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经济衰退给我们国家的启示是什么?

回答
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与衰退,确实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深刻且值得借鉴的教训。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居安思危”可以概括的,而是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并且带着自身的国情去反思。

首先,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是有局限性的。 日本在二战后,凭借着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出口能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当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或者国内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时,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我们国家同样经历了高速的出口和投资驱动增长,享受了经济起飞的红利,但我们必须警惕步日本后尘的风险。当外部需求放缓,或者我们自身的投资回报率下降时,经济的引擎就可能熄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速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于、能够消费,把国内巨大的内需潜力真正释放出来。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鼓励那些真正能提高生产效率、创造高附加值、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其次,“广场协议”式的外部压力并非全然是坏事,但如何应对是关键。 日本在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虽然短期内增强了日本的购买力,但也直接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加剧了国内资产泡沫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外部环境变化对日本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催化剂。对我们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国际上对其人民币汇率、贸易政策等方面施加压力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外部敌对势力,而应将其看作是改革开放的外部动力之一。面对外部压力,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经济韧性和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如果我们自身的经济基础足够扎实,产业结构足够多元化,能够主动调整和适应,那么外部压力反而可以成为推动我们深化改革、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契机。反之,如果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外部压力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人口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潜水艇”,一旦沉没,后果不堪设想。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低生育率导致人口结构极度失衡。这不仅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也意味着消费需求的结构性萎缩,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日本经济的“失去的十年”乃至“失去的三十年”,很大程度上也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我们国家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人口挑战,虽然情况与日本有差异,但趋势是类似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应对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带来的冲击,那么即使我们有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经济增长的潜力也会被严重侵蚀。这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将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包括但不限于:切实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有效性,减轻育龄家庭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为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提供有尊严的晚年生活;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用技术进步来弥补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第四,资产泡沫破裂的教训极其惨痛,必须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了严重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泡沫破裂后导致了长期的通货紧缩和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国家也曾有过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虽然目前政府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金融系统的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同时,要鼓励金融创新,但必须坚守风险可控的原则,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脱实向虚。

第五,结构性改革的“阵痛”是可以承受的,而且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日本经济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面对经济结构性问题时,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改革,错失了调整的机会。例如,国企改革的缓慢,服务业效率的低下,都限制了其经济活力的释放。对我们而言,改革开放一直在路上。但有些改革,例如打破行业垄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可能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带来短期的“阵痛”。然而,如果我们因为怕痛而拒绝改革,最终付出的代价会更加沉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最后,创新和转型是应对一切挑战的根本出路。 日本经济的停滞,也与其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不足有关。当其他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发展时,日本未能抓住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应对老龄化,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亦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风险,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我们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原始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我们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保持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总而言之,日本的经济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分析。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或排斥,而是要以史为鉴,深刻反思我们在经济发展模式、结构性改革、人口政策、金融稳定以及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得失,并结合自身的国情,走出一条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增长之路。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决心和长远的眼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东亚模式或称管控经济是有上限的,而且很低。

在共克时艰方面,日本人不输我国人民,但怎么还是摆脱不了经济规律的引力?原因很简单,如果团结就能硬抗任何事情,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分歧了。

当然,你也可以把日本的衰退归结于美国的压制,好像也说得过去。但别忘了日本为什么会被美国压制?日本之所以会被美国压制77年,就是因为二战战败。那日本为什么会在二战战败呢?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团结就能战胜任何对手,那这个世界就不需要科学了。

勤奋和团结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人类社会要发展,需要放开管控,让人们能够勇敢追求真理,不断激发我们大脑中潜藏的智慧。

