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西安,没有因为感染而死人,反倒因为医院拒绝产妇死了两个胎儿。而他们仅仅是鞠了个躬。这件事肯定会给准备生小孩的人以很大的打击。因为从现在起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必须做好和疫情共存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年轻人一定会担心当他们临产的时候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因此这次西安事件会将生育率大大下降一个台阶。
更新:算一笔房价帐:以最保守估计:西安按照均价16000,二胎家庭至少要100平米可用空间,那么需要125建筑面积,总价要200万。200万里面,首付70万,贷款130万。按照目前利率30年每个月还钱超过7000元。各位自己掂量掂量。现在的形势,能否保证自己三十年每个月连续输出7000元而不影响生活质量
在更新:前几天国家暂缓了房地产试点城市的推进,这表示遇到了很大阻力,具体原因不敢猜测,各位可能看大佬的分析。总之,经济形势大家要心里有个判断。希望未来能好起来。
特别喜欢边拉屎边看这种贴,刷到的时候已经下意识走向厕所了
某些指望农村低学历青年生孩子的真的好笑。
上周六,我在商场一个人吃饭,旁边有一个阿姨,看起来穿着打扮推测职业是住家的阿姨,她拿着一袋衣服吃完了饭,在旁边打电话视频。因为她声音很大,我听到了他们在说什么,大意就是她女儿跟一个男的跑到农村要结婚,没经过他们同意。这个阿姨一直在骂骂咧咧,你这么年轻结什么婚,跟个男的没房没车,你爸都气的生病了blablabla这个阿姨应该是请了假坐高铁回家里,要去阻止这个事还是啥。
然后,这个阿姨说着说着突然就把镜头对着我,说,你看人家30多了也不着急结婚,一个人在这吃88一碗的面,想吃什么吃什么,就你要去农村生孩子!没出息的玩意!暑假来北京当服务员都好,非要跑到男的家里睡!
虽然我躺枪了吧,但是现在这人观念真的变了,这个阿姨看起来40多的样子,家里应该也是农村的,人家可没催婚啊,在我听起来,这个阿姨觉得30多不结婚正常的很,倒是年纪轻轻跑去农村生孩子是没出息的玩意,丢人丢到姥姥家。
农村4,50岁阿姨都不催婚,我真的不知道谁会催婚?当保姆的阿姨都嫌到农村一窝窝生孩子丢人,我真的想象不到哪里还觉得带着一窝小孩有面子?
我见过女人骑着电动车前一个后一个小孩,在风雨中骑行,周围的人无不投过来同情的目光,有哪一个羡慕?哪个女的,就算是贫困村出来的,会说:我希望我以后过这样的生活?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倒霉,没有能力,一时冲动,被迫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城里人能不要站在高处俯视农村人了好吗?难道农村人就希望我前一个后一个小孩,天天挣扎在贫困线上糊口?难道农村人就希望这片薄田传给我的后代,还年年月月在土里刨食?
----------分割线----------
解释一下,那个店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的三四十,贵的也有一百多。她应该是附近的住家阿姨(我猜的),然后她应该是点了个便宜的,我的上来后她问了我吃的是什么就搭了两句话,我说我是在美团买的套餐,给她看了链接。这个地方是北京的朝阳大悦城,周围是有不少高档小区的,所以阿姨跟着这些人应该也见了很多世面,穿着小跟的鞋子,应该是对自己还不错的阿姨。推测应该是去附近朝阳站坐高铁,上车之前吃点东西。也是因为之前说了两句话,阿姨后来视频的时候对着我照了一下。估计年龄她是猜的吧,我也没有觉得什么被冒犯到,就是还好。我确实30了单身,就是出去吃个饭,顺便逛一逛,遇到这么个事有感而发而已。
我感觉阿姨完全没有judge我的意思,我感觉她是真的觉得我们单身出来吃个饭挺好,她不是那种看你单身就嚼舌根的阿姨。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对年龄大的阿姨或者农村的人有什么刻板印象,觉得他们就见识少,不会享受(也许是吃个贵的东西,也许是去什么小年轻去的休闲的地方玩一玩)。他们很与时俱进的,没有很多人想象的思想钢印(比如一定会催婚,压迫你生孩子)。
我仅仅是举个例子,不要以你的想象去俯视农村人,他们思想跟城里人没差多少。城里人想享受,他们一样也想,城里人不想生孩子,他们一样也不想。
우선 성별 대립 으로 사회 가 찢 어 졌 다.
文在寅政府放任韩国极端女权兴风作浪,致使韩国性别对立越来越严重,男女之间的撕裂越来越大,目前,韩国男性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进行回击。
문재 인 정부 가 한국 의 극단 적 인 여권 을 방치 하고 풍 파 를 일 으 켜 한국 의 성별 대립 이 심각 해 지고 남녀 간 의 찢 어 짐 이 커지 자 현재 한국 남성 들 은 사 이장 기 를 통 해 제 이의 방법 으로 반격 하고 있다.
韩国女性受自家韩流的影响,认为一个合格的男朋友应该多金、帅气、温柔、体贴,最好是来自星星的你,会超能力,穷矮挫就应该被灭绝。韩国男性就有很强的焦虑感、剥夺感。直接的后果就是韩国结婚率、生育率直线下降。韩国男女都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
한국 여성 들 은 자신의 한류 의 영향 을 받 아 합격 한 남자 친 구 는 금, 멋, 부 드 러 움, 자상 해 야 한다 고 생각 합 니 다. 가장 좋 은 것 은 별 에서 온 당신 입 니 다. 초능력, 가난 과 좌절 은 멸종 되 어야 합 니 다.한국 남성 들 은 불안 감과 박탈 감 이 강하 다.직접적인 결 과 는 한국 의 결혼 율, 출산 율 이 급 격 히 떨 어 지 는 것 이다.한국 의 남녀 는 모두 연애 도 하지 않 고, 결혼 도 하지 않 고, 아 이 를 낳 지 않 는 다.
面对韩国女权分子的进攻,韩国男性并没有像日本男性那样选择了躺平,他们选择用魔法对付魔法。
한국 여권 주의 자 들 의 공격 에 한국 남성 들 은 일본 남성 들 처럼 누 워 있 는 것 을 선택 하지 않 고 마법 으로 마법 에 대처 하 는 것 을 선택 했다.
当韩国女性提出生育不应该只是女性的事的时候,韩国男性立马表示赞同,并同时提出,服兵役也不应该只是男性的事,男女一切平等。
한국 여성 들 이 출산 이 여성 만 의 일이 아니 라 고 주장 하 자 한국 남성 들 은 즉각 찬성 하면 서 군 복무 도 남성 만 의 일이 아니 라 남녀 모든 것 이 평등 해 야 한다 고 주장 했다.
当韩国女性约男性出去吃饭,韩国男性说饭钱AA,女性质疑时,男性突然反问:“不是说男女平等吗?你竟然想占我便宜?”
한국 여성 이 남성 에 게 밥 을 먹 으 러 가자 고 하 자 한국 남성 이 밥값 AA 라 고 하 자 여성 이 의문 을 제기 하 자 남성 은 갑자기 "남녀평등 이 라 며 나한 테 이득 을 보 겠 다 고?" 라 고 반문 했다.
当韩国女性提出婚姻法需要改进时,韩国男性故意表示惊讶:“婚姻就是对女性的压迫,你竟然还想结婚?”
한국 여성 들 이 혼인법 개선 이 필요 하 다 고 제 기 했 을 때 한국 남성 들 은 "결혼 은 여성 에 대한 압박 인 데 결혼 을 하 겠 다 는 거 야?" 라 고 일부러 놀 랐 다.
然而,女权运动在韩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几十年,韩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没见到提高,女明星从张紫妍、李恩珠到崔雪莉,不是虐待致死就是割腕自杀,女权分子却无一人站出来发声主持公平。
그러나 여권 운동 은 수 십 년 동안 한국 에서 격렬 하 게 진행 되 었 지만 한국 여성의 사회 적 지 위 는 향상 되 지 않 았 다. 여자 스타 는 장자 연, 이 은 주 에서 최 설 리 까지 학대 치사 가 아니면 손목 을 베 어 자살 했다. 여권 가 들 은 아무 도 나서서 공평 한 진행 을 하지 않 았 다.
唯一带来的改变则是,韩国的生育率暴跌,成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韩国生育率创下历史最低纪录,在2020年已经出现了负增长,据测算,韩国人将在500年后彻底消失,为了提振生育率,文在寅政府不得不提出了“生两个免房租”。
유일 하 게 가 져 온 변 화 는 한국 의 출산 율 급락 으로 세계 에서 출산 율 이 가장 낮은 나라 가 됐 고, 최근 통계 에 따 르 면 한국 의 출산 율 은 사상 최저 치 를 기록 하 며 2020 년 이미 마 이 너 스 를 기 록 했 으 며, 한국인 은 500 년 만 에 완전히 소 실 될 것 으로 추산 되 는 가운데 출산 율 을 끌 어 올 리 기 위해 문재 인 정 부 는 '출산 면제 2 개' 를 제안 하지 않 을 수 없 었 다.
그 다음으로 주택 가격 이 계속 폭등 하고 있다.
虽然文在寅政府一再出手进行调控,但一系列政策却收效甚微。从2019年末起,文在寅政府出台了至少三次房地产调控新政:
문재 인 정부 가 거듭 규제 에 나 섰 지만 일련의 정책 은 효 과 를 거두 지 못 했다.2019 년 말 부터 문재 인 정 부 는 최소 세 차례 부동산 규제 뉴 딜 을 내 놓 았 다.
2019年的12·16新政,文在寅政府划定房地产贷款红线,禁止银行为15亿韩元以上的房屋购买提供按揭贷款。
2019 년 12 · 16 뉴 딜 에 문재 인 정 부 는 15 억 원 이상 주택 구입 을 위 한 은행 의 모기 지 대출 을 금지 하 는 부동산 대출 레 드 라인 을 그 었 다.
