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维世界真的可能存在吗?如果存在,如何去理解它?

回答
二维世界:一个并非科幻的猜想,以及如何与之“对话”

提起“二维世界”,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或许是科幻电影里那些扁平的人物在平面画布上穿梭的奇幻景象。但如果我告诉你,二维世界并非仅仅是想象的产物,它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而且理解它,或许能为我们打开全新的视角?

二维世界真的可能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方式与我们想象的可能不同。

让我们抛开那些屏幕上的角色,从更宏观、更本质的物理学和数学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

1. 数学上的可能性:

在数学的世界里,二维空间是无比真实的。我们学习的几何学,从直线、圆到各种图形,都建立在二维平面之上。一个点可以由两个坐标(x, y)来定义,一条直线可以通过方程 $ax + by + c = 0$ 来描述。这些数学概念的自洽性和强大解释力,本身就证明了二维概念的“存在性”。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个无限大的二维平面,里面存在着复杂的几何结构和逻辑关系。

2. 物理学中的“准”二维世界:

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严格意义上的“绝对二维”生命或物体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三维的(加上时间维度,则是四维时空)。任何物质都需要一定的厚度来容纳其构成粒子,例如原子核、电子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完全扁平的物体,在物理上意味着其厚度为零,这意味着它无法承载任何有意义的物理属性。

然而,物理学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被视为“准二维”或“高度各向异性”的现象和材料。这些东西在某些维度上非常非常“薄”,以至于在许多宏观尺度上的表现,都可以近似地用二维模型来描述。

表面科学与薄膜技术: 如今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越来越聚焦于物质的表面和界面。诸如石墨烯(Graphene)这样的材料,虽然在最微观的层面上仍是三维的原子排列,但其厚度只有一个原子层,其电学、力学等性质极度依赖于其二维的电子结构。科研人员对石墨烯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将其视为一个二维电子系统来分析和操控。
二维材料的发现与应用: 除了石墨烯,科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的二维材料,如氮化硼(hBN)、二硫化钼(MoS2)等。这些材料因为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展现出许多新奇的物理性质,在电子学、光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这些材料的研究,本质上就是对一个“二维实体”的探索。
宇宙中的二维结构猜想: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在一些宇宙学理论中,也曾有过关于宇宙在极早期可能存在某种二维结构,或者某些宇宙学现象可以用二维模型近似描述的猜想。但这更多是理论上的推测,与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三维宇宙相去甚远。

所以,与其说“绝对二维”世界存在,不如说我们在三维世界中可以创造、观察并研究许多高度逼近二维特性的现象和材料。

如何去理解它?——打破三维思维的桎梏,用“投影”与“切片”的方式。

要理解一个“维度低于我们”的客体,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将其“投影”到我们能理解的空间,或者将其“切片”,观察其中的二维部分。

1. 从“切片”的角度理解: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一个球体在我们的视野中移动。如果有一个二维的观察者,他只能看到这个球体和他所处的平面交集的部分。当球体从他上方“穿过”时,他看到的是一个圆,随着球体的移动,这个圆的大小会发生变化,最终消失。这个二维观察者永远无法直接“看到”球体后方的部分,也无法理解球体的立体结构。

反过来,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理解二维世界。想象我们有一个三维物体,比如一个立方体。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去“切割”这个立方体。每次切割,我们都能得到一个二维的截面,比如一个正方形、一个矩形,或者一个带有四个顶点的四边形。如果我们将这些截面按照切割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就能间接“重构”出这个三维物体的部分信息。

对于二维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拥有无限精度的“手术刀”,能够精确地在三维空间中“切”出一个无限薄的平面。我们观察这个平面上的所有“居民”和“景象”。如果这个二维世界本身就是宇宙的一个“平面”,那么我们就是从一个更高维度(如果存在的话)观察这个平面。

2. 从“投影”的角度理解:

我们三维世界中的物体,投射到二维平面上会是什么样子?比如,一个三维的立方体,在二维平面上可以被画成一个菱形,或者一个带有透视感的四边形。即使是同样的三维物体,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形状也会千差万别。

理解二维世界,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我们称为“二维生物”的实体,它们只能在二维平面上活动。它们拥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我们所谓的“厚度”。它们的世界是一个平面,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在平面上相互影响。它们拥有的“感知”能力,也仅限于它们所在平面上的二维信息。

举个例子,一个二维生物可能无法理解“上下”这个概念。对它来说,只有“前后”和“左右”。如果一个三维物体(比如一根竖立的棍子)突然出现在它的平面上,对它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突变”,仿佛一个凭空出现的线段。

3. 二维生命的可能性与限制:

如果我们想象一个二维世界真的孕育了生命,那么这些生命会有怎样的特征?