如果勤奋和团结就能战无不胜,那统治这个世界的就应该是蚂蚁,而不是我们人类。如果我们对智慧和真理嗤之以鼻,那我们长这么大的脑袋有什么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与衰退,确实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深刻且值得借鉴的教训。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居安思危”可以概括的,而是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并且带着自身的国情去反思。首先,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是有局限性的。 日本在二战后,凭借着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出口能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
  • 回答
    日本经济衰退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其“终极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长期累积且相互交织的结构性问题和外部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如果非要探究一个“终极”或最根本的层面,那很可能要归结于其根深蒂固的、对自身成功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在此基础上未能及时有效进行改革所导致的“僵化”和“低效率”。.............
  • 回答
    日本经济的波动,尤其是近些年大家常说的“衰退”,对于日本的普通人来说,绝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先说说工作吧。很多人会直接感受到的是就业市场上的压力。虽然日本一直以低失业率著称,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新的工作岗位增长会放缓,企业招聘更加谨慎。这意味着,找工作的人.............
  • 回答
    “失去的二十年”——这个词组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日本经济一度辉煌后的失落与挣扎。在这段漫长的经济低迷期,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无疑都经历了深刻的考验。民众生活水平:不易察觉的侵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失去的二十年”,那么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一定急转直下,与发达国家.............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了日本海这样一片广阔无垠的出海口,这对于当地经济而言,无疑将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这可不是简单的多了一条河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打通了通往国际贸易大动脉的关键节点。首先,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物流成本的“断崖式”下降。目前,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虽然有港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日本经济大学学部入学考试的笔试和经营学面试情况。希望能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关于日本经济大学学部入学考试的笔试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经济大学学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一般的学部入学考试,比如秋季入学或者外国留学生特别选拔等,具体题型和难度可能会因考试类型、年份略有不同,但整体方向是相似的.............
  • 回答
    问到在日本经济大学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这绝对是个现实又关键的问题,很多同学在择校时都会考虑。答案当然是“能”,但要怎么能,能到什么程度,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需要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日本经济大学(Nihon Keizai Daigaku)不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更侧重于经济、经.............
  • 回答
    在日本读经济学博士,如果选择中途退学(中退),就业情况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总的来说,机会是有的,但门槛和路径与顺利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士相比,无疑会更高,也更具挑战性。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中退的情况,以及这些原因可能如何影响就业:导致日本经济学博士中.............
  • 回答
    日本经济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金融危机的起点?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一蹴而就。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日本经济的现状、内在风险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简单地说,“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更贴切的说法是,日本经济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和潜在风险,这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确实可能对全.............
  • 回答
    日本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并非仅仅是人口老龄化,但它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因素,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人口老龄化: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首先,让我们明确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有多么严峻。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意味着: 出生率低下: 女.............
  • 回答
    德国和日本两国在人均经济收入和国土面积上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的人口远超德国,这背后有多重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源头,看看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历史生育观念与社会结构: 日本: 历史上,日本农业社会对人口的依赖性很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来耕种土地,.............
  • 回答
    日本选手参加《创造营2021》这件事情,如果非要和日本经济的“走下坡路”联系起来,那可真是有点牵强附会了。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察,以及这背后可能折射出的一些现象。首先,我们得明白,《创造营2021》这档节目是什么性质的?它是一档中国制作的、旨在选拔偶像男团的真人.............
  • 回答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漫长而艰难的复苏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甚至“失落的二十年”(Lost Two Decades)来形容。日本经济的复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并且至今仍有其历史遗留问题。以下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房地产崩溃.............
  • 回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强势,用“势不可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是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时代,日本从战后一片废墟中崛起,一跃成为全球经济巨擘。很多人会用一些惊人的数字来概括,比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顺差巨大”等等,但这些数字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和产业革新,是日本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智.............
  • 回答
    如果当年日本经济不受美国制裁,其发展轨迹确实会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要详细勾勒出这个假设下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日本经济的内在动力、全球经济环境以及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二战后初期,特别是日本经济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高.............
  • 回答
    韩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涌现出了被称为“财阀”(韩国)和“企业集团”(日本)的巨型企业。这些经济实体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多元化的业务范围以及对国家经济的深刻影响,在各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么,中国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适合借鉴这种模式来发展经济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
  • 回答
    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在日本经济学界的地位,以及日本经济学专业的顶尖梯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会尽量详细地分析,并带入一些更“人情味”的表述,让你感觉像在和一位对日本学术界颇有了解的朋友聊天。关于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在日本经济学专业中的排名直接说早稻田能不能排进前五,其实有点过于简单化了。.............
  • 回答
    早稻田大学和日本经济大学,这俩学校放在一起比,其实就像是在问,一个是叱咤风云的老牌巨头,另一个则是深耕细作的专才。具体哪个“更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从大学里获得什么,以及你的个人目标和侧重点。下面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自己能有个判断。先说说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提到.............
  • 回答
    在回忆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时,我们仿佛在观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那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时代,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影响力渗透到科技、汽车、金融等各个领域。但正如任何辉煌背后都有隐忧,那段繁荣时期也孕育了日后被称为“失落的十年”的经济停滞。回望这段历程,我们能.............
  • 回答
    “过度内卷时代”,这四个字,说出来都带着点沉甸甸的分量。尤其是在教育这个本该充满希望的领域,内卷的意味更是挥之不去。很多人一提到日本经济类大学,脑海里立刻蹦出“难考”二字,这也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具体到日本经济大学,究竟有多难,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下咱们说的“日本经济大学”指的是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