2020年的6·17新政,限制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首都圈以住房为抵押进行贷款的贷款额从房价的80—90%下调到40%,目的在于打击“以房养房”。
2020 년 6 · 17 뉴 딜 로 경영 대출 의 부동산 시장 유입 을 제한 하면 서 수도 권 에서 주택 을 담보 로 대출 하 는 대출 액 이 집 값 의 80 ~ 90% 에서 40% 로 하향 조 정 된 것 은 '부동산 으로 부동산 을 키 우 는 것' 을 타격 하기 위 한 것 이다.
2020年的7·29租房三法,限制房租涨价幅度(每年不得超过5%),支持房客与房东签订长合同,推进租房合同备案制度。
2020 년 7 · 29 전세 3 법 은 집세 인상 폭 (연간 5% 초과 불가) 을 제한 하고 세입 자가 집주인 과 긴 계약 을 체결 할 수 있 도록 지원 하 며 전세 계약 등록 제 도 를 추진한다.
与此同时,文在寅政府幕僚团队多位高级秘书官辞职,民主党内要求政府官员出售多于一套的房产等挽回民意的措施也在推进。
이와 함께 문재 인 정부 막료 팀 의 여러 고위 비서 관 이 사퇴 하고, 민주당 내 에서 정부 관료 들 에 게 한 채 이상 의 부동산 을 팔 아 달라 고 요구 하 는 등 민 의 를 되 돌 리 는 조치 도 추진 되 고 있다.
江南地区是首尔的富人区,不仅包含江南区,还有临近几个区,60%的律师、54%的医生以及一半的高级官员都住在江南区。江南区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开发的,当时韩国政府为了让首尔人搬到江南区,祭出学区房大招,把一大批最优秀的学校强制搬迁过去,江南区的住房一下子变成了学区房,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哪能受得了这个诱惑,一个个如恶狼一样全扑过去了,导致江南区房价飞涨。2006年,江南区房价已经超过首尔平均房价的两倍多,现在每平方米已经突破20万元人民币。
강남 지역 은 서울 의 부자 지역 으로 강남 구 뿐만 아니 라 인근 지역 도 변호사 60%, 의사 54%, 고위 관리 절반 이 강남 구 에 살 고 있다.강남 구 는 1960 년대 에 야 개발 을 시 작 했 습 니 다. 그 당시 에 한국 정 부 는 서울 사람들 을 강남 구 로 이사 시 키 기 위해 학구 방 에 제 사 를 지내 고 가장 우수한 학 교 를 강제 이 사 했 습 니 다. 강남 구 의 주택 은 단번에 학구 방 이 되 었 습 니 다. 아들 이 잘 되 기 를 바 라 는 학부 모 들 이 어떻게 이런 유혹 을 받 고 늑대 처럼 모두 달 려 들 었 습 니까?강남 구 집 값 급등.2006 년 에 강남 구 의 집 값 은 서울 평균 집 값 의 두 배가 넘 었 고 지금 은 평방미터 당 20 만 위안 을 돌파 했다.
据《韩国时报》报道,2005年,首尔江南区每1000名学生,就有 25.4名学生进入韩国最好的大学——首尔国立大学,这个比例是一些工薪阶层聚集区的10倍。江南区因为优质的学校资源而崛起,到现在更是因为拥有最好的培训机构,加持了自己的学区优势,从而对高房价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한국 타 임 스 에 따 르 면 2005 년 서울 강남 구 는 1000 명 중 25.4 명 이 한국 최고의 대학 인 서울 국립 대 에 입학 했다. 이 비율 은 일부 샐 러 리 맨 집단 지역 의 10 배 에 이른다.강남 구 는 양질 의 학교 자원 으로 부상 했다. 지금까지 가장 좋 은 교육 기 구 를 가지 고 자신의 학구 장점 을 가지 기 때문에 높 은 집 값 에 긍정 적 인 순환 을 이 루 었 다.
据报道,首尔江南瑞草区一套24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公寓,成交价在八个月内猛涨1000万元人民币,引发了舆论热议。根据韩国金融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韩国全国公寓平均交易价格上涨人民币3.4万元/平方米,创下该机构有统计8年来的最高值。
보도 에 따 르 면 서울 강남 서 초 구 의 240 여 ㎡ 짜 리 대형 아 파 트 는 호가 가 8 개 월 만 에 1 천만 위안 급등 해 여론 의 화 제 를 모 았 다.최근 금융 기관 발표 에 따 르 면 지난 8 월 전국 아파트 평균 매매 가격 은 ㎡ 당 3 만 4 천원 오 른 것 으로 집 계 된 지 8 년 만 에 최고 치 를 기록 했다.
다시 한 번 병적 인 직장 야근 문화.
据《韩国日报》报道,文在寅政府2018年开始上调最低工资和推行每周52小时工作制的政策,以解决韩国职场病态的加班文化,但是该项政策已成为韩国企业的重大负担。据《卫报》报道,此前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韩国人均劳动时间仅次于墨西哥,排在第二位。
한국 일보 에 따 르 면 문재 인 정 부 는 2018 년 최저 임금 인상 과 주 52 시간 근무 제 를 도입 해 우리 직장 병적 인 초과 근무 문 화 를 해결 하고 있 지만, 이 정책 은 이미 우리 기업 에 큰 부담 이 됐다.가 디 언 에 따 르 면 앞서 세계 경제 협력 개발 기구 (OECD) 에서 한국 의 1 인당 노동 시간 은 멕시코 에 이 어 2 위 였 다.
自从文在寅政府上台后,韩国最低工资已连续3年上调超过10%,加之限制企业加班的52小时工作制即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很多中小企业已经面临倒闭边缘。文在寅政府推行的每周52小时工时制的率先适用对象为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这些单位若要求员工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2小时,便属于违反《劳动标准法》,违规者将被处以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下的罚金。52小时周工时制为包括周末在内的7日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时长的40小时加上延长工作12小时,即不得超过52小时。
문재 인 정부 출범 이후 3 년 연속 최저 임금 10% 이상 인상 이 이 어 지고 있 는 데다 기업 의 초과 근 무 를 제한 하 는 52 시간 근무 제 가 더 광범 위 하 게 시 행 될 것 으로 보 여 많은 중 소기 업 이 이미 도산 직전 에 놓 였 다.문재 인 정부 가 추진 하 는 주 52 시간 노동 시간 제의 선 제 적용 대상 은 직원 수 300 인 이상 사업 장과 공공 기관 이다.이들 기관 이 직원 에 게 주 52 시간 이상 근무 하도록 요구 하면 근로 기준 법 위반 에 해당 하 며, 위반 자 는 2 년 이하 의 징역 이나 2 천만 원 이하 의 벌금 에 처 해진 다.52 시간 주간 근로 시간 제 는 주말 을 포함 한 7 일 동안 근로 시간 이 법정 시간 인 40 시간 을 초과 해 서 는 안 되 며 연장 근로 12 시간, 즉 52 시간 을 초과 해 서 는 안 된다.
文在寅政府实施新工作制的初衷是希望改善劳动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通过共同分享的方式增加劳动岗位。但目前韩国制造业、建筑业等陷入不景气,缩短劳动时间无法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初衷。中小企业原本被要求于2020年实施周52小时工作制,但多数企业表示根本没有做好相关准备。
문재 인 정 부 는 근로자 삶 의 질 을 개선 하면 서 함께 나 누 는 방식 으로 일자 리 를 늘 리 겠 다 는 취지 에서 새 근로 제 를 도입 했다.그러나 현재 한국 은 제조 업, 건설 업 등 이 불황 에 빠 져 근로 시간 단축 이 일자 리 를 늘 리 겠 다 는 취지 에는 미 치지 못 하고 있다.중 소기 업 들 은 원래 2020 년 주 52 시간 근무 제 시행 을 요 구 받 았 지만, 다수 업 체 는 전혀 관련 준 비 를 하지 않 았 다 고 밝 혔 다.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成泰尹表示,未来摆脱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困境,需要产业要素重新配置,但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劳资市场和雇佣制度,应该按照市场原则配置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这才有利于韩国经济长远发展。
성 태 윤 연세 대 교 수 는 "앞으로 산업 경 쟁 력 부족의 어려움 에서 벗 어 나 산업 요소 재배 치가 필요 하 다" 며 "그러나 정부 가 노사 시장 과 고용 제도 에 과도 하 게 관여 하지 말고 시장 원칙 에 따라 노동력 등 생산 요 소 를 배분 해 야 우리 경제의 장기 적 인 발전 에 유리 하 다" 고 말 했다.
마지막 으로 교육 내 권 화.
众所周知,在韩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荣获亚洲之最,坊间一直有“四当五落”的说法:如果你每天睡三个小时,你可能会进入顶尖的三所大学,如果你每天睡四个小时,你可能会进入另一所大学。如果你每晚睡五个小时或以上,那什么大学也没戏了。
한국 에 서 는 수 능 경쟁 이 아시아 에서 가장 치열 한 수준 으로 치 솟 고 있다 는 것 은 잘 알려 져 있다. 항간 에 '4 당 5 락' 이라는 말 이 있다. 하루 에 3 시간 씩 자 면 최고의 3 개 대학 에 들 어 갈 수도 있 고, 하루 에 4 시간 씩 자 면 다른 대학 에 들 어 갈 수도 있다.만약 네가 매일 저녁 5 시간 이상 잔다 면 어떤 대학 도 끝 날 것 이다.
韩国高考的通过率仅为50%,难度系数极高,所以不乏在韩国高考期间,在考场附近看到很多应援的标语和口号,甚至能看到考生和家长集体下跪磕头的场景。
수 능 통과 율 이 50% 에 불과 할 정도 로 난도 가 높 아 수 능 기간 고사 장 근처에서 응원의 표어 와 구 호 를 많이 볼 수 있 고 수험생 과 학부 모 가 단체 로 무릎 을 꿇 고 절 하 는 모습 도 눈 에 띈 다.