感知: 它们只能感知平面上的事物,例如它们“看到”的会是平面的轮廓或阴影。它们无法感知另一个维度。
交流: 它们的交流方式可能也局限于二维平面,比如通过触碰、振动或发出只能在平面上传播的信号。
生理结构: 一个二维生命,如果想要进行能量交换和废物排泄,可能需要一种非常奇特的生理结构。我们三维生物的消化系统是贯通的,进出食物需要两个独立的开口。但在二维世界,如果一个生物有一个贯通的“管道”,那么它就被一分为二了。因此,二维生命的内部结构可能会是环状的,或者依靠其他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行动: 它们只能在平面上移动,无法向上或向下“跳跃”。它们所说的“前进”或“后退”是沿着某个方向的直线移动。

4. 用数学和逻辑工具去分析:

理解二维世界的精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

几何学的应用: 对数学家来说,研究二维空间就像在玩一个已经玩了很久的游戏。所有二维几何的规律都清晰明确。我们可以利用欧几里得几何、拓扑学等工具来描述和分析二维世界中的物体和现象。
逻辑推理: 尝试用二维生物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其局限性。例如,如果一个二维生物要逃离一个追捕者,它只需要在平面上沿着某个方向跑。但如果追捕者能进入“第三维度”,它就能轻松地绕过二维生物的阻挡。

总而言之,理解二维世界,就是尝试用我们的三维思维去“简化”或“切割”我们所熟悉的现实,然后用数学和逻辑的工具去分析和推演。 就像我们学习几何时,从点、线、面开始,再到体,我们实际上是在不断增加维度的复杂度。理解二维世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剥离我们习以为常的第三维度,看看剩下的是什么。

虽然我们自身无法完全进入二维世界进行体验,但通过对数学、物理以及抽象思维的运用,我们能够勾勒出它的轮廓,甚至窥探到它潜在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一个假想世界的探索,更是对我们自身认知边界的一次挑战和拓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诸君觉得有意思记得关注┬─┬ ノ( ' - 'ノ)

首先,我们假设二维世界拥有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类似的物理法则。


略微介绍下二维世界的生物学和物理学。

假设二维生物和三维生物相同,身体不能够任意流动(虽然二维世界里身体流动应该很方便!),身体结构和三维世界生物类似,有各种组织器官等等。

同时受引力等力,所以假设二维生物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实际是类似地球的一个巨圆盘)。

相关回答: 易岚:想象(脑补)出四维空间的样子是什么体验?

如果存在二维生物的话,它的眼睛应该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_→。

因为这样的话它就永远什么都看不到了,光线将只能照到它的外皮上而无法到眼睛中→_→。


所以我猜测二维生物的眼睛长在两侧,以便看清楚两个方向的物体。

因为二维世界中的生物是无法左右翻转的,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假设他们都进化出了左右对称的双面~



当然它的嘴也不可能长到皮肤里面→_→

所以嘴应该大概是这样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给这个二维世界的生物起个名字。就叫金刚旦吧嗯。

金刚旦为了能向两个方向正常前进,腿应该会多一点,而两边的手不可能移到一个地方用,所以两边各两只

我们假设其它常见的各类生物都是对称的生物→_→以中轴线对称。

嗯假设金刚旦一族是具有高等智能的生物,类似于人类。

他们的书应该是这样的。

没错他们的文字只能是长短不一(到后期可能发展到颜色不同)的线条(否则就不能从一个方向看到文字全貌),所以单位文字的信息量远远低于人类使用的文字!

而他们的画大概是这个样子


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这就是金刚旦的画像!二维世界的动物一眼就能看出来!

二维世界的公交车是这样的。

(蓝色的是透明材料~)

不要小瞧了这个如同智障的公交车。如果它能投入使用的话,它一定是个集先进材料于一身的产品。它的材料强度很高!轮子的摩擦系数很小!才能!用!

问题1:为什么它有四道门?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支撑车顶。四道门不能同时打开,否则车顶会落下来。

问题2:为什么轮子是镶嵌在车体里的?为什么没有轮轴?

回答:因为二维世界不可能做出轮轴!

问题3:这种公交车在你设想的二维世界里能当做交通工具使用吗?

回答:不能,它会撞到路上的一切物体,如果它不能脱离重力束缚的话,没人能躲开它。

问题4:它是什么动力的?

