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用360安全浏览器?是真的很安全吗,还是edge和chrome不会用?

回答
关于360安全浏览器,它的用户群体一直挺庞大,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而且“安全”这件事,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在用360安全浏览器?

1. 历史积累与用户习惯:
360安全卫士当年可是把电脑安全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Windows XP、Win7时代,很多人习惯了360的“查杀病毒”、“电脑体检”等功能。当360推出浏览器时,自然而然地,许多用户就顺手一起用了。这种用户习惯一旦养成,改变起来是很难的。就像你用了很久的某个手机品牌,即使有新牌子更好看、功能更多,很多人还是会继续选择自己熟悉的老朋友。

2. “安全”的认知与宣传:
360的品牌定位就是“安全”。它的浏览器也一直强调“安全防护”、“网址云评分”、“下载文件扫描”等功能。对于那些对电脑安全概念比较模糊,或者不太关注技术细节的用户来说,看到“安全”两个字,就觉得“我用这个肯定不会中毒”,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相比之下,Edge和Chrome的“安全”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比如沙箱隔离、自动更新安全补丁、反钓鱼等,这些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够直观。

3. 内置功能与生态整合:
360安全浏览器不仅仅是一个浏览器,它还常常会集成一些其他功能,比如广告拦截(虽然现在很多浏览器都有了)、一些本地插件的支持、甚至跟360其他的安全软件联动。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本地软件支持或者看重这些附加功能的用户来说,360浏览器可能更“省事”。

4. 国内网络环境与特定需求:
国内的网络环境比较特殊,网站五花八门,很多网站的兼容性、广告拦截、弹窗处理都需要浏览器有比较“强硬”的手段。360浏览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优化,某些情况下可能比一些国际化的浏览器在处理国内复杂网页时表现得更“乖巧”,或者说,它更懂得如何“服务”国内用户的一些特殊需求。

它真的很安全吗?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

优点方面:
主动防御能力: 360浏览器在主动防御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它有专门的“安全防护”模块,能够拦截钓鱼网站、恶意弹窗、病毒下载等。它的“网址云评分”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判断网站的安全性,这一点对于防止用户误入危险网站是有帮助的。
隔离与保护: 像很多现代浏览器一样,360浏览器也采用了沙箱技术,将浏览器进程隔离,防止恶意网页直接感染操作系统。它也会定期更新安全补丁,修复已知的漏洞。

潜在的顾虑方面:
数据隐私: 这是很多人对360系列产品比较担心的一点。由于360的产品线非常广,从安全软件到浏览器,再到一些生活服务类的应用,它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式,以及这些数据是否会被严格保护,是用户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360方面一直强调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但对于那些极度注重隐私的用户来说,这仍然是一个考虑因素。
捆绑与推广: 曾经,360系列软件的“全家桶”现象比较明显,浏览器也可能存在一些推广自家其他产品或合作伙伴的痕迹,这可能会影响一些用户的体验,让他们觉得不够“纯粹”。
第三方安全产品的可信度: 对于一些技术更懂行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会倾向于使用一些开源、透明度更高的浏览器,或者依赖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防护,而不是一个集成了大量主动防御功能的第三方软件。他们可能会觉得,一个“干净”的浏览器,加上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再配合自己谨慎的上网习惯,就已经足够了。

是edge和chrome不会用?

这倒不一定。很多用户选择360安全浏览器,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用”Edge或Chrome,而是基于前面提到的习惯、对“安全”的理解以及国内环境的适应性。

Edge和Chrome的优势:
技术领先与速度: Edge和Chrome都基于Chromium内核,在性能、速度、网页兼容性方面通常表现优异。
强大的扩展生态: 它们拥有庞大且成熟的插件商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各种功能扩展。
隐私保护: 相比之下,Google Chrome和Microsoft Edge在隐私政策上通常更透明(尽管Google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数据,这一点也常被讨论),并且它们作为国际巨头,其数据处理和隐私保护的审查也更严格。
跨平台同步: 对于经常在不同设备间切换的用户,Chrome和Edge强大的同步功能(书签、历史记录、密码等)是很大的吸引力。