如果一名学生想升入SKY大学联盟,必须通宵达旦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如果未能进入这几所高校,意味着三星电子这类大公司职位和公务员、检察官这类体面的职业将与你无缘,因此,韩国全国上下疯狂致力于教育内卷。
한 학생 이 SKY 대학 연맹 에 진학 하려 면 밤 을 새 워 강도 높 은 공 부 를 해 야 한다. 이 몇 개 대학 에 진학 하지 못 하면 삼 성전 자 와 같은 대기업 직위 와 공무원, 검사 같은 떳떳 한 직업 은 당신 과 인연 이 없다 는 뜻 이기 때문에 전국 적 으로 교육 내 권 에 미 친 듯 이 노력 하고 있다.
据韩国统计厅2016年统计,当年韩国的10至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口4.9人,自从2011年以后,韩国社会的整体自杀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唯独青少年的自杀率不降反升,自杀超过交通事故,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学习压力太大。
통계 청 의 2016 년 통계 에 따 르 면 그해 한국 의 10 ~ 19 세 청소년 자 살 률 은 인구 10 만 명당 4.9 명 이 었 다. 2011 년 이후 우리 사회의 전체 자 살 률 은 해마다 감소 하 는 추 세 를 보 였 지만 유독 청소년 의 자 살 률 은 반등 하지 않 고 자살 이 교통 사 고 를 초과 하여 청소년 사망 의 가장 큰 원인 이 되 었 다. 주요 원인 은 학습 스트레스 가 너무 크다 는 것 이다.
前两年六一儿童节,公司心血来潮要给一些有小孩的员工送点儿童玩具,要调研一下报告好进行采购。
自己人出的题,就顺便把年龄和结婚的选项加了进去。
公司21-30岁的有300来人,结婚的有50多人,其中生了小孩的有12人。
这个数据代表不了什么,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只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特殊情况。
但这依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知道不多,只是没想到这么少。
我手下有八个人,其中六个男的,两个女的。
我问男孩子为什么不找对象结婚,他们反问我为什么不找,聊来聊去发现不是不想,是不能,时间不允许经济不允许对象不允许。
之前还挺怕办公室恋情,这些男生想法挺统一的,就是不建议,因为有很大可能,要么工作没有了,要么对象没有了,甚至两个一起没有了。
剩下两个女生,一个单身,一个有对象,先问了有对象那个的情况,女生很坦率。
“要是五年内存不到50万就分手。”
我以为是两个人一起存,她说不是,只论男方,但我觉得她跟她对象挺好,可能只是说说。
另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女生,问她为什么不找对象,是不是眼光太高,她说不敢找,找了之后怕工作不好找,公司怕她入职就怀孕。
八个人里只有一个谈恋爱,都是90后,包括我也是,那就是九个人了。
有谁不想要甜甜的恋爱吗?他们、她们都想。
有谁不想要一个安稳的家,幸福的生活吗?都想。
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生活不允许吧,我真的没有精力了,我活着都已经很累了,我甚至经常想来个意外走了算了。
这种状态不是我一个人。
所以生育率下降了吗?从我出发的话,我自己都对生活无甚希望,那我的孩子出来了,我该怎么办?指望他来建设罗马?
大可不必。
————————————
突然想起之前情人节同事讲的一个笑话,印象很深刻,大致的意思好像是
当我辛辛苦苦的工作,熬到了六十五岁后,终于可以退休了,此时的我,拥有三个孩子,九个孙子,真的是享尽了人间的幸福呢。
然后有个同事接了一句,六十五岁,三个孩子,你房贷还完了,你儿子的房贷估计还要你帮忙,孙子的也差不多提上日程了。
最后有个同事来了个暴击:“得了吧,说的好像我们现在能活到六十五一样,你看看你们最近的体检报告,能活到五十六算命大。”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谈,可能只是大家对前景没太大期待,对我个人而言,三个孩子九个孙子,想想就害怕了,哈哈哈哈。
我老婆加了一个阿德莱德当地华人妈妈群,基本上二胎起步,三胎也有,四胎都有几个。。。。
我老婆前不久刚刚进入起步线,准备过两年等生活再富足一点,有机会可以考虑安排老三。
我前两天忽然想起当年我和我老婆租住闵行时候,和我们合租的那对情侣。当时我和我老婆在闵行租了一个两室一厅,为了省钱,把另一个房间分租给了另一对情侣,后来我和我老婆去美国打工,也就跑路了,他们就成了二房东,把房子租给了别人。 他们和我们的年龄,学历,家庭背景其实都差不多。
我问我老婆,他们现在有孩子了吗? 我老婆来了一句,把孩子生在出租屋里?
他们现在还住在闵行那个两室一厅里。。。。
我国生育率正实现有序下降
坐标广州,几个月前首胎宝宝刚出生,给大家描述一下我观察到的生育情况。
我对于生育率的观察结果,和疫情后的BBA品牌 4S店销量,或奢侈品牌疫情后的排队情况类似,就是出现了两级分化,富人生育情况变化应该不大,但是穷人生育情况应该受到了极大影响。但是下面我会阐述我的核心观点:从历史维度上看,这不是中国特色现象,不是异常现象,且未必是单纯的坏现象。
我孩子出生的医院属于本地比较好的私立生育医院。这里生育费用大概4万多起步,产检大概2万起步,附带各种额外付费的产后项目。如果出现任何复杂情况,包括点名医生,选时间,剖腹产等,总费用会以万为单位上浮。医院生意火爆,还呈现上升趋势。从生产后的医院社交圈子来看,这家医院的客户主要是富裕的商人,上层中产,和精英白领。咨询了这家医院里的其他家庭,很多已经是二胎或者有二胎三胎的打算。
除了直观上的收入情况,该医院用户群体在时间精力富余程度上很高。妈妈中有不少全职太太,家里大多有保姆和育婴嫂,有稳定的三室以上住房,再加上已经退休的父母帮忙,所以生育孩子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多生活的困扰。
然后说说两级分化的另外一端:
广州这边城中村是很多的。只要去城中村走一圈,看看年轻人的状态就大概知道,如果你不处于社会的中上游,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生孩子的成本并不是直接的生育成本,还包括了时间,精力,和大量的抚养成本。当工作呈现996的状态,住在一室一厅的开间中,人是不可能有能力生小孩的。这种状态我也经历过,而且个体身处其中的时候,看不到什么明显的希望,人会逐渐习惯于这种生活,就这么得过且过,不管结婚与否。
接下来说一下我的观点,核心是一个大循环:
这个循环里的变量是“社会福利政策下,穷人是否能够生下来小孩”。整体而言我认为在同等养育条件下,答案为否定。如果我们承认个体之间的不平等,将下层群体隔离在社会外进行低质量生育,则穷人会继续生育。典型案例是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发达国家拥有高生活质量,低生育率的同时,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劳动力,以及在必要时候填补发达国家人口缺口的流动性。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随着生存压力增加而降低的人口是很正常的自我调节机制。但是,由于中国处于产业升级未完成的阶段,人口,尤其是劳动力人口下滑,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人口出生率是一个需要受到严重关切的话题。
社会的一切调节机制都不会停止运行,而人道主义和价值观等这些停留在我们脑海想象中的概念,在纯粹的经济调节机制面前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人口下滑的问题,而是背后的经济问题:劳动人口降低了,大量企业还能生存么? 人口下滑了,地产经济还能维持么? 搞大基建的债务还能解决么?养老金的余额还够么?
我觉得没有,前几天看知乎用户“古都大同”的一篇回答,发现公布生育数据的地方,其出生人口才下降了20%。
应该说,这个数据还是很低的。
因为在我的想象中,生育率暴跌应该是直接下降50%及以上的。
现在的情况说明什么?说明生育率其实只是平稳下降,还没有下降很多。
而且我总觉得,关注生育率下降还是增长有什么意义。
我之前提过很多提升生育率的方式。
比如说公务员、事业编生三胎、买三房才能保住工作,做不到的全面开除就得了。
再比如说清华、北大开设家政专业,让高中时期就能生三孩的青年夫妻保送就学。
再比如说举办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大型社交晚会,每个城市5——9月彻底停工停学,积极进入社交季,说不准就能促进一波生育呢。
只可惜每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建议都触及到了一些人的灵魂。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一点,我不认为生育率下降是什么坏事。
因为在生育率没下降的现如今,不少县市就出现了县城小学一个年级十几个班,每个班七八十人,结果村里面的小学都招不到几个学生了。
这说明生育率下不下降都影响不了上学困难这件事情了。
如果生育率真能引起一些反思的话,那么可能无论是村里还是县里,都能盖上一样品质的小学。
洪水袭来时,人们总是会去人多的地方抱团求生。
生育率下降的越厉害,城镇里的学校就越受欢迎。
而越是这样,没能力的人越是不敢生。
以前是觉得自己没本事,别人也没本事,没本事的人凑了几个村,还能凑出一个小学的人数来。
现在是什么呢,有本事的人都进城了,没本事的人发现周边几个村都没剩几个了,直接打消了生育的积极性。
这,算不算是一种社会进步呢?
