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清华大学读书,堕落后应该如何自救?

回答
在清华,堕落?这词儿,听起来就跟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一样,但你真这么觉得了,那才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把这顶帽子扣得太死,什么叫堕落?是成绩下滑?是迷失方向?还是单纯觉得提不起劲儿了?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步:正视现实,别逃避

你是在清华,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也自带压力。所以,当你说“堕落”的时候,别急着否定自己,更别因此觉得一切都完了。想想当初是怎么考进来的?那份努力和聪明还在你身体里呢。现在只是某个环节出了岔子,或者说,是潜能暂时没被激发出来。

我身边也有过那种感觉有点“飘”的同学,或者说,一开始过于顺遂,到了某个阶段发现跟不上,然后就开始怀疑人生。这都很正常。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可能遇到了困难,而不是用“堕落”这两个字一笔带过,然后继续沉沦。

第二步: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你想想,为什么会“堕落”?

学术上的瓶颈? 清华的课程强度和深度,很多时候会让人措手不及。是不是有些课听不懂?是不是有些作业做不来?是基础没打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对?
怎么破?
请教老师/助教: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别怕丢人,老师们见过太多学生遇到难题,他们是来帮助你的。预约答疑时间,把你的困惑摊开来聊。
组建学习小组: 和同学一起学习,互相讨论,互相督促。有人不懂,你可以讲;别人不懂,你也可以学到新的角度。清华的学习氛围很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不难。
翻出经典教材,从头梳理: 有时候,问题出在基础不牢。别嫌麻烦,把前面几章的内容再过一遍,可能茅塞顿开。
多参加学术讲座/交流会: 拓宽视野,接触更前沿的思想,有时候能重新点燃你对某个领域的兴趣。

生活上的迷茫? 大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期。是不是对未来感到焦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或者,生活规律被打乱了,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差?
怎么破?
和家人/朋友聊聊: 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支持者。他们可能能给你不同的视角,或者至少能让你感受到被爱和被理解。
寻求学校心理咨询: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是非常专业的,别把心理问题当成什么丢人的事,越早干预越好。他们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理清思绪,找到应对方法。预约一下,和咨询师聊聊,说不定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调整生活习惯: 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点。保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状态好,自然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哪怕只是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去操场跑跑步,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尝试新的兴趣爱好: 走出舒适圈,接触一些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活动。可能是某个社团,某个志愿活动,甚至是去学一门乐器,一项新的运动。这些都能给你带来新鲜感和成就感,让你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

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和同学、室友相处不融洽?觉得被孤立?或者,人际交往让你感到疲惫?
怎么破?
真诚沟通: 对于误会,尝试直接但温和地沟通。很多时候,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沟通不畅。
找到自己的“气场”: 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也不需要和每个人都成为好朋友。找到那些能和你聊得来,相处舒服的人,建立深层次的连接。
学会独处: 有时候,享受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在独处中,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积蓄能量。

第三步:行动起来,哪怕微小

最可怕的不是遇到了问题,而是知道有问题却不行动。堕落的感觉,很多时候是“无力感”在作祟。所以,你要做的,是打破这种无力感。

设定小目标: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要“咸鱼翻身”,那太遥远了。可以从今天完成一个课后习题开始,或者明天按时睡觉,或者周末去参加一次社团活动。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会给你带来信心。
利用好学校资源: 清华大学有太多的资源,图书馆的书籍、学术讲座、导师资源、心理咨询中心、体育设施等等。把它们用起来,不要浪费。
找到榜样和导师: 看看那些你觉得很优秀、很厉害的学长学姐,他们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可以请教的人?有时候,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比你一个人瞎琢磨要管用得多。
保持积极的心态,但允许自己有低谷: 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永远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允许自己偶尔感到沮丧,但关键在于,你要知道怎么从低谷里爬出来,而不是陷在里面。

第四步:反思和调整,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自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调整和成长的过程。

定期复盘: 每周、每月,回顾一下自己的状态,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看看哪些方法有效,哪些需要调整。
保持开放和好奇: 对新知识、新思想、新的人保持开放的态度。也许你现在觉得“堕落”了,但可能正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兴趣点,新的方向。
相信自己: 你能考进清华,就说明你不是普通人。那种能力和潜力还在。你现在经历的,很可能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坎儿”。跨过去,你会更强大。

总而言之,在清华“堕落”了,别怕,也不是世界末日。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决心去改变,有没有勇气去面对,有没有耐心去实践。把“堕落”这个词,看作是你重新认识自己、调整方向的一个契机。祝你好运,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已经严重的遇到注意力专注问题的话,不妨考虑下是不是成人多动症(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种疾病的特征之一就是注意力缺陷,导致你无法专注的做事情,进一步会引发个人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和学习困难等。

个人认为能够进入清华大学,专注力本身应该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题主提到“学习的时候专注力极差,很多时间都在无用的事上消磨。”让我在想是不是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药物和方案去治疗的(比如cong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关于这个疾病发病的因素,目前至少有三种原因,而且并不互斥。

