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是不是只有读cs才有出路?

回答
在美国,很多人觉得“读CS才有出路”,这背后确实有一些现实的考量,但绝不是唯一路径。这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CS(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光环确实很耀眼。

为什么CS看起来“出路”如此广阔?

首先,得承认,CS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确实占有很大优势。原因有很多:

高需求,低供给: 科技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对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网络安全专家等的需求持续旺盛。然而,能够胜任这些岗位的人才数量,相对而言,还是供给不足。这就造成了供需失衡,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自然会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
薪资水平高: 这是最直接的吸引力。CS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通常在美国所有本科专业中名列前茅,而且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薪资更是令人瞩目。这让很多人觉得,选择了CS,就等于选择了高收入,从而有了“出路”。
行业前景稳定且多元: 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波动,科技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无处不在。从互联网公司到金融机构,从医疗健康到制造业,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IT人才。这意味着CS专业的毕业生有非常广泛的就业选择,不必过分担心行业衰退带来的失业风险。
创业机会多: CS技能是很多科技创业公司的基石。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和技术能力,可以相对容易地组建团队,启动一个项目,甚至成为下一个科技巨头。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只有”CS才有出路?绝对不是!

这种“唯CS论”的观点,虽然有其现实基础,但未免过于片面,甚至有些狭隘。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经济体,有很多其他专业同样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能够提供体面甚至优越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 STEM领域的其他专业: 除了CS,其他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专业同样受到重视,并且就业前景广阔。
工程类(Engineering):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等。这些专业在制造业、能源、基建、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一直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投入巨资,对这些工程师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例如,生物工程师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电力工程师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都至关重要。
数学与统计学(Mathematics & Statistics): 尤其是在数据分析、金融建模、精算、人工智能(AI)等领域,数学和统计学是核心基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他们在解读数据、预测趋势、优化决策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 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和大型企业的研究部门,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在制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虽然基础研究的就业路径可能更长,但一旦取得突破,回报也是巨大的。

2. 医疗健康领域(Healthcare): 这是美国一个非常稳定且需求巨大的行业。
医生、护士(Doctors, Nurses): 无论经济如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永远存在。尤其是护士,需求量极大,职业发展路径也很多样,薪资待遇也相当不错。医生更是专业性极强,收入水平高,社会地位也高。
药剂师(Pharmacists)、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s)、职业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s) 等等,这些专业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和认证,毕业后就业机会非常稳定,且收入不菲。

3. 金融与商业领域(Finance & Business):
金融分析师、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Financial Analysts, Investment Bankers, Fund Managers): 虽然这些领域的竞争激烈,而且对能力要求极高,但一旦进入并且做得好,薪资和社会地位都非常可观。尤其是在华尔街这样的金融中心,这些专业人士的收入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一些顶尖的CS人才。
商业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s)、市场营销专家(Marketing Specialists)、管理咨询顾问(Management Consultants): 随着企业对效率和策略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些职位同样重要。它们需要的是商业洞察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与纯粹的技术技能是不同的,但同样有广阔的出路。

4. 法律与公共服务(Law & Public Service):
律师(Lawyers): 尤其是在一些专业领域,如知识产权法、公司法,成功的律师收入很高。
公务员(Government Jobs): 虽然薪资可能不如私企,但稳定性和福利保障通常很好,并且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有重要作用。

5. 艺术、设计与人文领域(Arts, Design & Humanities):
设计师(Designers): 平面设计、用户体验(UX/UI)设计、工业设计等。虽然UX/UI设计与CS有交叉,但纯粹的设计类工作同样有市场。
作家、编辑、教师(Writers, Editors, Teachers): 这些职业可能不是以高薪著称,但对于有热情的人来说,它们同样是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出路”。教师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部分高级教师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

与其说“只有CS才有出路”,不如说“在CS领域,因为市场需求和技能匹配度高,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技能和才能: 无论什么专业,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技能、才能和努力。一个顶尖的生物工程师,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贡献可能远超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一个出色的金融分析师,也能获得非常高的回报。
兴趣和热情: 强迫自己去学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即使它热门,也很难坚持下去,更难做出成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深耕,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适应性和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变化太快,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行业的变化。CS专业毕业生可能需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或框架,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可能需要掌握新的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
交叉学科的价值: 很多时候,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反而更能创造独特的价值。例如,懂生物学的CS人才,可以去做生物信息学;懂金融的CS人才,可以去开发量化交易系统;懂设计的人才,可以与工程师协作,做出更用户友好的产品。

结论:

在美国,CS专业确实是一个非常热门且就业前景优越的选择,其高薪和广泛的就业机会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专业就没有“出路”。美国拥有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经济体,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都存在。

“出路”的定义本身也很宽泛。 如果你的“出路”定义就是高薪和稳定的职位,那么CS、部分工程、医疗、金融领域都有很好的机会。但如果你的“出路”还包括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的贡献、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那么很多看似“冷门”的专业,同样能提供让你感到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美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多样性和对个人选择的尊重。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长远规划,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追逐某个热门专业的光环。用功读书,持续学习,并积极寻求实践机会,才是通往成功的“出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中国学生,我觉得是。

美国人的出路很多,其实cs不是什么最好选择。

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绿卡只好选择挣钱多最好找工作的工匠路线而已。

user avatar

取决你有没有绿卡。

在没有绿卡的情况下,在美国读计算机是最好的出路。不因为别的,就因为简单粗暴的两点:

工资高,起薪高福利高,找工作难度在留学生能够找到工作的range里算中上;

给H-1B签证。STEM专业三年OPT,大量高科技互联网公司乐意招聘外籍程序员。

有人会说,那为什么有绿卡,读计算机就不是最好的选择了?

