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刑警队的人都喜欢大半夜的去抓人呢?

回答
刑警队的人之所以会选择在大半夜抓捕嫌疑人,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的一句“喜欢”。这种选择往往是基于效率、安全、证据收集以及嫌疑人行为模式等考量的。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

一、 提高抓捕的成功率和效率:

嫌疑人警惕性最低: 大多数人在晚上睡觉时,警惕性会大大降低。他们可能已经放松了对外界的关注,穿着睡衣,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使得刑警在进入住宅或公共场所时,更容易在不引起激烈反抗的情况下控制住目标。
减少逃跑或躲避的机会: 白天,嫌疑人可能在工作、社交活动中,更容易获得外部信息,有机会提前逃跑或躲藏。夜晚,特别是深夜,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可能性相对较小,外出可能性也低,这大大减少了嫌疑人逃脱的几率。
利用作息规律: 大多数人都有夜间休息的习惯。刑警可以根据对嫌疑人生活规律的掌握,预测其最可能出现或最容易被控制的时间段,从而提高抓捕效率。
避免围观和干扰: 白天在人多的公共场所抓捕,容易引起群众围观,制造不必要的混乱,甚至可能被误解为非法行为,给执法带来阻碍。深夜抓捕,通常人烟稀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干扰,保障抓捕行动的顺利进行。

二、 保证抓捕过程的安全性:

减少对公众的风险: 如果嫌疑人持有武器或者有暴力倾向,白天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抓捕,无疑会增加对无辜群众造成伤害的风险。深夜抓捕,能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便于控制现场: 在相对空旷或人少的环境下,刑警更容易控制现场,防止嫌疑人利用环境优势进行反抗、攻击或销毁证据。
保护办案人员安全: 夜间抓捕,虽然嫌疑人警惕性低,但也不能排除其极端情况下的反抗。刑警会提前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准备,确保自身安全。选择在嫌疑人最放松、最容易被控制的时间点行动,也是一种保障自身安全的方式。

三、 配合证据收集和侦查工作:

同步进行搜查和勘验: 抓捕行动往往伴随着搜查。深夜进行抓捕和搜查,可以同步进行,一旦嫌疑人被控制,就可以立即对其住所进行搜查,以期找到重要的证据(如涉案物品、证人证言、电子设备等)。
防止证据销毁: 嫌疑人得知自己被通缉或被警方盯上后,可能会销毁证据。深夜抓捕,可以打断其销毁证据的进程,确保关键证据的完整性。例如,在嫌疑人熟睡时,可以更容易地将其控制,并立即对其使用的手机、电脑等进行检查。
审讯的时机: 尽管审讯不一定都在深夜进行,但一些重要的突破性审讯,有时会在抓捕后不久进行,以便在嫌疑人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如疲劳、紧张)时,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

四、 针对特定类型案件的需要:

突发性犯罪: 对于一些刚发生的犯罪,刑警可能需要立即行动,追捕嫌疑人,这时时间可能不允许等待白天。
组织性犯罪: 某些犯罪组织可能在夜间进行非法交易、策划活动等。刑警需要在关键时刻进行抓捕,以瓦解其活动。
利用嫌疑人的“安全感”: 有些嫌疑人自认为白天活动更安全,晚上则会放松。刑警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选择在他们认为最安全的时候进行抓捕,反而出其不意。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

并非所有抓捕都在深夜进行: 刑警的抓捕行动是根据具体案情、嫌疑人情况、证据收集需求和行动计划来决定的。有些抓捕也会选择在白天,甚至是在特定场所或活动中进行。
遵守法律程序: 无论何时进行抓捕,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如出示逮捕证、告知权利等。
综合考虑: 大多数时候,选择深夜抓捕是经过审慎评估,认为这是最佳的行动时机,能够在效率、安全和证据收集等方面达到最优。

总而言之,刑警队之所以会在大半夜抓捕嫌疑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抓捕的成功率,保障办案人员和公众的安全,并确保关键证据不被销毁。这是一种基于实战经验和科学判断的策略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抓捕嫌疑人是刑警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但是实际的抓捕方式,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都是针对工作需要随时调整的,时间不具有特定性。

