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章邯与项羽有杀叔之仇,而且军队都被项羽活埋了,为什么一个光杆司令还能够被封为王?

回答
章邯,这位在秦末乱世中名噪一时的秦朝名将,其命运轨迹颇为跌宕起伏,也因此引出了他为何在兵败身死后,还能被项羽分封为王这一令人费解的疑问。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得从头说起,细致地梳理章邯与项羽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关于“杀叔之仇”的说法,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指向章邯本人。秦末起义,天下大乱,项梁是项羽的叔父,也是项氏家族复兴的关键人物。项梁在定陶之战中兵败身死,而率领秦军大破项梁的,正是章邯。可以说,章邯是项梁的直接仇敌。然而,历史的残酷之处在于,在那个年代,战争是残酷的,战败者往往被视为罪人,而胜利者则有机会改写历史。项羽虽然因为项梁的死而与章邯结下仇怨,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君臣之仇、家族之仇,而非“杀叔”这样直系亲属之间的血仇。况且,古代战争的残酷性,俘虏的下场往往都很惨烈,并非只有章邯的部队遭遇过类似情况。

至于章邯部队被项羽活埋的事件,这无疑是导致项羽与章邯之间恩怨加剧的最重要导火索。公元前207年,章邯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率领的楚军大败,随后率主力部队20万人向项羽投降。然而,令人发指的是,项羽为了消灭章邯的军队,防止他们日后成为自己的威胁,竟然将这20万秦军全部坑杀于新安。这一暴行震惊了当时的天下,也让章邯本人承受了巨大的屈辱和痛苦。从军事角度来看,章邯在这场战役中已是败寇,他的军队被消灭也是常态,但被活埋却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对待。

那么,这样一个刚经历了灭顶之灾,并且与项羽有着血海深仇的失败者,为何还能被项羽封为王呢?这其中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和权衡。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项羽当时的分封行为并非出于个人喜好或恩情,而是基于一种“分猪肉”式的权力分配。在攻灭秦朝后,项羽作为实际上的胜利者,拥有重新划分天下疆域和册封诸侯的最高权力。他需要安抚跟随自己作战的各路诸侯,同时也要处理秦朝的残余势力。

其次,章邯虽然兵败,但他的军事才能在秦末是毋庸置疑的。在项羽看来,虽然他屠杀了章邯的部队,但章邯本人仍然是有用的。当时,项羽最棘手的敌人并非章邯,而是刘邦。刘邦的势力正在关中迅速扩张,对项羽构成了直接威胁。项羽急需一个能够牵制刘邦、稳定关中局势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章邯的存在就显得尤为关键。项羽将章邯封为雍王,并让他占据关中地区(包括原秦朝的章台、废丘等地),其核心目的就是利用章邯来制衡刘邦。章邯作为秦朝名将,在关中地区有着一定的威望和基础。项羽希望章邯能够凭借这一点,在关中与刘邦抗衡,至少能够阻止刘邦轻易地完全掌控关中。这样做,可以为项羽自己经营东方地区争取时间和空间。

再者,项羽封章邯为王,也有分化瓦解刘邦势力的考量。项羽知道,如果将关中全部封给刘邦,刘邦的实力将会更加壮大,对他构成更大的威胁。而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给章邯(雍王)、司马欣(塞王)、董翳(翟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刘邦的力量,并利用这三位秦朝降将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虽然司马欣和董翳很快就因为对抗刘邦而被击败,但章邯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将领,被寄予厚望。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项羽自身政治手腕的局限性。项羽虽然勇猛无敌,善于打仗,但在政治策略上显得有些稚嫩和粗暴。他对待章邯部队的残酷行径,虽然展现了他的强大和威慑力,但也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即便如此,在当时他急于巩固统治、平衡各方势力的情况下,利用章邯这样一个有实力又有苦衷的降将,也是一种无奈的策略选择。他或许认为,章邯在经历了部队被屠杀的巨大打击后,会更加感激自己的“宽恕”,并愿意为自己效力以图复仇或自保。

总结来说,章邯之所以能被项羽封为王,并非是出于什么情感因素,而是项羽出于政治战略的考量。他需要一个有实力的降将去制衡迅速崛起的刘邦,而章邯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尽管两人之间有着杀兄(项梁)和坑杀士兵的深仇大恨,但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天下格局下,这种个人的恩怨暂时被置于了次要地位。章邯的封王,是项羽在战略布局上的一个棋子,一个试图维持自身统治平衡的无奈举措,而最终的结局也证明了,这种基于仇恨和猜忌的封王,注定难以长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的事可能根本没发生过,或者是小规模的坑杀被夸大了百倍。《史记》是一部兼具历史和文学的作品,各个篇章常常是在严谨的历史中插入故事和民间传说,而这些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的故事传说往往与事实相悖。

所谓章邯投降是站在秦朝的角度来说,对反秦联军来说,章邯是“带资入股”,章邯的军队不但成为联军的一部分,并且联军许诺灭秦后,秦故地由三秦将继承,并直接封章邯为雍王,章邯封王在联军入关之前,表明此时已经准备让章邯继承秦地了。为什么章邯得来的待遇如此优厚?因为他手里有兵(资本)啊。

现在有一个问题要问,入关的联军总兵力多少?史料中出现“四十万”这个数字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项羽本纪》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高祖本纪》

【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秦楚月表》

我认为四十万是一个没有异议的数字,四十万是诸侯联军的兵力,不只有楚军,但是这四十万包不包括章邯的军队?