而且,现如今考公务员的年龄限制虽然一直吹风要取消,但实际上仍旧没什么动作。
说明我们35岁以下就业人群数量还是巨大的。
此外,养老金的分配也是那么引人深思,城市里的老年人有免费公交直通村里,最后选择去村里偷菜去了。
这些都说明,生育率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重要的问题。
至少很多人的新闻里,都不太会去过度关注生育与否。
但是真要涉及他们的工作,考研,考公,以及35岁的职场,还有各种养老金,房价,他们都很关心。
如果他们关心的这些都成了一道道阻碍的话,那么生育率下降反倒是一件好事了。
===================
奇怪,这都评论的什么呀,小管家都坐不住了。
==========================
有人评论说,你对这个统计数据的理解有误。
统一回复,我对任何人口统计的数据都没有理解偏差。
无论是五年下降50%,还是一年下降20%。
我都不着急。
我就一个feel,倍爽~
没有资格说别人,说说我自己吧。
我是天津土著,独生子,家里现在在市内六区有两套独单,我本人是送外卖的,今年36了,未婚。妈妈没有了,以上是我的基本情况。
为什么我不结婚,不生孩子呢,因为害怕,我害怕我的孩子再过一遍我的童年。
我小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学校让交钱,无论是学杂费啊还是书本费或者是其他的费用,只要学校一说交钱,我就条件反射一样的害怕。
因为只要我回家一说学校让交钱,我爸的脸就耷拉下来了,然后就是各种骂,我很小就知道自己是家里的累赘,是因为我的存在导致家里的经济很紧张。小学的事情就不说了,反正我7岁开始就在想要是真有一天没有爸爸妈妈了该怎么活下去,当时很单纯,知道需要吃饭喝水,喝水简单,天津商场有卫生间那里有水,吃饭的话就得捡瓶子卖废品了。睡觉的话我也找到地方了,就是居民住宅楼的楼顶。。。。这是我7岁的时候第一次给自己规划人生。
忘了是上初一还是初二了,当时学校让交210的学杂费,当天晚上回家跟爸爸说了,然后他就俩字,没钱,等着吧。我连个屁都没敢放。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老师开始收钱,肯定是收不齐的,有一些同学肯定忘带了,我也说忘带了,就糊弄过去了。第二天晚上回家还是俩字没钱,然后第三天上学的时候,没交钱的都交了,我还跟老师说忘了。老师不认为我是忘了,她认为我把钱偷偷花了,干别的了,就告诉我,最后给我一次机会,明天必须交,交不了,你就给我回家拿,什么时候拿来什么时候上课,果不其然,回家后还是那句话,没钱。然后第四天又该上学了,老师问我带没带,我还说忘了。呵呵,我自己都明白这个瞎话老师肯定不会信的。最后老师告诉我说:你不是脑子不好吗,不是又忘了吗?好,现在,立刻,马上回家去拿钱,还用字条贴在我衣服上,字条上写着回家拿钱。。。
我当时真的希望回家的路上能来一辆车给我撞死才好了。
回到家给我爸打电话,我爸是干运输的。接了电话就说有什么事情晚上再说。就撂电话了。。。
我当时脑子也快,我爷爷家住的很近,我就找我爷爷去了,可我爷爷手里也没钱!他的钱都在我奶奶手里了,我奶奶出去买菜去了!然后没别的法,翻吧,我和我爷爷就开始在屋里翻,最后还真找到了,我是含着眼泪从我爷爷家出去的。。。
07年的时候吧,搞了个对象。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到了中午得吃饭吧,对象说去肯德基还是麦当劳的,我记不清了。反正当时我就慌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这种地方吃饭,我当时已经把我所有的钱都带在身上了,只有200,在我印象里,这是高端人士才能去的地方。进去以后,对象说去趟厕所,我还以为这种地方还是服务员拿着菜单问顾客点什么菜了。结果我对象去完厕所回来后看见我坐在那就问我为什么没点餐,我立刻说不知道你想吃什么,说完拿出那200就给我对象了,跟他说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当时好害怕,害怕我对象说钱不够。。。还好还好 钱够了。。。。
为什么不生孩子,别人我不知道,我反正就是害怕,与其让我的孩子和我一样再把我的人生过一遍,还不如不生了。
这个世界干什么都要证,无论你是开车还是做会计,做什么工作都要毕业证,可为人父母不需要证。。。。
现在我送外卖,我特别希望来一辆大车,小车不行,得是大车。一下撞死我才好了。。。因为我对未来没有任何希望。我只是一个行尸走肉。。。
另外我早就想好了 到了我老的时候,确实干不动了,就拿个未开刃的水果刀,去滨江道,抢包,一定得是妹子,男的可不行,抢不过。。。不能伤到人家,人家妹子又没招我惹,我就吓唬她,拿了包,把手机还给人家,让人家打电话报警,我坐等就好了,进了监狱就不愁啦。监狱里的犯人都想早日出去,肯定不会欺负我,打我什么的,打我他就加刑了,我得反过来打他,对,打其他的狱友,这样我才能加刑,才能住到死,别回来住没两年再给我放出来,我还得再抢一遍怪麻烦的
少生不生。
中国人口其实是过剩的,劳动力不足是个伪话题,35/996作为社会主流文化,像是缺劳动力的社会吗?
只不过他们需要的极端廉价的劳动力有点不足。所以上层有点着急。
多生只会让下一代也是卷。
JHSY宣传很到位,到现在还有人认为所有中国人都想生二十个孩子,只是都在等政策松绑,只要允许就会每人生二十个孩子,三十年内人口突破四十亿。
江苏省人口负增长:
山东省出生人口连续五年下跌: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因为当年做了计生红旗县,如今得到了报应:
好事啊,民智已开
为人父母,可易可难。因为孩子没有独立之前,你做的好不好,对不对他都没有反抗的能力。我是85后,我的童年就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但是我跟我的妈妈也并不亲密。平心而论,我妈妈相比之下还是个很负责任的妈妈,但是我到现在还是有一些童年的遗憾,不能说是阴影吧,但我个人认为这些遗憾也并不能怪到父母身上,因为年代和认知的限制,他们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尽力养育了我们。
我当了母亲之后,一直在避免我的女儿有跟我一样的遗憾,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代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她将来可能会有新的遗憾,这是我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的。所以我觉得,当父母是需要一生去学习的事情,小的时候我希望她吃饱喝好健康成长,长大了,我希望她慢慢明白事理,自立自强,心理健康。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都是比自己好一点,所谓言传身教,我们自己也得一点一点变好,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其实很难。我下班之后可以瘫在沙发玩手机,只要你让她看动画片她也不会来打扰你,但是你想让她练琴,你首先要调动起自己的情绪,哄好了她,认真陪练;出去吃肯德基省心省事,可是不健康,中午吃了快餐,晚上再累也一定得认真炒菜,吃的健康一点;周末宅在家里多舒适,你得打起精神,规划好路线,带她去户外活动……这种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你都得先克服自己的惰性,再去带动她。我不认为这有什么过度关注的。刚生完孩子的时候总有人说,她断奶你就轻松了,她上幼儿园你就轻松了,她上小学就好了……但事实上,她越来越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该学习的就越来越多,在尊重她的意愿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等方面不断的探索平衡点。
我的困境我很明白,我觉得育儿是一个双向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但我老公始终是老一辈的思想,我是她爸,我管她怎么了?她还是个孩子,尊重什么?他拒绝跟我和孩子共同成长,恋爱时的志同道合在生活的柴米油盐和育儿的琐碎争执中已然分崩离析。我知道很多家庭都是这么过来的,但很显然,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还是不甘心,意难平……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探讨,人生的路还很长,且行且珍惜。
在知乎上感慨人生困惑罢了,没想到很多和我同龄的姐妹都说感同身受。最近疫情,我和闺女被隔离了,老公住在单位宿舍抗疫,想得多了,说的很啰嗦。
我觉得很奇怪,我老公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一直与时俱进,特别能跟上时代,但是育儿观念却永远停留在三十年前。我说科学喂养,他说我妈随便给我吃大葱蘸酱我不是也长到了1米8的大个子;我说你不要突然凶她,先讲道理,他说我妈小时候拿笤帚打我,也没打出心理阴影;我说我做饭,你带她去户外活动,预防近视,他说,哎呀,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和我不是都近视,外面多冷啊…
在他自己心里,他已经是个很负责的爸爸了,下班就回家,要玩具给买,偶尔陪玩,你活着在喘气,吃饱穿暖了,还想怎样?
我一开始整天因为与孩子相关的小事跟他争辩,后来直接吩咐他应该怎样做,再后来我觉得整天跟他叽叽歪歪太累了,慢慢的自己能做的就不叫他了,现在他终于解脱了,陪玩、陪写作业、陪练琴、陪睡觉,永远是妈妈陪着孩子最开心,爸爸终于能从一吃完饭就开始打游戏了,只要我不喊他,他就安静的仿佛不存在……
我今年36岁,只有一个女儿,现在7岁。我不会生二胎,将来我的闺女如果不想结婚生孩子我一定不会催婚催生。
我和老公认识20多年了,初二就是同学,恋爱也很多年了,我们的爱情在上学的时候被很多人羡慕。高中就暧昧,大学异地恋,一起考了同一个城市的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就业、结婚、生娃…不夸张的说,校园小说里面的很多情节我年轻的时候都亲身经历过,什么从校服到婚纱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是说实话,我现在也并不幸福,我时常想,如果我没有结婚生孩子,一直单身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我老公高考之前成绩不好,临时练了一年体育,上了体育学校,因为我要考研,在身边大多数同学在吃喝玩乐的时候努力考研,我毕业的时候在南方找工作比较有优势,因为他的原因回家就业,这些桥段在别人听起来都是很浪漫的,以前我老公经常说,我们的感情跟其他人不一样。但是我现在还是不觉得我的婚姻生活幸福,甚至于以前的甜蜜我现在都记不起来了。
我老公现在是乡镇公务员,工作非常忙,几乎没有周末,我上班的时候是公公婆婆在带娃,下班了孩子就是我自己带,孩子十分依赖我,写作业、练琴、练字、陪玩、陪睡…所有的事情她都希望是我来陪。从她小时候爸爸不回家,你问她想不想爸爸,永远都是不想。
我老公现在下班回家最喜欢打游戏,他说他工作压力大,回家就想放松一下,我不喊着骂着几乎也不干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上学的时候人人夸赞的模范男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让我失望的老公,但是我又觉得这似乎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他工作确实很忙。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什么节都不过的阶段,情人节啥的,我对他一点幻想都没有就。但是他工资上交,不抽烟,很少喝酒,工作上进,尽管有时候对闺女有点暴躁,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仍然是个好男人。
我实在是不想让我女儿长大了,过这种婚姻生活,但是她恋爱的时候可能都找不到像她爸当初这样的模范男友了。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过过单身生活,我现在经常在幻想,如果当初没有结婚会怎样,总不能比现在还不幸福吧,最起码我应该是自由的。我觉得母爱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对她一个人的爱。刚开始可能是出于责任感,想好好把她养大,后来就越来越爱她,希望她一直快乐幸福。所以我现在的心态我希望我的女儿以后独立且开心就行了。我现在似乎是被当初的甜蜜爱情和母爱的责任感所绑架了,尽管已经对老公失望了,却没有真正想过离婚。因为我知道,现在如果我提离婚,身边可能所有亲戚朋友都会觉得我在无理取闹,他们对好男人的定义似乎就是努力工作上进不出轨,但是做好女人太难了,我一度很希望她是个儿子,因为我觉得同为女人,我对婚姻对生活似乎没有足够好的经验可以教给她。
生育率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我们这些女孩,在学校努力学习,在社会努力工作,在家里努力养娃,好累啊。我学生时代一直比我老公优秀,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收入甚至比他高,但我时常觉得我是在打两份工,下班带娃一口气都不能松,我也很想放松一下,但是陪写作业的老公一会的功夫就能把孩子弄哭。
当妈太累了,还不能反悔,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爱你的孩子了,我会接着爱她,但是我没有力气在养育一个孩子了,去年我意外怀孕了,在我老公想生二胎的情况下我坚决放弃了。我这个年纪应该是生二胎三胎的主力吧,但是,我想不明白,凭什么我要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在养育孩子上付出更多的心血,狗血的是,全世界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其他大部分老公还不如我老公…
嗯。因为女孩困境。
以下故事说的是大部分的女性及她们所在的环境缩影(家境一般,有一定学历,在生存中挣扎的你我)
社会其实一直在过度消费女孩
从女孩身上薅一波教育支出,从女人身上要求生育率,女人要上班,养不教还是妈妈不顾家,毕竟男人更多会觉得我在外赚钱养家天经地义。
小的时候说读书好,女孩能顶半边天,你以为你得到了男女平等的尊重。社会说对的,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你真棒!
