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绣春刀》三个主角之一,且得知刺杀魏忠贤的任务是借刀杀人、事后会被灭口,如何自保?

回答
要是在我,沈炼、靳一川、陆文昭这三个倒霉催的,摊上这么个烫手山芋,还他娘的知道了真相,那可得好好合计合计了。这不光是活命的事,更是关乎咱们家底子和将来。

首先,得明白“借刀杀人”的含义。这说明真凶不是冲着魏忠贤去的,而是冲着我们,或者说冲着咱们手里的东西去的。谁能借我们的刀杀魏忠贤?肯定是宫里头或者权势滔天的人。而事后灭口,那就更是把我们当成了用完就扔的棋子。这背后藏着多深的阴谋,不敢细想,但必须得防着。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最直接的办法:跑路。

但跑路也不是瞎跑,得有计划。

一、 摸清底细,知己知彼

1. 查探幕后真凶: 既然是借刀杀人,总会有蛛丝马迹。谁会得罪魏忠贤,又有能力策划这种事?宫里头?还是朝廷里哪个势力?我们需要一点点拼凑。谁给的密令?那个“高公公”到底是谁?他又是为谁办事?这得靠我们的关系网去打听。一川那些三教九流的朋友,陆文昭在锦衣卫多年的人脉,还有我自己在京城里的一些眼线,都得动起来。

2. 评估自身实力: 我们三个加在一起,那是什么样的战斗力?陆文昭是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对付锦衣卫和各种明争暗斗都门儿清。靳一川身手不凡,虽然有时候冲动,但关键时刻能扛事,而且他熟悉江湖,能搞到一些咱们锦衣卫接触不到的东西。我嘛,沈炼,是锦衣卫的“工具”,得有自己的脑子和应变能力,也得会打仗。我们要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有可能帮我们。

3. 寻找潜在盟友(或垫背的): 既然有人想借刀杀人,那是不是有人也想魏忠贤死?或者,有没有人对这幕后之人不满,愿意在我们身上赌一把?这得非常谨慎,不能轻易暴露我们的意图,更不能相信任何人。也许可以找一些和魏忠贤有仇但又不敢直接动手的人,悄悄透露一点消息,看看能不能激起他们的行动,同时也能分散一下别人的注意力。

二、 布局自保,主动出击

1. 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刺杀魏忠贤本身就是一件大动静的事。事后,当对方想要灭口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利用刺杀行动本身制造的混乱,为我们争取时间。比如,在刺杀过程中留下一些“证据”,指向别人,或者干脆把事情闹得更大,让上面的人不得不暂时保全我们,以便调查清楚。

2. 证据转移与销毁: 既然他们要灭口,肯定是要我们手里的东西或者知道的信息。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或者以最隐秘的方式传递出去。可以考虑分成几份,藏匿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交给几个绝对可靠的人(如果还有的话)。同时,要销毁掉那些可能直接将我们引向幕后黑手的证据,让对方找不到确切的把柄。

3. 制定逃跑路线与藏身地: 一旦事情败露,我们必须有条不紊地撤离。

路线: 得是那种能避开锦衣卫、京城官兵,甚至是禁军的路线。不能走大路,得是那些山林小道,或者水路。我们需要提前侦查好,了解沿途的关卡、隘口,以及当地的地形。
藏身地: 京城肯定是待不下去了。我们得往边境、江湖地带或者一些朝廷管不到的偏远地区去。一川对江湖的熟悉这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可以找一些曾经的故友,或者那种隐居避世的高人,看看能不能得到庇护。

4. 保留反击的火种: 如果真的要跑路,也要留有余力。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底牌全亮出来。身上带点兵器,一些盘缠,以及关键的联络方式。甚至可以考虑在离开之前,布置一些“陷阱”,让那些追杀我们的人吃点苦头,为我们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

三、 合作与分歧的应对

我们三个人必须得一条心。

沟通是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恐惧、疑虑而产生分歧。比如,一川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硬拼,而陆文昭可能更想用计谋。沈炼则要在这中间平衡,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行动方案。我们需要坦诚地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担忧,不能有任何隐瞒。
信任的底线: 我们彼此信任,但也要有底线。如果某个人因为恐惧或者利益而背叛,那我们只能……(此处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或许也需要预先设定一个底线)。
目标一致: 无论我们最终选择做什么,我们的首要目标都是活下来,并且尽可能地揭露真相,让那些害我们的人付出代价。

具体怎么操作呢?