题主所看到的法制节目,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这些节目所报道的案件,只是被侦破案件的万分之一,不具有普遍意义,节目里看到经常夜间抓捕,只是巧合,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从一个刑警的角度来讲,我是不喜欢夜间抓人,因为要熬夜,这个事太痛苦了,夜间抓捕是无奈的选择。

大家一般从电视上看到的,只是警方抓捕的一个行为,其实这个具体行为在整个抓捕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抓捕策略的制定,才是重中之重。

抓捕策略一般针对嫌疑人的活动特点来制定,要具体参考嫌疑人的行为习惯,犯罪性质,综合考量时间、地点、有关人员,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是建立在大量的前期工作基础上的,并且每个嫌疑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抓捕策略必须随之调整。

我们在掌握了嫌疑人的明确位置后,是有多种抓捕方式的选择的,比如蹲守、诱捕、强行突入等等各种各样的方法,石家庄警方在抓捕丁棍(电视剧《征服》中孙红雷的原型)时,就是采取了从阳台强行突入的办法,也是选择了白天进行抓捕,我自己曾经假扮成各种身份如小区水暖维修人员、宾馆服务员、路边闲逛的无聊人士,最好玩的一次我扮演了一个借火的角色,嫌疑人低头掏打火机,直接一个锁喉放倒,白天公开抓捕的情况是非常多的。而夜晚抓捕,一般是考虑到嫌疑人警惕程度较低(对丁棍就不适用,他睡觉时候枕头底下放一个手雷,随时准备同归于尽)、周边环境适合夜间抓捕、避免惊扰群众等等综合考量。

有这么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按倒嫌疑人只是一个瞬间,而真正的较量,早已悄悄的展开。

user avatar

不一定吧………也有一大早……

有一次,我老公要抓的人,就在我家对面小区,这个小区又正好在闺女小学对面。三个地方步行走一遍,他的速度,五分钟!

于是………

这人开始很积极接送娃……然后把娃往家一摆,又走了……

不管几点,只要他回来,没几分钟门一响,又出去了…过一会儿……又回来了……过一会儿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导致我经常夜里惊醒,然后……好像刚刚做梦梦到男人回家了?

就算是周末跟我去我妈家吃个午饭,他也是:你们先上楼,我去对面一趟……

居然晚上不加班了,回来要求跟我去散步?散完回来:你先回家,我有点事………

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对这人频繁消失又突然出现,来的快去的也快…心里开始嘀咕:怎的?这是小区里有什么小情人了?这搞的,回家都勤快了。但是总玩快闪是什么鬼?

然后某日清晨,此人没到五点啪的起来了,说:我跑步去啦!等下给你们带早饭!

我跟闺女饿的前胸贴后背都没等到早饭!

怒打电话一问:吖已经喊了同事,抓了人回单位去了。

原来这厮,天天去对面小区停车场溜达,看那人的车回没回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给他等到了!

过了几天……

闺女问我:妈!我爸怎么现在不接我放学了?

我:奥!你爸已经找到他日思夜想的人了!

user avatar

1.晚上是人类的睡眠时间,疑犯睡觉时,抓捕成功机率大。

2.晚上有黑夜的掩护,不容易暴露。

3.晚上抓捕,造成的社会影响小,不易令人恐慌。

4.晚上抓捕,万一嫌犯拒捕逃跑,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少,便于追击,也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讲到这里,顺便讲讲我曾经参与执行的一起夜晚抓捕吧。

2012年,我曾奉命到某地维稳驻训两个月。之所以会有这项任务,是因为自08年后,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于是就从相对稳定的地方抽调警力过去“扎场子”。

维稳警队基本上以五十人左右为建制,是从各个单位抽调组成的,我们集中驻扎在一个点上,队长在当地公安机关会挂一个副职。按规定,维稳警队的主要职责是在区域里武装巡逻、设卡盘查,以切实有效地增强威慑力,令别有用心之人不敢胡作非为。

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形势非常紧张,我们巡逻的时候全是荷枪实弹,手中抱着95式步枪,腰里还别着92式手枪,驻地也是全天侯轮流值守,每天值夜班的兄弟担负着全队人的生命安全,真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在10年和11年,都曾发生过非法人员冲击警队的事件。