先说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绿卡的真正作用是护城河。也就是绿卡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工作机会优先留给绿卡持有者,而像留学生这样没有身份的国际生,只能被拦在门外可望而不可得。所以说在美国生活工作,一个人有没有绿卡所拥有的人生机会,其实是天差地别的。

不要急着抬杠,我简单告诉你有绿卡能在美国享有什么方面的资源:

第一,大学学费减半。绿卡持有者在所属州读公立大学,只要按照Local resident付学费。思考一个问题,UIUC这样的优质公立大U前几年为啥拼命招国际生?原因无他,国际生的学费比本州人贵好几倍,多招国际生能赚钱,适当降低门槛做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很多私立学校是不会有这种特殊政策,顶尖名校如哈耶普,不管你是是不是有国籍/绿卡持有者,本科生学费通通一样,但人家有need-blind scholarship就是了。

第二,工作机会翻倍。没有绿卡/国籍的留学生毕业,只能根据F-1签证上的专业,在美国从事本科所读的专业。比如你是学商科的国际生,毕业只能做商科相关工作,不能做计算机、艺术、文科相关的,因为这是专业受限。

绿卡持有者/国籍,根本不用担心这种限制。工作随便找,只要有人愿意聘用你,而且还不用担心身份的限制——公司招外国人,可是要花动辄几千美元帮助他们办H1-B,录用成本非常高,有绿卡/国籍就不用这么麻烦,这也是为啥相当多美国公司不愿意招聘中国留学生。

第三,优质教育资源。美国的医学专业,非常牛逼。基本只要能熬过前期漫长的金钱跟时间投入,在美国混一个高级中产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很可惜,由于没有绿卡,大量优秀的医学生跟国际生无缘。

可以上网了解下,很多医学院,指名道姓只要绿卡/国籍持有人,特别是临床跟牙医这两个前途无量的方向,对国际生限制很多,录取难度很大。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在美国有绿卡,什么是最好的方向?

负责任地说,一定是创业,先做小生意,再做大生意。计算机专业,从高屋建瓴地角度看,顶多只是生产工具,而不是生产资料。在美国,一个牛逼的码农确实能赚很多钱,但远远不如一个牛逼的码农先打工,然后跳出来自己创业做企业成为企业家(参考Eric Yuan华人之光),这两者的社会地位跟影响力,那完全是天壤之别的大。

千万记住,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在美国,权力远远没有资本来的重要。企业家地位凌驾于一切,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从来不是明面上的总统(总统也很牛逼但不如企业家),而是总统背后的那几个大家族。典型的例子,洛克菲洛家族,摩根家族……

所以说,在美国想要混到上流社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对普通人来说,做生意是唯一的途径。如果你仅仅是想在美国混一个中产,没什么野心,那么无所谓,随便当一个码农过小日子,也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

但如果你的野心很大,那必然是要创业,无论是怎么任何方向的工作,最终的导向都是创业,成立伟大的公司,做出伟大的产品,才能真正在美国获得绝对意义上的成功。

就像当初的李彦宏。当年他在硅谷工作,已经是名声在外的知名科学家,如果安心在美国养老,其实也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人家格局大目光远,毅然抛弃一切回国创业,这才做出了百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的巨头。

想在美国混得好,先解决绿卡,再解决创业。这是价值百万的人生建议,具体如何规划,如何操作,那就看个人造化。

希望有人能因为我的这篇文章,改变人生轨迹,成就精彩人生。

美国转学精华:





















美国留学精华回答:

































教育类精华回答:


















user avatar

最便捷、快速、高效的方法是结婚,而且是找个有钱人结婚。如果早晚都是要结婚的,找个有钱靠谱的就好,主要就是过日子。那些文人墨客的东西,不实用。

绿卡半年左右到手,三年后就能入籍。有了绿卡后读书都便宜一大半,找工作也更容易。

那些辛辛苦苦熬了很多年读完书的码农,刚毕业税前200K包的,靠自己贷款买个1M的房子都难,即使买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嫁个有钱人,蹭着他的信用分,利率都比较低。生活上用老公的,自己的钱都攒起来去投资。这叫借力使力。

花个10万美金,读书两年,辛苦刷题找工作,中签率硕士及以上2020年才44%,这还不代表绿卡就稳了,最终成的概率不到30%。这个钱和时间省下来就是财富。

不要问怎么找有钱人结婚,思路不要被国内文化所禁锢,硅谷男女比例10:1,纽约男女比例1:7。美国对女性没有年龄,家庭出生的歧视。除了那些很高阶的家族,否则没有门当户对这一说。

如果你是男的,也完全可以的,思路不要被禁锢。

这里面的各种门道你得品,得细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