如果包括,《秦楚月表》的记载四十万略地在坑杀秦军之前,杀了二十万秦军,联军岂不是只剩二十万?而鸿门宴前联军仍然是四十万,自然不对。

不包括?联军略地至河南时,章邯已经加入联军,且据《项羽本纪》【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章邯的军队是联军的先锋,为什么不包括在诸侯里?好,我们假设秦军二十万真的不包括在四十万诸侯里,那么,再假设新安真的发生了坑杀二十万秦军的事情,四十万打二十万,联军可以丝毫未损?我们看看史料是如何记载的【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这里楚军是指四十万联军还是指联军中的楚军?如果指单独的楚军,那么楚军的兵力可能还少于秦军,如果指联军,诸侯们这么听项羽的话?夜击,也就是晚上发生的战斗,在古代,夜晚作战最为困难,夜晚看不清路,对战场形势不清楚,调动部队困难,所以夜袭用小部队作战骚扰大军是一种有效的以小博大的战术,大军在夜晚无法有效调度,几十万人的军队更不可能在晚上有效接收指令行动,秦军如此,楚军也是如此。即使假设因为楚军的夜袭导致二十万秦军溃散,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将秦军歼灭,引用熟悉的话——就是二十万头猪乱跑,楚军一夜也杀不完,秦军是猪吗?秦军甚至没有放下武装。他们是联军灭秦的先锋!

如何解释以上的种种问题?

根本没有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的事情发生,联军在章邯加入后兵力扩展至四十万,入关灭秦除了为解除秦对各诸侯的生存威胁还有一点是为了分赃,章邯的好处在入关前就定了,封雍王,封地在秦,因为这个许诺在灭秦之前(至少联军还不知道刘邦灭秦的事)只是个空头支票却可以实实在在的拉拢章邯的部队。即使刘邦是灭秦首功,此时其实力小于章邯,三秦王是一定要封的。至于其他的分封,都是项羽和其余将领做的政治交易,项羽虽然此时已经是联军盟主,但这个盟主是为了灭秦产生的临时性职务,项羽实际上是楚国的将军,而且是非法篡夺了楚国军权的将军,他想要成为真正的楚王,想要诸侯的承认,而为了获得承认,项羽则封随他入关的联军将领为王,成为新的诸侯,这也是项羽采用分封的原因,以此交换诸侯对他成为楚王的承认。