对蜀地情况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里。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经过数年的高压整治,现在那些地方的治安都很好了,所有维稳警队也都在16年全部撤出。

除了前面说的武装巡逻、设卡盘查,维稳警队还有一项职责,就是协助当地警方完成一些攻坚克难任务。

今天要说的,就是我在维稳期间参与执行的一项抓捕任务。

当时我们驻地使用的是一座闲置的养老院,两人住一间。那晚都十点过了,我和室友正准备关灯睡觉,突然有人敲门。来人是警队负责勤务安排的副队长,姓钟,我打开门,他让我到队长宿舍开会,我问他要不要叫我的室友一起,他说不用,我去就行了。

他走的时候,特意交待了一句:“穿作战服、作战靴。”

他的交待让我的心不由紧了紧,却也有些兴奋。

在队长宿舍开会的人员共有12个,除了队长和当地公安局长,剩下10人都参与任务,有2个我不认识的人是当地配的向导,另8个都是维稳警队成员,由钟副队任行动组长。我看了下,参与人员几乎都是我们原单位的。队长安排完任务后也解释了,这次任务比较艰巨,有一定危险性,之所以安排这些人,也是考虑到团队的协作性。

案情是局长给我们通报的,五天前,当地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两名罪犯作案时惊醒了主人,他们就把那一家全杀了,连五岁小孩都没放过,还强奸了女主人。

刑侦介入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很快就锁定了两名嫌疑人身份,追查至其家中,发现他们已经逃匿了。这几天,全县都在寻找他们的身影,却没有什么收获。当晚八时许,县里得到消息,他们藏在山上一座废弃的矿厂。

我们也曾收到过协查指令,拿着当地警方提供的嫌疑人照片,加大了盘查力度,但并不知道具体案情。此时听局长一说,才知缘由。不仅如此,局长也消除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之所以不用本地警察去抓捕,是因为其中一名嫌疑犯曾在县上好几个派出所当过辅警,他的家族势力影响也比较大,在围捕的这段时间里,两次差点抓到他们,都因有人走漏风声而失败,所以才向我们求助。

局长还说,为了对抗抓捕,他们还弄了两支猎枪,让我们务必小心。出发前,局长和队长都向我们授命,如果他们拒捕,可以当场击毙。

安排妥当,队长又一次检查了我们的装备,每人一件防弹背心、一个钢盔、一把警用匕首,给体力好的四人配的步枪,其余四人配的手枪。两名向导都是派出所的警察,他们穿的便服,也拿的手枪。除了武器装备,每人还有一个干粮包,用于途中补充能量。

三辆车把我们一行10人送到山下就开走了,路口有两个黑影过来告诉我们:“下山的四个口子都有人守着,半个小时前,山顶矿厂处有亮光传出,现在已经灭了。”

我问其中一个向导,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今晚的事,人员多了,会不会又发生消息泄露的情况?他是派出所的指导员,回答道:“放心,局长早就考虑到了这点,范围控制得很小,守路口的都是信得过的人。不过,正因为不能大范围扩散,所以守路口的人手不足,如果他俩强冲,不一定拦得住,所以关键还得靠我们这队人。”

上山的路很不好走,都是泥路,前两天下过雨,一踩就沾一脚泥。路两边还有许多树枝,挠在脸上难受不说,叶子上的水还会浸湿我们的衣服。本来有一条能容下一辆车的路,那是之前从山顶运矿下来用的,但走那条路很容易暴露,就直接放弃了。

因为不能用手电筒,我们都是借着轻微的月光走的,期间还遇到很多岔路口,全靠向导指引才不会迷路。

我们出发时是十一点二十,爬到半山腰已经凌晨两点了。山路陡且滑,好些队员都摔了跤,有一人还扭了脚,一路都是被人扶着走的。我们的衣服混着露水和汗水,基本全湿了,脸上也沾了不少渣,倒像是一种很自然的伪装。

钟队安排大家原地休息,吃点干粮补充体力,同时也调整心态,做好临战准备。受地形限制,所谓的“原地”,是一个50度的坡,人坐下也有种倾斜感,并不舒服。只不过,由于大家体力损耗严重,能坐下就知足了。


