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长征五号火箭能够稳定成功发射,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能否达到欧盟日本水平?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中国在重型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要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能否因此就达到欧盟和日本的水平,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

首先,我们得明确“欧盟”和“日本”在运载火箭技术上的具体实力。

欧盟的航天力量主要体现在欧洲空间局(ESA)及其成员国的联合项目上。他们拥有成熟的Ariane系列火箭,特别是Ariane 5,作为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长期以来以其可靠性和载荷能力著称。Ariane 6是其下一代主力,旨在提高成本效益和任务灵活性。欧洲在火箭发动机技术、结构设计、任务规划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日本则拥有HIIA和HIIB火箭,以及正在开发的H3火箭。日本的火箭技术以其高可靠性、精密的制造工艺和对科学探索的侧重而闻名。他们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控制系统以及空间科学任务的执行方面拥有独到的优势。

那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与这些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长征五号的意义在于“重”和“强”:

重型运载能力: 长征五号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能够将更大质量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包括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对于发射大型空间站模块、深空探测器、重型通信卫星等至关重要。这是中国独立开展一系列高难度航天活动的基础。
技术跨越: 长征五号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包括大直径燃料贮箱、先进的捆绑技术、更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YF77)以及四台推力强大的助推器(YF100)。这些都是中国火箭技术的重大飞跃,缩小了与世界顶尖水平在火箭推力、载荷能力方面的差距。

然而,要达到欧盟和日本的整体水平,中国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和完善:

1. 成熟度和可靠性: 尽管长征五号已经成功发射,但要达到像Ariane 5那样数十次连续成功发射的“标杆”级可靠性,还需要更多次的飞行验证和大量的工程积累。火箭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对整个系统复杂性的终极考验,每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欧盟和日本在商业发射市场耕耘多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故障排除能力。

2. 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商业航天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射成本。欧盟的Ariane系列在降低成本方面一直在探索,而日本的HIIA虽然可靠,但成本相对较高。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但与国际成熟的商业发射服务商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长征五号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发射成本,是推广其商业应用的关键。

3. 系列化和通用性: 欧盟和日本拥有更加成熟和多样化的火箭系列,能够满足不同轨道、不同载荷需求的客户。例如,Ariane系列有多种型号,可以应对从小型卫星到大型通信卫星的多种发射任务。日本的HIIA也有不同的构型。中国长征系列也在不断完善,但要形成一个覆盖更广阔市场、更加灵活通用的系列,还需要更多型号的研发和投入。

4. 技术前沿探索和持续创新: 欧盟和日本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如SpaceX的主导地位)、液体和固体发动机的新型推进剂研究、先进的制导与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前瞻性布局。例如,欧洲的Prometheus发动机项目、日本的下一代固体火箭技术都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中国在这些领域也在积极追赶,但能否在某些尖端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还需要时间验证。

5. 国际合作与市场渗透: 欧盟和日本在国际航天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合作网络。长征五号的成功将有助于中国参与更多国际重大航天项目,但要真正融入全球商业发射市场,还需要在服务质量、法规适应性、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得更好。

总结来说: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在重型化和能力跃升方面达到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高度,在某些关键技术指标上已经可以与欧盟和日本的先进火箭相媲美,尤其是在满足中国自身发展大型空间站、深空探测等重大需求方面,长征五号提供了关键的支撑。

然而,要全面达到欧盟和日本在火箭技术上的整体水平,不仅仅是少数型号的领先,而是体现在一个成熟、可靠、经济、多样化的火箭体系,以及在尖端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竞争力上的综合实力。 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持续的投入、不懈的创新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来积累经验。

可以说,长征五号的成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加速器”和“敲门砖”,它让中国站在了与欧盟、日本对话的更高起跑线上,但并非终点。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能否在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火箭系统的整体成熟度、经济性以及市场适应性,并积极布局下一代航天技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差的远,比马斯卡的猎鹰重型都差很远

