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空袭特鲁克时为什么IJN机动舰队跑了,后备舰队没跑?

回答
在特鲁克岛遭袭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日本海军的反应确实显得有些“分裂”——主力机动舰队选择回避,而特鲁克岛本身的守备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后备舰队”(更准确的说法是特鲁克泊地的基地航空队和海军陆战队等驻岛部队),则只能硬着头皮面对。这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限制,绝非简单的“跑”与“不跑”能概括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特鲁克岛在太平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它被日本海军视为“太平洋的直布罗陀”,是其庞大帝国南方和东方舰队的战略枢纽。这里不仅停泊着大量的军舰,还有重要的潜艇基地、陆基航空兵基地和大量的物资储备。它几乎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区前沿部署的“心脏”之一。

那么,为什么IJN机动舰队会选择“跑”?

这里的“跑”,其实是一种战术上的规避和战略上的保存实力。当时,美国海军的攻势已经相当凌厉,尤其是航母编队展现出的强大打击力令日军深感忌惮。1944年2月17日至18日,美军发动了“闪电战”(Operation Hailstone),由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派遣了包括“企业号”、“约克城号”等多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对特鲁克岛发动了毁灭性的空袭。

日军的机动舰队(也就是联合舰队的主力,包括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等)当时驻扎在特鲁克岛附近,但并不直接停泊在泊地内。原因非常简单:

1. 规避风险,保存力量: 主力舰队是日本海军的“看家本领”,是与美国海军对抗的根本依仗。如果主力舰队像特鲁克岛上的舰船一样,被固定在泊地内遭受攻击,一旦被重创,日本海军将失去与美军进行大规模海上决战的能力。美军的空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摧毁日军的舰队。将主力舰队置于此等危险境地,无异于“羊入虎口”。

2. 信息不对称与战术判断: 当时美军发动空袭前,日军的情报系统虽然在努力运作,但面对美军日益增强的侦察能力和隐蔽能力,总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当侦察机或雷达发现美军大股舰队逼近时,联合舰队司令部必须迅速做出判断:是否能够迎击?如果不能,则必须立刻规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特鲁克之战前,美军的航母特混舰队数量和作战效率都已相当可观,日军并非没有意识到其威胁。

3. 战略目标不同: 主力舰队的主要任务是与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战略性会战,以期扭转战局。而特鲁克岛的守备部队则承担着守卫岛屿、保障基地运转的职责。两者的作战任务和战略定位是不同的。主力舰队“跑”是为了在未来某个更有利的时机和地点与美军决战,而特鲁克岛的驻军则是在其岗位上“尽忠职守”。

为什么特鲁克岛的“后备舰队”没跑?

这里的“后备舰队”并非指一支独立的、像主力舰队那样能机动的舰队,而是指驻扎在特鲁克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承担基地防御任务的各类舰船、飞机和陆上部队。这些部队“没跑”的原因是:

1. 固定资产,无法机动: 特鲁克岛的驻军,包括陆基航空兵、海军陆战队、以及停泊在泊地内的巡洋舰、驱逐舰、潜艇、运输船和一些辅助舰船,它们本身就是岛屿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它们的任务就是“固守待援”或“就地作战”。这些舰船一旦被固定在港湾内,就失去了战场机动能力。它们就像是驻扎在堡垒中的士兵,接到的是守卫阵地的命令,而非撤离的命令。

2. 任务职责: 这些部队的首要任务是保卫特鲁克这个战略要地,不让其被敌人占领。在敌方空袭来临时,它们的主要反应是进行防空作战,而非撤退。更何况,即便想撤退,这些舰船也并非都能轻易撤出危险区域,尤其是在美军封锁了出海通道的情况下。

3. 疏散限制: 即使有疏散的意愿,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当时特鲁克岛上滞留了大量的舰船,包括一些大型舰只。岛上的陆地空间有限,人员和物资的疏散也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美军的空袭往往非常迅速和突然,留给日军组织大规模有效疏散的时间非常短暂。许多舰船可能在完成防空部署前就被击沉。

4. 战略预期与指挥失误: 尽管日军意识到特鲁克的重要性,但其对美军的攻击规模和决心可能仍有低估。联合舰队可能认为即便美军发动攻击,也不会是如此彻底的“围歼战”。另一方面,日军的指挥体系在战时也暴露出协调不畅的问题。

总结一下:

