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明代的王夫之,当然说得很精准,也完全适用于今天的社会。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如果采用法家式的高压态势治理国家,那么民众就只能从道家和佛家里寻找心理安慰了,也就是道家和佛家为专制权力之下的人提供了一种虚假的逃避方式。那么我这里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道家思想非常适合做这件事。
首先,道家处处都在强调保全身体和活命的重要性。《道德经》有言: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意思是说,一个人为了自我保存,不应该太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否则就会被他人消灭和铲平,所谓”曲则全,枉则直”,就是说只有委屈自己才能保全自己,直接的人容易被消灭。所以好的社会就是老百姓能满足温饱,不要有别的欲望和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可能引起波动让自己吃不饱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比刚强要更智慧的做法,直接地刚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因为“刚”的东西最后都死了,而柔弱的东西反而活了下来,这就是评判一切是非对错的终极标准: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庄子·人间事》里面也讲了两个保全躯体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匠人路过一棵巨大的树,周围的人都感叹它的巨大,而这个匠人却头也不回地离开,徒弟问匠人为何要离开。匠人回答:那木头是无用之物,做成船会沉没、做成棺材会腐朽,歪歪扭扭的也不适合做成柱子,正因为它不能成才,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没有人会砍伐它,它才能长寿。庄子感慨:高明的人就像这不成才的木头啊!
第二个故事说,有一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他是一个有严重残疾的人,有多么残疾呢?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这样的人不是会生活的很悲惨吗?然而,也正是由于他有残疾,所以能够躲避国家的征兵以及差役,最后没有死于战争,反而活到老年。所以庄子感慨: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之用啊。
现在我们来琢磨一下为什么这些思想非常适合提供一种心理安慰。首先,道家的这种“只有自我压缩才能生存”的观点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几千年来的一种“生存智慧”。“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怕出名猪怕壮”等等教人明哲保身的俗语非常之多。它实际上剥夺和消解了你去争取生存以外的任何权益的合法性,也就是说你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或精神理念而奋斗、付出和牺牲,在道家看来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你连身体都没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那么统治者也非常乐于消解这种合法性,在统治者看来,假如民众拥有不怕死的勇气,那么我就没法用枪来威胁了,也就是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样就没有办法管了,所以说要努力强调保全身体的重要性,不要为那些虚无缥缈的理念和自由去牺牲,因为这种像动物一样的人是最好操控和控制的,只要有饭吃,他们自己就会说服自己生活在一个很美好的社会,听到权利和尊严这些词就紧张,生怕一旦追求这些东西会导致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这样的社会会形成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正如一位学者所说:
他们看到别人触犯禁忌,遇到麻烦,吃到苦头,就会庆幸自己幸亏没有那么做,也会责怪遇到麻烦的人自讨苦吃。一般人渴望过“太平日子”,不喜欢“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喜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坏事(被逮捕、惩罚)发生时,总是先责怪“不识相”的人自己招惹了统治权力,无端多事,不自量力。这种普遍的“责怪受害者”心理便是由“合理恐怖”所造成的,也是极权统治精心培植、鼓励和利用的一种大众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沉默和顺从成为交换安全无事的代价,每个人都变得能够接受统治权力的“合理要求”:别人的事情,你不要多管闲事,他倒霉是因为他咎由自取,你不要像他那样,就自然能平安无事。
那为什么说这是一种虚假的逃避呢?首先,为了保全躯体可以牺牲一切是非和正义的思想,最后往往连自己的身体也保全不了。因为假如一个人只想着保存身体,就无法建立起对世界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模型,也必然会损失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对现实的把握能力,正如黑格尔《精神哲学》一书说:谁没有勇气冒生命的危险去争取自由,谁就理应是奴隶。
第二,这种思想其实是将一切罪恶和不公正给合理化为一种“自然规律”,但这不能改变这其实是人为造成的。比如庄子从那个身患残疾却也因为残疾而免于战死的人身上总结出了“弱的东西才能活下来”的自然规律,但这个规律难道不是很偶然吗?在历史上经常出现青壮年为了躲避战乱灾祸跑路,而老弱病残没法跑路并因此饱受战乱之苦,是不是能说明弱者死得更快呢?所以这都是没有什么必然性的意见。真正支配这些人生死的是国君的专制权力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规律,但似乎道家直接把这一点当成一种不可改变也无法改变的“背景”,也正因为如此,道家虽没有像儒家那么积极入世,但与统治权力并无实质性的冲突。
公众号:Free Harbo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