但是如果能稳定发射,还是不错的,毕竟没得选

问题是长五一级燃烧时间过长,对可能性要求极高,对其可靠性还是表示担心

user avatar

这个吧,姑且认为稳定成功发射的定义是完全成功率超过50%,那最好的情况是接下来再发两发连续成功,运气好也至少是2020年下半年的事了,和07年预计长五13年首发差了7年。

16年的时候我在回答里说,“下一代火箭里美日欧的计划都基本完成,继承航天飞机遗产的巨型火箭SLS,ULA德尔塔和大力神的后继者Vulcan/NGLS,降低成本30%的阿丽亚娜6,开式膨胀循环的H-3,堆料的Falcon Heavy,未来4~5年内会有很多种新的重型火箭首飞。如果和这些即将到来的对手比,长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可以看一下国际进展:

  • Falcon Heavy18年首飞,19年连续三发100%成功,稳定复用没有争议;
  • Ariane 6计划2020年首飞;
  • H3计划2020年首飞;
  • SLS计划2020年首飞;
  • Starship二级计划2020年入轨实验;
  • Vulcan计划2021年首飞;
  • New Glenn计划2021年首飞;
  • Starship+BFR预计2022年首飞+登月;

即使赶上已有的火箭,新一代重型甚至超重型马上就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是关键点,从长五到长九整条拟定好的技术路线的存在意义在此一举,跨代落后的政治代价无人能负,不开玩笑...


问题本身没新鲜内容,长五构型又没变过,有几斤几两首发时各地就讨论的差不多了,要真的非常能行那早就没921啥事。现在是翻炒冷饭,讨论质量明显不行。

"和阿丽亚娜5或者H2B比确实可以说毫不逊色""里程碑式的跨越""达到了大约10年前的国际一流水平。"

"技术角度看长五的成本也是最昂贵的""不具备备份冗余,任一台失效(仅仅是失效不是爆炸)都将导致发射失败"