干粮是面包和切片的卤牛肉,放在平时,都是很普通的食物,谈不上多美味,可我们配着矿泉水都吃得很香,几乎是狼吞虎咽。

就在我们大快朵颐之时,不远处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钟队最先发现,他在外围负责警戒,立即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将手中东西一扔就卧倒在地。

“是狼。”指导员轻声说道。

我们先以为是嫌疑人下山了,听到指导员声音松了口气,可马上又紧张起来,在不准用枪的情况下,狼也不好对付。

我们10人收缩队形,聚在了一起,收枪,取出匕首。狼有两条,它们的眼睛有光,朝着我们这边。

经向导与钟队商量,由两名向导加我们这边两个特种部队转业的民警上前驱散它们。狼怕火,虽然火有可能会暴露我们行踪,但与狼搏斗会引得它们大叫,响动更大,两相权衡,向导提议点香烟,他们四人每人嘴里都衔了两只烟,慢慢向狼靠去。

这画面乍一看有些喜感,却是无奈之举。他们离狼的距离越来越近,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在他们和狼还有五米远时,双方都摆出了剑拔弩张的攻击姿势,我们这边的人也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眼看就要交上手了,一条狼却突然收起凌厉的气势,掉头跑了。另一头狼没有跟上,嘴里发出低吼的警告声,两名向导很有经验,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趁其落单果断出击。他俩同时迈大步上前,手中的匕首也刺了出去。如果能吓跑狼最好,吓不跑,就直接杀掉它,只不过这样有可能会引得其他狼来报仇。

万幸,落单的狼被吓到了,它脖子往后一缩,迅速转头,跟着先前那狼的脚步而去,很快消失在了林子中。

这一意外插曲让我们都受到了不小惊吓,钟队招呼我们立即收拾赶路,以免它们带狼群回来。

补充了能量,加之担心途中再出变故,大家的步子都快了些,但那名扭了脚的队员实在跟不上,关节处也肿了起来,钟队与我们商量后,留下一名向导和一名队员照看他,剩下七人加快速度上山。

在行进到四分之三路途时,又出了状况。

那里有座茅草屋,是山上两名护林员的住处,正是他们发现了嫌犯的行踪,然后派了其中一人下山报信(山上没有手机信号)。

茅草屋没在去山顶的必经之路上,向导带着我们绕了段路才找到它,去那里是要和剩下的护林员接上头,一来进一步了解嫌犯的动态,二来查看他是否安全。

结果,我们过去时,并没在茅草屋里找到护林员,但下山那个护林员明明白白地说道,他的同伴会在茅草屋里等我们。

当时已经是凌晨三点过,他应该在房中睡觉,没道理不在。这让我们意识到,他可能出事了。而如果他出事,我们的行动很可能已经暴露,那就麻烦了。

护林员意外“消失”,行动风险增加。但护林员主动向警方报案,咱们不能放弃他,哪怕前方危险再大,都得往前冲。

时间就是生命,钟队将七人分成两组,他和指导员带两人作为突击先锋,剩下三人为外围策应,我也和钟队在一起。

接下来的四分之一路途,我们都是卯着劲在赶,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地,我感觉到心脏跳动的频率快到极限了,呼吸也越来越喘,完全是靠着心中的信念支撑着迈动近乎麻木的步子。

凌晨四点二十,我们到达矿厂前的最后一处树林,在此对分工作了确认。待大家调整好状态,所有人持枪上膛,借着夜色的掩映,我们突击队率先出发了。

矿厂那边一片寂静,为了不发出声音,我们都是用的小步子,躬着腰,缩着身子,减小暴露面积,这样能最大限度防止受伤。

这是个小坡,矿厂在坡顶,我们爬坡要走差不多一百米。我们从下往上,厂区的人是从上往下,如果他们有防备,我们是非常危险的,但没有办法,对于警察这个职业,很多时候,明知道有危险,还是要上。

直到我们进入厂区,都没发生状况。在茅草屋里,向导给我们画出了厂区的示意图,那里废弃后,有些房子都垮了,剩下房子里能藏人的只有两间,我们突击队也分成了两组,能保证同时破门进入两间房。不过,这是备用方案,第一方案还是通过分析确定嫌犯藏身之地,集中火力统一进入控制。

