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之前的表态多为“战备警巡”及“多兵种联合演练”,这次改为了“联合战备警巡”的表述。
“演练”是临时的,阶段性的,一般会提前发布公告,而“战备警巡”是常态化的,任何行动都无需提前公告。
去掉了“演练”一词意味着什么?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反应的:
台湾亲绿媒体《自由时报》11月10日称,台空军在台湾岛北部空域三度“广播驱离”疑似来自横田基地的美军无人机。
他们竟然开始驱逐之前跪着求来的美军,这是多么迟来的悔悟。
劝你不要玩火,你不听,火烧到房顶了,你坐在地上哭还有什么用?...
更多深度长文可以关注我公众号:凌霜侯(lingshuanghou_world)
意味着在台海问题上
中美的攻守之势即将发生转换
随着国力和军力的增长,我军对在太平洋近岸击败美军之干涉,越来越有把握。
在这种大背景下,台海战争的方式或将从美国设想的:“我军突袭 美军反制 拉群盟友 一起殴华”。逐渐变为:“我方强势 美军犹豫 盟友看戏 威风扫地”。
只要我们的国力保持增长,我方完全可以利用台湾问题反将美国一军,让美国吹出的牛逼 夸下的海口,成为美国自己的进退两难: 要么和我军干一架元气大伤;要么坐视我方拿下台湾威风扫地。
依我看,索性多搞几次这样的“战备警巡”,堂而皇之地以正规战 大打特打的姿态,让美国人逐渐纠结、犹豫、躲闪;让美国吹嘘的武力威胁逐渐露馅、破产。让美国非但达不到讹诈中国的目的,反而将其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暴露给世人。
对于台湾问题,我一向不主张自己给自己划最后期限,自己逼着自己在不利时机出手,甚至栽进敌人设好的圈套里。
对于美国人的起哄战术,骚扰战术,恶心人战术,我们要看穿美国人不下本钱干吆喝的鸡贼心态,要机智耐心和敌人周旋,和敌人打文仗打嘴仗,不能美国一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我们就上火,就沉不住气,就一片喊打自己给自己拱火儿。
大家要沉住气,首先台湾没有腿跑不掉,其次眼下发展形势有利于我。所以,我们应该开动脑筋采取一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手段:穷台、困台、扰台、乱台,甚至让台湾发生分裂直至武装冲突,都是可以采取的选项。
总之,就是以最合适的时机,最智慧的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拿到最大的战略利益。不仅成功统一祖国,还要借此机会放放美国人的血,煞煞它的霸王之气,刨刨它的霸权根基。
还记得大学时和一个哥们打篮球,这哥们是校队的。
在第一次跟他打的时候,他会很委婉的说我要开始发力了哦,然后运球上篮,轻松得分。
在第二次跟他打篮球的时候,他就相对直率一点说我要进攻了噢,然后运球上篮,轻松得分。
后来我们慢慢熟了,大家都围住他抓他弱点,慢慢打的他有点纠缠难受,他就生气的说小看你们了!然后运球上篮,轻松得分。
再后来我们来了一场友谊赛,我们研究透了他的套路,就围追堵截,尽量不让他摸球,只要他一拿球就三个人防守,三节下来他们队伍居然跟我们打了个势均力敌,因为士气受到影响,第四节还一度分数落后于我们,
在最后三分钟,他怒了,他怒气冲冲的说我要开始报复了!于是真正的表演开始了,他一拿到球就强攻,任我们三个人防守也防不住,运球,跳投,轻松得分。
运球,转身,上篮,轻松得分。
接球,扣篮,轻松得分!
……
最后,他一个人连得12分,比赛结束。输赢立分。
所以你看,一件事情,话术可以换很多种表达,但关键是实力是不是到位了。
解放军东部战区这次的话术发生变化,也只是话术发生变化,重要的是我们的战时准备其实早已经好了。
这才是最应该看到的。
看对方怎么出牌,我们的工具箱里多的是可用的选择。
看到回答里大家都不懂“战备”是什么意思,这个就挺尴尬的……战备真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战备工作是解放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的,日常工作,就跟你上班要打卡一样的经常。
对于战备工作,解放军的战备工作制度是军事机密,不可以随便透露。但是包括警察、武装警察、消防救援等等力量都是有战备制度的,是可以公开的。
这是百度文库搜到的随便什么单位的战备工作制度,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能够说明问题就行了。
不是“准备要打仗了”所以出现了“联合战备警巡”这个字眼,不是这个意思,实际表达的意思比这个硬很多。没见过谁家要打仗了,队伍都还没到位就发最后通牒的,那不是傻么?