日军机动舰队的“跑”,是一种战略性的战术规避,是为了保存海上决战的力量,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美军主力决战。这是一种主动的、基于对战场态势判断而做出的决策。

而特鲁克岛守备部队的“不跑”,则是被动的,是由于其固定于岛屿防御体系中的地理位置和任务职责所决定的。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和作战,而非撤离。在美军强大的空袭面前,它们只能选择抵抗,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鲁克泊地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水下坟场”。

这种“跑”与“不跑”的对比,清晰地反映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在面对美军压倒性优势时,所面临的战略困境和选择。主力舰队的规避是一种“保命”,而特鲁克岛的固守则是一种“尽忠”,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机动舰队?你说的是主力舰队么,2.4日就开始跑了(正式下令),2.10日跑了第二波,武藏号跑了。

这个和空袭特鲁克都没关系,2.4跑是因为日方也觉得特鲁克要危险了,估计最近就要出事(旁边的夸贾林已经被奇袭拿下),2.10日古贺峰一说手下收到了美军出击的通讯情报,所以坐着武藏就跑了。但是手下估计是热出幻觉了,美军舰队是2.12日才从马朱罗往出开,去空袭特鲁克的………

后备舰队不跑是因为空袭特鲁克这个具体行动从头到尾都没被发现,2.17日早上那就是美版奇袭珍珠港,日军都放假在那休息。

不过这个美方TF58成立以后第一战还是可以的,美方战斗人员炸到一大波运输船也不亏,日方长官小林仁这次没被炸死,回去立马被罚,因防备懈怠被秒转预备役回家,这难道是坏事吗……(当然这位大哥也不是用了什么妙计奇谋躲雷劈,他是真的防备懈怠了)

日方战斗人员,驱逐舰“舞风”舰长可以评选IJN战斗英雄了(不是讽刺),为了救战友,让战友放弃救自己逃跑,然后战斗到最后一刻,打得敌人哑口无言。

“舞风”本想和驱逐舰“野分”一起逃离,结果被空袭无法全速航行,被“野分”拖曳一段时间后让对方放弃自己逃跑(“野分”号最后成功逃走
被打得燃起大火的“舞风”号驱逐舰一直在试图开火,最后成功发射了4枚鱼雷,这4枚鱼雷中的2枚从参加追击的“衣阿华”号战舰激起的白浪里掠过(非常近)另外2枚正好擦过了参加追击的“新泽西”号战舰船尾,“新泽西”号同时还是当时指挥追击的斯普鲁恩斯将军旗舰。
战术指挥权随后被交给巡洋舰队的Giffen少将,“舞风”号遂被少将旗舰“新奥尔良”号重巡击沉,无人生还

其实日本电影要是多拍点这种战斗英雄也不会老是被喷不正确。

user avatar

整个IJN体系在战时僵化的表现。

整个IJN在作战中就没考虑防御作战体系的问题,这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日本海军轻视非战斗舰艇的问题也暴露无疑。

先说防御作战的问题,作为海军基地,同时具备军港和航空基地两种用途,那你打了珍珠港,是不是也要考虑敌人会对你采取空袭打击的可能?

既然会有空袭打击,那排除美帝路航的大炸逼之外,是不是还要考虑舰载机部队?那你在战时,敌人能攻击到你的时候,做了什么防范么?例如每天清晨的例行航空侦查?完全没有。日本海军从没有将基地航空侦查列入每天的日常作战行动,都是长官想起来,催一波。在这种情况下,被航空兵突袭就是必然了(日本也缺乏岛上雷达设备)

其次再说轻视非战斗舰艇or辅助舰艇的问题。IJN在成立以来,除了最早时期在甲午海战那年代,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时间越长,越被一种:辅助舰艇不算军舰这种思维给影响了,搞到后来日本海军的将领干脆觉得:海军就是主力互怼,拿着宝贵海军兵力去怼非战斗舰艇、辅助舰艇是很丢人的事情,反过来也就没想过敌人会拿海军兵力去怼自己的辅助舰艇。所以第一时间就将各类辅助船只忘了个精光。

最后,IJN、海军省、军令部的特有管理架构导致IJN就只管作战舰艇,辅助舰艇根本不归各舰队、战队来管理,发生事情了,IJN各舰队长官想的先是自己麾下的舰艇撤离,对于不是自己管辖的油船补给船根本没考虑,以为:别人会考虑的。而补给部队的上级远离战场,以为:舰队难道连补给队都保护不了么?根本就没想到IJN会不管这些补给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