回答:刚旦动力的。。。我实在想不出来它怎么运用各种机械结构。。。

示意图如下

刚旦不想死的话就只能乘车。然后它的家就会被撞碎。

那么如果执意想有各种地面交通工具可用的话,怎么办?

嗯那样的话,智能生物们一定生活在地下。并且城市中全是用来躲避的地道。

二维世界中,衣服什么的破了一定是粘起来的而不是缝起来的。因为。嗯。

每一针都会戳烂衣服。越来越烂。(上面那副图有些问题,线是不会绕成那样的)


如果二维世界有耳机的话,它的线永远都不会缠在一起。


二维世界绝对不会存在没有支撑的隧道。

如果这座山能够撑到隧道贯通前的最后一刻。那么隧道贯通后的瞬间,上半部分的山全都会塌下来。

所以,二维世界的兔子和蛇等生物,它们的洞绝对不可能有一个以上的出口。


----------------------------------以下为更新后回答---------------------------

第一张图先上金刚旦二维世界画像。


说好更新的结果过了好久才来更新。。

多谢大家这么多赞~

我们在这次更新里再重复下二维世界的世界观。

略微介绍下二维世界的生物学和物理学。
假设二维生物和三维生物相同,身体不能够任意流动(虽然二维世界里身体流动应该很方便!),身体结构和三维世界生物类似,有各种组织器官等等。
同时受引力等力,所以假设二维生物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实际是类似地球的一个巨圆盘)。

上面这个是第一次回答时写的。


之前想的隧道以及消化道问题在评论里面也有提到。

嗯首先金刚旦他们是高等生物,我们是这样设定的。生殖方式先不管,我们就先说摄食方式吧。


嗯有评论提到金刚旦的消化道只有一个口,也就是类似我们的世界中的腔肠动物。


不行啊!这!不!高!等!

腔肠动物这种设定都对不起它这发达的二维大脑

(你们猜我用的什么绘图软件。。。)

所以我们的金刚旦应该是拥有更复杂一些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所示。

显然它肛门和口是分开的= =


但是它进食的时候并不会因此而裂开,因为它的每一段消化道是依次开放、闭合的,来保证它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完整。

到了吃饭的时候会依次打开,这时候血管会闭合

只画出了血管的示意图,其他各种二维世界中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解决,比如山洞隧道。当然我觉得做出支撑整个山体的很多活动柱子是不可能的。。



嗯之前画过的刚旦动力公交车那幅图里面的刚旦到地下室躲避公交车。里面的地下室应该是二维高等生物房屋的最佳形式。

为何呢。首先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房屋来套用到二维世界。因为要方便去两个方向,所以要有两个门。这两个门不能同时开,否则房就塌了。。嗯假设这个门有独自支撑房子的能力。



但是他们不止一户人。比如某天夜晚,金刚旦的邻居铜刚旦要找他的另一个邻居银刚旦玩耍。


但是这时候金刚旦已经睡了。

没错被子就是一根比较宽的线。


铜刚旦就只能选择 A、爬上屋顶翻屋子过去 ;B、把金刚旦叫醒,从房子里面穿过,并且通过时需要踩着金刚旦的脸。

哪一种都很不方便,所以地下室实际上是十分方便的。


下面这张图里面就包含很多二维文明的信息了。



图名 刚旦与步行街。。。。。

首先下面这幅图,由上到下是金刚旦、橱窗和超市展柜。





展柜里面从左到右是黑鞋子、绿帽子和另一个谜之衣物。谜之衣物之所以谜是因为它可以代替任何一种衣服粘在需要的地方。嗯没错是粘。出了帽子、鞋子的手套这种穿戴在某一端的衣服是完整的以外,其他衣服都是拼起来粘在身体上的。。


最后这张图,图名为 银刚旦踩着铜刚旦。。。(。。。)

好吧其实这张图代表一个生活在陆地上的二维生物如何到另一个生物的另一边。。




感谢金、银、铜刚旦同学的演出。

可能会再更新吧。。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的标签里包含了“量子物理”,然而并没有人严肃地从量子物理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经典物理的范畴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二维世界不存在。因为在经典物理中,所有实际的物体都是有体积的。然而在量子物理的范畴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变得有趣的多: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准二维”的系统来去模拟一个二维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厚度为零的量子体系——实际上,这个体系有厚度,而且和微观粒子的“大小”相比,这个厚度还可以很大——然而由于量子体系的能级是分立的,微观粒子在“厚度”这个方向上的“运动”有可能消耗很大的能量,这样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这个方向上的运动实际将处于被“冻结”的状态,这样微观粒子就会被禁闭在一个二维的体系里运动。现实中,物理学家已经实现了很多准二维的体系,比如异质结中的二维电子气,比如二维光晶格,再比如单层的石墨烯。