两间屋子,有一间关着门,有一间开着门,按理说,大半夜的,房子里有人的话,房门应该是关着的。可从屋外的生活痕迹看,嫌疑又更像在开着门的那间里面。

钟队和向导都有点拿不定主意,却在这时,突然响起了枪声。枪声来自我们身后,我们并没受伤,紧接着听到队友大喊“安全”,钟队立即下了命令:二号方案。

他的话音刚落,我们两组同时行动,一左一右分别冲入了两间屋。

钟队和向导一组冲的是开着的房间,我和另一队员冲的是关门那间,破门后,我们发现屋内没人,就迅速退出,和钟队他们汇合。

人果然在这间屋里,但嫌犯只有一个,护林员和他在一起,另一个嫌犯倒在了刚才的枪声中。

原来,在护林员发现嫌犯踪迹后不久,嫌犯也发现了那间茅草屋。但他们不知道护林员本来有两个,他们担心这个护林员报信,就胁迫着护林员和他们一起回到矿区,还把茅草屋里的食物都扛到了矿区,准备在此藏上一段时间再下山。

护林员主动帮他们搬东西,又很热情,说能给他们煮饭,令他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杀他灭口。晚上,他们都在屋子里睡,睡前把护林员两手两脚都绑了起来。

半夜,其中一人出去拉屎,这时我们突击组到达了屋前,他凑巧拉完屎回来看到了我们,就举起猎枪准备向我们射击,被我们的策应组及时开枪制止了。

任务顺利完成,护林员得到解救,我方人员无伤亡,中枪的嫌疑人经下山后抢救,也脱离了生命危险。

下山后,把嫌疑人交到本地警方手中,我们好几人都像被抽了筋般,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那天回到驻地,我连早饭都没吃,闭眼就睡,一觉睡到晚上十点才醒。而我醒来时,还有三名队员在酣睡,可见这次任务消耗体力之大。

作为一名城市警察,我其实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种山林追捕战,这次任务,每每回想起来,都让我有些后怕,嫌犯手里是霰弹猎枪,如果他那枪开出来了,我们四人说不定都会挂彩,但我从来没后悔参加过它,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我和所有战友一样,永不会退缩!

===

谢谢大家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再讲个案子。

你办理过的最恐怖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点击查看)

user avatar

哥们人送外号老油,是个英俊帅气的颓废男,讲究及时行乐。有那种董卓宰牛宴客的不计后果式豪爽,问题是经常没钱。。。

老油为人随和大度,一般不和人争吵,万事不留心。唯一的一段热衷于功名利禄的时候及时刹住了车(被动)。

为啥说他怕警察呢,他有大小二哥,是一见投缘的那种,义结金兰了。

大哥在我们那黑道上资格老,实力强,后来洗白把衣钵交给了小哥。老油作为老三见小哥实力大涨呼风唤雨十分眼热,非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正好有一个去高密要账的活,他非要去开拓一下市场(脑补黑社会要账 )

因为老油这人吧,其实心地善良,不够狠。小哥表示怀疑,他怒了。小哥再三表示怀疑,老油把哥哥的藐视视为奇耻大辱,竟然自己单枪匹马去勇闯虎穴了。。。

记得那是中秋时节,我们几个都被他小哥打电话问老油的行踪,我们都表示不知道。我们也联系不上他,失联了,不过这小子整天不着调,也没在意。

过了大约四五天吧,老油突然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去车站接他,我们打扑克正尽兴,说让你小哥派个人去接不就完了,老油坚决不同意,再三坚持让我们去。

我们不知道啥情况就打车去了,一见到他哎呦,这是哪里来的乞丐?

只见一个胡子拉碴,面有菜色,身边空无一人只有苍蝇围着打转的浑身发臭的老油朝我们颤巍巍地挥手。

我们很诧异,你咋这个鸟样了?

老油第一句话说,快,带我去饭店。

我们看他浑身酸臭提出先洗澡去,他坚决要求吃饭。去饭店我们点了菜,老油就狼吞虎咽起来。

吃着吃着,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我们一脸懵逼,这是咋滴啦?吃出幸福感来啦?

