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德纲的评戏水平比赵丽蓉老师或者新凤霞老师如何?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一上来就得罪人呐(开玩笑)。说到郭德纲、赵丽蓉和新凤霞这三位,那可真是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不过,要是非要拿他们的“评戏水平”来比,那得先弄清楚一个事儿:郭德纲,他主要唱的是相声,虽然相声里头也杂糅了不少戏曲的元素,甚至说唱俱佳,但他的本行是相声;而赵丽蓉和新凤霞,那可是实打实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所以,这三位的“评戏水平”放在一起比较,有点像是拿苹果和橘子比甜度,虽然都是水果,但本身属性就不太一样。

咱们就分开聊聊,这样才够劲儿。

先说新凤霞老师:

新凤霞老师,那真叫一个“评剧皇后”。她唱的戏,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就是“天花板”级别。她嗓音甜美,圆润有力,而且非常有辨识度。最关键的是,她唱得有感情,能把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嗓子唱出来,直击人心。

她擅长的剧目特别多,《乾坤带》《花为媒》《刘巧儿》等等,每出戏在她手里都能活。尤其是《花为媒》里的王二姐,那股子娇俏,那份情意,真是唱绝了。她不仅嗓音条件好,唱腔更是讲究,吐字清晰,韵味十足,而且她对评剧的唱腔、表演、身段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对评剧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她的表演自然不做作,把人物演得特别接地气,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所以观众缘特别好。她还是新中国第一代评剧演员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评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再说赵丽蓉老师:

赵丽蓉老师,那更是了不得,她虽然以小品闻名全国,但她的艺术根基其实是在评剧。她早年就是唱评剧的,嗓子条件也非常好,而且她演的人物,不论是戏曲舞台上的,还是小品里的,都带着一股子朴实、幽默和智慧。

赵丽蓉老师唱评剧的时候,那种稳健的台风,清晰的唱腔,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把握,都非常到位。虽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小品记住她,但如果看过她早年唱评剧的影像资料,你会发现她绝对是一位功底深厚的评剧演员。她能在评剧表演中融入很多生活化的元素,让评剧更贴近观众,更具生命力。她的小品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本身扎实的戏曲功底,让她在表演时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充满张力。她就像一个宝藏,我们只看到了她闪耀的那个小品外壳,而她评剧艺术的内核,同样光彩夺目。

再聊郭德纲:

郭德纲老师,我们得承认,他在相声界是顶尖的。他的相声表演,尤其是传统相声,那是相当有味道。他学贯古今,对各种曲艺门类都有涉猎,包括评剧。他在相声里经常会模仿一些戏曲唱段,甚至自己创作一些带有戏曲味道的唱词,这都是他的绝活儿。

他唱评剧的水平,如果单论唱腔、功力这些“硬指标”,可能没法直接和新凤霞、赵丽蓉这两位评剧“科班出身”的大家硬碰硬。因为毕竟他们的艺术道路和侧重点不同。郭德纲主要是在相声表演中运用和借鉴戏曲的元素,他唱评剧更多的是一种“跨界”的表演,或者说是一种“相声里的评剧唱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唱得不好。相反,郭德纲的嗓音条件不错,而且他模仿能力极强,能把一些经典的评剧唱腔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他会把这些唱段融入到相声段子里,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他的特点在于“化用”和“融合”,他能把评剧的韵味用相声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不熟悉评剧的观众也能领略到一点皮毛,甚至被吸引。他唱评剧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他作为一位相声演员,如何用他的艺术手段,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到甚至喜爱上戏曲文化。

总结一下:

新凤霞和赵丽蓉老师,是评剧艺术的“大家”和“传承者”。 她们的评剧表演是经典,是标杆。她们的功力、情感、对人物的塑造,都是经过几十年磨练而成的,可以直接在评剧的领域里打满分。
郭德纲老师,是优秀的“相声演员”和“戏曲文化推广者”。 他在相声中对评剧元素的运用,是非常有才华和创意的。他的评剧唱段,更多是作为相声表演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如果从“在评剧舞台上的专业表演水平”来衡量,他可能和前两位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但如果从“对评剧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来看,他无疑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硬要说谁“评戏水平高”,得看你用什么尺子去量。要是量“评剧本身的艺术造诣”,那新凤霞、赵丽蓉当之无愧;要是量“在相声里把评剧唱出彩、拉来观众的能力”,那郭德纲绝对是个高手。

