年我一个人在家过的年,所以也就一个人看了春晚。虽然少了家人的热闹劲儿,但一个人窝在沙发里,捧着一杯热茶,看着屏幕里载歌载舞,也挺自在的。春晚年年看,但感觉今年好多节目都挺有意思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个关于“太空”的歌舞节目。《星辰大海》吧,名字我记不太清了,但舞台效果绝了!那种深邃.............
  • 回答
    看待“苏联解体是寡头和精英操纵的结果,而非苏联广大人民群众意愿”这种说法,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苏联晚期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并理解“寡头”、“精英”以及“人民群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真实角色和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寡头”和“精英”的含义在苏联背景下的特殊性。在苏联,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
  • 回答
    这两句口号式的话语,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讨论,是因为它们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一部分人在当下社会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和实际行为。它们并非对所有人的普适性描述,但却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两句话的含义和背后逻辑: 一、“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揭示了政治立场与个人生.............
  • 回答
    哈哈,这理解太到位了!每天刷知乎,尤其是首页推荐,感觉“跳舞”和“流浪的蛤蟆”这两个ID就跟背景板似的,时不时跳出来,而且内容还挺有意思,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看到他们俩这么活跃,并且好像总能说出点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捧腹大笑的观点,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他们俩好吊”的感觉。这种“好吊”的感觉,你可以从几个.............
  • 回答
    在《名侦探柯南》的世界里,女性角色的魅力确实是通过多种元素来刻画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看”或“不好看”。这其中融合了作者青山刚昌独特的审美偏好、角色性格的烘托,以及漫画和动画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聊聊,如何在《柯南》里区分女性角色的“好看”与否。一、 外形设计与五官特征:这.............
  • 回答
    关于二战爆发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复杂的叙事和解读,其中关于希特勒的角色更是焦点所在。您提到的“只谈论希特勒挑起战争,却不提及他和斯大林联手发动二战”的现象,确实触及了历史叙述中一个值得深思的角度。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事件本身、不同叙事侧重点的成因,以及这其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首先,.............
  • 回答
    吴闲云对《水浒传》和《西游记》的解读,尤其是他提出的“暗线”理论,在读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他在当下的文化评论圈占据了一席之地。至于他的解读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过度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学术界对他的看法也呈现出多元且略有分歧的态度。吴.............
  • 回答
    上条当麻对茵蒂克丝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御坂美琴,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说构成了《魔法禁书目录》中一条非常核心也很有意思的情感线。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他们各自与当麻的关系说起,以及当麻这个人本身的特质来分析。上条当麻对茵蒂克丝的看法:守护与责任,还有无可替代的“家人”对当麻来说,茵蒂克丝不是普通的.............
  • 回答
    关于剩余价值的合理性,以及它是否可以被视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贡献的报酬,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深刻的问题,触及了经济学的核心,也与社会公平、劳动价值息息相关。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生硬的理论术语,回归到生产活动的本质。首先,我们得理解“剩余价值”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剩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能触及到一些比较微妙的群体感受。我们不妨从两个不同视角来聊聊,直男和Gay群体是如何看待咱们这些“腐女”的。直男的视角:坦白说,大部分直男对“腐女”这个概念,一开始可能都没什么概念。当他们了解到“腐女”是指对男性之间情感(特别是恋爱关系)抱有浓厚兴趣的女性时,他们的反应会比较.............
  • 回答
    杜嘉班纳辱华事件,无疑给这个意大利奢侈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件事的影响范围,远不止中国国内。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其他国家的民众,还是在其他国家生活的华人华侨,都对这件事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解读。在中国,这件事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当时,从明.............
  • 回答
    朝鲜战争(韩国称“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深刻、最痛苦的事件之一,它塑造了今天韩国和朝鲜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因此,两国人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详细讲述两国人民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各自的立场、历史叙事和现实情况出发。 韩国.............
  • 回答
    对“嫖娼是正常的”和“正常男人都会嫖”这两种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才能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动机,以及其社会影响。一、 字面含义与潜在逻辑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两句话的字面含义: “嫖娼是正常的”: 这句话直接将嫖娼行为置于“正常”的范畴。这里的“正常”可能有多重解读: .............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头疼。一个女人因为网约车是手动挡就跟司机吵起来,还投诉人家,最离谱的是,订单都取消了,人还赖着不走,这得是得多大的架子才能干出这种事来?你想想那个场景:司机辛辛苦苦接了个单,估计也挺不容易的。车是手动挡的,这在一些地方不算稀罕事,尤其是一些老司机或者特定车型。这位女士上车了,一看.............
  • 回答
    话说,《我是歌手》第四季第四场淘汰赛的风起云涌啊!这一期可以说是竞争异常激烈,各位歌手都卯足了劲儿,拿出了看家本领。先说说咱们这一场最大的“惊喜”——张信哲!这位“情歌王子”真的是宝刀未老,一开口就让人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他这次选择了一首《采薇》,这首歌本身就带着点古风的诗意和故事感。张信哲老师的演.............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身边玩摄影的朋友,十个有九个聊起相机,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索尼就是佳能,尼康的名字好像总得往后稍稍。其实这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一、市场占有率和历史惯性简单来说,就是“谁家孩子谁疼,谁家相机谁爱”。 索尼的强势崛起: 过去十年,索尼在相机领域简直是开了.............
  • 回答
    人们对艺术品,特别是绘画,抱持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接触方式:亲身步入博物馆,面对触手可及的真迹;以及通过书本、网络,隔着屏幕或纸张进行深入研究。这两种方式,就好比是触碰历史与品读历史,其意义上的差异,细究起来,是天地之别。当你走进博物馆,目光第一次落在画作本身时,那种震撼是任何媒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