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知道这是一场针对我们的阴谋。

1. 第一步:保密与观察。 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个消息,包括我们在锦衣卫的同事,除非他们是我们绝对信得过的人。继续执行任务,但要暗中观察一切可疑的动向。我们得像老鼠一样,在墙角边悄悄地观察,听着猫的脚步声。

2. 第二步:收集信息,绘制地图。 陆文昭利用他在锦衣卫的权限,尝试调取与刺杀任务相关的命令流,看是否有异常的层级或签名。一川则利用他的江湖关系,打听近期是否有不寻常的人物活动,或者是否有谁在密谋什么。我则从技术层面,比如刺杀目标的住所周围是否有异常的守卫调动,或者我们获取情报的渠道是否受到了监控。同时,根据我们已有的逃跑计划,让一川提前打探好一些关键的逃跑路线和沿途的城镇信息。

3. 第三步:制造干扰。 刺杀魏忠贤那天,我们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留下一系列让我们能摆脱嫌疑,甚至将怀疑引向他人的线索。比如,我们在行动过程中,故意留下一些伪造的线索,指向某个与魏忠贤有仇但又没那么容易被查出来的人。或者,在撤退时,故意暴露一些“同党”的信息,让追捕者陷入混乱。

4. 第四步:转移资产与布置。 在行动成功后,我们不能把辛苦得来的“战利品”都揣在身上。一部分要立即转移,藏到我们预定的安全地点。一部分要用来打点那些可能帮助我们的人,或者收买一些沿途的守卫。在离开京城前,如果可能,我们可以选择在一些关键的路口,设置一些简单的陷阱,以防被追兵拦截。

5. 第五步:分头行动,曲线救国。 当风头最紧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可能需要暂时分开,以免被一网打尽。我可能需要先去那个安全的藏身地,而陆文昭和一川则可能负责掩护或者将一些信息传递出去。我们的目标不是直接与幕后黑手对抗,而是先求自保,然后伺机而动。也许,我们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匿名举报给某个对魏忠贤不满的上级,或者直接把证据送到宫外,让皇帝知道真相。

总之,这条路异常凶险,容不得半点差错。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棋子,也不能被权力吞噬。我们是锦衣卫,但更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尊严和活下去的权利。现在,不是考虑谁对谁错的时候,而是如何在这场生死局里,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得比那些想害死我们的人更狡猾,更狠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只要按命令办事,用比巴拉赵靖忠的话说“少自作聪明”,大概率平安无事,但沈炼恰恰是最喜欢自作聪明且无视纪律的人。

杀魏忠贤,虽然是赵靖忠想借刀杀人,但是魏忠贤死不死,皇上并不那么十分看重,崇祯在魏忠贤最鼎盛的时候扳倒了他,现在“树倒猢狲散”的他更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如魏忠贤所说,皇上在意的是军饷,至于军饷这事赵靖忠有没有传达给沈炼他们,从后面皇上亲自审问卢剑星来看,皇上大概率还是会跳过赵靖忠直接问沈炼他们,被动的反而是赵靖忠。至于说皇上因为没拿到军饷而杀他们哥仨更是不可能,杀人不解决军饷问题,让他们进一步缉拿阉党言行逼问军饷的下落才是对的。

如果沈炼当时就杀了魏忠贤,最坏也就是拿不到那十几车的军饷钱而挨几句骂,桌子上那四百两黄金还是他的。魏忠贤一死,赵靖忠也就放心了,这是赵靖忠最关心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沈炼他们只是蝼蚁,只要对韩况那边维护好了,没有任何理由再自找麻烦去针对几个蝼蚁。