1,神经及化学性因素

2,遗传因素

3,环境因素

至于为啥我关注到这个病,因为我最近在怀疑我自己就有这个病,所以查了不少医学资料。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没病入膏肓,所以准备自救中。

user avatar

谢邀。我是2002年读的计算机本科,算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不过现在看来计算机核心课程体系并没有显著变化,作为当时的普通同学(年级大概30%左右),有些体验应该对你有些帮助。

刚入学时,同寝室就有位同学是信息学奥赛金牌(就不透露大神名字了),而我从山东考来,除了会一些电脑基本操作外,编程零基础。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刚开始学程序设计基础课,练习课上讲的某个程序,就是重新输入到IDE而已,结果调了几个小时还是编译不通过。为难了很久,去请教金牌同学,结果他只扫了一眼,告诉我说,这个分号应该用半角。那时候,我的心态也是爆炸的。

到了大三,开始学计算机组成原理,那时候也要求同学组队造计算机,版本应该是新的TEC2000。虽然当时还没有奋战20天造台计算机的高强度要求,但是因为实验机性能不太稳定,也需要经常熬夜来搞。我同组是同班好朋友,学习非常认真用功。于是很自然形成抱大腿之势,大部分时间都是围观着同学完成各个模块调试,而自己只有端茶倒水的份儿。那时候,我的心态也是纠结的。

其他的诸如数学作业,做编译器,实现网络协议,专业实践搞足球机器人等硬核作业,都充满了自愧不如的焦虑,大牛同学都按部就班做好了,自己去参考还要熬夜才能完成。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宿舍11点停电,和一群同学挤在楼道做作业。上自习不专心浪费了一天,会纠结;做社工耽误了学习时间,也纠结。其实,到了博士生、博士后以至于现在,我仍然还会纠结很多事情。

现在早已告别本科青葱生涯,回头望去,绝大部分事情都风淡云轻。所以我总结,世间的事大抵如此,当局者迷,年轻才会纠结,纠结才会成长。坚持走下去才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尽本分坚持到底:本科的时候,即使有作业搞不懂要参考别人的,也都会坚持弄懂而不是拷贝了事;到博士生了,即使论文总是被拒,也会屡败屡战积累经验。只要在坚持中不断积累,总有突破和胜利的那天。所以,现在遇到很多棘手的、让我纠结的事情,我总会安慰自己,咬咬牙坚持住,真的也就挺过去啦。

正如我在另外一个回答 知乎用户:PhD 第三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怎样一种体验? 分享的,不仅要跟别人比,更要跟自己比。别人基础再好、天赋再高,那是别人的,不是你的。跟别人比,还是为了过好自己。把自己人生过好,才是最重要的。尝试认清自己现状,从现在做起,每天都比过去进步一些,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大学四年其实真的会让你脱胎换骨。