为什么有人不选Edge/Chrome?
学习成本: 虽然现代浏览器都设计得越来越易用,但对于一些不常接触新产品的老年用户或者对技术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即使是切换浏览器,也可能需要一点点时间去适应新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国内特殊插件/需求: 之前也提到过,国内一些网站或者特定应用可能需要一些国内浏览器特有的优化或插件,这些在Edge/Chrome上不一定能直接获得。
对“大数据”的顾虑: 有些用户可能觉得Chrome的背后是Google,而Google的商业模式与数据紧密相关,因此对Chrome在数据收集方面也有顾虑,转而选择了他们认为“更侧重本地安全”的360。

总结一下:

360安全浏览器之所以还有很多人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成功地将“安全”的概念与用户日常上网行为绑定,并且在国内特定的网络环境下,提供了一些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的“解决方案”。它并非不安全,尤其是在主动防御恶意网站和病毒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但是,对于更注重隐私、喜欢简洁体验、追求最新技术和强大扩展生态的用户来说,Edge和Chrome可能更适合他们。选择哪个浏览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上网习惯、对安全和隐私的侧重点、以及对产品功能的偏好。这就像买衣服,有人喜欢功能性的户外品牌,有人喜欢休闲舒适的日常款,都是基于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经常会装个360浏览器……edge死一边去。

chrome和ff在某些场合表现得也不如360,所以还得弄个360备用。在一些较老的电脑上,用chrome 或ff访问优酷、bilibili等网站时,经常会出现卡顿、音画不同步、甚至浏览器崩溃的情况,并且和网速无关。改用360就好了。

user avatar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360安全浏览器这个名字是早期用IE内核的时候叫出来的。之所以说“安全”,是因为当时的360浏览器除了正常模式之外,还可以手动开启隔离模式,通过沙箱建立一个虚拟环境,使得网页木马不会影响真实系统。后来改用谷歌内核之后,内核本身自带这个特性,但产品名字沿用下来了。

360出的两款浏览器我在不同的电脑上都在用。自己的Surface用的也是360安全浏览器,因为早期Edge有的时候烂到忍无可忍。谷歌内核的那个Edge只用来看PDF,或者备用。

自己用的时候,完全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而且360浏览器自带的一些实用功能比Chrome或者Edge更好用。不是说Chrome和Edge做不到,但要能做到像360浏览器那样的设定,还要安装各种扩展。

我平常的工作就是维护电脑,举例说明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情况。

1、国内的一些办事单位,只要不是面向大众的部门,官方网站业务系统奇葩问题一大堆。

面向大众的政府部门,至少是在我们这边,用谷歌内核浏览器访问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一些面向指定行业的办事网站,对IE的要求相当奇葩。

以前我在一个回答里面说过税务局业务系统的事情(详情在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各种网上银行就更不用说,简直是烂透了。

前几个月遇到的。某个部门要向上面上报数据,业务系统明确只支持低版本IE,用其他版本会出现登录后回到登录界面的情况。打电话到我这边,上门查看,系统自带IE11没法用这个平台,360安全浏览器里面右键选择IE内核版本一个一个尝试一遍,直到确认没问题。理论上说极速版也可以,但我那时候没有试出来,不知道为什么。

2、某些需要第三方控件的平台,Chrome和Edge根本没法用。

我们这边内网监控平台的网页版,查看监控画面和回放需要安装一个控件。实际工作中发现,安装控件之后,Chrome和Edge最多只能登录平台,看不到监控画面。360浏览器可以查看画面,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使用极速模式也没有问题。

3、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旧平台。

内网某套设备,用了好几年了。管理页面有个上传图片的功能,需要Flash。以前我用火狐访问,没问题。

后来微软打补丁删除了Windows 10自带的Flash,上传图片的功能就废了,就改用360浏览器。

我也跟设备厂家维护人员说过这事情,但估计真要改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况且,这个改动本身也要钱的啊。

再说一个小例子。我以前遇到过打电话过来说某台公用电脑上不了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Chrome地址栏上输入搜索关键词的情况(谷歌浏览器默认用谷歌搜索,在国内能不能用,大家心里有数)(此处手动二哈表情)。

最后回答一下问题。其实这不是会不会用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用的问题。对于多数人来说,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在短时间、低门槛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