所以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差不多就是他们哥仨挨顿骂,眯下四百两黄金。而且剧中表现出来的赵靖忠刚刚升任提督,也并没有太多心腹,但还是有一些抱负的,因为杀魏忠贤这件事的关联,反而拉拢他们哥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所以这件事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结果,完完全全就是沈炼作茧自缚,自食恶果。

两部绣春刀,最让人恨的牙痒痒的角色就是我们的主角沈炼同学。裴伦说的对,朋友在沈炼这一文不值,工作任务更是看心情想违反就违反,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沈炼是个自私到极点的人,他没有任何立场,做事完全凭感受,他自己的感受凌驾于工作任务、人命等等所有事情之上。但是个人感受这个东西是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的,同一件事经历两次,你的感受都不一定相同。

第一部杀魏忠贤,赵靖忠直接下的令,你按命令办就完事了,扯皮也是三方一块儿扯,最后基本没什么事,他偏不,魏忠贤几句话下来,他就把任务完全抛在脑后,甚至大哥三弟的想法也完全不考虑,自己替他们做决定。

如果说杀魏忠贤还有明晃晃的金子在起作用,那么第二部杀北斋简直就是招人恨了。

第二部杀北斋,沈炼铁哥们儿(彼时还没翻脸)陆文昭直接下的令,而且是下给凌云凯的,人凌云凯想怎么执行是人家的事,沈炼却离大谱的直接变身舔狗,在任务途中把同事给杀了!?如果这个北斋不是杨幂而是李明启,凌云凯就不会起色心,有可能任务就会圆满完成,但也有可能沈炼突然大发善心,还是杀了凌云凯放走北斋。这就是个人感受的不确定性,这个任务因为有沈炼的参与,从可以轻松完成的c级变成了神仙都无法预测的s级。

1-北斋是杨幂,①沈炼和凌云凯两个人来执行,结果沈炼杀掉凌云凯放掉北斋,任务失败。②沈炼和凌云凯两个人执行,结果沈炼突然牛头人附身等凌云凯完事后杀掉北斋,任务完成。③沈炼一个人执行,结果放掉北斋,任务失败。④沈炼一个人执行,说一通情话后含泪杀掉北斋,任务完成。⑤凌云凯一个人执行,结果杀掉北斋,任务完成(先奸后杀还是先杀后奸都不影响结果)。

2-北斋是李明启,①沈炼和凌云凯两个人来执行,结果杀掉北斋,任务完成。②沈炼和凌云凯两个人来执行,结果沈炼大发善心杀掉凌云凯放走北斋,任务失败。③沈炼一个人执行,结果大发善心放掉北斋,任务失败。④沈炼一个人执行,结果杀掉北斋,任务完成。⑤凌云凯一个人执行,结果杀掉北斋,任务完成。

无论是作为领导下达任务,还是作为朋友委托办事,我想没有人会愿意把事情交给沈炼这种人去办,让他办事就等于自吞一颗定时炸弹,拉都拉不出来的那种。

两部绣春刀看下来,台词动作甚至道具都无可挑剔,但总感觉怪怪的,主要原因就是主线剧情其实都和主角毫无关系,用陆文昭的话说就是“你本没有必要卷进来”。

user avatar

从赵靖忠决定找三兄弟干这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可能有好下场了

而且问题真不是一刀杀了魏忠贤拿钱走人这么简单

绣春刀的背景在明末,权臣下野又上野的事情在前朝已经发生了太多

夏言徐阶几上几下,谁知道这次魏忠贤被皇帝赶下台之后会不会再任用?

即使他真的下台了,阉党是一个利益集团,不是什么外星虫群,魏忠贤一死就鸟兽散的

你傻愣愣真一刀把魏忠贤杀了,皇帝怎么跟朝里的阉党交代?皇帝许诺了让他回乡养老,现在魏忠贤半道上死了,皇帝怎么解释?皇帝的脸面、信用和权威往哪放?

