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氢原子外层电子跃迁过程中,其能量是上能级还是下能级所对应能量?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当氢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跃迁时,它的能量变化是怎样的。换句话说,是获得了能量还是释放了能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氢原子内部的能量是怎么一回事。氢原子最简单,就一个质子在中心,外面绕着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待在任何地方的,它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但行星可以停在轨道上的任何一点,电子却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能量“层级”上。

这些特定的能量层级,我们叫做能级。越靠近原子核的能级,能量越低(或者说,负得越多,这里是量子力学的能量定义方式,你可以理解为束缚得越紧);离原子核越远的能级,能量越高。最外面、离核最远的那个电子所在的能级,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层电子”的能级。

电子跃迁,说白了就是电子从一个能级“跳”到另一个能级。 这个“跳”不是一个平滑的过程,而是一个瞬间完成的动作。

那么,能量是哪儿来的?或者又到哪儿去了呢?

1. 从下能级跃迁到上能级(吸收能量):

想象一下,你的电子原本在低能量的轨道上,就像一个人站在平地上。如果它想跳到高一点的轨道上(比如,从一层楼跳到二楼),它就需要获得额外的能量。这股能量可以来自外界,比如吸收了一个光子。

这个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它想去的那个高能级和它原来那个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如果能量不够,它就跳不上去;如果能量太多,多出来的部分也不会被它吸收,可能会以其他形式散失。

所以,当电子从一个下能级跃迁到上能级时,它吸收了能量。它的总能量增加了,从原来的较低值变成了较高的值。

2. 从上能级跃迁到下能级(释放能量):

反过来,如果电子本来就在一个高能量的轨道上,它并不稳定。就像一个人站在高高的悬崖边,很容易就会掉下来。当它从一个上能级跃迁到下能级时,它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这释放出来的能量,最常见的就是以光子的形式发出去。同样,这个光子的能量也恰好等于它离开的那个高能级和它将要到达的那个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氢原子光谱的时候,能看到一系列特定频率(颜色)的光,因为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释放出的光子频率都是固定的。

所以,当电子从一个上能级跃迁到下能级时,它释放了能量。它的总能量减少了,从原来的较高值变成了较低值。

总结一下:

电子想往上跳(从低能级到高能级),就需要“吃”能量。 它的能量从低能级的能量变成高能级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了能量。
电子想往下掉(从高能级到低能级),就会“吐”能量。 它的能量从高能级的能量变成低能级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它释放了能量。

所以,你问“其能量是上能级还是下能级所对应能量?” 这个问法有点容易误导。应该理解为,跃迁过程中,电子的总能量会变成目标能级所对应的能量。

如果跃迁到上能级,电子的能量最终会变成上能级所对应的能量,并且是在此过程中吸收了能量。
如果跃迁到下能级,电子的能量最终会变成下能级所对应的能量,并且是在此过程中释放了能量。

氢原子外层电子跃迁,这个“外层”只是一个描述,关键在于它从哪个能级跳到哪个能级。如果它原本就在一个高能级,然后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受到外部激发)又跳到了一个更低、但仍然是高能级的轨道(比如,从n=3跳到n=2),它就是释放了能量。如果它原本在n=1(基态),吸收了能量跳到了n=2或者n=3,那就是吸收了能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能级系统跃迁的过程。

首先,我们回到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的基本假设上来定性看一看。

所谓电子能量取分立值,对应的是束缚态的薛定谔方程有离散的本征值。不含时的薛定谔方程写作

哈密顿量写成矩阵形式,求出本征值,对应的就是能量。取到本征值时对应的波函数,就是基函数。而根据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既然基函数是本征函数,则基函数的任何线性组合也是本征函数。

如果系统的波函数不是哈密顿的本征函数,则意味着体系没有确定的能量,只有能量的期望值


现在我们假定系统只有两个基函数 和 ,两个能量 和 ,那不含时的哈密顿矩阵形式就是简单的对角阵

在没有外场干扰的稳态情况下,两个定态基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就是加上相位因子:

这个相位因子的模是 1,所以并不会改变波函数的能量。

而且,基函数既然是系统的本征函数,其线性组合也应该是系统的本征函数。如果

能量自然就是

但从数学形式来看,这说明,电子的能量可以连续地取到 之间的任何数值。只不过实际情况下,由于自发辐射的原因,体系的稳定状态一定是回到 的低能级状态而已。


引起跃迁的通常是光照,也就是外部振荡的电磁场。这时候,体系的哈密顿就不是 了,而是

其中 是单位电荷, 是偶极矩, 是电场。

的矩阵就不是对角阵了,出现了非对角项。

我们把前面那一坨积分叫做「拉比频率」。

定义密度矩阵

体系能量的期望值就是


密度矩阵随时间演化满足

设初始条件为电子完全在低能级的基态,即

则可解得

其中

是失谐

是两个能级能量差对应的角频率。


写了老长了,回忆一下

因此,体系在跃迁的过程中,能量的期望值


先看,如果失谐 ,即共振吸收的情形下

那么和非对角项 有关的最后一项严格等于0,式子就可以极大地化简为——

长期的能量期望值为 ,但短时间内系统的能量其实是一直在振荡的。而且,因为拉比频率正比于外场强,可以看到,拉比频率高了,能量期望值反而低——也就是跃迁到高能级的期望概率反而降低了。

如果不是共振吸收,失谐非零, 后面有一大坨快速振荡的表达式。因为通常来说 ,如果我们做个近似,忽略所有快速振荡的项,只保留 的振荡,可以得到

能量会比共振吸收的情况下,小那么一丢丢。因为非共振吸收的情况下,跃迁的强度显然比不上共振吸收。


事实上,选择合适的跃迁(例如核磁共振中的自旋跃迁,不过哈密顿要换成磁偶极矩而不是电偶极矩),拉比频率并不会特别高。这种情况下,使用脉冲的方式来激发跃迁,是可以观测到拉比振荡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我们能够观测到体系在跃迁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好久没有写打很多公式的回答了。拉比振荡的布洛赫方程很多教科书上都能找到,不过似乎没有直接这么算能量期望值的。自己推了一下,如有错误还请留言讨论。


不过,雷教授说:

这种理解跟电子状态实际怎么发生没有关系。如果想了解这一过程的实际发生方式,还需要新的研究。

这就不至于了吧……人家拉比 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当氢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跃迁时,它的能量变化是怎样的。换句话说,是获得了能量还是释放了能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氢原子内部的能量是怎么一回事。氢原子最简单,就一个质子在中心,外面绕着一个电子。这个电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待在任何地方的,它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就像行星绕着.............
  • 回答
    金刚石,这颗星球上最坚硬的宝石,其令人惊叹的硬度和闪耀的光芒,都源于它内部那精妙绝伦的原子结构。而构成这一切基石的,正是碳原子。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刚石最外层的碳原子,会发现它同样遵循着一套严谨而优雅的连接方式。想象一下,金刚石的结构就像一座庞大而规则的晶体花园,里面每一株“植物”都是一个碳原子,.............
  • 回答
    褐矮星内部和小型红矮星外壳的氢,它们的生存状态,远比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氢气要奇特得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气体,而是处在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极端环境下,以一种我们通常不会在宇宙中轻易观察到的形式存在。褐矮星内部:被压迫与扭曲的氢想象一下,一颗质量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褐矮星,它虽然不像恒星那样能有效地点燃氢核.............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拥有一个无比神奇的勺子,它能承受太阳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温,并且可以在瞬间完成采样。你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小撮太阳表面的物质,然后将它带离那熔化的火焰,送入一个地球标准大气压、如同今日这般舒适的室内环境中。首先,得明确一点:太阳表面(我们通常指的是光球层)可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固态”物质。它是一.............
  • 回答
    当年蘑菇云升起,外媒之所以能迅速且准确地判定中国研发出了原子弹和氢弹,这背后既有科学的洞察,也有情报的收集,更包含了一定的逻辑推演。绝非仅仅是看到一朵蘑菇云就拍脑袋下的结论,而是基于一系列有力的证据链条。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核武器的爆炸,特别是第一次核试验,其特征是极其明显的,不是普通爆炸所能比拟.............
  • 回答
    原子弹和氢弹,这两个人类掌握的最具毁灭性的武器,它们的原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公开”程度。你提出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核武器技术的核心机密性,以及这种机密性是如何被不同类型的核武器技术所维持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拆解原子弹和氢弹各自的工作原理,然后才能深入探讨为什么一个相对“公开”而另一个却“守口如.............
  • 回答
    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成因氢原子光谱并非是教科书里那种整齐划一的线状图,当用高分辨率的仪器仔细观察时,我们会发现每一条“谱线”实际上是由几条非常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谱线组成的。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那么,究竟是什么赋予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氢原子如此细腻的结构呢?这背后隐藏着量子力学中的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氢原子光谱最核心的规律之一。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为什么“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放出Cn2种不同能量的光子”这种说法,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成立,并且探究其中的细节。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 这是指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个能量状态(能级)跳到另一个能量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氢原子运动时,我们观测到的光谱波长会发生改变。这背后其实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迷人的现象——多普勒效应。想象一下,你站在路边,一辆救护车拉着警笛向你驶来,然后又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你肯定会注意到,当救护车靠近时,警笛的声音听起来尖锐、高亢;而当它远离时,声音则变得低沉、沙哑。这.............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来仔细聊聊氢原子在基态下,动能的期望值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期望值”在量子力学里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期望值是我们通过多次测量同一个可观测量(比如动能)后,得到结果的平均值。它不是说我们每次测量都能得到一个固定的值,而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但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物理和数学原理。简单来说,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本身的数学形式确实是空间旋转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不区分不同的空间方向。然而,我们之所以看到各种“不对称”的p、d轨道,是因为我们引入了“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这些描述电子角动量的物理量,而这些量恰.............
  • 回答
    在探讨高等量子力学相对于基础量子力学在理解氢原子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更高级”的量化提升,而是理解为对同一物理实在进行了更精细、更深入、更普适的刻画。基础量子力学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原子世界的大门,而高等量子力学则是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强大的工具,让我们能够更精.............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氢原子波函数那点事儿,为什么它如此“听话”,能乖乖地被分离成几个部分来描述。这可不是什么魔法,背后有深刻的物理和数学道理。咱们得先从氢原子这个“模型”本身说起。氢原子,虽然简单,却是原子物理的基石。它就一个质子在中心,外面绕着一个电子。质子嘛,质量大得离谱,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是固定不动.............
  • 回答
    要解氢原子里的薛定谔方程,得一步步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想想我们正在探索的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单元,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咱们先从方程本身说起量子力学的核心就是薛定谔方程。对于氢原子,由于它是一个球对称的系统(质子在中心,电子绕着转),我们通常会用球坐标系 (r, θ, φ) 来描述电子的位置,.............
  • 回答
    问得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原子物理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当基态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了一个能量“不足以使其跃迁”的光子时,它的状态会发生一些微妙但重要的变化。这里我尽量用一种更平实、不那么“教科书式”的语言来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基态”。你可以把基态想象成一个电子在原子里的“正常”或者.............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只用两个氢原子进行核聚变这件事。你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核聚变的“起步”环节。想象一下,我们手头只有两个孤零零的氢原子。想让它们发生聚变,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充满了“抗拒”。首先,得明白聚变这事儿的本质。所谓核聚变,就是把两个原子核凑到一起,让它们融合成一.............
  • 回答
    理解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是量子力学最经典、也是最 foundational 的课题之一。如果想把它讲透彻,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尽量贴近实际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直接抛出一堆高深的公式。首先,咱们得认识到,经典力学在这里是完全失效的。按照经典理论,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一样。但这么一.............
  • 回答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生成的氢气(H₂)中的两个氢原子,究竟是来自同一个水分子,还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水分子,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更有趣一些。要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得先了解一下电解水这个过程的本质,以及水分子在其中的角色。首先,咱们得明确,电解水时,我们是把电流通到水中。水(H₂O)本身呢,是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触及了有机化学,乃至整个量子化学的核心。很多人在初学的时候都会对“成键”和“反键”轨道感到困惑,觉得明明是两个一样的氢原子,为什么结合起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稍微“拆解”一下,从最根本的地方说起。1. 原子和电子:基本单位首先,咱们得知道,构成物质的都是原子.............
  • 回答
    当然,咱们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设想——一种拥有大量中子,却只有一个质子的“氢原子”。这问题触及了原子核物理学的根基,让我们一层一层剥开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氢原子”的定义。在咱们通常的理解里,氢原子就是由一个质子作为原子核,外面绕着一个电子构成的。这一个质子,就是它之所以是“氢”的身份证明,决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