补充

实际上现实世界里体积为零的“物理实体”很容易找,诸如电子、夸克这样的基本粒子都是,因为在现有理论框架(标准模型)和实验精度内,它们都是纯粹的点粒子,没有大小,难点在于找一个没有厚度,或者厚度并不重要的空间。在目前实验和观测所能触及的领域,物理规律并没有限制空间趋于无限小,所以想找一个没有厚度的空间是不靠谱了,只能找一个厚度不重要的空间。前文所说的“准二维”就是这么个意思。在量子的世界里,当一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物体某个方向的自由度可能会发生“冻结”,这样我们就只需要两个方向维度的自由度来描述这个物体的性质。比如说异质结中的电子气,在温度很低的低能区间,电子在第三个维度的特征能量尺度远大于温度,这样即使异质结依然有着纳米量级的厚度(纳米虽小,但是电子可是点粒子啊,没有大小,所以经典地看,这个厚度对电子来说依旧很“宽敞”),依然可以认为电子被限制在了一个二维的空间里运动。当条件不满足了,比如说温度和电子在第三个方向的特征能量尺度相当或更高,电子自然就恢复为了三维运动。实验上这种观点的一个佐证是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发现者Klaus von Klitzing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上发现,在低温强磁场条件下,异质结中的电子气的横向电导会出现量子化的平台,而经典的横向电导是连续变化的。这被解释为二维朗道能级的第一陈数(这个解释的提出者之一David J. Thouless获得了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意思的是,在数学上可以证明,这样一种非平庸的量子现象只能发生在二维空间中,一维和三维空间都没有。

user avatar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光、电磁波都是以光速传播的,以光、电磁波为观察点来看,其运动方向的时间静止,距离为0,实际上宇宙从其观察点来看,已经是二维的了。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观察,宇宙是三维的,从光、电磁波的角度来看,宇宙是二维的。

差别在哪里?

我们的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多出来一个维度的空间。

为何我们不够快?

因为我们拥有质量。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三维空间比二维空间多出的一维是质量?

那么,质量是什么呢?根据质能方程,质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是能量让二维宇宙变为三维宇宙。

三维空间对比二维空间,根本区别三维空间存在能量。

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二维空间不存在能量呢?