这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备工作覆盖范围正式包括台湾。
懂行的都明白,其实这个含义,远比什么“我要打仗了啦”厉害很多,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主权宣示和军事力量管理范围宣示。“联合”则包括了陆海空、火箭军、战支、联勤全部军兵种力量在内,海军、空军、陆航先巡着,陆军地面部队哪天也可以巡一巡。
把“战备”解读成“准备打仗了”,是把解放军当三岁小孩呢……
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领土,解放军有权将台湾及附近海域纳入正常战备巡逻范围。这是对于当前一段时间岛内和美国频繁小动作的合情、合理、合法应对,应对程度相当、手段高明、结果有利。
这哪是玩儿文字游戏的时候。
以前双方保持着某种默契,即: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上,军事上与政治上不做过火的事情,双方都不越界。
现在这种默契已经被台湾单方面破坏殆尽。
台湾的统一,一定是一场堂堂正正的政治事件,不可能在这种必然留在史书上的事情上,留下任何话柄。必然是要讲究师出有名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讲究最后的结果,所以你不管在网上刷多少次“惠台”、“有本事你明天就打啊”、“一百年都不可能”,都不可能动摇这个定调。
最终台海问题的解决,一定是这样的:
1、台湾方面先挑起事端;
2、抓到境外势力干涉台海事务的实际证据;
3、出师有名;
4、攻无不克;
5、首犯必惩,从犯从宽,胁从不究。
这次的表述变化就严格遵从台海问题解决的定调,敌不动我不动,敌动了就要让他下不来台,最终走到死路为止。
战备警戒巡逻指的是在日常战备制度的指导下,以精锐部队,对有必要实施巡逻的地区实施戒备性质的巡逻。联合,指的是多军种、多兵种同时执行巡逻任务。
我们通常说的“边境巡逻”就是战备制度的一部分,就是一种战备警戒巡逻,不是要打仗准备打仗的意思,中国跟阿富汗之间还有边境巡逻呢,难道准备跟阿富汗开打?
战备警戒巡逻一定是在自己的战区控制范围内进行,进行战备警戒巡逻一定是宣称对这一区域实施了军事控制。当然台湾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以前出于默契不宣称军事控制而已,现在默契没有了,那就宣示军事控制呗。
军事控制的标志,就是实施战备警戒巡逻。
那你要是不承认,你有本事来不让我巡逻啊?
你要真的来,事情就安排妥当了……
就这么简单。
两岸学者今年5月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中国海峡研究院(CCSA)。在同一天发布了“两岸关系风险指数”的编制报告。报告中的两岸和平风险指数,共有 3 个层级,5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和 38 个三级指标。
在赋值方面,报告列举一系列可能的事件,为每一个事件与双方表态,将风险从-10到+10赋值。其中,宣布作战是最高风险值(10分),“什么都可以谈”是最低风险值(-10分)。
接着就是一系列权重调整的阐述,不多作表述。但毫无疑问,不管如何调整权重,现在是两岸风险指数的历史高位。这个指数从蔡英文上位后,持续飙升。目前指数值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过了金门炮战时期。所以,台军说这是40年来最紧张的时刻,也不是没有依据。
删除有关「演练」表述变为「联合战备警巡」,无疑使台两岸关系风险指数进一步抬高。但主流观点并没有做出过多的"信号解读"。资本从来对战争、区域政治是极为敏感的,真有风吹草动,人还没走,钱先走了。但目前,无论两岸风险指数怎么推高,我方表态怎么强硬,资本没走。台湾股市稳如老狗,作为军事上可能挨打的,波动的还没有我们大。
不知道这是麻了,还是真的不需要过度解读。唯愿我们早日做出满分行动,结束掉两岸风险指数存在的意义。从此之后,两岸没有风险,只有一条连接彼此的海底隧道。
在现代战争中,演练或者演习和进入实战就是一层窗户纸。
联合战备警巡就是明确告示,现在不是演练,而是部队进入警戒状态。
现代海军演练,除了各兵种配合,统一协调指挥,完成预定演练内容之外,携带的弹丸往往就是实弹。
打靶船也是打,打击敌人也是打。
只要统帅部有战斗决心,部队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只要部队拉上去了,统帅部下达攻击目标方位,部队只管执行。
在西沙海战中,有一个译电员因为成绩优秀,被安排到指挥部负责处理电文。
从西沙海战开始到结束,这个士兵一直以为这是一场演习。
战斗结束后,士兵就被调回原单位,多年以后才发给他一枚勋章,这才知道当年他参加的是真实的战斗。
现代海军锁定目标,发射导弹,敌军舰船和靶船看起来差不多。
敌机也是一样,指挥口令完全相同。
演练就是按照实战布置的。
甚至都不用转换,只要拉出去了,就是实战状态。
军改就是搞的这个东西。
解放军东部战区表述发生变化,就是希望敌机不要发生误判,认为这是处于演练中军队不会开火。联合战备警巡随时处于战斗状态,打下来,美军要自己负责。
军事透明化的意义就在于此。擦枪走火,那就是你自己活该,因为我已经事先告诉你了。
再说一遍,这不是演练。这是联合战备警巡。
这边擦出一颗火药星子,对于台湾当局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主要是震慑敌人,明确意图。
没什么信号
统一台湾的时候毛子肯定在乌克兰搞事。
反过来说,毛子什么时候出兵乌克兰,那就证明要统一台湾了。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指的就是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