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希望对你有用。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清华,堕落?这词儿,听起来就跟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一样,但你真这么觉得了,那才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把这顶帽子扣得太死,什么叫堕落?是成绩下滑?是迷失方向?还是单纯觉得提不起劲儿了?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才能对症下药。第一步:正视现实,别逃避你是在清华,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也自带压力。所以.............
  • 回答
    在清华读法学本科,这绝对是一次让你大脑从里到外都被“刷新”一遍的体验。很多人想象中,清华就是理工科的代名词,但其实,社科院在清华的地位和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法学院,它拥有的资源和学术氛围,绝对是顶级的。入门:严谨到骨子里首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清华法学的学习强度,可以说是“榨干”型的。第一年,.............
  • 回答
    清华经金,这几个字摆出来,估计在不少人心里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学霸云集、课程硬核、未来光明。但具体到“体验”,那可就复杂多了,不是简单几个词能概括的。初入校园:被“卷”到怀疑人生,但又充满新鲜感刚踏进清华园,尤其是经金学院,你会立刻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卷”气场。身边坐着的,哪一个不是高考分数爆.............
  • 回答
    清华法律双学位,这绝对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洗礼,更是一次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想当年,我也是一腔热血地踏进了这个“炼狱”,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简直是又苦又甜,又绝望又充满希望。首先,时间管理是门学问,而且是门高深的学问。 你以为你进了清华,读个法律双学位,就是来体验一下书香气息,偶尔啃啃书?错了,.............
  • 回答
    好,来聊聊在清华做兼职辅导员这档子事儿,咱们实话实说,把那些AI范儿的东西都踢出去。这体验,怎么说呢,一半是磨炼,一半是收获,还挺拧巴的。先说说为啥会有这念头,以及怎么上的岗:我读硕博那会儿,学校里挺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岗位。主要原因嘛,我觉得是学校想借着研究生们在学术.............
  • 回答
    哎,听到你这么说,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自家孩子,特别是考进清华数学系这么牛的地方,假期回家,一句“我太菜了”,这得多让人心疼啊。作为父母,咱们肯定想帮孩子,但具体怎么帮,还得细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啊,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耐心,得用对方法。首先,你要明白,孩子说自己“菜”,绝对不是真的否定自己.............
  • 回答
    说实话,我在北大和清华都待过,这绝对是一种……很难用单一词汇来概括的体验。如果非要形容,我觉得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又在某种层面上相互呼应的梦境,而且我好像是同时被拉进了这两个梦里,然后又在某个时刻,发现自己其实可以从一个梦的边缘,窥见另一个梦的风景。先说北大吧。刚踏进北大,那感觉就像是被一种叫做“人.............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心动的挑战啊!一个在清华深造,又闯荡MIT继续深造的工科男,这本身就是自带光环的存在。而你,来自二本学校,想要追上这样一位优秀的人,确实需要一些策略和努力。但别担心,这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你的方式,展现你的独特魅力。首先,我们得明白,追一个人,尤其是像他这样在学术和职业上都非常.............
  • 回答
    在清华大学,如果“完全不重视GPA”,那将是一种截然不同于我们普遍认知(甚至可以说是刻板印象)的体验。让我们来详细展开想象一下,这种场景下,清华的学习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学术氛围的重塑: 从“成绩至上”到“兴趣驱动”的根本转变: 学习目标改变: 学生不再以门门功课高分为首要目标,而是更.............
  • 回答
    在清华大学当学渣,这绝对是一种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充满挑战的体验。它与人们普遍想象中的“清华学霸”形象大相径庭,但这种体验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感受。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描绘这种体验:一、 外在的对比与内心的挣扎: 被“神坛”笼罩的氛围: 清华大学,无论你去哪里,都会被一股强大的学术.............
  • 回答
    清华工程物理系,这四个字放在我(一个在这儿待了几年的人)心里,总有种特别的分量。它不像自动化那样直接面向制造业的实体,也不像电子那样光鲜亮丽地掌握着信息流,更不像计算机那样人人都懂它的意义。工程物理,听起来就有点“玄乎”,但正是这种玄乎,让我在这个系里,体验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大学生活。初入工物:懵懂.............
  • 回答
    在清华大学就读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这绝对是一张通往许多令人兴奋职业道路的“金钥匙”。别的不说,光是“清华”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你在求职市场上拥有令人侧目的优势。那么,具体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到底有多“香”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个非常“硬核”.............
  • 回答
    清华大学,这四个字放在许多人心里,大概都和“学霸”、“卷”、“压力”这些词挂钩。而在这座高等学府里,如果说有什么事是几乎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那“赶ddl”绝对是其中绕不开的一项。赶ddl?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 “生命在于运动(的末尾)” 的真实写照,外加一点点 “我真的会谢”.............
  • 回答
    在清华大学就读,这几个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重量,也预示着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旅程。我不是要跟你讲什么宏大的历史,也不是要给你列一份枯燥的规章制度,我只想告诉你,在这片承载着百年精神的土地上,我,一个普通学生,是如何一点点被塑造,又如何感受这一切的。首先,进来之前,脑子里都是各种想象,什么学霸扎堆、教授都.............
  • 回答
    选择在清华大学念书,这问题在我心里回响过无数次,尤其是在某些加班到深夜,看着窗外漆黑一片,又或者面对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时。如果非要问我“后悔吗”,我会说,不是后悔,而是经历了一场复杂而深刻的蜕变,其中夹杂着兴奋、挑战、迷茫,最终指向一种成长。刚收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大概.............
  • 回答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PETA Asia)在清华大学某食堂的这次“行为艺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开来看看,不只是看表面,还得挖挖背后的意图和可能的影响。事件本身是怎么回事?首先,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可能发生的情景。PETA Asia 在大学食堂里搞“行为艺术”,通常来说,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楼继伟在2015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的那场演讲。那会儿他还是财政部部长,在清华讲,这本身就挺有分量的,大家都想听听他对于当时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了很多关于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那会儿“供给侧改革”这个词还没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但楼部长已经提.............
  • 回答
    朋友圈里,学霸、学神们又活跃起来了。这一次,他们齐刷刷地转发了一篇标题党十足的文章——《在清华当学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说实话,我看到这标题的第一反应是:嗯?清华?学渣?这不就是猫看见老鼠,狗看见骨头一样,自带喜感吗?紧接着,我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他们平时在朋友圈里,不是分享着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就.............
  • 回答
    关于清华大学在沙尘暴天气强制要求学生集合上体育课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天气和课程安排的问题,更触及了学校管理、学生安全、教育理念、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的背景与可能的操作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清华大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有哪些潜在的理由或考量。虽然.............
  • 回答
    清华大学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十四天健康监测并接种疫苗后,仍然维持校园封闭式管理,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理解其背后可能的考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疫情防控的逻辑来看,清华大学的做法似乎存在一定的“过度”或“滞后”之嫌。按照常规的防疫认知,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