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里红玉为什么不能上位?为什么芳官却可以?

回答
《红楼梦》中,红玉和芳官作为大观园中的丫鬟,她们的命运和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要说为何红玉“不能上位”,而芳官却似乎有机会,这背后是复杂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命运机遇以及作者的匠心安排。

红玉:才情与情义的羁绊,生不逢时的无奈

红玉,字“小红”,出身虽不算显赫,但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小跟着父亲在贾府做活。她身上最突出的特质是什么?是她的聪慧、敏捷,以及那份不输给主子们的小心思和小才情。

过人的才情与机敏: 红玉绝非寻常丫鬟。她能随口说出那些“草木之人参,风霜之灵芝”的俏皮话,可见其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她在大观园里那些“偷”听、巧应、点拨的场景,无不展现了她的机敏和眼力。她能看懂宝玉的情绪,并适时地送去一把扇子;她能记住王熙凤的嘱咐,并在关键时刻提醒宝玉;她甚至能在大观园里上演一出“风月宝鉴”的影子戏,引得宝玉众人赞赏。这些都说明她有超越丫鬟的智慧和能力。

对宝玉的真心与情义: 红玉对宝玉的情感,不仅仅是丫鬟对主子的忠诚,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关怀。她会为宝玉被贾母责怪而心疼,会在宝玉落水后表现出超出常规的焦急。她那句“宝玉是个没要紧的人”,其实是带着一丝嗔怪和爱惜,是对宝玉单纯善良的一种理解和保护。这种情义,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对于一个丫鬟来说是何其难得。

“不能上位”的症结所在:
门第之见与身份的限制: 这是最根本的障碍。红玉即使有才情,她终究是个丫鬟,是“奴才”。在那个以出身定乾坤的时代,一个丫鬟想要“上位”,嫁给公子或者得到重用,其难度如同登天。即使她对宝玉的情感再真挚,也无法跨越这道鸿沟。王夫人一句“原是没名姓的”,就足以打消她所有可能性的念头。
时运不济与关键时刻的失误: 红玉并不是没有机会。在元春省亲时,她因为一句无心之语“给宝玉送旧帕子”而被王熙凤记恨,甚至被王善保家的利用。这本是她想为宝玉排忧解难的一片好心,却因为说话不当,触碰了王熙凤的忌讳,也给了小人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她被“逐出”贾府,嫁给了老实巴交的蒋玉菡。虽然蒋玉菡后来也算是有情有义,但相比于贾府的富贵和宝玉的可能性,这已经是“降格”了。
作者的“留白”与现实的残酷: 曹雪芹对红玉的描写是带着深深的惋惜的。她有才华、有情义,如果放在一个更开明的时代,或许能有更好的结局。但作者并没有给她一个“飞升”的机会,而是让她早早地嫁人,回归了现实的轨道。这或许也是作者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一种影射,即便是才情出众,也难逃命运的摆布。

芳官:戏子出身的“灵活”与“依附”,机缘巧合的“上位”

芳官,原是梨香院的戏子,被贾母看中带进贾府,专门给宝玉唱戏。与红玉相比,她的出身更加卑微,但她却似乎有机会“上位”。

戏子身份带来的“模糊性”与“吸引力”: 芳官身处梨香院,接触的是“唱念做打”,本身就带着一种娱乐性和“不寻常”的色彩。她不像普通丫鬟那样循规蹈矩,她的行为举止都可能带着舞台上的风情。她能模仿宝玉,也能给宝玉带来陪伴和新鲜感。这种“不确定性”和“娱乐性”,在等级森严的贾府里,反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投靠王夫人与“战略性”的转移: 这是芳官能够“上位”的关键一步。当她因为在宝玉房里得宠,惹了王夫人不高兴(比如因为她的戏子身份和穿着打扮)时,她并没有像晴雯那样顽抗,而是非常识时务地“投靠”了王夫人。她知道王夫人喜欢什么,也知道如何让王夫人对自己满意。她可以放下身段,去做王夫人喜欢的事情,比如给王夫人梳头、讨好王夫人。这种“识时务”和“会做人”,是她在严酷环境中生存并争取机会的法宝。

“上位”的可能性与实际的“局限性”: 芳官的“上位”并非是指嫁给公子,而是指她能够从一个戏子,变成一个王夫人身边的“得力”人,甚至有望成为一个有一定地位的丫鬟。她能够得到王夫人的赏识,甚至在抄检大观园时能被王夫人暂时护住,这已经是普通丫鬟难以企及的了。她甚至有机会跟着王夫人出去,远离大观园的纷扰。

芳官“能上位”的原因分析:
王夫人的“保护”与“利用”: 王夫人是芳官命运的关键。王夫人欣赏芳官的伶俐和会办事,愿意“留下”她来给自己做伴。这种“保护”并非出于深厚的感情,更多是一种“利用”。王夫人需要有人来伺候她,来填补她内心的空虚,而芳官正好能满足这一点。芳官也抓住了王夫人这个靠山,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戏子”身份的“可塑性”: 相较于红玉那种扎根于贾府、有着明确丫鬟身份的女孩,芳官的戏子出身反而让她具备了更强的“可塑性”。她可以根据主子的喜好,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更换身份。当她不再是戏子,而是成为王夫人身边的人时,她的身份就“升级”了。
缺乏红玉那样的“情感牵绊”: 红玉对宝玉有情义,这让她在做出选择时可能会有顾虑,比如不愿意离开宝玉。而芳官对宝玉,更多是一种职责内的伺候和一些年轻女孩对帅气公子的好感,没有到那种会影响她生存选择的程度。当她需要选择时,她会优先选择能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向。

总结一下二者的差异:

目标不同: 红玉内心深处或许对宝玉有过一丝不切实际的憧憬,她希望得到宝玉的认可和关爱,但她也深知现实的差距,她的“上位”更多是关于情感和尊严的。而芳官的“上位”则更加务实,她瞄准的是能在贾府生存下去,并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地位,无论是成为王夫人的心腹,还是获得一份安稳的差事。
应对策略不同: 红玉的才情和情义让她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真诚而有原则,但有时也因此触犯了规则或得罪了人。芳官则更加圆滑世故,她懂得如何察言观色,如何顺应潮流,如何在不同势力之间游走,最重要的是,她懂得如何投靠“大树”来保护自己。
作者的侧重不同: 作者对红玉寄予了更多“可惜”的情感,她是一个被时代和命运耽误的才女。而对芳官,作者展现的是一个在乱世中懂得生存之道的小人物,她的成功是基于她的“聪明”和“妥协”。

红玉的才情和纯真,在贾府这个大染缸里显得过于“不合时宜”,她的情感也让她背负了太多不必要的风险。芳官则凭借着她的灵活和对形势的判断,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靠山,虽然这让她失去了许多,但也让她避免了像红玉那样早早地离开贾府,获得了在贾府继续生存和发展机会。最终,红玉的才情与情义被现实淹没,而芳官的世故与圆滑,让她在风雨飘摇中找到了栖身之所。这或许也是曹雪芹对那个时代女性生存困境的某种深刻洞察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进入达观园嗣后包yu宝玉的都哦不一班。小红原来的职位是看颐红院。却不能伺候宝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