成长中,穿少了,玩野了就被教育女孩子要矜持点,出了点事社会都怪你穿的少,下次别穿了,引人犯罪不是?
社会说男女平等,女孩也来上大学吧,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值得!你为高等教育扩招事业添砖加瓦,父母把你照男孩的标准供书教学养大也为女孩教育买了十数年单。
(非事业编,gwy)工作后你被狠狠地上了一课,原来我的婚育对公司那么重要?未婚的怕结婚,已婚的怕你二胎,我个人自己直接跟hr说我不结婚的
工作两年不到社会说:你都这么大了,居然还不为国家生育?你这辈人没有大局观,没有父母辈艰苦付出的精神,要垮掉!家人说,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还不如赶紧找个人嫁了!(呜呼,要使用,又何必让工具人有思想)
年纪大了没结婚会被家催(似乎结婚生子就是女性这辈子最大的价值),我否认,母亲反手就说我不孝,没有结婚生子的女性是不完整,不幸福的(???)
那么有对象结婚吧,就谈条件吧,我想要房最好有个车,想要基本生活保障(有个首付存款,或者多给点彩礼结婚用也成,一起供房也可大家都熬一熬总会过去的),他指着你鼻子说你势利物质,不是好女人,你啥也不要自我牺牲奉献最好,给我做家务,生儿育女,服侍公婆,最好还能帮我还一半房贷,哦你一直保持身材,貌美如花那就更好了以防我一个忍不住出去沾花惹草。什么?你也有追求?你的追求不就是爱情吗?不就是我吗?然后就是孩子家庭啊,为什么你会有别的思想,你都要嫁我了,还那么多条件,你还要我怎样?男人很累,压力很大的,你就在后方帮我,人家成功男士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贤妻不是?
可以想象你要真没工作吧,人家后续看你越来越不顺眼,房贷都是我背,说吃我的住我的,我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还诸多要求,你不就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吗,我的钱凭什么都给你(狗头)
你咬咬牙
自我怀疑,难道我的精神付出,身体付出,价值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别人会说是的,你要付出,这就是母亲啊,这就是伟大啊(社会逮着女人使劲薅,势要吸干她们的血)
无私牺牲是你的,事无巨细的苛责也是你的。你带个宝宝做点家务理所应当,谁家不是女人带孩子,隔壁男同胞抱个宝宝,做个家务还能被连吹带夸呢。同样男女平等,这同样赚钱养家吧,付出了更多但得来咋这么双标呢(不包括全职奶爸)
咬咬牙继续生活吧,结果育儿也像一场豪赌,赌赢了是稍幸福的辛苦,赌输了就只有纯心酸辛苦。孩子自己生自己养(别杠,丧偶式育儿还少?)生了娃,职业竞争力大不如前,高不成低不就,空有一些学历和思想找不到适合的活。你问那个鼓励你学习向上在女孩时期视你如珍宝的社会
社会说:这就是女人啊,我也没办法!你就是要奉献,奉献,奉献!能干啥干啥吃吧,生活别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三餐一宿,相夫教子不就是你女人一辈子的归宿吗?你还想有独立人格有事业?咱家啥条件啊,普通人一个。哦,可惜你还是个女人,35岁失业直接提前到30!
饭店里鹅黄的灯光前,女孩拍了拍脑袋,还好这是噩梦,所以她正了正襟,坐在桌前和相亲对象说你好,结婚的条件我希望是有房,有车,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
对面的人:那你滚吧,势利物质的女人,我还要求你是处子身呢
听罢,社会大怒,给女人打上了势力,物质,拜金,双标,坏女人的标签并继续鼓励女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做个好女孩
男人的抱怨很短,就一句话,便于传播推广给全社会谩骂抵触。
而女人的苦,需要一长篇叙述,鲜有人管顾。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也是女孩不愿婚生的现实。
笑脸送给广大杠精男同胞。我是偏激了,但是我乐意;)
追更一条我觉得很棒的答案~
https://www. zhihu.com/answer/235106 2276
-分界线我不会画啊啊啊啊啊------------
很高兴,这篇文章让大家有所共鸣~写这文章的初衷真不是怼男性同胞也不是挑唆性别对立而只是说出了我的感觉,和大部分女孩的现状和心智。有一个评论大大写的特别好,阶级矛盾存在,但不能把性别矛盾和阶级矛盾搞混。因为阶级矛盾,点在阶级男女都有可能躺枪,性别矛盾,点在性别公平,上中下阶级也都存在。
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为啥男女之间会有矛盾呢?因为双方性别在标榜平等的前提下确实存在不平等。
你想啊如果这两个群体相互和谐相处,二力平衡,又怎么会有人愤愤不平,主要的原因是存在压迫。哪里存在压迫哪里就存在()自己个脑补。
2怎么才能解决/缓解这个男女的性别矛盾呢?我认为是建立在两性的理解上
3怎么增强双方理解呢?相互理解,交流沟通,明白对方所处的困境,倾听,沟通,帮助,赋予平等的权力。而不是像某一些杠精论调:见女拳滚,爬,跑 你这名字和话语一出来吧,就特别不像能沟通的人,也不太像是能维护社会安定的人,也不太像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也不太像人?不好意思哈哈哈
因为你看:
我争取人权对不对?我争取男性权益对不对?哎哟呵争取女性权益就神他喵是错!
这逻辑可严谨了呢(这里说的不是偏激的男权,女权而是不论性别都需要争取的平等的正当人权)
emmm我感觉这帮人才是男女矛盾的主要因素吧,无意引战,奈何躺枪_
封建数千年至今,丢掉女婴的家庭存在,被迫扶弟魔存在,拐卖妇女存在,膜的概念还存在,二婚的女人就是px的概念也存在,职业歧视也存在,哥们儿,这些存在是存在,而不是合理。
我明白一切都在变好,但也无法阻止我因想加速这一切的优化进程而发声!女性的声音就tm要被听到,有异议的,有一个算一个,有一个我怼一个。说出处境,抱不平,为群体发声,就是女权但不褒不贬是正当女性的人权。
哦,对了周末加更一个精彩的链接吧(有个骂我的人用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希望打击到我),迟些给大家分析分析找点乐子hhh
分界线手动的~
首先澄清,说的不是全部男性,而是长着辫子,吹着痦子的痞子。
看啊评论,一句话想盖过女性辛苦淡化不平等的人又来了。
我可以用100句怼你,但真没必要
在评论里有人说
A你说男女要平等,那你上战场啊
那你别让男人别发动战争啊,奸淫掳掠啊
B你们别让女士优先啊
你生生孩子啊
C你让男人别买车买房养家啊
女性现在也要赚钱养家啊
。。。
这样斗着真的很像幼儿园吵架,请不要发这种无脑回应好不好啊,真的说服不了也影响不了任何人。
这部分的人理亏到只能加入语气词和开骂来辩驳了吗?一向不是自诩逻辑清晰的吗,说几句就说拳这拳那,药丸云云是急了还是没学过其他文字呀?
对部分无脑打骂的人说:
回应里不求你们理解或安慰,起码的尊重和礼貌得有吧?没体验过不能理解的当然不会有认同,还认为是捏造,那么我和你说文里的人已经是不靠谱里挺靠谱的了,打骂拐卖穷凶极恶的还没写呢;好的你还是不懂,不能理解且生气了的就请右划或者上滑一下。
写文只是说一下与我有共鸣大多数女性的现状和心态,肯定会触怒到一些既得利益者,想得利益者和部分未经历者的不解
但真没什么好怼的。
就像看到一个残疾人诉苦说我腿瘸了,眼瞎了,耳聋了,很可怜不得理解我很痛苦。
你们回应说:活该!谁让你命不好(原罪论),谁让你不小心(道德制高点)!谁让你穷(阶级论)!就是因为有你这样诉苦的声音,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引发正常人和残疾人的对立。好拳好拳(这里指人权)(这种言论已经包含太多戾气和主观因素无法好好归因)
但无论如何
看到别人身处不幸或不悦,你进行相应的体量和安慰不是人性吗?如果那人身处不幸不悦又不说话不抱怨不是奴性吗?