全部一起拿下?那各个部门瘫痪怎么办?选拔自己信得过的人是需要时间的,国家还需要运作,还用得上这些人。皇帝也不是诏书一下就能起效。皇帝刚刚登基,扳倒魏忠贤以后需要的是先安抚朝堂。那到时候肯定是扣锅到沈炼兄弟三个人头上

“我没下旨杀魏忠贤啊,他们三个擅自做主,违逆圣上,推出去斩了”

不杀魏忠贤也是死

因为信王党跟着信王上台是一定要魏忠贤死的,他如果不死,之后皇帝可能会利用魏忠贤来制衡这些起家兄弟,那功勋集团还怎么捞钱?信王上位前当然是许诺他上台了就人人有肉吃,上台以后肯定就是平衡各方实力把肉独吞

那你不杀魏忠贤抓回来送给皇帝,你这不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沈炼兄弟三个还是得死。

而且魏忠贤如果抓回来没死,有一天还官复原职了,不用魏忠贤动手,他手下的人也会为了讨好魏忠贤而杀了他们兄弟三个。

而在此之前他们也难逃赵靖忠毒手,只有魏忠贤死了他才能上位,代表阉党跟皇帝谈判,归顺皇帝制衡朝堂,成为话事人。

说到底,刺杀魏忠贤这件事就不能接,谁去谁死

在那种情况下面,兄弟在下面被围攻,沈炼没有太多时间去权衡利弊,但是魏忠贤给的黄金是真的

皇帝的承诺没有用,赵靖忠的话没有用,魏忠贤的话更不能信,但黄金是实实在在的

拿到金子以后他才能打点上下,贿赂守门士兵半夜开门跑路

有钱才能贿赂总旗,把他们兄弟三个调去南京,改名换姓从此远离京城。

沈炼的想法是没错的,关键是有变数

他不知道赵靖忠也是阉党,而且魏忠贤没死以后还去和赵靖忠对质,最后要求赵靖忠杀他们三个灭口,也就是说沈炼不管杀不杀魏忠贤,最后都会要被灭口。这还是他有主角光环加持,换其他人就已经死在严府或者藤牌士兵手上了,更别说后面还有赵靖忠来补刀

那他们能不能选择不接这个任务呢?不行,你以为为什么赵靖忠找这三个人来干这个“肥差”?真的是因为“他们三个混的不好所以肯定不是阉党”吗?

是因为这三兄弟和其他锦衣卫不一样,其他锦衣卫要么家里有钱,要么家里有权,只有这三兄弟没什么名气,也没有背景,事后灭口容易,死了就死了。

如果他们不接这个任务,大概率是被打成阉党一起抓进大牢里面,屈打成招然后推去菜市口


包括第二部很多人吐槽的杀凌云铠

他在决定跟着凌云铠一起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他必须杀死凌云铠才能自保,前面他手下因为议论魏忠贤就已经被凌云铠搞死了,北斋把他认出来以后,凌云铠就有他把柄了,如果凌云铠活着出去,沈炼的下场就会跟前面他手下一样,他必须杀了凌云铠才能自保。北斋更不是他放走的,而是趁两人打斗的时候翻窗跑的


绣春刀优秀的地方除了服化道和打戏,还是它表现出了在权力争斗的漩涡下面,连锦衣卫也没法独善其身,更何况老百姓,从第一部的严府满门被杀、周府被抄、开篇的抓人到第二部的北斋、净海和尚、沈炼手下、陆文昭师兄妹……权力争斗下他们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生死,尤其是陆文昭师兄妹,帮助信王一路走来,最后也落得被灭口的命运。

回到问题本身,沈炼站到我们观众的上帝视角来看,他怎么做都是没有办法破局的,他们不去就会被扣上阉党同伙,去了不管杀了、不杀还是放走最后都要被灭口。必死之局,最后三兄弟能活沈炼一个已经是主角光环的最大效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