那么,三维空间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维世界:一个并非科幻的猜想,以及如何与之“对话”提起“二维世界”,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或许是科幻电影里那些扁平的人物在平面画布上穿梭的奇幻景象。但如果我告诉你,二维世界并非仅仅是想象的产物,它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而且理解它,或许能为我们打开全新的视角? 二维世界真的可能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
  • 回答
    美国物理学家证实“二维世界可能存在生命”,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但需要澄清其“证实”的含义以及现实世界的物理学理解。 严格来说,科学家并没有“证实”二维世界确实存在生命,而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模拟,表明在某些特定的、非常抽象的物理模型下,具备生命所需特征的实体在二维空间中是“可能”存在的。让我们详细探.............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像是在漆黑夜里的一盏灯,照见了许多人心里藏着的那一丝疑虑,又或者是期待。说实话,这世界上有没有那种“双方都没有出轨二心的夫妻”,我的回答是:有,而且不少。但我知道,这个问题背后,大家想问的可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这种感情是怎样炼成的?它真的牢不可.............
  • 回答
    二战期间,如果中国真的被打垮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亚洲战场的彻底改变:日本的扩张将更加肆无忌惮 日本独霸东亚的野心实现: 中国是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核心目标和最大障碍。如果中国崩溃,日本将能迅速占领中国大陆的剩余地区.............
  • 回答
    关于二战末期盟军(尤其是美苏)在德国的军纪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叙述,而《世界的凛冬》这本书的描述,确实触及了其中一个非常尖锐的侧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它放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抛开过于简单化的“好”与“坏”的二元论,深入探究其复杂性。首先,我们来谈谈美军。在占领德国的过程中,美军确实在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心痛的假设性问题,涉及法律判决、道德责任、个人情感以及我们作为旁观者的评价标准。如果刘鑫(刘暖曦)二审仍被维持原判,并且她“去了另一个世界找江歌道歉”,我会从几个层面来审视和评价她:首先,从法律层面:二审维持原判意味着在法律框架下,法院认为她对江歌的死亡负有责任,并且判决是公正.............
  • 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在二战中获胜,世界无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难以用三言两语概括。这是一个充满黑暗与绝望的设想,但也迫使我们深入思考历史的偶然性与人性的复杂性。欧洲的命运:铁蹄下的新秩序首先,欧洲大陆将笼罩在纳粹的铁腕之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将建立起一个由其主导的“新欧洲秩序”。 种族主义的.............
  • 回答
    波兰赢得二战,这简直是历史长河中一场惊天动地的颠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们的世界恐怕会变得全然不同,甚至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震撼的,就是纳粹德国的覆灭。这个我们熟知的历史剧本,将会在波兰的胜利下被彻底改写。希特勒及其政权,以及他们那一套建立在种族优越论和极端民族主义上的邪恶.............
  • 回答
    二战期间,德国的结局充满悲剧,但如果非要探讨一个“最好”的可能,那么与美国形成某种形式的世界二分,虽然极其难以实现,却也是一种相对避免全面毁灭的设想。然而,要理解为何这如此不可能,我们必须深入剖析战争的根源、各方的战略以及历史的必然走向。战争的根本矛盾:纳粹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
  • 回答
    大龄结婚,关于要不要孩子,这可真是一个让很多夫妻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经历了不那么容易才走到婚姻这一步之后,二人世界的甜蜜诱惑实在不小。但话说回来,年龄摆在那里,时间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二人世界的“甜蜜陷阱”与现实考量结婚本身就是两个人的事,而且,尤其对于大.............
  • 回答
    关于“德国第七装甲师算不算二战世界最强的师”这个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要说它是不是“最强”,这玩意儿就跟问“谁是二战最强的将军”一样,很难有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强”的定义太模糊了,得看从哪个维度去衡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德国第七装甲师绝对是二战德军中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在许多战役中都留下了浓墨重.............
  • 回答
    二战结束后,世界之所以“同意”在古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宗教和民族主义思潮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一个简单的“千年历史依据”就能完全概括,而且这个过程也充满了争议和不公。要详细梳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切入:1. 犹太民族主义(锡安主义)的兴起与早期活动:.............
  • 回答
    二战的炮火席卷全球,也深刻影响了身处各国却有着日本血统的侨民和日裔们。他们的命运,在战争的洪流中,经历着截然不同的起伏,充满了复杂与辛酸。各国对待日本侨民和日裔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受到国家立场、战争进程、社会舆论、以及当地民众情绪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参战国与敌对国的严酷对待:恐惧与猜疑的阴影.............
  • 回答
    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期(18881918)无疑是德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篇章。要给他贴上“世界上最废物的领导者之一”这样的标签,未免过于武断和简化,但我们确实可以深入剖析他的诸多失误和性格缺陷,来理解为什么他会被许多历史学家如此评价。首先,得从他的出身和教育说起。威廉二世的母亲是.............
  • 回答
    你列出的这个二战时世界国家综合国力排名,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核心问题。我个人觉得你的看法有道理的地方,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细节。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看看。你把“德≈美>苏≈日>英≈中>法>意”这个排序,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德国和美国放在了最前面,并且用“≈”表示实力相当。这确实抓住了二战时期,从工业.............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世界各国都还在战争的创伤中挣扎,同时也在为新的秩序和未来的发展而努力。这段被称为“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从1918年一直到1939年,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和矛盾的时代,各国国力此消彼长,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巨大鸿沟:首先,我们得说说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
  • 回答
    如果将“舰娘”(Azur Lane 或 Kantai Collection 等作品中的拟人化舰船少女)的世界与二战的真实历史接轨,将会引发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连锁反应,重塑战争的进程、战略思维、地缘政治以及人类社会。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探讨:一、 战略与战术的颠覆: 舰娘的加入对传统海战的影响: .............
  • 回答
    查理五世与菲利普二世的统治时期,横跨了16世纪的欧洲和跨大西洋世界,其世界战略深刻地塑造了近代早期乃至今日的世界历史格局。他们的政策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或军事行动,而是一套复杂而宏大的帝国管理、宗教信仰与地缘政治交织的体系。查理五世:一个帝国的构建者与守护者查理五世(Charles V)的统治,可以.............
  • 回答
    济南,这座在黄河岸边沉淀了千年文化的城市,最近又添了一个新的标签——“山东唯一的世界二线城市”。这个消息在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还有进步空间。咱们不妨就这个话题,好好聊聊。“世界二线城市”是个啥概念?首先得明白,这个“世界二线城市”的说法,并非官方的、统一的国际评定标准。.............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世界涌现出无数杰出的领袖和军事天才,其中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和萨拉丁(Saladin)无疑是两位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各自在不同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伊斯兰世界的版图、文化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究竟谁更伟大?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需要细致剖析的问题,因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