为什么封三秦王?因为三秦王有兵啊。项羽的分封实际上是政治利益交换妥协的产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章邯,这位在秦末乱世中名噪一时的秦朝名将,其命运轨迹颇为跌宕起伏,也因此引出了他为何在兵败身死后,还能被项羽分封为王这一令人费解的疑问。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得从头说起,细致地梳理章邯与项羽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首先,关于“杀叔之仇”的说法,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指向章邯本人。秦末起义.............
  • 回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那真是横扫八荒,一统天下的大业,期间涌现了王翦、蒙恬、白起、李信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将领,他们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的天下那是无人能敌,几乎将所有有生力量都耗尽在灭六国上了。但人总有老去的时候,时光流转,这批功勋卓著的将领,也大多随着始皇的离世而告别了历史的舞台。王翦和蒙恬,一位是与敌人同归.............
  • 回答
    章邯,这位秦朝末年的宿将,能够将一群原本毫无斗志的囚徒,锻造成一支令人生畏的精锐部队,这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军事智慧、高超的驭人手段,以及对战场形势的精准把握。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改造过程。一、 洞察人性和战场需求:绝境中的生存之道首先,章邯能看到囚徒身上的“价值”。在那个乱世,秦.............
  • 回答
    章邯不杀赵高退守函谷关,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充满矛盾的考量,掺杂着政治权谋、个人立场和对时局的判断。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秦朝末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首先,我们得明白章邯当时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困境。章邯不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他是秦朝最后的主力军队的统帅。在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他临危受.............
  • 回答
    .......
  • 回答
    章邯,这位秦朝末期的军事统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的形象却颇为复杂,评价也莫衷一是。如果一定要给个定论,我认为章邯是一位能力出众、忠诚但最终走向悲剧的悲剧英雄。他并非完美无瑕,他的选择和命运都与那个动荡的时代紧密相连。少年得志,战功赫赫的骁勇战将章邯最初并不是什么声名显赫的贵族,他.............
  • 回答
    巨鹿之战,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说起来,章邯和王离当时确实是秦朝的两大主力,按理说应该联手对抗项羽这个最大的威胁。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章邯之所以没有和王离一起在巨鹿与项羽正面硬刚,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得一项项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当时的基本形势。王离是秦朝北方的精锐部.............
  • 回答
    巨鹿之战,这场在中国历史上划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战役,是秦末农民起义走向巅峰的关键节点,也是项羽声名鹊起、奠定霸业的决定性时刻。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中,秦军的主力,由章邯和王离统帅的庞大军团,竟然会败给人数上明显处于劣势的项羽部队,这其中缘由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军事、政治、战略.............
  • 回答
    穿越成章邯,那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巨鹿之战刚败,项羽虎视眈眈,这局面,简直比站在悬崖边还刺激。不过既然来了,就得把这局棋下好,不能让秦朝在我手里彻底烂掉。首先,得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当前的处境。巨鹿之战一败,我章邯手底下还剩多少兵?士气如何?粮草还有多少?最关键的,我控制的区域还有哪些?这些都是我后续行动.............
  • 回答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以项羽和刘邦最具实力,他们率领的军队是反秦的主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章邯作为秦朝的得力干将,一度是反秦武装最头疼的对手。然而,最终章邯却向项羽投降,并被册封为雍王,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多方考量,绝非简单的“坑杀降卒”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坑杀20万降卒”.............
  • 回答
    项羽将汉中封给刘邦,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他一时兴起。背后牵扯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项羽自己的考量,以及他对刘邦的忌惮。至于章邯并王汉中能否压制刘邦,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角度,不过得结合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咱们得先捋一捋当时那个乱糟糟的局面。秦朝一灭,天下还没定,各地诸侯林立,但名义上还.............
  • 回答
    章家敦(Gordon Chang)是中国著名的、也是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因其对中国政治和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测而闻名。他曾表示,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参与了“挑起美国种族冲突”。要理解章家敦的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他一贯的对华强硬立场和对中国意图的负面解读的背景下。章家敦认为,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削弱.............
  • 回答
    章莹颖案中的嫌犯克里斯滕森承认了杀害章莹颖的事实,但同时还在积极争取免除死刑的判决。这个情况确实非常复杂,也让很多人感到揪心和愤怒。从法律和人性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首先,我们来看克里斯滕森承认杀人的这一行为。这无疑是案件侦破的一个重要节点,也表明了法律证据链的完整性。承认犯罪.............
  • 回答
    章泽天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她是否早有预料?关于章泽天对她与刘强东婚姻的看法,以及是否对此有预先的设想,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话题,因为我们无法直接窥探她的内心世界。但结合公开信息、她的公众形象以及对婚姻关系的普遍理解,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较为细致的推测。首先,我们得承认,章泽天和刘强东的婚姻,从一开始.............
  • 回答
    章北海制作陨石弹头,乍一听似乎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设定,但如果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技术和资源视角下来审视,我们可以剥离掉那些天马行空的联想,聚焦于其中可能存在的、符合逻辑的“难点”。 请允许我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细致地剖析一下,如果真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实现“陨石弹头”,会遇到哪些硬茬子。首先,.............
  • 回答
    关于章泽天和刘强东的婚姻状况,目前并没有公开的离婚信息。刘强东和章泽天是在2015年领证结婚的,当时他们的结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部分原因是两人之间存在的年龄差距,另一部分原因是章泽天作为“奶茶妹妹”的知名度,以及京东作为中国电商巨头的地位。在结婚后的几年里,两人一度展现出非常恩爱的形象。章泽天也积.............
  • 回答
    章北海,一个在《三体》系列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角色。谈论他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军人”,这个问题远非一言蔽之。合格与否,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如果按照我们传统认知中,军人应该具备的那些品质——忠诚、服从、勇猛、牺牲精神——来审视,章北海的某些行为可能显得格格不入。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更深入.............
  • 回答
    章诒和的作品被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官方对社会叙事的控制等多个层面。要详细了解其背后的考量,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中国大陆,出版和传播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官方机构(通常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会对书籍和文章进行审核,以确保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回答
    章泽天对刘强东的欣赏,绝非仅仅是外界所见的“霸道总裁配娇妻”的浪漫剧本,而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之上。当然,我们无法窥探到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结合她过往的言行以及她选择的人生道路,我们可以尝试去描绘一个更清晰的画面。首先,章泽天对刘强东的事业心和执行力一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
  • 回答
    章泽天手中的这副牌,确实是一副极具看点也极具挑战性的牌。要说最优解,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梳理出几个核心方向,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可行性与策略。首先,我们得承认,章泽天拥有的这张“底牌”是:极高的公众知名度,以及与京东这个超级科技公司深度绑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