我从来没说过男性不苦,但站在女性的角度写文当然是有性别偏向性的,我写的不是科研也不是法律,并不能公正客观囊括所有。你不悦也写发泄或发声的文字啊,再不济给论点给论据回应啊。别以站不住脚的行文和令人不耻的语气无所事事地只写一两句骂人的话,什么键盘行为呢?
见到别人落井深陷而不顾的不是x吗?看到别人落井还要下石的不是xx不如吗?
但凡能好好说话,都不至于让这部分人看起来像没受过义务教育的模样。
我有点替你们捏一把汗。哎
身边多多少少会听见胎停的,大环境不好,工作压力大,体力劳动跟不上,心理负担重。还有很多年轻人没有进入婚姻殿堂的想法,逐渐开明。
多生个孩子就得多买20平米,这20平,在北上深值200万,在强二线值100万,在省会值40万,在三线值20万,在县城值10万。这还没生呢。
育龄的诸位,看一下自己的存款 ♀️
四脚吞金兽,确实养不起
你说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在生娃,但是你得考虑你身边人们生娃的年龄和人数。
因为确实每年都有人生娃,但是生育的年龄一拖再拖,生娃的岁数越来越晚。
不是大家不想生娃,谁不想子女双全,阖家幸福?
先说我家,住在北京东城。我们区主要有三个医院生孩子:协和,北京妇产和妇幼。
1.我表姐在妇幼,她和我说除了开放二胎的时候又火了一阵以外,从18年开始到现在,妇幼开始依靠政府补贴了。
为啥?因为就诊建档生娃的越来越少。
前段时间我去找她玩,妇幼的人数都没一个普通社区看病的人多。
2.我同学在北京妇产。她一直在催我生。
为啥?因为去北京妇产现在都不用拖关系就能建档啦。让我趋三胎还没起来,赶紧生。我想了想拒绝了,真没钱生孩子。
3.协和的生殖中心。我老公的同学读博之后留院。
说她刚上学那会儿,来咨询不孕不育的夫妻超级多,抢号都抢不上。
现在?呵呵,从她读博到毕业到工作,一是号源不用抢了。二是接手的那些病例,基本上人们都很佛系,超级不着急,查不出病因的就随缘,也不积极治了。查出病因的,也没有说必须做试管,人就自己调理,不强求。
咱就说生育率下不下降这回事,不用问,
大家去本地医院的妇产科或妇幼看看,建档还插队吗?住院生娃还用加床吗?是不是能自己选单人间了?
一目了然!
(有人说我们这妇幼人还挺多的,不是说你杠,这就是现实问题,你要是见过头几年妇幼或妇产科的情况,你就知道如今的人多和以前的人多根本就不是一个可比性。另外,真的是越十八线以外的孩子还是照样生。因为一二线城市真的压力非常大,双职工谁给你带孩子?)
咱们再说身边人。
我今年32岁,目前已婚未育。当然,北京生活成本高是一个原因,但是我和我爱人都因为工作太忙,压力大, 决定我35岁时候考虑生娃,也只是考虑。我爱人还比我大三岁,今年35了已经。
再来说我同学(30岁左右)。
我研究生同学,宿舍6人,未婚2人,已婚未育2人,已婚已育2人。1/3生娃概率。
我本科同学,宿舍6人:已婚已育1人(恋爱脑,本科毕业前奉子成婚)、已婚未育4人,未婚1人(据说不打算结婚,很漂亮)。1/6生娃。
我爱人同学(35左右)
本科(不知道为什么,是7人宿舍):2人已婚已育,3人已婚未育,2人未婚。2/7生娃概率。
研究生同学(4人):2人已婚未育,1人未婚,1人已婚已育。1/4生娃概率。
确实,若说身边人,愿意结婚的确实大有人在,或许因为爱情,或因为环境父母压力,反正结婚的不在少数,毕竟2个人奋斗确实比1个人强很多,负担很小。
但是已婚选择晚育的也是真的超级多。对,大家身边确实有想结婚和生娃的,谁不想儿孙乐,谁不想儿女双全?谁不想家庭幸福美满?
可经济条件不允许,结不起,养不起。
你说你要是有条件,有人给你养,生娃没压力,你会不生吗?你不想儿女双全吗?(不喜欢孩子的除外)
为什么不想生?夫妻两个人上班,生娃的前三年都是老人带,你辞职吗?你说请保姆,一二线的保姆至少七八千了,你的工资负担得起吗?你说老人带,至少是一家4口人挤在不足60平的房子里,一地鸡毛。
这样的日子,你愿意过?
一句话,谁有钱谁有条件谁生。想生没条件的,就多等两年,有条件了再生,所以生育率逐年下降,大家都想晚几年 。
加油吧,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幸福!每个家庭都幸福!
山东某城市,两口子都是初中老师,不在一个学校,十分庆幸结婚早(15年结婚),夫妻两个贷款,买了房子,当时5000一平,工资到手3000,除了年底有一千多的13个月工资(只发一部分),和一千多的取暖费,没有任何额外收入,年终奖什么的没听说过。首付20万,两边凑了凑加上借钱,交了首付。否则就这两年房价涨了一倍还要多,我们这个房子一万多一平,工资涨到了4000,首付都交不起了。感觉晚结婚两年,以当下工资真的买不起房子。
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很焦虑,早晨7点到校,晚上7点下班。两人都是班主任,操不完的心,开不完的会,生不完的气。
40以下的同事很多,每年怀孕的也不少,基本是头胎,流产的也挺多。同事孩子没有胎心,做流产手术,学校说是小手术,只给了3天假期,结果没养好在晕倒在讲桌旁,住院一个月。以后能不能再怀上难说,毕竟三十多了,身体也不好。有的在楼道执勤,被奔跑的学生撞到,孩子就掉了。有的发现学生抽烟,一生气给先兆流产了,一直不正常出血。有的长了子宫肌瘤不做手术,靠每小时换一次巨型卫生巾,坚持拖到寒暑假做手术,结果失血过多昏迷打120送医院。
一个市重点中学,学校里常年缺老师,有一个生孩子,就意味着一群孩子没有老师上课,绝大多数老师都在超负荷工作,工作量是国家规定的两倍三倍。但是财政却没有钱招聘足够的老师。怀孕哺乳的一点也不会减工作量,一样是两三倍的工作量。
国家规定的五个月产假,我们只能三个月,尤其是主科,回来就继续干班主任,早七点到晚七点,孩子白天根本吃不上奶。孩子白天见不到妈妈,夜里拼命吃奶,一夜难眠,第二天白天又是高强度工作,干这一行容易生气,一生气连那点母乳也没了。
高学历,体制内都如此,体制外更不知有多幸苦。人生已经如此艰辛,再生一个孩子,连做人的尊严都没了,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了。
我三位姑妈都从事妇产工作
一位三甲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一位是战区级医院副产
一位在上海仁爱医院
春节回家三人都共同吐槽业绩下滑严重,顺便鄙视了一波骨科和口腔科。
一个月下来,大部分都是生二胎的,少数三胎,一胎一周都没一个。
去自己附近医院妇产科医院转一圈不就行了
事实胜于一切雄辩、吹水、带节奏……
我认为可能还没这么严重,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官方动作雷声大雨点小,我还真不信教培房价是阻碍生育率的罪魁祸首
2.谜之三胎政策。。。
这两点其实可以体现一件事,官方没打算干预年轻人的生活,这两个政策明显是干预三四十岁那部分、有了一到两个孩子的人的。那帮人有了孩子才知道教培房价的压力,国家解决了压力,然后放开了限制
而对于未婚,已婚未育的人来说,这一年的政策几乎与他们无关。
由此我判断,生育率还没这么严重!如果说真的严重了,政策不会这么偏向
写个小事,应该能从侧面反应生育率的下降。
北医三院的产科建档黄牛号。14年的时候5000,18年的时候1300,今年就只要800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问我对五星级酒店的执念哪儿来的
不想知道也没关系,反正我是先天性脊柱侧弯。小时候不能睡软床,也不能坐软沙发。我爸妈就说对我身体不好,但是一年两次旅游住五星级酒店的时候可以。我特别喜欢睡软床,也特别喜欢住五星级酒店。
其实现在仔细想来我家好多老破小都用来置换大平层了,现在应该比当年穷才对。卖了以前的三套房买了大平层,现在我家算上大平层只有三套了。比当时穷。但是我却觉得比当时幸福。一方面是我做手术后可以睡软的了,终于有五星级酒店同款乳胶床垫了。一方面是房子大了以后幸福感提升。
我小时候家里也并非养不起第二个。我十岁汶川地震的时候父母还想过收养孤儿呢。虽然因为我反对最后没收养。我真的很排斥健康的人。我怕收养的孩子睡软床而我睡硬床。这不只是五星级酒店的问题,就算父母能提供两份五星级酒店我也不同意。
而且我也真的不是想占有父母财产。这么说吧,我宁可少一千万资产也不想要一个能坐在沙发上的兄弟姐妹。
别说什么自己生病有兄弟姐妹陪着更好,化疗全家剃光头。现实点好么,化疗全家剃光头上新闻是因为很少见才上新闻的。不闻不问的兄弟姐妹多的是。退一万步讲,我父母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手里那么多房子。有兄弟姐妹的话到现在也住不上大平层。
愿答案:
别,别听他们胡说
我在北京身边好多人二胎
多到我怀疑人生
而且她们似乎没有经历过职场歧视
现在甭管穷人有钱人,大多谈女朋友的时候都说要生两个孩子。男生都想要俩。真的无法理解。
我是独生女,全家就我一个孩子,我连亲的表兄弟姐妹都没有。
我就以为全世界都是独生子女,直到我搬家。
今年搬新家,发现这年头生二胎也开始内卷了么
在新小区散步
一个北京二环边上的落地窗大平层小区,
里面好多一家四口散步。
喊姐姐叫妹妹的。
我真觉得现在生育率挺高的。。。
只是我自己,与这个小区格格不入,仍然觉得兄弟姐妹比我多住一晚上五星级酒店,我就会吃亏,所以我不接受我身边任何亲近的人有兄弟姐妹。
我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北京计划生育实行的早。小时候家里也穷。我98年生的,零二年的时候房子租不出去,有时候成了负资产。像我家在密云有个院子当时菜园还要专门雇人打理,妥妥的负资产。小时候觉得家里条件也就温饱吧。我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话,姐姐比我多住一晚上五星级酒店,我就得少住一晚上。是真的穷。就算父母要生我也要反对。
那真是一段一穷二白的日子,只是父母还是凑钱给我买了北京西城德胜最贵的学区房,让我读最好的小学和初中。
但是放假的时候,我父母不想让我输在起跑线上,会带我旅游增长见识。到底是出门旅游住五星级酒店还是买名牌衣服/买名牌玩具。。。我自己都需要多选一。买了名牌衣服,这个寒假/暑假旅游就只能住普通的酒店,不能五星级。我自己都需要选择。
我自己都物质匮乏,不可能同意父母生弟弟妹妹。
后来也不知道啥时候,家里多偏僻的房子都有人租了。而且租金涨的很多。2016年北京房价大涨一波,我父母直接变千万资产,也实现了五星级酒店自由。
2016年的时候我已经十八岁了,所以富人思维也很难养成了吧。
我现在还在读大学,以后如果结婚了肯定要生孩子,但是只生一个独生子女。
我父母都是独生子女,我也是独生女,我自己体验过了独生子女,独孙的好处,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也享受。
生儿子我就养儿子,生女儿我就养女儿。我会一切以这个独生子女为中心
ta三岁的时候就带ta在家玩,ta 七岁我就带ta 住五星级酒店。
而不会让我的孩子问我为什么带姐姐出去了把ta 扔在家,凭什么姐姐比我多住两晚上五星级酒店,这不公平。
二胎父母觉得让七岁的孩子将就老二在家是委屈,可是你把老二放家里他也委屈。
所以为什么不只生一个呢?