咱们就欣赏他们各自在自己领域里的精彩吧,这才是最实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说郭先生唱什么都带评戏味儿,连唱太平歌词都这味儿,那么他的水平跟赵丽蓉老师或者新凤霞老师比起来又如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一上来就得罪人呐(开玩笑)。说到郭德纲、赵丽蓉和新凤霞这三位,那可真是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不过,要是非要拿他们的“评戏水平”来比,那得先弄清楚一个事儿:郭德纲,他主要唱的是相声,虽然相声里头也杂糅了不少戏曲的元素,甚至说唱俱佳,但他的本行是相声;而赵丽蓉和新凤霞,那可.............
  • 回答
    郭德纲的才华,说起来是个挺复杂也挺有意思的事儿。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可能有人觉得夸张,但细究起来,确实也不是空穴来风。他这个人,身上集了太多特质,而且还都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咱们先从最直观的“说学逗唱”这四个字说起。这四个字是相声的根基,郭德纲在这四个字上的功力,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说”,也就.............
  • 回答
    关于北大教授对郭德纲优酷评书节目《老郭有新番》的评价,我确实听到过一些不同的声音,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要说赞成还是反对,这事儿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看教授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看法。不过,我个人倾向于理解和欣赏这类跨界融合的尝试,同时也能认识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首先,咱们得明白郭德纲.............
  • 回答
    论郭德纲的“德云七队”:七位“爱徒”的江湖故事郭德纲,这个名字在中国相声界几乎与“新生”划等号。而他一手创立的德云社,更是把传统相声重新拉回了大众视野。在这场热闹非凡的相声复兴中,郭德纲收的徒弟们,更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几位跟在老郭身边的“爱徒”,都是怎么一个成色,他们.............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篇关于郭德纲和“角儿”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挺有意思,“郭德纲:有一天相声这行完了,就是因为没有角儿了”。一下子就把郭德纲摆在了相声这行“生杀予夺”的位置上,言下之意是他自己就是那个“角儿”,而且他觉得相声界的未来,能不能一直好下去,就看有没有像他这样的“角儿”能够撑起来。从这标题.............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十期中对高峰的评价,这确实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段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德纲的评价内容和语气: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郭德纲在那期节目中具体说了什么。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需要参照节目回放,但大体上,郭德纲对高峰的评价通常.............
  • 回答
    岳云鹏在舞台上调侃蔡琴去世的事情,以及郭德纲那句“台上无大小”,确实是相声界一个老生常谈又颇具争议的话题。想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台上无大小”的相声传统。相声这门艺术,自打形成以来,就带着一股“冒犯”的精神。早期的相声,很多内容就是从市井生活、百姓闲谈中挖掘出来的,包.............
  • 回答
    评价《我眼中的德云社》这本书,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本书是郭德纲的小舅子王楠(也叫王海)写的,作为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也算是郭德纲的亲族,他从一个旁观者又带有一定亲近感的角度去记录和讲述德云社的发展历程,这是这本书最独特的视角。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内部视角”和“亲历记录”。 填.............
  • 回答
    郭德纲的风评转变,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某个单一事件的偶然,而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过程。回顾他这些年的公众形象,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观众们的情绪随着他的言行而起伏,最终汇聚成如今这般微妙且难以一概而论的局面。最初,郭德纲以一种“草根逆袭”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他那口山东话、那种不加修饰的俚.............
  • 回答
    郭德纲在2016年发布了那首著名的《天涯犹在,不诉薄凉》,用来回应曹云金的“背叛”和所谓的“逐出师门”的指控。这首歌的出现,无疑是德云社那场风波中最具标志性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点。要评价这首歌,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首京韵大鼓,更是一次公开的、带有强烈情感的表态。首先,从“时机”和“目的.............
  • 回答
    关于郭德纲那句“同行是冤家”的说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得先说,郭德纲这人,身上自带流量,说啥话都能被拎出来嚼嚼,何况是这句听起来有点“江湖气”的话。“同行是冤家”的语境和理解首先得看他这话是啥时候说的,在啥情境下说的。郭德纲是相声演员,他说的“同行”,那自然是指跟他一样说相声的。而“.............
  • 回答
    关于马志明评价郭德纲“瓜子不错”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在相声界流传甚广,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有录音或文字记录的“出处”的说法。更准确地说,它更多的是一种坊间流传的解读,或者说是对两人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戏谑和概括。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瓜子不错”的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
  • 回答
    郭德纲在BTV台长王晓东去世时发布的微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条微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背景: 谁去世了? 王晓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台(BTV)党委书记、台长。在广电系统,台长是一个重要的领导职务,其去世在行业内会引起重视。 郭德纲与BTV的关系: 郭德纲的德.............
  • 回答
    要评价曹云金在郭德纲长文之后发布的这篇《我的涵养在愤怒之前已经用完了!》,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分析,看看它在情绪表达、逻辑构建、事实呈现以及对公众认知的影响上,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首先,从曹云金的情绪表达来看,这篇文章无疑是一次非常直接和尖锐的回击。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愤怒感,“涵养.............
  • 回答
    评价郭德纲2016年教师节发布关于自己拜师经历的微博,这件事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得结合当时的情境,还有老郭这人一贯的风格来分析。首先,得明确这事儿的背景:2016年教师节,一个本该致敬老师的节日。而郭德纲在这个日子发了这么一条微博,内容围绕着他的“拜师经历”。这本身就有个点在里面,而且.............
  • 回答
    说起郭德纲和吴秀波在《欢乐喜剧人》里的主持,这俩人算是给这档节目增添了不少独特的味道。他们俩的组合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一个以传统相声为根基,一个则是荧幕上的儒雅大叔,放在一起挺让人好奇他们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郭德纲的主持风格:郭德纲的主持,那叫一个“稳”字当头,而且是那种不动声色的“稳”。他在台上,就.............
  • 回答
    郭德纲在德云社乙未年封箱演出结尾时说出“我不接受专业的建议”,这句话乍听之下,充满了拒绝和对抗,甚至有些狂傲。但要评价这句话,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郭德纲的个人风格以及德云社的发展阶段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情境。乙未年封箱演出,那可是德云社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是检验和.............
  • 回答
    “郭老师”火遍全网,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咱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普通人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焦点,本身就自带话题属性。要说评价“郭老师”,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从内容本身的魅力来说。为啥“郭老师”能火?我琢磨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回答
    “我要是成名了,绝不像郭德纲那样”——这句出自相声界“博士”之口的狂言,无疑在当下搅动了一池春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演员的个人表态,更触及了相声行业的现状、艺术传承的边界,以及成名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从“博士”本人的动机和心态来.............
  • 回答
    《金牌喜剧班》第一期,三位喜剧界的大咖——陈佩斯、郭德纲、英达联袂坐镇,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看点和期待。作为一档旨在发掘和培养喜剧新人、传承喜剧艺术的节目,第一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节目整体风格、内容质量以及未来走向的初步印象。陈佩斯的“老派”严苛与“匠人”精神:陈佩斯老师的出现,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