老油一边吃一边抽抽着跟我们说:他去了那里要账,谁知人家也是狠角色,根本不搭理他,直接把他锁在了一个洗手间里。陪伴他的是三箱月饼以及一个马桶。。。。

老油就这样饿了吃月饼渴了喝马桶水过了一个星期,至于上厕所吗,嗯,自己脑补。。。

之后人家把他提溜出来问还要账吗,老油立刻摇头。

人家还算厚道,把手机还给他又给他买了车票给送了回来。什么,你的钱包?你带来了吗?再逼逼你要不再待一个星期?

老油忍受着屈辱回来了,他没脸见小哥,当初的雄心壮志也都破灭了,伤心之下联系了我们。。。

我们正在唏嘘不已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着的青丝玫瑰酥皮月饼道:我就吃的这玩意,怕路上饿,偷偷带了两个,你们要不要尝尝?

我们全都笑抽筋了,全然没有在意老油那张悲愤的脸。

后来嘛,祸兮福之所倚,老油虽然没能成为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但也避免了这两年扫黑除恶同他小哥一样的下场。。。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

老油自带槽点,我再次声明,点赞过两千五我就再说他的故事!(我是不是也膨胀了 )

哥们去网吧通宵,打到早上天蒙蒙亮自己困得不行,就下机了。

他当时在二楼,来到一楼门口有点冷,正好看到旁边有个人起身出去,他便坐在那人的机子面前玩了起来,就是想先适应一下温度再出去。

刚玩了不到五分钟,自己的脸就狠狠磕在键盘上,用他后来的话说脑袋嗡嗡的,只感到手被反剪在背后,拷上了。。。

蒙了一会才大声喊:干啥干啥?我用别人机子上个网咋把我铐起来了?

他看到四五个大汉先是面无表情再到惊讶再到懵逼:卧槽?抓错了??

原来警察蹲点抓这台机器上刚起身离开的大哥,觉得此时可能警惕性差。

谁知大哥早走了,我哥们又好死不死地坐下了。。。

最后反正是警察和我朋友互相心虚着,理解着告别了。

朋友为啥心虚,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user avatar

大半夜都不应该,我们一般都是凌晨三点左右。

俗称,堵被窝儿。

我对我妈说,妈,明天我单位有事,起大早去农村。

我妈说,几点啊?

我说三点。

我妈说哦,又堵被窝儿。

user avatar

不是警察,曾经的边防军强答一个。守中朝边境,就在图们江边。一到冬天,这时候江面冻的跑卡车都行,人在上面如履平地。穿越国境线只要几分钟。这个时候就是非法越境的高峰期,穿越边境的人五花八门,往境外走私食品,生活必须品,劣质酒的,也有往境内走私香烟,药材的,还有过来卖淫的,过来盗窃的,甚至还有走私毒品的。(顺便说一句,在中朝边境走私朝鲜香烟利润真的大,利润大的一比,一般被查到处理的也相当严重,几乎每年缉私的都要销毁好几车)

白天江面被监视的严严实实,不光我们监视,还有对面的边境守备队也在监视。我们基本不会再边境上乱开枪,对面的发现非法出境和非法入境的是真的他妈敢开枪朝死了打的。

所以白天没人敢冒着生命风险去偷越国境,所以都是晚上偷偷进行。这时我们经常性的顶着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在大雪地里蹲守抓捕,冻的一个个哆嗦的就跟隔壁吴老二一样。

我们特么谁想在这天寒地冻的晚上出来受这活罪,没办法,不仅我们不想,非法越境的也不想。可是白天非法越境的他不敢越境,所以只好晚上出来。我们白天也抓不到人,所以也只好晚上出来抓。这都是一个道理。

user avatar

看热闹的人,assumed都在屋子里,再从热被窝里吵醒了爬起来穿上衣服冒着严寒出门看热闹增加抓捕现场复杂性与误伤可能性的可能性,略微降低了一些些。哈哈哈哈,嗝儿……

user avatar

同行们都很羡慕交警兄弟,因为大部分的当事人,都会带着钱和驾照,乖乖的在上班时间来排队接受处罚。

说正经的,其实何止刑警队的喜欢晚上动手拿人啊,各个警种都喜欢晚上拿人。

要是科学分析的话,可以说凌晨、晚上是人警惕性比较低的时段,好固定方位,并且不相干人等较少。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抓捕时机,晚上是最佳的。