我的邻居给我的回答是,妹妹七岁的时候也可以住五星级酒店。是啊,她们出生在北京二环边上的大平层里,父母收入稳定,哪像我家零几年的时候收租不固定,今天租出去明天空置,姐姐比我早几年住五星级酒店,到我七岁的时候很可能住不上。
所以我会把姐姐看成敌人。我会觉得幸好我是独生女。
我不相信任何承诺,只能接受父母给两个孩子买双份。如果姐姐比我多住一晚上五星级酒店,以后我就把养老责任全推给姐姐。谁让她比我多享受,就要承担责任。
邻居听了我这个理论以后大跌眼镜,是啊,她们有钱人没经历过。
但是我是独生女,五星级酒店都是我住的,我权利义务对等。
希望我以后不会被周围疯狂的二胎言论洗脑。咱穷人要有穷人的觉悟。
当年开放双独二胎的时候街道主动来我家做工作,我爸妈都没商量过,异口同声说不要。一个就够了。
以后也要找我爸这样的老公。
目前还没遇到合适的。而且我北航的本科生,在北航我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男生。
可能留学生圈里不打算二胎的独生子会多?但我因为自己躺平,懒得学英语,不会洗衣服自理能力差,而且恋家就不打算出国了。我父母给我出国的美元都存好了,但我穷人思维感觉不如换回人民币我住五星级酒店,出国留学多浪费哈哈哈哈。(当然没换,因为我父母在投资,也怕我有朝一日改变主意突然想留学了 我今年23岁一大把年纪还在考研 我爸妈说给你准备好留学的钱你爱去不去,反正别怪我们不提供条件)
真的别怪我不去,我真的没有反应过来这件事。我中考的时候(2014年)我妈还说她如果买彩票中五百万就绝对送我出国,不让我辛苦中考。结果转眼我家最便宜的房子市场价都500W。我真的反应不过来。我最近考研,23岁算是考研里面比较大的了。好多人问我为啥不出国。我是觉得站在我的角度很容易想明白,我从小就被教育咱们不是有钱人,不能靠父母,只能自己努力卷高考。如果北京房价在我小学的时候涨,让我出国读我会接受 甚至在我中考的时候如果父母跟我说你可以选择北京四中国际部,咱们读的起,我也会接受。可是我都tm黄花都凉了告诉我可以出去了?那不就是把我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努力一起否定了吗?我不愿意。
目前和我家条件差不多的非独男生自己有兄弟姐妹,自己大多也是繁殖癌。
北京本地条件差一点的独生子觉得没有兄弟姐妹是一大遗憾想二胎,觉得自己哪怕把五星级酒店都给弟弟妹妹住也愿意要弟弟妹妹(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想的)。还问我父母双独为什么不要二胎——真新鲜,2016年之前拿什么养活他?拿我住五星级酒店的钱吗?
2016年以后我跟我爸妈说现在你们想生就生吧。但他们已经生不出来了哈哈哈哈
总之男的都想繁殖二胎,穷人富人都想要,但是女的不一定想要,至少我不要。但是女的最后很多妥协了。生育率低不了。。。
我后来想想,如果我爸想要二胎,这个二胎2016年出生,我也会心理不平衡。凭什么ta生下来就能住五星级酒店,而我还和父母经历过爸爸下岗的艰难?凭什么他不用经历?现在你看我十指不沾阳春水,是因为爸爸国企下岗的时候辞退了保姆,我一个小孩自己做午饭,切菜切过手流血。所以我到现在二十多岁不能动菜刀。就这么难,我也没想过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帮我切菜就好了。凭什么我享受五星级酒店的时候就要有兄弟姐姐?如果他真的老了,为了公平起见,我会用菜刀把他手弄破以后才允许他入住五星级酒店。
还好后来我爸爸被一个外企录用。我也了寒暑假和爸爸一起出差,蹭住五星级酒店的日子/他们单位福利好,都是五星。
我现在想找一个和我条件差不多不打算二胎的都没有。大多数人还都觉得我家这个资产水平,应该想要二胎才对。越是上学时候成绩优秀的男生越想娶个北京本地独生女和他生两个(摔)
可是我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来,我爸爸下过岗,现在虽然五星级酒店随便住了但是流动资金也没多少,钱都在房子里。我真的不敢二胎!!!就算生了一胎ta 难道会嫌丽思卡尔顿住的多?想要一个弟弟妹妹来分走几个晚上丽思卡尔顿?我理解不了,我大一的时候经常去五星级酒店开房也没住吐过。后来不住了是因为那样会挂科。然后把大平层买了装修成五星级酒店的风格,无主灯设计,五星级酒店客房那样的设计,既解决了我的需求又让我不会真的住酒店导致挂科。住家里我到现在也没住烦。怎么会有住五星级酒店住到烦,想分给弟弟妹妹的人?
我出生的时候,我妈觉得我肯定不想多一个弟弟妹妹分走一半哈根达斯。我出生在家里实现哈根达斯自由的年代,我不介意多一个弟弟妹妹分走哈根达斯,但是我介意一个弟弟妹妹分走丽思卡尔顿。
我的孩子以后可能不介意弟弟妹妹分走丽思卡尔顿,但是可能介意分走别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我还买不起也想象不到的东西。
所以,就生一个吧。
总有人拿生育率降低掩盖阶级问题。
不要把锅全盖在生育率上面。
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坐标北京,4年多时间,我们那个社区新生儿登记下降接近百分之50,我说的是登记哈,不过自己体会。要问我干啥的,大家都知道新生儿接种疫苗吧,所有出生的孩子要去社区医院建档,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有统计建档迁入的。这个统计和真实的出生率出入基本上很小,因为疫苗是必须要打的,新出生的儿童必须要建立新生儿档案。补充下,这个新生儿包括本地和流动人口,但不管怎么说,整体下降很多是事实
前四个月每个月的分娩量在两百多,比去年同时期下降了一半
更新:刚刚看的同一个县:21年0.68W
坐标长三角四线城市
妇产科医生
有过产检经历应该都知道,产检是需要上系统的,分娩信息也是要上系统的,否则孩子连最简单的上户口打疫苗都做不到,系统是全省公用的。
去年我有一次好奇捣鼓系统的各个选项,一不小心就点进了一个县的分娩信息量。
17年分娩量2.2w
18年分娩量1.7w
19年分娩量1.2w
20年分娩量0.8w
前几年一个诊室每天的门诊量在一百二三左右
然后就变成八十左右
在往下来,现在只有四五十,一胎量没有多少增加,基本上都是30-40之间的经产妇。
先说结论:真的下降极多。
看了前几个高赞回答,主要是宣泄情绪或抖机灵为主。然而宣泄情绪或抖机灵并没有什么意义。
前排提醒:本回答不反对任何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请各位不要无端联想或发布诸如“赢麻了”“感恩”等宣泄情绪式的评论。
首先我想问两个问题:
1949年当时的中国人口是多少人,当年出生了多少人?
2020年中国人口是多少人,当年出生了多少人?