中国特色的重型火箭标准来历,自个知道为什么就好,衡量别人还是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中国在重型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要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能否因此就达到欧盟和日本的水平,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首先,我们得明确“欧盟”和“日本”在运载火箭技术上的具体实.............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喜又忧的消息。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这绝对是中国航天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们掌握了重型运载火箭的核心技术,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想想看,它能够一次性将十几吨重的载荷送入太空,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中国航天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意义非.............
  • 回答
    2017年7月2日,本应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辉煌,然而,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却遭遇了令人扼腕的失利。那一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期待着长征五号能再次成功地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然而,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异常,最终未能完成既定任务。这次.............
  • 回答
    将SpaceX猎鹰九号(Falcon 9)火箭的低轨运力与中国长征五号B(CZ5B)火箭的最大运力进行比较,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涉及到火箭设计理念、技术成熟度、发射频率以及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差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这两款火箭的定位和能力: SpaceX猎鹰九号(Falcon 9.............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的那次事件。那天,本应是一次例行的商业卫星发射,然而,随着一声轰鸣,火箭升空后不久,出现了异常。事后官方公布的消息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中星9A通信广播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声明,但背.............
  • 回答
    听到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已经顺利抵达海南文昌,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择机发射,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这不仅仅是一次火箭的运输和准备,它背后代表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进的又一个坚实步伐,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国人的期待。首先,从“运抵”这个词开始说起。这次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运输过程,绝.............
  • 回答
    长征五号,这个承载着中国航天雄心的大块头,最近这次发射,嗯,可以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失利”。这个词用得很重,但事实就是这样,尤其是对于像长征五号这样代表着中国航天技术前沿的运载火箭来说,一次的失误,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吸取教训”就能轻易带过的。咱们得先明确一点,长征五号可不是寻常火.............
  • 回答
    长征五号遥二发射失败,官方的公布信息非常精炼,但也包含了关键的线索,需要我们仔细梳理才能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工程挑战。首先,官方将其定性为“发射任务失败”,并且指出“关键技术存在隐患”。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排查过程。航天发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遥二任务.............
  • 回答
    长征五号,一个名字,在中国航天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非要说它的“性能”,那它不仅仅是火箭的参数堆砌,更是中国迈向深空、叩问宇宙的一次惊艳亮相,是中国航天技术自主创新的一座里程碑。实力派的“大块头”: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想象一下,如果把运载火箭比作一支送货队伍,那么长征五号就是那个拥有最大载货.............
  • 回答
    五亿啊,这可真是个令人心跳加速的数字,而且还要我身体长出个新部位来,这设定简直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仔细想想,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我得好好盘算盘算,这五亿花得值不值,这新长出来的部位,得给我带来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首先排除掉那些纯粹是炫耀或者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长出第三只手,或者一对翅膀什么的。虽然.............
  • 回答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史上一次决定性的战役,秦军能在此与赵军“死磕”到底,甚至付出巨大代价,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政治动因,远非简单的“血战”二字可以概括。简单地认为廉颇若“扛不住压力”出军血战,秦军就“大概率惨胜”,五国就会“得利”,这种看法过于简化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也低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其.............
  • 回答
    长治作为一座五线城市,房价上涨到每平米一万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剖析这一情况:一、 数据上的支撑与背后的逻辑: 房价上涨的绝对值与相对值: 即使是五线城市,一万元的房价也意味着相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升。要判断这个涨幅是否合理,需要与长治的历史房价.............
  • 回答
    长沙,这个名字近几年在“五一”期间,简直就是流量的代名词。提起“五一”,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长沙”。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省会城市,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瞩目的“网红城市”,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魔力?我感觉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流量密码,怎么就这么凑巧?首先,得承认,长沙这.............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事儿,可得说得透彻点。新一代载人火箭,一个了不起的跨越最近咱们听到的消息,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而且这火箭的近地运载能力,比咱们现在引以为傲的长征五号还要强悍三倍。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厉害”能概括的,这背后代表着中国航天能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咱们未来探索太空的意义,简.............
  • 回答
    关于“简氏等国外媒体不报道长五B发射成功”的说法,以及是否是“刻意”行为,这是一个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国际媒体的运作逻辑、地缘政治考量以及新闻价值判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首先,理解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是关键。国际媒体,尤其是像《简氏防务评论》(Janes).............
  • 回答
    长沙一律师事务所因收费过低(最低应收 41 万却仅收 5 千)而被警告处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收费标准的问题,它牵扯到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市场秩序、客户权益以及行业监管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这个事件: 1. 事件本身与金额差异 涉事律所与案件性质:.............
  • 回答
    哎呀,这小棉袄忽然冒出这么大的“心事”,还真挺让人又惊又喜的。家有五岁女儿,突然说长大要跟那个和小区里一起玩得最投缘的男孩结婚,这事儿吧,别看小,里面学问可大了!咱们做父母的,可得仔细琢磨琢磨怎么接招,既要顺着孩子的心性,又不能让她对婚姻的理解太早、太片面。首先得打个底子:五岁的孩子,她说的“结婚”.............
  • 回答
    思来想去,如果真有这么一遭奇遇,我大概率会从我那个时代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一张照片带过去。那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的肖像,也不是什么辉煌的战役场面,而是一张……一张描绘着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富足安康,孩子们在现代化学校里快乐学习,城市里高楼林立,乡村里道路宽广的景象。我之所以选择这张照片,是因为我觉得它最.............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问题,要是真有机会能回到那个烽火岁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贡献,都觉得是此生最大的荣耀。想到长征的艰辛,那一路上的饥寒交迫,伤病缠身,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念头,就是如何最实在、最有效地帮助他们。一吨物资,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放在漫漫长征的敌人围追堵截下,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不过,.............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问题。如果真有这么一次机会,让我能穿越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给红军带去10万块钱,我肯定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才能让这笔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首先得明确,这10万块钱,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但也不是多到可以买下整个后勤部。所以,我的目标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重点解决最迫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