另外,我想发个牢骚。

我刑警和缉毒都做过,一直想对绿林好汉们说件事。

你们不要以为晚上或节假日警察全都休息了,就专挑这个时段出来作案。

不是这样的,你们听我解释,你们真的误会了……

害得我们晚上或节假日是最忙的时候。

在我们正常上班时间来搞,好吗大佬?

user avatar

白天就能抓到的案子上不了法制节目。

看上去太简单,节目效果不行。

user avatar

我们喜欢嫌疑人排队来自首,可惜这种时候几乎没有

user avatar

这问题就他妈的离谱。

要么等到中午大伙都吃完火锅,靠着椅子用 牙签剔完牙,出了门不知道该干啥。这时候给犯罪嫌疑人打个电话

“吃饭了么?”

“刚吃,芹菜猪肉的,媳妇做的,老好次了。”

“那成,就我们哥几个刚吃完饭出来溜溜弯,回所里的路上路过你们家。你准备一下,你那档子事估计死刑没跑了。”

“啊?王哥,这么急。你看你们四点多来行不,我这早上刚洗的衣服,这会还没干呢。这拿到所里可不就潮了么。”

“哎哟,熨一下嘛,实在不行所里还有晾衣绳。我们这再过两路口就到你们家楼底下了,麻溜点下来。”

“得嘞。”