1949年中国人口为5.4亿,当年人口出生1950万人(此数据引用梁建章先生文章"梁建章:中国历年出生人口(1949-2019)--不应传播错误的数据"中表1数据)
2020年中国人口14.1亿,当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此数据引用中国新闻网报道数据"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
接下来我们对以上第一组数据进行一个粗暴的计算。
1950 / 54000 ≈ 3.61%
1200 / 141000 ≈ 0.85%
0.85% / 3.61% ≈ 23.55%
也就是说我们2020年的人口出生率已不足1949年人口出生率的四分之一。请注意,这还是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的人口出生率。这个数据意味着虽然我们的总和人口生育率为1.3,但实际因为政策性放松(不论是二孩政策还是三孩政策)导致的堆积反弹使得我们1.3的总和人口生育率实际是相对高估的数据。这里解释一下,并不是1.3的数据不准确,这个1.3的数据肯定是准确的,只是因为政策性原因导致短期内数据上升,而不是真实的生育意愿增加。我个人认为真实符合生育意愿的总和人口生育率大约为1.0至1.1左右(该数据为黄文政先生计算数据),接近韩国,低于日本。
黄文政先生简介: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组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儿童数量为2.21亿人,占比为16.61%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0-14岁儿童数量为2.53亿人,占比为17.95%
六普
表面上看2010年至2020年我们的新生儿比率总体数量上升,占总体比值上升。我们再次粗暴计算一下,2010年0-14岁儿童为1996年至2010年出生,2020年同理为2006年至2020年出生。取适孕年龄为20-49岁,可知:
2010年育龄妇女人数为3.32亿人,占总人口比为24.96%
2020年育龄妇女人数为3.01亿人,占总人口比为18.44%
这里解释一下2020年的七普中我没有找到各年龄段的人口数据,不过我们可以简单推算一下。取适孕年龄为20-49岁,可知2020年育龄妇女出生年限应为1971年-2000年,在2010年该部分妇女年龄应为10-39岁,可用2010年六普数据中10-39岁妇女总人数加总替代。
可见在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新生儿数量有所上升,这证明了二胎政策是有效果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时暴露出来了,10年中我们的儿童数量增加了0.32亿人,总人口占比上升了1.34%,但育龄妇女下降了0.31亿人,占总人口比下降了6.52%。也就是说因为二胎政策开放导致的堆积反弹效应增加的人口,仅仅相当于潜在妈妈数量下降的人口。换句话说也就是生育意愿的进一步走低。
这里说一个反常识的事情,1949年至1980年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在世界上来看,其实是发展中国家垫底的。但是因为结束战乱,使得人均寿命大幅增长,同时基数较大,导致了人口看似爆发式的增长。(黄文政先生观点)
好了,数据罗列及分析完毕后,我们来看一下总和生育率1.3意味着什么。我们总说总和生育率1.3也没看到人口减少啊,到哪去还都是一帮人。这主要是因为人口变化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当明显感觉到人口减少时,其实就像是疲劳驾驶已经撞车了,在发现时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一般来说我们说的1代人,大约指30年。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着1.3的总和生育率并且育龄妇女不因前段低生育而下降,同时取平均年龄为75岁。30年后,也就是2050年-2054年,五年的人口变化为,出生1200*4=4800万人,死亡9713万人,相当于出生1个死亡2个。同时65岁以上人口及65岁以下人口分别为1.27+1.01=2.28亿人,4.48+0.12*30=8.08亿(4.48亿人由六普数据中0-24岁年龄段构成,后面的0.12*30为预测数。),总人口数为10.36亿人。粗暴计算一下老龄化率为2.28/10.36=22.01%。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极其乐观的估算,在仅仅一代人后,我们的老龄化率也会达到了22%。
最后补充一条冷知识吧,2020年在东亚文化圈中,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排名是 第一 。
----------一更----------
评论区 @路博舒 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好奇,那时候还会有‘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论调吗?’”
我是一个略悲观主义者,我的结论是:排除其他影响,这句话依旧会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不排除其他影响中短期来看或者说总人口还在上升的过程中这种论调会略有下降,但长期来看或者说总人口开始下降后反而会增多。
即使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因为大国的人口基数很大,10亿人1%的失业率就意味着1000万人失业。面对如此庞大的失业人口,不论是谁都会觉得很难改变现状。所以很遗憾,在我看来这句话并不会消失。
不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的话,上图是梁建章先生根据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及出生率推算出的96年至85年的各年人口出生数。可以看到由于出生人口的下滑叠加总人口数及经济上升的情况来看,中短期内对打工人是比较友好的,因为总需求依旧在扩大,而每年补充进来的劳动人口却出现了下滑。但是长期来看,因为出生人口的快速下滑,导致未来总人口数开始下降后,需求端会出现一个较为陡峭的下滑。面对这种陡峭的下滑及生产力的提高,两项因素叠加后很可能会再次出现“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论调,并且这种论调可能会比现在更加普及。也就是说可能会更加内卷。
这里插一句,我们平时说的人口红利这个词并非是单纯的指人多或者受教育的人多。其实这个词的狭义表示为:人在降低生育意愿后,由于出生人口的减少,导致消费及新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上升后对经济产生短期正向影响。
@UserCN “没什么新意吗。出生一个死掉两个,那么过了这个阵痛期之后,还是可以好起来呀”
确实没有新意,我只是单纯的把数据罗列出来加上一部分自己的分析而已。针对后半句,我不敢苟同,首先我的预测是极度乐观的预测(育龄妇女及生育率不下降)。这种乐观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为少子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出生人口下降,还会使育龄妇女下降。两项因素叠加,只会使得出生人口进一步降低。这个阵痛并不一定会过去,反而可能会越来越痛,因为生育率没有达到世代更替水平,既2.1,如果继续保持1.3的生育率,生一个死两个的情况就不会结束,除非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后再过一代人(30年)这种下降趋势才会停止。如果不停止则会导致情况越来越差,慢慢的你会发现我们的规模优势不再存在,供给端摊在每个产品上的单位上的成本会缓慢上升。简单来说,一个新药的研发,需要花100万,但是只有一个需求,则那一个需求需要承担全部的研发成本及生产制造等成本。但是如果是100万个需求,那摊薄后的成本则会大幅下降。比如航空,高铁,飞机等等这些看起来比较“大”的项目极有可能因为单位成本的上升而出现萎缩。
----------二更----------
修改了一部分措辞,总和出生率更改为总和生育率。
有关这两条评论,我来解释下。
出生率又称为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的比率。分母为相应的总人口计算的平均人数。
简单理解为,如果只有1000人即500个家庭,出生率为1.3的话,则下一代有1300人,即650个家庭,长期来看人口数是增长的。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分母为相应的育龄妇女人数。一般国际上指15至49岁的女性。
一般来讲如果总和生育率小于2.1(对已发展国家来说),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的。
简单理解为,如果只有1000人即500个家庭,总和生育率为1.3的话,则下一代仅有650人,即325个家庭,长期来看人口数是下降的。
所以,为什么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3为什么人口不降反增呢?看上面的例子,1000人生650人,总人口为1650。30年后死亡1000人,总人口为650人。650人按照总和生育率1.3,则出生422.5人。也就是说,人口是一个波动下降的过程。
所以如果总和出生率保持在1.3的情况下,不存在阵痛期这个概念,也不存在XXX年之后的人会无比幸福。因为长期来看人口在持续性的下降。
另外,人口的下降如果不停止,则导致需求端的总体下降。你以为是人均资源高了,所以生活好了。其实是总需求降低,工作岗位少了。简单的例子就是,山西的煤矿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我。人均煤炭资源高了,跟你没有关系。
另外还有说少人了人均GDP就上来了,大家生活就好了这种论调。怎么说呢,就挺无奈的。
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1.13万美元,日本为3.95万美元,大约是我国的3.5倍。如果不改变总需求及生产力,仅仅变更人口的话,想要达到日本的人均GDP需要我国人口减少到4亿人。然而在减少10亿人口的同时,10亿人的总需求也在同步消失。这种总需求的下降对经济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三更---------
这更本来是要写生育率下降的部分原因。可惜跟我之前的某句话严重背离,所以没法写了。
我只简单的发表一下看法,生育率走低和房价还有物质水平没有太大关系。认为物质和房价是决定性因素的人大概率是被带节奏了。
也千万别问我,没房子怎么生,生不起怎么生这种问题,也不用举例。我只告诉你,如果你认为物质水平的提升和房子是对生育率或出生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的物质水平及居住条件远超1949年,但出生率却不如1949年的25%,光这个现象就完全没法解释。
----------最后一更---------
想了想,针对出生率的下降写了个大概。结论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房价可以再涨一下
不会吧,真还有人给白岩松这类人生韭菜?
两周前,接到武汉市卫健委电话,问我三胎意愿,还说我第二个小孩目前已经一岁多了,是否考虑再要有一个?
我觉得吧,有点难看了,真的。
喊什么口号不重要,重要的是出什么政策。
现在都还没严格执行五天八小时加双休,证明并不严重
我太奶奶生了9孩子
我奶奶生了5个孩子,
我妈就我一个
我33了,两条狗
韭菜盒子: 股票真的亏钱嘛?我朋友明明赚了多少多少万。
农民工: 大学生真的到处都是嘛?我工地上的工友明明都没上高中。
慈禧: 压迫真的无处不在嘛?我也是四万万分之一我咋没感受到?
王思聪:不会还有人没坐过飞机吧?这不是很普通的交通工具嘛?我的狗都坐过,还是私人飞机。
电视台记者: 春运火车票真的难买嘛?这列火车上的人明明都买到票了。
提问者: 生育率真的有下降很多嘛?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嘴上说不生,身体却很诚实。
数据补充版:2016年新生婴儿1846万(卫计委数据),2021年新生婴儿1062万(统计局数据),六年时间下降幅度为43%,这个下降幅度真的很多吗?我身边很多朋友嘴上都说不生,但是身体又很诚实。
股市联动版: 4000点是牛市起点,1062万是出生率底部。
韩国碰瓷版: 2021年新闻:韩国出生率创历史新低,或将成为首个自然消失的国家。 2022年新闻: 2021年韩国新婚夫妻不足20万对,创历史新低,出生率或将继续下跌。
中国碰瓷韩国碰瓷版:中国2021年结婚率5.8%,创下42年来新低。
统计局版:2022年新生人口1001万,人口形势稳中向好。
可怕的不是生育率降低,也不是结婚率下降,而是面对生育率和结婚率的降低,而是知乎上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还抱有乐见其成幸灾乐祸的心态。当然,这个大部分人当中,也包括本人。
食人族首领去吩咐手下说:“你去抓几个达官贵人过来当晚餐”
手下问:“平民百姓不行吗?”
“味道不行”食人族首领摇摇头,“老百姓太苦了。”
小王有钱,不结婚,没人敢怪。
老王有钱,多娶几个,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而小李因为穷,结不起婚,却像个罪犯一般,到哪都挨批…上哪都抬不起头。
这…就特别有意思啦。。
你们是…只敢欺负又穷又老实的人吗?
是不是见别人越穷越生,爹活得不好,儿子必定比你们家儿子要混得差,你们心里就特开心乐意是吧?
这多么奇葩扭曲的价值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