……

我看别人都加公众号,我没有公众号就显得很没有排面。

思来想去的还是帮好兄弟打个广告

公众号:熊吉先森的故事屋

反正关注就完事了嗷,铁汁,给您们磕头了,砰砰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刑警队的人之所以会选择在大半夜抓捕嫌疑人,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简单的一句“喜欢”。这种选择往往是基于效率、安全、证据收集以及嫌疑人行为模式等考量的。下面我将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 提高抓捕的成功率和效率: 嫌疑人警惕性最低: 大多数人在晚上睡觉时,警惕性会大大降低。他们可能.............
  • 回答
    杭州一名大学生小陈,在网上谈恋爱,结果被所谓的“女友”骗走了318万元巨款。这位“女友”其实是一名网络主播,而她展示给小陈的,不过是一张张精心挑选的“照骗”。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感到震惊,也再次把“网恋”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什么网恋会让人如此冲动,以至于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现在的网络直播环.............
  • 回答
    作为一名刑警,玩狼人杀?这绝对不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严肃”的部分,但绝对是最能触动我神经末梢的体验之一。说实话,一开始接触狼人杀,我还有点儿抵触,总觉得这游戏挺无聊的,一群人围坐一团,扯东扯西,哪有抓捕嫌疑人、破解迷局来得带劲?但玩着玩着,我发现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们这行量身定做的“迷你刑侦剧场”。我.............
  • 回答
    古代刑罚为何普遍比现代严酷?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看似“价值观不同”的笼统说法背后,隐藏着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理念乃至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深刻缘由。将这个问题简单归结为“农业问题”有些片面,但农业社会作为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石,其特质确实深刻影响了刑罚的走向。让我们抽丝剥茧,一层层地剖析这个问题。一.............
  • 回答
    唐朝(618907年)与宋朝(9601会被历史学家称为“宋代”,但实际延续至1279年)在刑罚制度上的差异,是中古中国法律演变的重要节点。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宽→严”趋势,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法律思想的演变:从“德主刑辅”到“礼.............
  • 回答
    谭医生取保候审后,外界观察到他面容显得有些呆滞,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而非单一因素所致。首先,经历过被刑事拘留的风波,本身就足以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那种身陷囹圄、失去人身自由、面临法律严惩的恐惧和压力,都会在人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种经历可能会导致一种“创.............
  • 回答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其政治体制和对贪腐的打击力度在很多方面都显得尤为突出。尽管明朝出台了大量严厉的刑罚来整饬贪官,并且历史上也记载了不少严酷的惩治案例,但讽刺的是,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明朝的贪腐问题在后期是愈演愈烈的。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 回答
    要详细说明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部独立成文的、专门针对“虐待动物”的刑法,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这其中涉及法律体系的构建逻辑、社会观念的演变、立法技术的考量以及现实的执行困境等等。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无”的问题,而是背后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法律的出现和发展.............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深入,触及了中国古代刑罚体系的重要特点。确实,与西方一些国家或近代殖民时期相比,中国古代历史上“流放海外”作为一种独立的、普遍存在的刑罚类型,其痕迹相对较少,也鲜为人提及。这其中有诸多深层原因,涉及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海外”的认知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中国.............
  • 回答
    咱们聊聊古时候公堂上为啥这么爱用“打屁股”这招儿,男女老少都可能挨板子,这事儿说起来,门道可不少。首先得明白,古代的刑罚体系跟现在那是天壤之别。那时候,刑罚的根本目的,除了惩治罪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权威。打屁股这刑罚,看似不重,但它有几个特别“实用”的地方,让它在古代审判中屡试.............
  • 回答
    西藏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农奴制和一些残酷的刑法。要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西藏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当时的宗教与世俗权力结合的特点。一、农奴制的出现与存在原因:西藏的农奴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在国内,大家可能对“几百年”这样的刑期感到陌生,通常我们听到的最长刑期是无期徒刑,也就是终生监禁。但在国外的一些法律体系中,确实存在着判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刑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和终生监禁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仔细聊聊。首先,要理解“几百年”刑期,关键在于它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执行”方式不同,并.............
  • 回答
    朱列玉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律师,其提出的部分提案确实引发过争议和讨论。关于“取消醉驾入刑”等提案,需要从法律背景、立法目的、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客观分析,而非简单以“奇葩”评价。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析: 一、朱列玉提案的背景与可能逻辑1. 专业视角的出发点 作为律师和法学研究者,朱列玉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背后牵涉到不少法律和现实层面的考量。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 为什么绑架宠物似乎不那么常见?首先,从普遍的社会现象来看,确实不如绑架人的案件那样屡见不鲜。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1. 目的性不强,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赎金问题: 绑架宠物来索要赎.............
  • 回答
    咱们平日里接触到公安机关,最常听说的就是“派出所”和“刑警队”。虽然它们都属于公安系统,但你仔细想想,这俩部门的工作性质、职能侧重点,还有日常运作方式,那可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要分开,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出于实际工作需要、效率考量,以及更深层次的权力制约和专业分工的考虑。一、 工作性质与职能定位.............
  • 回答
    在日本,提到“刑警”和“公安”,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电影、电视剧里的形象。但实际上,这两者在职能、工作内容、甚至性质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简单地说,刑警是负责侦破日常犯罪,而公安则更侧重于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我们先来聊聊刑警(Keiji)。刑警,我们通常理解的,就是在街头巷尾、电视屏幕上看到的那些.............
  • 回答
    在日本和美国,刑事警察(通常被称为便衣警察)和制服警察在警衔和职责上并没有绝对的“级别高低”之分,他们的着装差异更多地体现在工作性质和执法需求上。着装差异的根本原因:工作性质 制服警察(Patrol Officers/ uniformed officers): 职责: 主要负责巡逻、.............
  • 回答
    你好!山东姑娘,有志于成为刑警或缉毒警,这份热血和担当令人钦佩!这可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但却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职业。想要实现这个梦想,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是第一步,然后还有一系列的准备和建议需要你了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一、 目标明确:刑警与缉毒警的专业方向首先,我们要知道,刑警和缉毒警虽然.............
  • 回答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刑罚的对象正是它自己造成的犯罪”,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核心在于揭示了不当刑罚所产生的恶性循环和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首先,这句话直指不合理、不公正、不合法的刑罚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犯罪。 侵害了公民的权利: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权利。然而.............
  • 回答
    在《拆弹专家2》这部电影里,如果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代号“赤兔”)最终能够幸运地活下来,那他将面临的法律制裁,绝对不会是件简单的事。毕竟,他可不是普通犯罪嫌疑人,而是和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并且直接参与了多起极端爆炸事件的关键人物。首先,我们得明确潘乘风的几个罪名。他绝对逃不掉的,是“恐怖主义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